【震撼专题片】《东林大佛胜缘记》| 带你了解大佛建设背后的故事

繁体

  


一个心愿,

一尊大佛。

一个僧团的诺言,

一座崭新的家园。

江西庐山,因西汉司马迁的一次南登名标《史记》,以其风光奇秀,隐士驻足,宗教同藏,诗墨大观而被称为隐逸文化圣山。 

东晋末年,一位名叫慧远的僧人,将庐山推上了南方佛教中心的高度。慧远大师息心匡庐肇建东林寺,因其道盛德隆,感召很多中外高僧、学士名流皈投座下参学问道。这位佛教中国化趋势的引领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事,是倡建了历史上第一个结社念佛团体——“白莲社”,矢志求生西方净土。

慧远大师率莲社同仁,在东林般若云台阿弥陀佛圣像前,专修念佛三昧。莲社中人大多都有临终往生净土的瑞相,慧远大师一生于三昧中,三次亲见弥陀圣境,临终蒙佛亲垂接引,为净土法门在震旦的弘扬拉开了序幕。

尔后的唐宋元明时期,在历代净土祖师的推动下,念佛一法渐成体系独步成宗,慧远法师被尊奉为莲宗第一祖,庐山东林寺也从此承载起了莲宗第一祖庭的使命,弘护莲风丕振,历久不衰。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东林寺的兴衰,悉与国家的兴衰唇齿相关。到了明清之际,古寺渐趋衰落,文革后期更是一片废墟。“文革”结束后,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落实,东林寺终于迎来了祖庭重光,慧灯再续的新契机。

一九九三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日,香港天坛大佛开光法会,时任建国后东林祖庭的第一代方丈——果一老和尚也在列即席。老和尚目睹天坛大佛慈悲庄严的圣容,感慨万千,中国大陆浩浩山河大地,在近十三亿蹉跎挣扎的苦难众生中,竟无一座阿弥陀佛圣像来接引芸芸众生,实在是愧对佛恩,愧对众生恩。况且又遇上这盛世的时代,本应是兴佛之良机,岂能无为虚度。而今他虽已到晚年,却仍再发宏愿启建阿弥陀佛大石像来接引众生。发愿后的第二年,果老便化缘周尽,西归梦圆,世寿七十三岁。而建大佛接引众生之宏愿初发,如将种子播撒只待后人深耕。 

1994年10月,时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的传印长老,受江西省佛教协会与政府宗教部门的恳请,升任东林寺方丈,赓续果公遗志,率东林僧团,继续推动大佛建设进程,完成了东林大佛由石像变成铜像以及逐级批准的过程,把东林大佛建设推进到实质性的筹备阶段。 

由于传印长老主要承担中国佛学院的教学管理,路遥地异,教务繁多,2003年9月,他郑重将东林大佛事业付嘱给弟子大安法师。至此,东林大佛的建造正式启程。

为向世人托出一尊能够流传后世的精品大佛,东林寺从2003年11月开始对社会征稿竞标,到2008年终稿完成进入铸造。东林僧团带领雕塑艺术家曾作多次重大修改,大小易稿多达二十余次,历时五年。

对东林大佛的造像设计,东林僧团提出将阿弥陀佛“慈、悲、威”的宗教精神融入设计,目的在于“令十方瞻仰慈容者,信受称名,求生极乐净土”。定位于既要保持佛教造像法度的传承,又能达到宗教内涵与艺术审美的双臻,这就要求艺术家,要以恭敬虔诚的心去萃取升华。

 2006年,大佛设计在孙纪元教授与僧团的努力下经历无数次商讨与修改渐渐成型,终于和大众见面了,大众评价良好。然僧团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便于2007年又请雕塑家郭东清操刀再次调整,僧团又踏上了漫长的修改历程。2008年3月,大安法师与德亮法师亲自入住铸造厂,集中二十余天与郭东清老师作最后一次重大修改,研究,力求充分凸显阿弥陀佛慈、悲、威的内在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8年6月,这尊历经5年4次重大调整的阿弥陀佛圣像终于定稿了。其恢宏、大度、慈悲、威力,像慈父般,宁静中带有欢喜,方正中展现威德,金色巨手的垂接,两足宽大的稳重,让众生由衷生起大皈依、大靠山、大安乐之心。

东林僧团一直秉承着古贤们对佛教造像的内涵传承,所以阅览无数,取材专研,却发现中国自古的圣像从来未有露天建造的案例,无论是云门卢舍那佛,还是乐山大佛都是安放于殿宇中的。

宝盖,在佛教中又称华盖,比喻佛法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宝盖上的火焰御风升展,象征着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光弥漫法界。宝盖的设计,是东林佛子对佛的恭敬心的表达。不仅能为处于露天之中的东林大佛遮风挡雨,更增添了大佛的气魄威德,成为东林大佛艺术设计上的一大特色。

当你的目光掠过已建成的东林寺净土苑,那尊熠熠生辉的阿弥陀佛圣像;那幢独具匠心的宝盖;那一座座雄浑庄严的殿宇时一种久违的感动就会油然而生,就会奉出礼敬赞叹,就会去铭记忆念。

一个心愿,一尊大佛;

一个僧团的诺言,一座崭新的家园;

历经三任方丈,迎送20载春秋;

续净土宗风,赞和谐盛世,震古烁今,继往开来······

东林净土苑的建设随着接引作用的不断扩大,园林的细节装饰,净土文化全方位展现仍在不断完善。

东林僧团力求要打造一座净土艺术园林,一项能流传后世的精品工程。无论是中轴线上盛唐殿宇的宏阔气势,还是随处可见的奇石名树,净土元素等星罗棋布,以及美轮美奂的圣像壁画宣说法义,这一切都在向世人再现一方人间净土,令瞻仰者心生向往,信愿念佛,力在打造往生极乐莲邦的中转站。

斯事难言绝后,

厥功可谓空前,

重峦叠翠望峰巅,

巨佛凌空耸站。

东林大佛建成后,传印长老赋诗表达无尽的赞叹,在东林大佛二十余年的建设历程中,这位泰斗老人的目光从未离开过东林大佛,始终给予最坚定有力的支持。大佛身后,还站立着佛教界诸山长老的身影,诸如本焕长老、梦参长老、明学长老、根通长老等,这些长老殷切的关怀和勉励,为大佛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信念和力量。给予信念和力量的,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东林僧团、信众、义工以及所有参与建设者多年来的无私奉献。

仰弥陀愿力,归风月故乡,栖极乐净域,见本来真心。”自莲宗初祖慧远大师肇建东林以来,历代净土传灯人皆以共同的心愿,致力于阿弥陀佛在众生心中的植根,光明的播撒。东林大佛在这个时代经百折而终成,是阿弥陀佛愿力的显现,时代因缘的和合,众生善根福德之召感,无量来者之胜缘。 

东林寺净土苑将与东林祖庭一起,担负起“东林再起盛事,莲风重振远播”的历史重任,大开弘化传教之风,笃行护国佑民之事,成为万水朝东,四海归投的弥陀道场,全球现代及未来的佛教弘化中心。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

官方网站:www.donglin.org
东林寺客堂:199 7929 0048
净土咨询热线:0792 8891134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