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窍是人体能量出入的主要通道

繁体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人有九窍。头部有七窍——双眼、双耳、双鼻孔和单窍口;下部有两个单窍:尿道和肛门,共有三对双窍和三个单窍。

九窍是人的能量出入的主要通道,是与自然界进行物资交换的门户,是人健康的前沿,知道九窍的能量出入奥秘,对我们的健康将会有很大帮助。

             

  一、眼  

眼是心灵的窗户,眼是身体健康状况的显示器。一般来讲,眼神光的强弱就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的强弱,眼神光的善恶就表明当下人心灵的善恶。眼睛要看东西,就必须心意识起作用,否则就会视而不见;心意识集中在眼上,人就能视物,视物的过程人就会向外释放生物光能量(这种光能就是人体三宝——精、气、神的神)。中医讲“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肝”,是因长时间视物造成释放能量过多引起。

保健学的一句名言“闭目养神”,这是最好的养生方法。由于只要视物就要消耗能量,因此要合理使用眼睛,“闭目养神”的时间越长,身体就会越健康。

  二、鼻  

鼻是人的福星器官,号称“鼻祖”恰如其分。“肺开窍于鼻”,我们知道,鼻外与宇宙相连接,内与肺相连,吸入新鲜空气,呼出身体废气。鼻子的吸是吸入宇宙能量,鼻子的呼是呼出体内废气,是释放体内的气能量,是人体气能量输入输出器官。

鼻是人第一重要器官,如果常人不呼吸,可能马上一命呜呼。由于我们就在(空)气中,平常并不感觉气的重要,如果剥夺你呼吸的自由,你立刻就知道气对人的重要,而且是第一重要。

中国的道学(也称玄学),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玄”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字就是指两鼻孔外人中穴上方这一区域。这个地方是阴(体为阴)阳(虚空为阳)交接,天人合一的地方。如果经常训练把心意识放在这个地方,久久熟练,形成自然,想让身体健康唾手可得。

  三、耳  

中医云:“肾开窍于耳”,“肾藏精”,肾的五行属水。耳要听到声音,心意识必须起作用,意识不起作用就会听而不闻。心的五行属火,人在用心听是水火交融,也叫心肾合一、水火既济。经常训练专心用耳朵听,在体内会产生生命所需要的能量,有助于身体健康。常说的“观音”是指人凝听声音,实际上这就是最好的功法。

耳窍对人只要利而无害,用得越多越勤越久,对人越有利。

三双窍小结:

在这三个双窍中,眼的位置最高,是人体精气神三宝的神位。只要用眼观物就要耗神,因此,从健康学来讲,尽可能用得越少越好。在这三个双窍中,鼻的位置在中间,是人体精气神三宝的气位。对常人来讲这个器官非用不可,如果把意识经常放在这个通天窍上,久而久之,身体就会来一个大飞跃。在这三个双窍中,耳的位置最低,是人体精气神三宝的精位。如果能够经常练习“观音”,就能够产生人体需要的精气。

  四、口  

    

中医云:“脾开窍于口,咽连胃系”。口的第一个功能是吃喝,吃食物喝水和饮料,即从口向体内输入液态和固态食物,通过咽、胃消化,由小肠吸收并将水谷精华输送到血液,是人的物质能量输入通道。口的第二个功能是说话,即语言交际。讲话是人内气向外释放通过候的声带振动发声,本身就是人体释放能量,因此讲话应越少越好。如果在即不吃饭也不说话时,最好将口闭上。不闭口,体内能量就会从口外泄。

  五、尿道  

我们知道,人吃的饮食在小肠吸收,不能吸收的固体废物送入大肠,不能吸收的液态废物进入膀胱,当膀胱满时就通过输尿管和尿道口排到体外。尿道窍是人不可缺少的废液排泄器官。

我们还应该知道,人的精(肾藏精)气存放在生殖器中,也可以说是在会阴穴一带。当我们在小便时,人的精气也会随小便的排泄意识一起泄漏。小便时泄漏精气的多少与年龄有关,年轻时精气足尿道紧泄漏也少,年老时精气弱尿道松弛泄漏也越多。

  六、肛门  

    

人吃的饮食在小肠吸收,不能吸收的固体废物送入大肠,当大肠满时就要通过肛门窍排泄。由于人的精气存放在生殖器中,在我们大便时,人的精气也会随大便的排泄意识一起泄漏。大便时泄漏精气的多少与年龄有关,年轻时精气足肛门紧泄漏也少,年老时精气弱肛门松泄漏也越多。

三单窍小结:

    

口在三单窍中位于最上方,是固态食物和液态食物的入口;中间是小便窍,是体内多余液态和废液的排泄口;最下方为大便口,是体内不能吸收的固态垃圾的排泄口。口的另一功能是讲话,通过释放内气(也是生命能量)完成语言交际;小便与生殖器紧密相连,也是完成性生活(天伦之乐)产生生命需要的精气的器官。如果身体要健康必须做到:口在不使用时,要常闭;小便和大便窍要缩紧,在大小便时要防止精气在大小便排泄时的下意识泄露。

正是:精气出入于九窍,单的易漏双为宝;

         若要肉身变金刚,只需用好此奥妙。

修行圈课程推荐:传授精气神三位生命观与传统丹道修炼技术、体察看气法、采气聚气法、任督二脉贯通法、内丹筑基法、组场疗愈技术、练神开智法、练气疗愈法、悬针通经络技术、功夫治病技术,干货巨多…

 修行圈往期内容推荐 

  宇宙能量吸收法(简单易学)

  泄露天机:接收宇宙能量的修行奥秘

  气运玄机:如何获取宇宙能量的加持?

  宇宙天机:给予,是拥有一切的秘密!

  道家揭开吸取宇宙能量的天机(大道至简!)

  如何打通小周天、中脉,连接宇宙能量(视频)

  高人揭秘:如何接收天地正能量加持?

  打开你体内宇宙能量的40句话!(推荐收藏)

  宇宙的密码:能读完、读懂此文的,能量都不一般

  80%能量通过眼睛流失,一个让能量回流的简单办法

  生命的超级能量(宇宙真相)——全球只有少数人知道

- The End -

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二维码支持工作室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私人微信:qiongli_wlz

修行人的公众号

穷理|无为|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