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感召風水的吉凶,念佛化解不祥的一切

繁体

念佛极乐


比風水更重要的是什麼來自念佛極樂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以前有一位風水先生,行走江湖討生活。這一日,他到山里去尋找風水寶地迷了路。當他累得筋疲力盡的時候,突然看到遠處有裊裊炊煙,不禁欣喜若狂。他跌跌撞撞找到了一個農家草房的柴門前,沒有敲門就一頭撞了進去。


迎面走來了一位中年婦女,他哀求道:“大姐,我已經好幾天沒有喝水吃飯了,你救救我吧!”這位婦女馬上微笑著用水瓢舀了滿滿的一瓢涼水遞給他。正當他接過來要大口大口喝下去的時候,婦女突然撒了一把稻糠在水瓢裡。


水面漂著稻糠,風水先生只好忍著飢渴,一邊吹稻糠,一邊小口喝著涼水。他想,這女人竟然這樣欺負我,使得我喝涼水都不痛快!有機會我一定要報復她一下!現在救命要緊,只好忍氣吞聲了。喝完水後,婦女又拿出吃的東西招待了他。


吃飽喝足後,風水先生強壓心頭的憤怒,對這位婦女說:“我懂風水,今日甚是感激你救命之恩,為了報答你的情誼,我幫你家看看風水吧。”這位婦女聽了,真是歡天喜地,就恭恭敬敬地跟著風水先生去選地方。


風水先生裝模做樣地把村子前後看了一遍,選擇了一處要斷子絕孫的敗亡窪地,對這婦女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我給你選這個地方,你在這兒蓋房子,數年後你們家一定人丁興旺,富貴滿堂!”婦女對風水先生的話深信不疑,千恩萬謝,然後作別。


十年之後,風水先生又路過此地,遠遠看見在他當初選的地方有一處大宅院,金碧輝煌,人丁興旺,一派繁榮景象,好不氣派。他想:不可能啊,我當時選的是塊風水不好的地方,應該落魄才對。他想去看個究竟,就敲開了大木門。


當他走進院子的時候,迎面正好走來了救他命的那位婦女。婦女也認出了他,迎上前去緊緊握住了他的雙手,非常誠懇地說:“多虧您給我家選了這片風水寶地,才使我家兒孫個個學有所成,人人高官爵位!為表示感謝,今天一定要讓我盛情款待您!”


酒过三巡,风水先生向妇女坦白,当初他因为记恨水瓢撒糠,就故意选了一块不好的地方给她。妇女听后笑着说:“原来如此,我不介意!因为当时看你大汗淋漓,缺水严重,如果狂饮凉水,就会伤了心肺,所以我顺手加点稻糠,这样你就喝不快了。有了那把稻糠,不仅温暖了凉水,还逼得你一口一口吹气,把肺部的废气吐出,只有这样,才能救你一命又不损伤你的身体!只是抱歉我没有来得及跟你解释清楚,才导致了你的误会。”


风水先生听后,如同醍醐灌顶,马上起身,怀着深深的敬意给妇女鞠了一躬。他慨叹道:“一念善心,神鬼难犯,岂人力能所为啊!这真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啊!”(上文源自网络)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比风水更重要的是人心啊!


某法师开示:


人在世间,大凡贫穷、疾病、短寿、灾难、恶缘、逆境现前,甚至一切是非成败、恩怨情仇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业深障重、福薄慧浅。


有很多人迷信所谓的算命、看相、卜卦等,当然不是说这些事情没有合理的成分,而是说如果我们把命运交给算命、看相、卜卦的人,以为改一个名字,换一个门向,请算命先生指点一下,命运就会好转,这叫迷信。按佛法来说,想用迷信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是因为你业深障重、福薄慧浅,才感得今天这样不顺意的果报。


要改转命运,必须消业增福;而消业增福最好的办法,最简单、最方便、立即就有效果的办法,就是念佛。


所谓“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故得“业消慧朗,障尽福崇;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可以消灭恒河沙那么多的罪;礼佛一拜,可以增加无量的福报,所以能够罪恶消除、智慧开朗、业障灭尽、福德增高、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如果你是穷人,只管念佛。你为什么贫穷?前世没有修福报,今生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很困难;没那个福报,再怎么努力也赚不到钱。念佛就能增加福报,自然就有贵人相助,改变你的工作环境;或者本来已经下岗,结果后来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是病人念佛,再輔助醫藥,就能早日康復。生病了,當然要看醫生,如果是一般的病,念佛能夠加速康復;若遇因果病、業障病,則醫藥絕無效果,唯有念佛。


什麼叫因果病、業障病呢?我出家之前,同村有一個農婦就得了因果病。她脾氣很暴烈,經常欺負她婆婆,她婆婆死的時候就發了一個毒咒:“我活著的時候鬥不過你,我死了變成厲鬼也要躲在門後把你的腿打斷! ”結果婆婆死了之後,有一次她經過門口的時候,就覺得腿疼,然後腿上莫名其妙地得了一種惡瘡,怎麼治也治不好。


後來,她才想起婆婆臨死時的毒咒,有人指點她,“那一定是你婆婆幹的”,勸她到婆婆的墳上懺悔。她這樣做了以後,病就慢慢好了,大概是她婆婆被她感動了吧,怨氣就化解了。這樣的病怎麼看醫生呢?醫生根本就查不出來,只能從病理的角度解釋,不知道是被老婆婆躲在門後打了幾棍。


還有業障病,有的人生下來就四肢不全,或智力低下,這都是過去的業障,還有的是冤鬼纏身等等。既然是業障病,念佛就有佛的光明調攝,同時慈悲感化冤懟,如果勸它念佛,它也能到淨土去,彼此的怨氣就化掉了。


現在交通事故特別多,空難、海難太多了,到哪裡去都不安全,令人擔心。特別是有子女在外面工作的,父母就牽掛得很,若常念佛,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脫離共業,身獨免難。


什麼叫“脫離共業”呢?我們知道,天災地變都是眾生的共業所召感。比如說,某次飛機空難,機上一百多個乘客,一定是過去有某種共業,這次才乘坐同一個航班。按照共業,這一百多個人要同時死掉,但是,如果其中有人念佛,就能脫離這個共業,就能免難,這種例子特別多。


其他如水災、火災、旱災、海難、車禍、盜賊、刀兵、瘟疫等,這一切事情,雖然是世間的事,但只要念佛就能避免,最簡單。當然,如果專門念佛、一心念佛,那麼,念佛的力量就特別大,因為不夾雜,力量很集中,感應特別快。如果東搞搞西搞搞,雜行雜修,雖然佛法都有感應,但是力量很薄弱。


我們集中在一個方向,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效果就特別明顯。所以,凡是求子嗣、延壽命、癒疾病、解災難、取功名、安家宅、謀職業、益資財,甚至解冤釋結、薦親度亡,皆可以念佛為之,不需夾雜其他行法。


看了師父的開示請記住:念佛是最簡單的改命大法!人心比風水重要,比風水和人心更重要的——是念佛!



文章播讀:佛喜

圖文編輯:愛念佛

文章轉發:有緣蓮友

(※語音程式因本站網業程式問題語音程式無法照原來樣子轉貼上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南無阿彌陀佛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