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劝我吃肉的人,现在一个都不在了

繁体

(传喜法师与许哲老居士) 
爱使生命年轻。自小茹素的她,活了113岁,她27岁上小学,47岁学护理,67岁独立创办养老病院,69岁学瑜伽,100岁用功学中文,101岁皈依佛门,被新加坡人视为“国宝”。什么样的福报,使她跨越了三个世纪,却能保有年轻健康的心灵,随时随地喜乐自在?   
 
童年
  
1898年,许哲诞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荒僻小镇。后来,因家庭变故,母亲带著她和姐、弟、妹四人到马来西亚槟城投靠亲戚。
  
念小学,已27岁
  
一百多年前,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女孩子没有受教育的机会。27岁那年,槟城附近有一个天主教办的小学,征得了当时修女的同意,许哲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求学。后来她离开槟城到香港工作,1939年,日本攻打香港,许哲随老板迁至重庆。
  
心灵的苏醒
  
在重庆,许哲过者富足的生活,一天,她和朋友走出一家高级餐馆,有一个人趋向前挡住她的去路。那人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许哲乞讨。许哲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么可怜的人,好几天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可以让好多穷人吃好几天了。”望著那可怜的人,许哲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
  
舍弃高薪为助人
  
战火蔓延到重庆,她毫不犹豫地辞去原有的高薪工作,加入一个反战的英国救难组织。1954年,47岁的她希望自己能学会护理工作,在护校八年,她用心学习各种不同层面的照顾与养护并默默许下心愿,要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技能完全奉献给需要的人。
  
前往巴拉圭
  
护校毕业后,许哲收到巴拉圭“兄弟协会”的邀约,毅然前往。在收容所工作,是没有薪资的,虽然忙、累,但能将自己所学奉献在穷人身上,为他们减轻病苦,她感到很安慰。
  
回到槟城,母亲的怀抱
  
1961年,已离开母亲三十多年的许哲又回到母亲的怀抱。在槟城待了两年,因为妹妹罹患心脏病,要到英国就医,许哲便带著母亲到新加坡与姊姊同住。
  
一心照顾穷人,创办养老院
  
在新加坡,许哲从姊姊口中得知有一个穷人医院,因医疗人员不足,病人无法得到适当的照料,便自荐到医院来照顾病人。在医院服务了2年7个月又19天后,许哲决定自己办“老人院”,1968年,许哲的“养老病院”成立,完全免费地收容了两百五十位的贫病老人。许哲不仅在新加坡盖养老病院,她还到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去协助当地的慈善机构设立养老院。
  
安贫济世得认可
  
许哲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待自己,却过着如修行人般的“安贫”生活。她的饮食极为简单,也不曾花钱在自己的衣着上,她都是穿别人不要的衣服,有时从垃圾堆里捡来,洗干净再穿。许哲照顾穷病老人的善行,渐渐被社会大众所肯定。
 
69岁学瑜珈,101岁皈依佛门
  
六十九岁的她希望并祈求练习瑜珈,正巧就遇见一位教瑜珈的出家人参观她的养老院,正应了「心想事成」的奇妙经历,遂了她的心愿。就这样,许哲学会瑜珈功和静坐。她的身体原本就硬朗,做瑜珈功后,精神体力更好。101岁时,她接触了佛教,欢喜信受而皈依。
  
长寿之道 有爱不老
  
不做的事: 不恶口,不生烦恼心,不猛火煮食,不食肉,不沾咖啡,茶,酒。
  
必做的事: 静坐,布施,阅读,运动,吃大量生果蔬菜。
  
除了清静饮食,每天的静坐、瑜珈、散步,也是她的长寿秘方。
  
如果没事,她就看书,活到老学到老的她,总是透过书籍不断吸收知识。
  
传喜法师也非常赞叹这位人间菩萨,曾于2004年10月9日在新加坡见到了这位老菩萨并大力推荐老居士的传记《106岁有爱不老》:
  
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106岁有爱不老》,当时她亲手把这本书交给我,我回来已经印了两次了,希望大家有空看看这本书。
  
当年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已106岁了,之前她开了四五家老人院,后来新加坡政府考虑到她一百多岁了,还要照顾好几个老人院,所以国家承担了四个,就留给她一个。那个老人院里面有四五十个老人,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都有,她是老人院的院长。
  
我们见面的时候正如她书中所讲的,她自己从来不会花钱买衣服,她的衣服都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洗干净之后改一改,就当自己的衣服穿,她不会用钱去买奢侈品。从来没有结过婚,而且一生下来就不吃肉,这位老菩萨,一吃肉身上就会发疹子,很不舒服。她把她所有的安乐都给予了众生,乃至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其他的人,这一点也可以证明释迦牟尼佛是怎样子来人间给我们做示范的。
  
我跟长寿的人很有缘分,新加坡有名的许哲老居士,她107岁我们见面,她就是心态特别好。她是天生吃素,生下来不能吃肉,吃肉全身痒痒。后来她家里人跟她说,你要吃啊,不吃缺营养啊,许哲老居士跟我讲,劝我吃肉的人早就不在了,我这个缺营养的人107岁还活的耳聪目明。她就亲手送我一本书叫做《有爱不老》,你看,有爱不老。年纪再大都是充满了青春活力。请问,有爱的人,是不是有财富的人呢。就是,有爱不老。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