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與善導大師

繁体

趙雲毅 編輯部de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

凡是到過洛陽龍門石窟的人,都會被石窟佛像的雄偉壯美所震撼。其中尤以大盧舍那像龕為盛,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仍然神態莊嚴又不失慈祥。大盧舍那像龕的開鑿即便放到科技發達的今天,都是一項不可思議的浩大工程。

善導大師像

這項工程的監造者是唐代高僧善導。善導大師,生於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俗姓朱,年少出家,他是中國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被尊為淨土宗第二代祖師。據《佛祖統紀》記載,善導大師在唐代弘揚淨土法門30餘年,座下弟子不可勝數。他為淨土宗開宗立教著了根本教典,對淨土宗的發揚光大起了重要作用。

善導大師不僅在佛學上造詣很高,還是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佛教壁畫、造像專家。672年,年屆60的善導大師受唐高宗詔請,任為檢校僧,主要負責營造工程的技術指導,負責督造洛陽龍門石窟大盧舍那像龕。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計劃。在開窟造像時,設計者依山就勢,計劃在龍門西山南部半山腰的露天崖壁上雕造佛像。在善導大師的帶領下,成千上萬人經過十幾年的施工,工匠師們開鑿出一個南北寬約36米,東西進深40多米的佛龕,這是龍門石窟乃至中國歷史上最為宏偉的佛龕,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浩然大氣。大盧舍那像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大盧舍那像龕共有9尊大像,分別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最高的主佛盧舍那通高17.14米,耳長1.9米,面相豐滿,體態端莊。主佛兩側的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不但造型傳神逼真,還恰到好處地運用了視覺藝術的遠近法,與主像相互呼應,渾然一體,整個經營佈局與視覺效果運用甚為奇妙,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在唐朝,淨土宗極受歡迎。淨土宗所稱的“淨土”又是什麼模樣呢?大乘佛教認為,世俗眾生居住的世界是“穢土”,與此相對應的是佛所居住的世界,就是“淨土”,也稱“淨剎”“淨界”。佛經裡描述說:生活在極樂世界的人,相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一切豐足。總之,所能想像到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可以享受到,極樂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在龍門石窟中,擁有表現淨土宗信仰所開鑿的洞窟。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等洞窟都是以淨土宗所信仰的“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主題的造像。

潛溪寺開鑿於唐代初年,洞內所造五尊佛像,阿彌陀佛居中,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和觀世音菩薩,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和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體現了唐代造像的風格。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儀態端莊,線條流暢,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複製品陳列。

潛溪寺

萬佛洞是龍門石窟中唯一由女性所開鑿的洞窟。它在唐高宗永隆元年由宮中女官大監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主持開鑿,這兩位主持者把萬佛洞人物造型設計得柔和典雅、細膩傳神。這不僅反映了當時佛教的繁榮和社會的開放程度,更體現了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整個萬佛洞金碧輝煌,因內窟南北兩壁雕刻了一萬五千尊小坐佛而得名。供養菩薩的多變姿態和歡快的樂舞,南北壁壁基的樂伎與舞伎,向人們展示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表達了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喜悅氣氛。

萬佛洞

龍門石窟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大自然的滄桑之變,使闕塞屏開;藝術匠師的金刀鐵筆,使千龕飾壁。天人合作,共同造就了千古不朽的東方文化瑰寶——龍門石窟!當我們欣賞這些石窟造像的時候,不能不慨嘆於人們淨土宗信仰之熱切虔誠,並深受震撼與啟發。

 

摘自《中國周刊》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