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news! | 华金·菲尼克斯和鲁尼•玛拉,正在制作一部震撼世界的纪录片《医学的终结》!

繁体


素易购精选全球纯素好物

只为让您高雅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容易


好莱坞纯素巨星,

华金•菲尼克斯和女友鲁尼•玛拉,

将制作一部长篇纪录片

《医学的终结》,

该片揭示了工厂化动物养殖、

森林砍伐和我们的消费,

对传染病的影响。

THE  END  OF  MEDICINE

纪录片《医学的终结》预告片

视频来自腾讯视频,版权归原作者。

电影于2019年10月开始制作,

那时“人畜共患病”-冠状病毒,

还没有出现在全世界。

他们很有先见之明啊!

华金•菲尼克斯和鲁尼•玛拉,

是《医学的终结》的执行制片人。

该片由2014年获奖纪录片

《Cowspiracy》的制片人

基根•库恩(Keegan Kuhn)执导,

导演亚历克斯•洛克伍德

(Alex Lockwood)执导,

获得了73头奶牛和善待动物组织(PETA)

提供的真实拍摄对象。

影片采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家,

他们分享了世界正面临的

改变全球公共卫生态势的紧急情况及研究证据。

他们给出的证词和研究“超级病菌”的爆发

(包括Covid-19流感大流行)

是如何起源、

及是由全世界对肉类的消费导致的,

而人类对肉类的需求,

导致了集约化的动物养殖,

及对动物的巨大伤害和摧残!

目前的冠状病毒大流行只是继猪流感、

MERS、SARS和埃博拉之后,

出现的一系列人畜共患病中的又一次。

冠状病毒瘟疫流行期间,

全球很多国家出现养殖场动物发生疫情。

冠状病毒

与人类的肉食恶习

及畜牧业养殖

(含渔业养殖、捕捞)

是紧密联系的

无辜的动物们被大量杀害并焚烧!

造成对生命杀害的无形罪业。

联合国最新一份,

题为《防止下一次大流行》的报告,

将动物蛋白消费量的上升

和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

不可持续的农业集约化,

列   为:

导致人畜共患病的

七大主要原因之一

迄今为止,

已知感染人类的

1400多种微生物、病毒中

来  自  动  物 !!!

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最近的一部纪录片中警告说,

集约化动物养殖业“必须被取缔”,

以避免造成未来的大瘟疫流行病。

玛拉和菲尼克斯,

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

“我们希望《医学的终结》,

是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行动号召,

并点燃我们改变习惯的意愿的火花。”。

他呼吁人们三思而行,

选择植物性饮食,

以爱与慈悲的能量改变厄运!

“通过这部影片,

我们希望能揭示畜牧业和环境破坏,

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

当下及未来的大流行病。

科学研究是无可辩驳的,

如果我们从根本上改变,

采行植物性生活方式,

可以避免现代畜牧业,

对全人类造成的疾病、瘟疫,

导致的痛苦和大量死亡。”

“人类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请马上行动,

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此刻人类必须做出决定!

死亡 ?  未来 ?

纪录片预计将在2020年底完成,

在2021年全球上映。

2020年早些时候,

华金·菲尼克斯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的演讲,

成为世界头条新闻,

他在获奖感言中,

聚焦阐述全球诸多不平等现象,

从人类不公到动物福利,

再到政府对气候变迁的不作为,

因此受到广泛赞扬。

玛拉在英国做过秘密调查,

她经常和菲尼克斯一起参加抗议活动。

他们一直在积极呼吁人们,

保护濒危物种免遭灭绝,

及选择植物饮食的诸多利益!

现在是人类重新考虑,

我们选择不摄取动物产品,

以保持健康的最佳时机。

众所周知,

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于慢性炎症、

心脏健康、精神健康、健身目标、

营养需求、过敏、肠道健康等等!

乳制品的消费也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

包括痤疮、激素失衡、癌症、前列腺癌,

还有许多副作用。

植物饮食,

有助于减少您的环境足迹,

拯救动物和获得健康!

华金·菲尼克斯和鲁尼·马拉

抨击工厂化养殖

“滋生像冠状病毒一样的传染病”。

和“超级细菌的扩散”

他们说:

“这些工厂化动物养殖场,

储存了数千只动物,

它们在自己的粪便和垃圾中打滚,

空间有限甚至没有一点自由,

为超级细菌和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的扩散创造了条件。”

目前,全球消费的动物产品

“几乎全部的供应” 

都来自工厂化动物养殖场。

研究野生动物疾病的兽医病理学家,

安德鲁·坎宁安教授说:

“我们谈论禽流感和猪流感并不是巧合,

这两种流感,

是全世界最集中养殖的物种之一造成的。

感谢热爱世界的人们,

以才华、智慧和信心,

为世界传递强大的爱!

我们期待纪录片《医学的终结》,

警醒世人做出改变。


[END]

素易购Govegan

本文转载生活艺术家Veglucy,版板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想代理或分销素易购微店中的产品

请发邮件至  govegan@126.com

精品文章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