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孩被活活煮熟,只因父亲创造的一道菜!
在泰国东部的农村里,一对夫妇育有二男一女,分别是九岁男童乌弟,七岁红弟和五岁的白妹。
有一天,阿邦夫妻去参加一位亲戚做和尚的剃度礼,留下三个孩子在家里,他们住的是双层楼的泰式木屋,屋旁的木栅堆放干稻草,另外,有一字排开的十只盛雨水的大水缸,是饮用的储水缸。农户各家住屋之间距离很远,疏落散布在田园里。
那天,木屋突然起火,远处的邻居只见乌烟冲天冒着火焰,整座木屋迅速地燃烧起来,在屋旁玩耍的三个孩子不懂得逃离,妙想天开以为水能避火,男童乌弟把弟妹分别抱进储满了水的大缸,并盖上盖子,然后自己也跳进另一只水缸里。当邻居和消防员赶到时,整座木屋和四堆稻草已烧成灰烬,并烧死一条被缚住的牛。但是不见孩子的踪迹,大家都认为孩子逃到屋外去了。阿邦夫妇回来,也一直慌忙寻找孩子,直到天黑都找不到。
第二天一早。有位亲戚叫仑包的,也跑来帮忙寻找孩子,好似有什么预兆,跑到大水缸前,揭开水缸盖子,惊呼起来,阿邦夫妻闻声跑过来一看,是大儿子乌弟的尸体。仑包再打开第二、三个水缸,分别是红弟和白妹的死尸。这时阿邦夫妇当场伤心晕厥倒地,不省人事。
报纸和电视台都报导这桩令人伤心的新闻。当时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问起老人仑包,为什么知道三个孩子死在水缸里?仑包说,火灾的那天夜里,他梦见大家都在焦急地寻找孩子,忽然来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白须过胸,对他说:「水缸里有一群小鲛鱼。」醒来觉得很奇怪便匆忙地跑来看看水缸,想不到孩子们竟然避火,而躲进水缸里。像梦境里一般,一群被水烫死了小鲛鱼……仑包说到这里,阿邦大叫一声,再次晕厥于地。经急救醒来,阿邦目光无神,呆望着三个孩子的尸体,自言自语地说:「报应!报应!因果报应!」大家体谅他伤心过度,神志不清,不敢再问。
纯朴的农村习俗,凡事大家齐心协力,阿邦儿女的丧事,在乡邻协助下,料理完毕。阿邦夫妇在一天之中,失去三个心爱的儿女和栖身的木屋,家中所有用具、积蓄也付之一炬,两夫妻受此惨烈家变,顿时看透人间的悲欢离合,毅然双双出家。大家寄以无限的同情,阿邦这位忠诚勤劳的农夫,为什么会遭受如此惨重的责罚?而他又时时念着:「报应!报应!因果报应!」真是令人费解。只有阿邦妻子的弟弟阿巫略知一二。
阿巫说,阿邦为人和气,热心帮助人,生活正派,无不良嗜好。只是非常喜欢和赏识自己创新的美食菜中菜。阿巫曾再三强烈反对他的做法。
泰国是鱼米之乡,每逢春雷雨季是生鱼产卵季节,十几天后长成筷子般大的鱼苗,阿邦喜欢用蚊帐布制成的小鱼网,捕捉小鱼苗,少则几十条,多则百几条,用小水桶装着,保证鲜活。
烹煮时,先把空心菜(香港人叫翁菜或蕹菜)一节一节切成空管,把菜和鱼苗加冷水放进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水由冷逐渐变热,初时小鱼悠然游动,水温渐渐升高,小鱼本能地快游,小鱼遇到空心菜管便钻进去避热……目睹这触目惊心残忍屠杀的场面,阿邦夫妇却没有丝毫恻隐之心,反而自鸣得意创造这味奇特的菜中菜,每一节空心菜便有一条小鱼,拌油加酱,自觉可口无比。
有一次,阿邦在田里一网把一群小鱼苗抓尽的时候,突然有两条大鱼,是一雌一雄父母鱼,跳上田埂。可能是眼见一群儿女被捉去,悲痛至极而作自杀性的抗议。而阿邦却迷昧人性,作为意外收获,顺手捡了两条大鱼回家煮食……
人类的恶毒冷血造杀孽,全是无明蒙蔽了良心。只知道自己死了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夫妻亲人,而呼天抢地悲惨痛哭,却不想想动物也有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夫妻亲情。古诗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
如今因果报应,轮到阿邦亲身遭受丧儿之痛,一群儿女被一网杀绝的悲惨滋味,怎不令他灰心丧志呢?
古代诗人白乐天的戒杀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人类每天都为自己增添杀生孽债,当我们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台上,我们应该抚心自问,总结一下今生吃了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只猪?多少只牛?今天是报应到了,到医院探病者也应同时醒悟。倘若人类能够这样反躬自问,就会产生慈悲心、忏悔心,杀孽自然而然的会减少,冤孽的奇异病症也会逐渐消失。
2024-03-17 13:55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