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持罪堕、清净罪堕
请大家为了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
现在我们学习《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开显解脱道灯》的不共前行修法之净除业障法——观想上师金刚萨埵。
观修金刚萨埵,即是仰仗金刚萨埵的加持力,清净一切业障。忏罪的关键是具足四种对治力:
一、所依对治力。即明观金刚萨埵,将其清楚地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上方,并生起金刚萨埵佛尊与自己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清净想。
二、破恶对治力。罪业不会带来安乐,终究只会带来痛苦的果报。故而认识自己的罪业,生起追悔之心。
三、戒恶对治力。除了认识到自己往昔所造罪业的过失外,还应立下誓言永不复造,再不违犯。
四、现行对治力。观想金刚萨埵心间有百字明的咒鬘,通过念诵百字明,百字明降下甘露冲刷我们的身体,将一切业障、魔业、违缘障碍全部从体内冲刷出来,最后自己的业障全部得以无余清净。
此四种对治力一定要全部具备,业障才能真正地完全得以清净。
忏悔之功德:
总而言之,进入金刚乘之门后,无论失坏任何根本和支分誓言,
进入金刚乘之后,对于根本和支分的誓言或多或少,肯定会违犯。
若于每天早上未曾与人说话之前,按照仪轨一次性念诵金刚萨埵百字明二十一次,称为“加持罪堕”,
如果一直处于违犯誓言的状态,罪业会像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若在每天早起还未开口说话之前,依靠仪轨,一次性念诵金刚萨埵百字明二十一次,如是便会加持罪业不再增长。
以此异熟不会增上。
往昔罪业会被一点一点地清净,不至于如滚雪球般会增长到极多。
念诵十万次百字明,所有的罪堕能够从根本上清净。《精华庄严续》中云:“白莲月垫处,善观金萨尊,依百字仪轨,念诵二十一,加持堕等故,令其不增长,诸胜成就说,故应恒修持,若诵十万次,转清净自性。”
依靠修诵十万遍百字明,所有的罪堕皆能从根本上得以清净。《精华庄严续》中云:修持百字明法时,首先在自己头顶上观想千瓣的莲花,莲花上有月垫,月垫之上安坐着金刚萨埵佛尊。要清清楚楚地将报身服饰全都观想出来,并且依靠仪轨观想金刚萨埵佛尊心间的百字明咒鬘,然后开始念诵百字明咒,如是可以加持我们的根本罪、支分罪及各种罪业堕罪等不会再增长。依此若能累积十万遍修法,则一切的业障都能够清净,此乃所有的圣者、成就者共同宣说,故而应该恒常修持百字明。
包括在家人以内,未曾获得过灌顶的人一个也没有。
一般来讲,修法的僧人,无论男众、女众肯定都得过灌顶,都要守持密乘戒,要不断地修诵百字明来忏悔自己的业障。在藏地,不只是僧人,在家人没有得过灌顶的,一个也没有。
一旦获得灌顶,就算是进入了密宗,此后若不护持密宗的誓言会下地狱,如果护持誓言就会成佛,除此二者以外没有其余的去处。
进入密乘,经常会接受很多灌顶,有比较高深的大圆满等续部的灌顶,或者比较常见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的灌顶。无论高深抑或平常,只要得到灌顶,则进入了密宗,就会有需要守持的誓言,守持好誓言则能够成佛,若破坏了誓言就会去地狱。除此两条路,没有其余的去处。
如《功德藏》所云一般:“住咒士夫除恶趣,佛果二外无三处。”
进入密乘的咒士夫们,不得佛果便入恶趣,只有这两条道,除此之外没有第三个去处。
如今我等对治稀少、正念失坏、无有正知,对于堕罪的品类也不能善加知晓的人,失坏誓言之事一定如同下雨一样多。
我们对烦恼的对治极少,甚至有时会任由自己的烦恼喷涌而出,经常忘失正知正念,甚至根本无有正知正念。对于自己受持的显密戒律的开遮细则不能明确了知,无形中失坏了很多誓言。这些或大或小的罪业,如同下雨一样多。雨点一滴一滴落下,最终会把整个地面淋湿。我们造作的大小罪恶就如同下雨一样多。
即使自己这方面没有出现重大的坏誓之过,但若与其他破根本誓言者共同交谈,或者自己的威仪行为与之发生关联,乃至共饮同一山谷中的水,都会染上相对失戒和牵连失戒的过患,故而精勤忏戒十分重要。
即便始终保持正知正念,不断对治自相续烦恼,罪恶并非如同下雨一样多,但在没有辨别能力的情况下,与破根本誓言者发生关联,如谈话、吃饭、行坐等,或住在同一山谷,破誓言者在上游饮用过的水我们在下游喝到,就会染上相对“牵连失戒”的过患。这种情况极难以避免。就算能把握自己是否破坏誓言,也无法保证所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是完全清净的。所以,精勤忏悔业障十分重要。
续中亦云:“酬补失罪交往失戒者,于诸破戒非器宣讲法,不加警惕彼等失戒者,必将沾染冒渎晦气过。”
续中(这是一个仪轨)说:要酬补自己的一切罪恶。如在不具戒、不具器者面前宣讲佛法,毫无警惕的情况下,与失戒者发生关联等,若不忏悔,也会因沾染罪业同样会堕入地狱。
如是,师徒以及金刚兄弟姐妹间金刚同室操戈之处,那个地方会被焚毁为凶暴恶毒之地,如果之后没有殷重修持忏悔,则从此无论谁住在那里,全部的一切都会成为不善,无论如何修持也不会有结果。
“金刚兄弟姐妹间金刚同室操戈之处”是指发生过严重矛盾或金刚兄弟姐妹间貌合神离、根本不团结和睦的地方。这是不祥之地,草木不生,在此不善之地修法,若未清净,修任何法都不会有结果。
会众之中有一个失坏誓言者,以此煞气可以令百千具誓者都无法产生丝毫修持的果实,如同一滴腐坏的牛奶能令满锅奶全部坏掉,如云:“一人坏誓言,诸具誓皆毁。”
在道友聚集的会众场合,即便有再多的具誓者,若其中有一个失坏誓言者,晦气就会令其他所有人都无法获得相应修持的果位。如同满锅的鲜奶中滴入一滴腐坏的奶汁,满锅的鲜奶全部都会坏掉。
所以说,若一个人失坏誓言,其他人都会被沾染、毁坏,因此,忏悔极其重要。
以密咒金刚乘的誓言而言,佛说刹那间远离三门三坛城的见解状态亦违越三昧耶,故而非常难以守护。
从密咒金刚乘誓言的角度而言,佛陀宣讲:一刹那离开了“三门即是三坛城”的见解,则已违越三昧耶誓言。
如何理解“三门即是三坛城”的见解呢?我们自己的身体本身就是天尊的身;我们一切的语言本身就是密咒,如莲师的心咒、本尊的心咒等等;我们的心本来与自己的上师无二无别,是智慧的本体,如果脱离了这个见解,就已经违背了三昧耶。
有多少人认识这个见解或者时刻处于这个见解呢?所以说,要守持三昧耶极其困难。
“若广分则誓言有十万部,数量极多。”
仅仅“三门即三坛城”这其中一条誓言,都难以守护,何况数量极多的誓言?若要更加细分的话,密宗的誓言可以分作十万部,数量极其之多。
破誓的业障如续中所言:“金刚罗刹痛饮其心血,短寿多病失财畏冤仇,长久住于金刚地狱中,极其恐怖感受难忍苦。”故而对治自己心中能够忆念起来和不能忆念的一切失戒罪堕,随时随地精勤观修金刚萨埵,把百字明作为本尊而修持非常关键!
我们在不经意间会违犯很多堕罪、誓言等,如果破坏了誓言,就会有很深重的业障。如续中所说,对于破誓的业障众生,金刚罗刹会饮用其心血,令其寿命短暂,疾病缠身,财产丢失,时刻会有冤家仇敌前来作害,自身一直处于畏惧之中。即使死后也会长久处于金刚地狱,所处时间不是百千万亿年可以算数譬喻,而是以劫衡量,极其漫长。如是,破誓者不仅在现世感受恐怖,死后也感受无量无边的恐怖和痛苦。
如果想忏除业障,不管是想起来还是想不起来的罪业,依靠四种对治力,唯一仰仗金刚萨埵佛尊的力量来修持百字明的修法,业障最终会悉皆得以清净。
所以,把百字明作为我们本尊的修法,恒时不离进行修持是非常关键的。
“声闻乘中说若违犯一次根本堕罪,如同陶器破碎一样无法恢复。”
声闻乘中讲到,如果违犯了一次根本堕罪,就好像陶器摔破了一样,再怎么修复也无法修补完好、恢复如初。
“违背菩萨戒如同珍宝资具破坏了一样,依靠善巧的铁匠则可以修复。”
如果受了菩萨戒,却不小心违犯了菩萨戒,也不会像摔破的陶器无法修补一样,而是如同珍宝所做的资具破损,依靠善巧的铁匠还是有办法把它修复。
失坏密咒戒如同珍宝资具稍微凹陷,自己依靠天尊、密咒、禅定力作忏悔就可以清净。如果立即忏悔很容易就能清净。时间越久罪业也随着增长,难以忏悔。若破戒超过三年,则已经不再是忏悔之境了。
密咒戒虽说戒条繁多,不经意就会违犯,但是意识到违犯后,依靠天尊、密咒及禅定力作忏悔是能够清净的,比较容易忏净(就像纯金打造的器具微微凹陷后,很容易恢复原状一般)。比如:上午违犯了一条誓言,认识到后,下午就快速地忏悔,罪业就能够清净。如果违犯戒律,一直拖着不忏悔,就会非常难以忏悔了。如果违犯密乘大圆满乘所要守护的誓言超过了三年,是不可忏的,不再是忏悔的对境了。
上师金刚萨埵是一切部与坛城的总集大吉祥,浩瀚不可思议的寂忿本尊天亦无有不摄于金刚萨埵者。因为将金刚萨埵的本体观为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缘故,称为“上师瑜伽总集宝规之修持”,乃是极为甚深究竟的法要。
我们忏悔所依靠的金刚萨埵佛尊,是所有一切部与坛城的总集大吉祥,一切寂静、忿怒本尊无余摄于金刚萨埵佛尊。在修持这个忏悔法门过程中,将金刚萨埵本体观为与自己的上师无二无别,即是上师瑜伽的合修法,称为上师瑜伽总集宝规的修持。
因为金刚萨埵涵摄了一切的寂忿本尊及一切部和坛城,是诸宝的总集,如是修持则集合了一切宝规的修持,即是修持上师瑜伽,是非常甚深究竟的法要。
如前述一样,一切密咒中也没有比百字明更加殊胜的了。
若依照这种方法来修持百字明忏除罪障的话,虽然说有极多的密咒,但是诸多密咒里没有比百字明更加殊胜的了,没有能超胜他的忏罪力量的。
如今值遇修持如是教授的缘份已经具备了,此是无量福德的妙果,故而应该以坚固的定解忆念提醒自己,修习上述生圆次第,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能够值遇金刚萨埵的修法,学习它的观修方法,并且实地观修、修持念诵百字明,是无量无边的福德所形成的殊胜的果报。
有相当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修法,或者有些人即便听到,也没有重视,不会修持……这些人相对来说缺乏福德。与他们相比,我们非常有福报,有机会接触、受持、修持这个法,应该珍惜机会,要以坚固的定解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忆念、修持这个法门。
观想头顶金刚萨埵佛尊,及其报身服饰,还有佛尊心间的百字明咒鬘等等,属于生起次第。最后全部都是消于万法无有起现的空性境界,这是圆满次第。这个法门中已经包含了生圆次第,所以务必要认识这个法的重要性及殊胜性,去实地修持,这一点至关重要。
对于那些什么都不会的笨人,应了知天尊密咒智慧不分离,在观修甘露降下的时候衷心忏悔戒除。
那些懵懂的笨人修金刚萨埵法门,应明了金刚萨埵、百字明的咒鬘、还有自己的上师,全部都与智慧一体,(观修甘露降下的同时)具足信心来忏悔自己的业障,这样来修也可。
修自生仪轨的时候定解,器情仅是自心迷乱前的现象,丝毫不怀疑器情实际上本来就是天尊的自性,然后以祈祷的方式念咒。
修持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定解——所有的一切器情世界(楼房等是外器世界,种种不同心及诸种不同形状众生是有情世界),全部皆是迷乱心的显现,根本不存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器世界或者情世界,悉皆是清净佛刹和天尊的自性。因此,应该以清净观、信心祈祷念诵这个咒语。
在修持的过程中,由于信心、忏悔心等等,眼泪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并且毛发都会竖立起来。
于上述极无戏之义亦唯一抱着毫无怀疑的信解。以此为主而作念诵很是关键。
对于上述宣讲的修法,有些人可能做不到,但是不要产生怀疑心,要相信就是如此,这样修持一定可以忏除自己的业障。要毫无怀疑,生起这种信解心,以这种方式修持念诵百字明极其关键。
续中云:“愚者具坚信,彼亦近悉地。”
续中讲:愚痴的人如果具备坚定的信心,修持此忏悔法门,决定可以获得相应的悉地。
应该知道除此以外再也没有更加深奥的法了。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