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啊,咱们下虫馆子去 | 良食案例

繁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夏怡
编辑:绮雯

排版:馨田

随着气候暖化,蝗灾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日常”。2020 年初,蝗灾在数十个国家肆虐,一度逼近中国边界,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昆虫泛滥成灾,但用杀虫药又会给空气、土壤和水源带来负面影响……刚好考虑到昆虫的高蛋白属性,也有人提出: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虫子太多了,我们就张开嘴?

尽管已经媒体上已经谈了好几年,但全球范围内,吃昆虫这件事依然很小众,也许还会有人对带有昆虫(哪怕是原料)的食物,感到恐惧、肮脏……明明是比肉食更可持续的“会飞的高蛋白”,为什么都端不上餐桌?

昆虫这么好吃,你为何不吃?

原因也许可以用一句话回答:因为我们城市化了。

美国怀俄明大学昆虫生态学家和哲学家 Jeffrey Lockwood 认为,我们对于昆虫的情感反应,不是简单的害怕、恐惧,而是恶心。她认为这既是自然进化产物,也是现代文化所致。

在自然界中,人类进化出了对于识别昆虫存在敏锐视觉;而城市化进程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昆虫是“不速之客”,代表家居环境的卫生程度低下。Jeffrey Lockwood 还因此写了一本书《思想入侵:人类为什么害怕、憎恨和热爱昆虫》。

但吃昆虫对营养和环境的好处,是很多学者都认同的。

 

2010 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教授马塞尔·迪科(Marcel Dicke)在 TED 大会中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吃昆虫?

 

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反问句。

他总结食用昆虫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传染率低:以新冠病毒、猪流感、禽流感为代表的人畜共患病,极大威胁人类健康,而昆虫与人类生理差别大,不易传染疾病;

能量转化率高:10kg饲料可以生产9kg蝗虫,却只能生产5kg鸡肉,3kg猪肉,1kg牛肉,养殖经济效益高;

环境友好:畜牧养殖场占据全球70%的可耕种土地,排放的甲烷、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的20%,比所有交通工具的总排放量还要多。而饲养昆虫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环境影响也较小;

蛋白优质:对236种可食用昆虫的营养成分的分析显示,许多昆虫的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等含量甚至超过传统肉类。

当时马赛尔教授就预言,在 2020 年,昆虫将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菜肴。

但结果大家看到了。今年,昆虫依然没有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如果打开电商网站找昆虫食物,会发现购买人数都不超过 10 个。

那作为食物端上餐桌,昆虫的机会在哪里?

蛋白棒、薯片、酒……

那些变着法子让你吃虫的人

尽管我们还没吃上,但在国外,昆虫食品其实已经成了食物创新公司最热捧方向之一。

Global Market Insight 的调查显示,2019 年食用昆虫市场已超过 1.2 亿美元。根据行业网站 Bugburger 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0 年 7 月,全球至少有 325 家以昆虫食物为主要产品的创业公司。

我们也搜集了一些案例。

- 磨成粉做零食 -


因为整一只吃看起来有点吓人,所以很多创业公司目前的处理方式,都是把昆虫磨成粉末,加入了预包装的食物中。

例如,借鉴电影《雪国列车》中的创意,两个美国年轻人 Gabi Lewis 和 Greg Sewitz 就做了一个昆虫蛋白品牌 EXO,把蟋蟀做成蛋白棒,用在了零食和非常需要蛋白补充的健身市场。

类似的产品在中国也有。意大利人 Massimo Reverberi 在中国市场做了一款蚕蛹“薯片”,Bella Pupa(中文名:馋宝宝),味道比普通薯片重一些。

他上一家创办的公司是在泰国的 Bugsolutely,一款添加了 20% 蟋蟀粉的意面产品 Cricket Pasta。

- 酿酒也可以 -


等等,这不是咱们中式的泡酒。

一般的啤酒都用啤酒花发酵,但现在,一批新创公司采用昆虫提取物发酵出了具有独特口味的啤酒。

如 Dailey Crafton 研制的黄蜂啤酒,Savu Sirkka 的烟熏蟋蟀啤酒,南非可乐豆虫啤酒,荷兰De Molen 研制的蝗虫啤酒,以柠檬草蚂蚁为原料的新西兰 Aaardvark 啤酒,还有比利时的甲壳虫啤酒。

- 让狗狗先吃起来 -


除了给人吃的昆虫食品和饮料,宠物食品也是食用昆虫创业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英国的宠物食品创业公司 Yora,他们生产的狗粮中 40% 的成分来自一种黑水,这是一种生物降解垃圾和蛋白转化技术,黑水虻幼虫首先以人类食物残渣为食,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蛋白质,再加工成狗粮,在处理垃圾的同时产生营养价值。

- 还有高级昆虫餐厅 -

如果,我们把吃昆虫的氛围做得很高级,会如何?

迪拜设计师 Sahil Assadi 做了一个 “蝗虫小馆”餐厅的设计(虽然是概念的),从菜谱看起来就挺优雅的:

“蝗虫小馆”菜单设计

什么蜂蜜味增炸蚂蚱,秘制可乐焗蚂蚱配沙拉酱,斯里兰卡风味椰汁蚂蚱......经过了烹饪方法和异域风格的配料优化之后,居然让人有点期待了?

Sahil Assadi 甚至把餐厅周边和名片都想好了:

蝗虫图腾环保购物袋设计
餐厅主厨的名片设计

这个视觉项目这么费尽心思,做得这么高级,背后其实是设计师希望人们喜欢上“很难亲近”的昆虫,至少,让人对这件事不是满心恐惧,而是好奇和期待起来。

目前,市场对未来昆虫食品前景还是很看好。

调研公司 Meticulous Research 预计,从 2018 到 2023 年,全球可食用昆虫的市场将会达到11.8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8%,其中,亚太地区预计达到 4.7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36%。



吃昆虫背后的争议和隐忧

虽然创业者众多,而且市场规模可能也大。但昆虫食品行业,目前还有不少争议。

一个关于昆虫福利保护的重要话题是:“昆虫能否感到疼痛”?

推崇 “有效利他主义”(Effective altrurism,由澳大利亚哲学家 Peter Singer提出的素食群体认为,“感受苦痛的能力”是衡量一个生物是否有主体性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标准。过往的科学实验指出昆虫因为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而无法感到疼痛,所以不受到动物福利法保护。

2012 年,星巴克公司中的草莓星冰乐饮品就被曝出使用了胭脂虫作为红色染料。胭脂虫是一种生活在仙人掌上的一种昆虫,他们被广泛用于食品染料中。迫于素食者的声讨,星巴克公司宣布改用西红柿为原料的食用染料。

2019 年,澳洲悉尼大学副教授 Greg Neely 及其同事发现,果蝇在伤愈后有类似长期慢性疼痛的反应,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昆虫能够感受到疼痛的迹象,但进一步的研究还将继续。

在福利之外,昆虫食品安全问题,也依然还在研究中——包括过敏风险、积聚毒素或致病菌的可能性,各国标准并不一致。

虽然中国 3000 年前就开始吃虫子,但目前食用昆虫行业规模小、技术储备不足、配套设施缺乏、行业政策依然滞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野生动物和食用昆虫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月25日,《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就把经人工繁育、饲养的龟、甲鱼、蛇、鸟、昆虫等野生动物列为禁食动物。

美国在政府监管上也含糊不清,2019 年 8 月的一篇学术文章指出,长久以来,美国食品药监局(FDA)一直将昆虫视为人类食品中的污染物,如今对于昆虫是否可以成为人类食物原料仍没有清晰界定。

在阿里巴巴 172 家昆虫食品产品中, 宠物食品占18%,鸟食占 4%,其他食物和饮料占 10%。而这些供应商主要来自于亚洲,其中,中国最多,占 67%,泰国次之,占29%,韩国占 1%。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的研究人员认为,进出口昆虫的监管不当,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如何规避风险,把食用昆虫的环境效益最大化,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FAO《Edible Insect: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2013)

https://sahilassadi.com/Hoppers

https://www.ted.com/speakers/marcel_dicke

https://www.foodnavigator-usa.com/Article/2018/03/16/Cricket-consolidation-Aspire-Food-Group-acquires-Exo

https://www.feednavigator.com/Article/2019/02/25/New-guidance-for-EU-insect-food-and-feed-sector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7/190712120244.htm

https://www.qianzhan.com/wenda/detail/200304-b9e8a0c8.html

https://www.sohu.com/a/290759861_99982343

https://www.gminsights.com/industry-analysis/edible-insects-market

https://www.bugburger.se/foretag/the-eating-insects-startups-here-is-the-list-of-entopreneurs-around-the-world/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030-22522-3_8

https://www.foodnavigator-asia.com/Article/2017/02/01/Exploring-the-legal-status-of-edible-insects-around-the-world

https://www.qianzhan.com/wenda/detail/200304-b9e8a0c8.html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