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缘经 第十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诸缘品第十
(九一)须菩提恶性缘
尔时世尊。初始成佛。便欲教化诸龙王故。即便往至须弥山下。现比丘形。端坐思惟。时有金翅鸟王。入大海中。捉一小龙。还须弥顶。规欲食啖。时彼小龙命故未断。遥见比丘端坐思惟。至心求哀。寻即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名曰负梨。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因为立字。名须菩提。年渐长大。智能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所眼见人及畜生。则便瞋骂。未曾休废。父母亲属皆共厌患。无喜见者。遂便舍家入山林中。乃见鸟兽及以草木。风吹动摇。亦生瞋恚。终无喜心。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除汝瞋恚恶毒。时须菩提。闻山神语。即生欢喜。寻问之曰。今者世尊。为在何处。山神答曰。汝但眠眼。我自将汝。至世尊所。时须菩提。用山神语。眠目须臾。不觉自然。在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说瞋恚过恶。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报。堕在地狱。备受苦痛。不可称计。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剎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时须菩提。闻佛世尊说是语已。心惊毛竖。寻自悔啧。即于佛前。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心怀喜悦。求入道次。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须菩提比丘。宿造何业。虽得为人。常怀瞋恚。未曾休息。值佛世尊。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于彼法中有一比丘。常行劝化。一万岁中。将诸比丘。处处供养。于后时间。僧有少缘。竟不随从。便出恶骂。汝等佷戾。状似毒龙。作是语已。寻即出去。以是业缘。五百世中。受毒龙。身心常含毒触娆众生。今虽得人。宿习不除。故复生瞋。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劝化比丘恶口骂者。今须菩提是。由于尔时供养僧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二)长老比丘在母胎中六十年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高门。娉以为妇。种种音乐。以娱乐之。足满十月。便欲产子。然不肯出。寻重有娠。足满十月。复产一子。先怀妊者。住在右胁。如是次第。怀妊九子。各满十月而产。唯先一子。故在胎中。不得出外。其母极患。设诸汤药。以自疗治。病无降损。嘱及家中。我腹中子。故活不死。今若设终。必开我腹。取子养育。其母于时。不免所患。即便命终。时诸眷属。载其尸骸。诣于塜间。请大医耆婆。破腹看之。得一小儿。形状如故。头鬓皓白。俯偻而行。四向顾视。语诸亲言。汝等当知我由先身恶口骂辱诸众僧故。处此生熟藏中。经六十年受是苦恼。难可叵当。时诸亲属。闻儿语已。号[口*睪]涕哭。悲不能答。尔时世尊。遥知此儿善根已熟。将诸大众。往到尸所。告小儿言。汝是长老比丘不。答言实是。第二第三。亦如是问。故言道是。时诸大众。见此小儿与佛答对。各怀疑惑。前白佛言。今此老儿。宿造何业。处此胎中。头发皓白。俯偻而行。复与如来共相答问。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有诸比丘。夏坐安居。众僧和合。差一比丘。年在老耄。为僧维那。共立制限。于此夏坐。要得道者。听共自恣。若未得者。不听自恣。今此维那。独不得道。僧皆不听布萨自恣。心怀懊恼。而作是言。我独为尔营理僧事。令汝等辈安隐行道。今复返更不听自恣布萨羯磨。即便瞋恚。骂辱众僧。寻即牵捉。闭着室中。作是唱言。使汝等辈。常处暗冥。不见光明。如我今者处此暗室。作是语已。自戮命终。堕地狱中。受大苦恼。今始得脱。故在胎中。受是苦恼。尔时众会。闻佛所说。各各自护身口意业。厌离生死。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时诸亲属。还将老儿。诣家养育。年渐长大。放令出家。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老儿比丘。宿殖何福。出家未久。获罗汉果。佛告诸比丘。缘于往昔供养众僧。及作维那营僧事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三)兀手比丘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诸伎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兀无有手。产便能语。作是唱言。今此手者。甚为难得。深生爱惜。父母怪之。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问其父母。此儿产时。有何瑞相。父母答言。此儿产已。作是唱言。今此手者。甚为难得。因为立字。名曰兀手。年渐长大。禀性调顺。聪明黠慧。将诸亲友。渐行观看。到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赫奕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住一面。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辞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违逆。将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而白佛言。今此兀手比丘。宿殖何福。生已能语。然无有手。又值世尊。得获道迹。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有二比丘。一是罗汉。二是凡夫。为说法师。时诸民众。竞共请唤。常将法师。受檀越请。脱于一日。法师不在。将余者行。瞋恚骂言。我常为汝。洗钵给水。今更返将余者共行。自今以往。更为汝使令我无手。作是语已。各自辞退。止不共行。以是业缘。五百世中。受是果报。是故唱言。今此手者。甚为难得。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法师比丘。作咒誓者。今兀手比丘是。由于彼时供给圣人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佛说是兀手缘时。诸比丘等。各各自护身口意业。厌恶生死。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四)梨军支比丘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婆罗门。其妇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容貌弊恶。身体臭秽。饮母乳时。能使乳坏。若雇余者。亦皆败坏。唯以酥蜜。涂指令舐得济躯命因为立字号梨军支。年渐长大。遂复薄福。求索饮食。未曾得饱。见诸沙门。威仪详序。执持应器。入城乞食满钵而还见已欢喜。作是念言。我今当往诣佛世尊。求作沙门。或能得饱。作是念已。即诣祇桓。求佛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而行乞食亦不获得。便自悔责。入其塔中。见少坌污。即便扫洒。时到乞食。即便丰足。心怀欢喜。白众僧言。从今以往众僧塔寺听我扫洒。所以然者。由扫洒故。乞食得饱。僧即听许。常令扫洒。又于一日。愚痴所缚。眠不觉晓。未及扫洒。时舍利弗。将五百弟子。从他邦来。问讯世尊。见佛塔中有少尘坌。即便扫之。时梨军支。便从眠觉。见舍利弗扫洒已竟。心怀怅恨。语舍利弗。汝扫我地。令我今者饥困一日。时舍利弗。闻是语已。而告之言。我于今者。自当共汝入城受请。可得饱满。汝勿忧也。时梨军支。闻是语已。心怀泰然。受请时到。共舍利弗。入城受请。正值檀越夫妇斗诤。竟不得食。饥饿而还。时舍利弗于第二日。复更语言。我于今朝。当自将汝受长者请。令汝饱足。时到将往。其上中下。皆悉得食。唯此一人独不得食。高声唱言。我不得食。尔时主人。都无闻者。饥困而还。尔时阿难。闻是事已。深生怜愍。于第三日。语梨军支。言。我于今朝。随佛受请。为汝取食。定使饱满。然彼阿难。受持如来八万四千诸法藏门。未曾漏脱。今故为此梨军支比丘。取其饮食。忽然不忆。空钵而还。于第四日。阿难复更为其取食。还归所止。道逢恶狗。所为[齿*齐][口*制]。饮食弃地空钵而还。复不得食。于第五日。大目揵连。复为取食。还归所止。道中复为金翅鸟王。见为搏[口*制]。合钵持去置大海中。复不得食。于第六日。时舍利弗。复为取食。到彼房门。门自然闭。复以神力。入其房内。踊出其前。失钵堕地。至金刚际。复以神力。申手取钵。其口复噤。竟不能食。日时已过。口辄自开。于第七日。竟不得食。极生惭愧。于四众前。餐沙饮水。即入涅盘。时诸比丘。见是事已。怪其所由。梨军支比丘。宿造何业。产则饥饿。初无丰足。复以何缘。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帝幢。将诸比丘。游行教化。时有长者。名曰瞿弥。见佛及僧。深生信敬。请来供养日日如是。便经后时。其父崩亡。母故惠施。子极吝惜。遮不听施。乃至计食与母。母故分减。施佛及僧。子闻瞋恚。即便捉母。闭着空屋。锁尸弃去。至七日头。母极饥困。从子索食。儿答母曰。何如餐沙饮水足活。今者何为从我索食。作是语已。舍之而去。竟不得食。母便去世。其子于后。即便命终。入阿鼻狱。受苦毕已。还生人中。饥困如是。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断母食者。今梨军支比丘是。由于往昔。供养佛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五)唱言生死极苦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良贤。娉以为妇。作倡伎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自忆宿命。产已唱言。生死极苦。因为立字名生死苦。年渐长大。凡见人时。由故唱言生死极苦。然于父母师僧耆旧有德。慈心孝顺。言常含笑。终不出于粗恶言语。将诸亲友。出城观看。渐次游行。到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晖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辞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违逆。将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生死比丘。宿殖何福。生便能语。自忆宿命。又值如来。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于彼法中。有一沙弥。奉事和上。时彼城中。作大节会。尔时沙弥。语和上言。今节会日。宜早乞食。必当多获。师即答言。日时故早。且可坐禅。第二第三。如是白师。师犹不从。沙弥瞋恚。恶口骂言。今者何故。不舍中死。作是语已。寻即出去。入城乞食。还归所止。向师忏悔。由是业缘。五百世中。堕地狱中。受诸苦痛。今始得脱。是故唱言生死极苦。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骂师沙弥者。今生死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六)长者身体生疮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高门。娉以为妇。种种音乐。以娱乐之。足满十月。产一男儿。身体有疮。甚患苦痛。呻号叫唤。未曾休息。年渐长大。疮皆溃烂。脓血横流。常患疼痛。因为立字。名曰呻号。父母怜愍。设诸方药。虽加疗治。疮无除愈。年渐长大。闻诸人语。祇桓精舍。有好良医。善疗众病。能令除愈。寻即往至。诣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晖曜。如百千日。心怀喜悦。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说五盛阴苦。是疮是痈。如毒箭入心伤害于人。皆是众病之根本也。时呻号子。闻佛世尊说是语已。深自咎啧。向佛世尊。忏悔罪咎。疮寻除差心怀欢喜。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懃修道。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呻号比丘。宿造何业。初产之时。身有恶疮。脓血横流。甚可恶见。复以何缘。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二长者。各悉巨富。资财无量。因相忿诤。其一长者。大赍珍宝。贡奉与王。王纳受已。谗彼长者。彼人恶心。常怀姧谋。规欲害我。唯愿大王。听我任意治彼长者。王即然可。寻至其家。执彼长者。系缚搒笞。楚毒无量。举身伤破。脓血横流。痛不可言。时彼长者。既得免已。深自思惟。有身皆苦。众恶所集多诸灾祸。甚可厌患。我于彼人。无大怨雠。横见伤毁。乃至如此。即自思惟。诣山林中。观察有为皆是无常。深悟解空。成辟支佛。视诸怨亲。心皆平等。念彼长者。加恶于我。将来之世。堕于地狱。受大苦痛。我今当往为现神变。令彼开悟。作是念已。诣长者前。踊身虚空。作十八变。时彼长者。见是变已。深怀渴仰。倍生信敬。即请令坐。为设肴膳种种供养。向辟支佛忏悔先罪。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向彼国王谗其长者考掠榜笞者。今呻号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七)丑陋比丘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选择高门。娉以为妇。作倡伎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形貌极丑。状似恶鬼。有人见者。舍之而去。年渐长大。父母厌患。驱令远弃。乃至畜生。见此丑陋。尚怀怖惧。何况人类。又于一时。诣林树间。采取花果。以自存活。飞鸟走兽。有见之者。无不怖畏。绝迹此林。无敢住者。尔时世尊。常以慈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应可度辄往度之。知彼丑陋善根已熟化度时到。佛告比丘。我等今者。皆当往诣山林中化彼丑陋。尔时世尊。将诸比丘。到山林中。时彼丑陋。见佛世尊。即欲避走。佛以神力。使不得去。时诸比丘。各在树下。结跏趺坐。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即便化作一丑陋人。执持应器。盛满中食。渐向丑陋。丑陋见已形状类己心怀喜悦。今此人者真是我伴寻来共语。同器而食。时此饭者。香味甘美。既食之已。时彼化人。忽然端政。丑陋问言。汝今何故。忽然端政。化人答言。我食此饭。兼以善心。观彼树下坐禅比丘。使我端政。丑陋闻已。寻复效之。善心观彼坐禅比丘。寻得端政。心怀喜悦。即向化人。深生信解。于时化人。还复本形。丑陋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懃修道。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丑陋比丘。宿造何业。虽受人形。丑陋乃尔。复值世尊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弗沙。在一树下。结跏趺坐。我及弥勒俱为菩萨。到彼佛所。种种供养。而翘一足。于七日中。说偈赞佛
天上世间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有
世界所有悉能见 无有能及如佛者
尔时菩萨。说是偈已。时彼山中。有一鬼神。作丑陋形。来恐怖我。我以神力。令彼行处悬岸崄岨不能得过。时彼山神。即作是念。我以恶心恐怖他故。令我今者行处崄难不可得过。今当往彼忏悔先罪作是念已。寻即往诣。忏悔讫已。发愿而去。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山神恐怖我者。今此丑陋人。得罗汉者是。恐怖我故。五百世中。形体丑陋。见者惊走。皆由彼时忏悔辞退。遭值于我。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八)恒伽达缘
佛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时彼国中。有一辅相。其家大富。然无儿息。时恒伽河边。有摩尼跋陀天祠。合土人民。皆共敬奉时此辅相。往诣祠所。而咒之言。我无子息。承闻天神有大功德。救护群生。能与其愿。今故自归。若蒙所愿。愿赐一子。当以金银庄校天身。及以名香。涂治神屋。如其无验。当坏此庙屎涂汝身。天神闻已。自思惟言。此人豪富。力势强盛。非是凡品得为其子。我力鮮少不能与愿。愿若不果。必见毁辱神庙。便复往白摩尼跋陀摩尼跋陀力不能办。便复往诣毗沙门王。自启此事。毗沙门王言。亦非我力能使有子。寻诣天帝。从其求愿。毗沙门王。实时上天。启帝释曰。我有一臣摩尼跋陀。近日见语。云波罗奈国有一辅相。从其求子。结立重誓。我愿既遂。倍加供养。所愿若违。当破我庙。而加毁辱。彼人豪凶。必能如是。幸望天王。令其有子。帝释答言。斯事甚难。当觅有缘。时有一天。五德离身。临命欲尽。帝释告言。卿今垂终。可愿生彼辅相之家。天子答言。意欲出家奉修正行。若生尊荣。离欲则难。欲在中流冀遂所愿。帝释复白。但往生彼。若欲学道。吾当佐汝。天子命终。降神受胎辅相之家。即生出外。形貌端政。即召相师。为儿立字。相师问曰。本于何处。求得此儿。辅相答曰。昔从恒伽天神求之。因为作字。名恒伽达。年渐长大。便启父母求索出家。父母答言。吾今富贵。生业弘广。唯汝一子。当嗣门户。吾今存在。终不听汝出家入道。儿不从志。深自惆怅。便欲舍身。更求凡处。于中求出。必可易也于是密去。自投山岩。既堕在地。无所伤损。复至河边。投身水中。水寻[漂*寸]出。亦无所苦。复取毒药。而吞噉之。毒气不行。无由致死。复作是念。当犯官法为王所杀。值王夫人及诸婇女。出宫到园池中渗洗。解脱衣服。置林树间。时恒伽达。密入林中。取其服饰。抱持而去。门监见之。即便将往。白阿阇世王。王闻此事。瞋恚隆盛。便取弓箭。自手射之。而箭还返。正向王身。如是至三。不能使中。王怖投弓。问彼人言。卿为是天龙鬼神乎。恒伽达言。赐我一愿。乃敢自陈。王曰当与。恒伽达言。我非是天。亦非龙鬼。是舍卫国辅相之子。我欲出家。父母不听。故欲自杀更生余处。投岩赴河饮毒不死。故犯王法望得危命。王今加害。复不能中。事情如是。何酷之甚。愿垂怜愍。听我为道。王寻告曰。听汝出家。因复将到。诣于佛所。启白世尊如向之事。于时如来。听为沙门。法服在体。使为比丘。佛为说法。心开意解。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时阿阇世王。寻白佛言。世尊。此恒伽达。先世之时。种何善根。投山不死。堕水不溺。食毒无苦。箭射无伤。加遇世尊。得度生死。佛告王曰。乃往过去无数世。时有一大国。名波罗奈国其王名曰梵摩达多。将诸宫人林中游戏。遣诸婇女辈。激声而歌。外有一人。高声和之。王闻其声。便生瞋妒。遣人捕来。敕使杀之。时有大臣。从外而来。见此一人而被囚执。何缘乃尔。其傍诸人具别事状。臣曰且停。待我见王。大臣进入。启白王言。彼人之罪。不至深重。何以害之。虽和其音。而不见形。既不交通奸淫之事。幸愿垂怜。原其生命。王不能违。赦不刑戮。其人得脱。奉事大臣。勤谨无替。如是承事多年。便自思惟。淫欲伤人。利于刀剑。我之困厄。皆由欲故。即语大臣听我出家遵修道业。大臣答曰。不敢相违。学若成道。还来相见。即诣山泽。专思如理。精神开悟。成辟支佛。还来城邑。造大臣家大臣见已。心大欢喜。请供养之。甘膳饮食。四事无乏。时辟支佛。于虚空中。现神变化。身出水火。放大光明。大臣见之。欣然无量。便立誓愿。由我恩故。命得全济。使我世世富贵长寿。殊胜奇特数千万倍。令我智德相与共等。佛告王曰。时彼大臣救活一人。令得脱者。今恒伽达是。由是因缘。所生之处。命不中夭。今得值我。逮得应真。佛说此已。诸在会者。信敬欢喜。顶戴奉行
(九九)长瓜梵志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一梵志。名曰蛭驶。有其二子。男名长瓜。女字舍利。其男长瓜。聪明博达。善能论议。常共其姊舍利。凡所论说。每常胜姊。姊既妊娠。共弟论议。弟又不如。时弟长瓜。而作是言。我姐先来。共我论议。常不如我。怀妊以来。论议殊胜。乃是胎子福德之力。若子生已。论必胜我。我今当宜游方广学四韦陀典十八种术。然后还国与[外*男]甥论。作是念已。诣南天竺。习学诸论。若未通利为第一师。誓不剪瓜。于是其姊。日月满足。产一男儿。因母立名字。曰舍利弗。端政殊特。聪明黠慧。博达诸论。难可酬对。时王舍城中。诸梵志等。击大金鼓。招集国人十八亿众。会乎论场。敷四高座。时舍利弗。年始八岁。会乎论场。问诸人言。敷四高座。为欲待谁。诸人答言。一为国王。二为太子。三为大臣。四为论士。时舍利弗。闻是语已。辄升论士高座而坐其上。时诸宿德耆旧梵志。一切徒众。无不惊怪。作是念言。我诸论士。共彼小儿。论议得胜。不足为荣。其若不胜。大可耻愧。作是念已即遣下座小婆罗门。共舍利弗论。粗相答问。时婆罗门等。辞穷理屈。渐次相推。遂至上座。其论议不过数返。尽皆不如。时舍利弗。论议既胜。名声远着于十六大国。智能博通独出无侣。后于一时。于王舍城。升高楼上。四顾视瞻。见城内人节庆聚会。便自思惟。斯等蠢蠢百年之后。廓然归无。作是念已。即下高楼。外道法中。出家求道。尔时世尊。初始成佛。时十六大国。都未闻知。如来大慈欲教化故。遣阿鞞比丘。诣王舍城。分卫乞食。时舍利弗。见其威仪详序可观。作是念言。斯是何人。福德乃尔。我从先来。未见此比丘。作是念已。即前问曰。汝事何师。法则乃尔。时阿鞞比丘。说偈答曰
吾师天中天 三界无极尊
相好身丈六 神通游虚空
时阿鞞比丘。说是偈已。默然而住。时舍利弗。语阿鞞言。汝师容貌神通。我久已闻。为悟何道。得如是乎。时阿鞞比丘。复以偈答
花熏去五阴 拔断十二根
不贪天世乐 心净开法门
时舍利弗。复问阿鞞比丘言。汝师所说。为经几时。习学何法。阿鞞比丘。复以偈答
我年既幼稚 学日有初浅
岂能宣正真 如来广大义
时舍利弗。复语阿鞞言。汝师所说。幸见告示。尔时阿鞞。复以偈答
一切诸法中 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原 故号为沙门
时舍利弗。闻此偈已。心即开悟。得须陀洹果。尔时目连见舍利弗颜色怡悦。而问之言。我昔与汝。先有要誓。若有先得甘露法味。要当相语。我今观汝。以有所得。颜色怡悦。时舍利弗。即以上偈。为其目连三遍说之。目连闻已。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时舍利弗目连。各获道迹。心怀欢喜。还自徒众。具以上事。而向说之。我今欲诣求佛出家。汝等云何。时诸弟子。各白师言。大师今者。若当习学瞿昙所说。我弟子等。亦当随从。时舍利弗目连。闻是语已。将诸弟子各二百五十人。随阿鞞比丘。诣于竹林。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求索出家。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之所敬仰。尔时长瓜梵志。闻舍利弗出家入道。瞋恚懊恼。而作是言。我此[外*男]甥舍利弗。禀性聪慧博通群籍。十六大国。宿旧论师。咸服其德。如何忽然。舍此高名。奉事瞿昙。即从南天竺来诣佛所。与佛论议。尔时世尊。告梵志曰。汝今所见。非是究竟涅盘之道。时彼梵志。闻是语已。默然不答。如是三问。亦复默然。时金刚密迹于虚空中以金刚杵拟梵志顶。汝若不答我以此杵碎破汝身。尔时梵志。心怀惶怖。流污抆垢。无所归趣。即自引负。寄颜无所。便于佛前。心怀敬伏。求索出家。为佛弟子。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懃修道。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梵志比丘。宿殖何福舍邪就正。值佛世尊。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辟支佛。在于山林坐禅思惟。时有五百群贼。劫掠他物。将欲入彼山林树间。时彼贼帅。先遣一人。往看林中无有人不。见辟支佛在一树下端坐思惟。即前牵捉。系缚将来。到贼帅边。欲共杀之。时辟支佛。作是念言我若默然。为彼所杀。增其罪业。坠堕地狱。无由出期。我今当为现于神变。令彼信伏。作是念已。身升虚空。东踊西没。南踊北没。身出水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如是展转。作十八变。尔时群贼。见是变已。甚怀惶怖。即便各各五体投地。归诚忏悔。时辟支佛。受其忏已。设诸肴膳。请辟支佛。发愿而去。缘是功德。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贼帅人者。今长爪梵志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孙陀利端政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波斯匿王夫人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容貌端政。世所无比。两目明净如拘那罗鸟。时王因名字拘那罗。着诸璎珞上妙衣服。遣人抱行。遍诸聚落。问诸人言。世间叵有如似我儿端政者不。时聚落中。有诸商人。白大王言。愿王见恕。施我无畏。乃敢陈说。王即答言。但道莫畏。于是商人。白大王言。我所居止聚落之中。有一小儿。字孙陀利。端政殊妙。容貌似天。胜于王子。百千万倍。不可为比。又儿产时。舍内自然有一涌泉。香水冷美。有诸珍宝。充满其中。时波斯匿王。闻商人语。寻即遣使敕彼聚落云。我自当往彼观孙陀利。时聚落主。闻王欲来看孙陀利。便共议言。王今来者。用何瞻待。不如先送。作是议已。即便庄严孙陀利。着诸璎珞上妙服饰。往送与王。王见孙陀利。端政殊妙。世所无比。深生疑怪。叹未曾有。即将小儿。往至佛所。欲问所由受如是身。小儿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时波斯匿王。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孙陀利比丘。宿殖何福。生时自然。有此泉水及诸珍宝。充满其中。又值世尊。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有一万八千比丘。在山林中。坐禅行道。时有长者。偶行值见。心怀欢悦。即还归家。备办香水。澡浴众僧。设诸肴膳供养讫竟。复以珍宝投之盆水。奉施众僧。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有池水珍宝随其俱生。佛告大王。欲知彼时大长者子澡浴众僧设供养故常得端正者。今孙陀利比丘是尔时大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