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集百缘经 第二卷

繁体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报应受供养品第二
(一一)船师请佛渡水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伊罗拔河边有诸船师。止住河侧。尔时如来将诸比丘。诣彼聚落。欲渡于水化诸船师。是诸人等。见佛来至。各怀欢喜。乘船渡水。前礼佛足白言。世尊。明日屈意。乘船渡水。佛即然可。庄严船舫。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污秽不净。竖立幢幡。香水洒地。散众妙华。庄严船舫。待佛及僧。尔时世尊明日时到。将诸比丘。往至河侧。乘船渡水。至彼聚落。敷座而坐。诸船师等。察众坐定。手自斟酌肴膳饮食。供养讫已。皆于佛前。渴仰闻法。尔时世尊即为如应说四谛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供养。及渡于水。怪未曾有。前白佛言。如来先世。宿殖何福。今者乃有如是自然供养。及以渡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阎婆。将诸比丘。游行他国。教化众生。至一河侧。有诸商客。赍持珍宝。从他邦来。到彼河岸。见佛世尊及六万二千阿罗汉众。深生信敬。前白佛言。欲渡水耶。佛即然可。设诸肴膳。供佛僧已。唯愿世尊。在前而渡。傥有劫贼。夺诸比丘衣钵所须。尔时世尊即便渡水。为诸商人。种种说法。各怀欢喜。发菩提心。即授商主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商主者。则我身是。彼时商客者。今六万二千阿罗汉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观顶王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世尊将诸罗汉六万二千。诣拘毗罗国。彼诸民众。禀性贤善慈仁孝顺。意志宽博。于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栴檀重阁讲堂。化彼民众。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共天龙夜叉究盘荼等。各各赍持牛头栴檀树。奉上世尊。为于如来。造大讲堂。天诸床榻卧具被褥。天须陀食。自然备有供养佛僧。时彼民众。见是事已。怪未曾有。各作是言。今者如来乃能有是大功德利。乃感诸天置斯供养即共同时往诣佛所。前礼佛足。却住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诸天所献供养及以床榻。叹未曾有。而白佛言。不审如来。宿殖何福。乃使诸天置斯供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梵行。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观顶王所。闻佛来至。出城奉迎前礼佛足。请佛及僧。临顾屈意。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寻便安置重阁讲堂。床榻卧具。及诸肴膳。供养三月。复以妙衣。各施一领佛便为王。种种说法。心怀欢喜。发菩提心。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过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观顶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今六万二千阿罗汉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法护王请佛洗浴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贾客。往诣他邦。贩买求利。涉路进引。到旷野中。迷失径路。靡知所趣。值天暑热。渴乏欲死。各各跪拜诸天神等。以求福佑。皆无有感。时诸商人中。有一优婆塞。白众人言。如来世尊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受苦厄。而往拔济。我等今者。咸共至心。称南无佛陀。以救苦厄。时诸商客。闻是语已。各各同声。称南无佛陀。愿见救济此诸渴热。于时如来遥闻众客称佛名号。与天帝释寻往到彼诸贾客所。降大甘雨。热渴得除。各怀欢喜。达到本国。请佛及僧。佛即然可。竖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诸妙华。烧种种香。备办肴膳。往白世尊。唯圣知时。餐具已办。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将诸比丘。往至其家。受彼供已时诸商人渴仰闻法。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乃使商客置斯供养。复获道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栴檀香。将诸比丘。诣法护王国。值天亢旱。苗稼不收。王闻佛来。将诸群臣。奉迎世尊。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于其城内。复造浴池。浴洗佛僧。发大誓愿。持此功德。愿天帝释。降大甘雨。遍阎浮提。润益苗稼给济众生。发是愿已。天寻降雨。莫不蒙赖。即造八万四千宝瓶。盛佛浴水。赐阎浮提八万四千诸城各与一瓶。敕令造塔而供养之。因发无上菩提之心。时栴檀佛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法护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是故今者得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佛救济度病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那罗聚落。多诸疫鬼杀害民众。各竞求请塞天善神。悕望疫病渐得除降。如是数跪。病无降愈。时聚落中。有一优婆塞。语众人言。如来在世利安众生。我等当共一心称南无佛陀。以求救济病苦之患。时诸人等闻是语已。咸各同时。称南无佛陀。唯愿世尊大慈怜愍。覆荫我等疾疫病苦。尔时世尊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受苦厄。寻往化度。使修善法永拔诸苦。见此疫病诸人民等同时一心。称佛名号。以救疫病。尔时如来将诸比丘。往彼聚落。以大慈悲。熏诸民众。劝令修善。疫鬼同时。皆悉退散。无复众患。时聚落人。见于如来利安民众。各作是言。我等今者。蒙佛遗恩。得济躯命。明当设会请佛世尊。作是语已。各诣佛所。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受我等请。佛即然可。时诸民众。知佛许已。还归家中。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污秽不净。竖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诸妙华。安置床榻。备办肴膳。往白世尊。餐具已办。唯圣知时。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将诸比丘。来入聚落。受其供已。时诸民众渴仰闻法。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乃感民众置斯供养及除疫病。尔时佛告诸比丘众。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日月光。将诸比丘至梵摩王国。受王供已。长跪白佛。愿见救济此诸民众灾疫疾患。尔时世尊寻持所着僧伽梨衣。授与彼王。系于幢头。各共供养。疫鬼同时。自然退散。无复灾患。王大欢喜。发菩提心。佛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梵摩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是故今者致得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五)天帝释供养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提婆达多极大愚痴。憍慢嫉妒。教阿阇世王。立非法制。击鼓唱令。不听民众赍持供养诣瞿昙所。时彼城中有信佛者。闻是制限。忧愁涕泣。悲感懊恼。感天宫殿动摇不安。时天帝释作是念言。我此宫殿。有何因缘。如是动摇。寻自观察。见阿阇世王。立非法制。令彼城人忧愁涕泣。感我宫殿动摇如是寻即来下。高声唱言。我今自当供养佛僧。作是唱已。即往佛所。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尽其形寿。受我供养。佛不然可。复白佛言。若不受我终身供养。当受五年。佛亦不许。复白佛言。若不受五年。当受五月。佛亦不许。复白佛言。若不受五月。当受五日。佛即然可。寻变迦兰陀竹林。如毗阇耶殿。床榻卧具。天须陀食。盛以金器。与天众。手自斟酌。供养佛僧。时阿阇世王在高楼上。遥见迦兰陀竹林。犹天宫殿。天须陀食。盛以宝器。见天帝释与诸天众手自斟酌供养佛僧。时阿阇世王睹斯事已。即自悔责。极大瞋恚。骂提婆达多。汝是痴人。云何教我横加非法向于世尊。作是语已。即于佛所。深生信敬。时诸群臣。前白王言。愿王今者改先制限。令诸民众得见如来随意供养。寻敕司官。击鼓唱令。自今以去。听诸民众。设诸肴膳。供养佛已。尔时世尊即便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事已。叹未曾有。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乃使天帝置斯供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宝殿。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伽翅王国。闻佛来至。将诸群臣。奉迎世尊。长跪请佛。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受其供已。佛便为王种种说法。发菩提心。佛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伽翅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而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六)佛现帝释形化婆罗门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国中。有一辅相。名曰梨车。信邪倒见。不信因果。教阿阇世。反逆杀父。自立为主。心怀喜悦。敕诸臣民。施设大会。聚集百千诸婆罗门共立峻制。不听往至诣瞿昙所谘禀所受。诸婆罗门。闻是语已。皆不复往。每于一时。密共聚会。或有说言。我韦陀经说云。瞿昙沙门者。皆是我等天之大主。今共称名。或能来至。诣于会所。我等当共尽形奉事。作是语已。咸共称名。南无瞿昙沙门。来赴此会。受我等请。尔时如来常以慈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应可度。寻往度之。知诸婆罗门善根已熟。应受我化自变其身。作帝释形。乘虚空来。入赴婆罗门会。各起奉迎。请命令坐。而作是言。我等所求。今悉获得。当共尽形奉事。帝释咸皆称善。尔时世尊知诸婆罗门心已调伏。还服本形。为其如应。说四谛法。心开意解。获须陀洹果。各怀喜悦。并共施设百味饮食。请佛及僧。供养讫已。时诸比丘。见是事已。前白佛言。如来往昔。宿殖何福。乃能使此诸婆罗门。设诸肴膳供养佛僧。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妙音。将诸比丘。到宝殿王所。闻佛来至。与诸群臣。奉迎世尊。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三月之中。受王供已。于其脐中。出七宝莲华。各有化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上至阿迦腻咤天。下至阿鼻地狱。时宝殿王见是变已。发于无上菩提之心。佛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过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宝殿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婆罗门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七)干闼婆作乐赞佛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干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供养如来。昼夜不离。名闻远彻。达于四方。时彼南城。有干闼婆王。名曰善爱。亦巧弹琴。作乐歌舞。于彼土中。更无酬对。憍慢自大。更无有比。闻其北方有干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故从彼来。涉历诸士。经十六大国。弹一弦琴。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时诸人民闻其弹琴作乐歌舞。欢娱自乐。狂醉放逸不能自制。共相随逐来诣舍卫。欲得见王致意问讯角试技术。时城郭神。及干闼婆启白王言。云南方国。有干闼婆王。名曰善爱。快能弹琴。作乐戏笑。今在门外。致意问讯。云在彼间。遥承王边有干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故从远来。求共角试弹琴技术。愿王今者。听使所白。时波斯匿王告守门者。疾唤来入。共王相见。各怀欢喜。善爱白言。承闻王边有干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今在何许。我今当共角试技术。王即答曰。我不相惮。去此不远。我今共汝往至于彼。随意角试。时王然可。至世尊所。佛知王意。寻自变身。化作干闼婆王。将天乐神般遮尸弃。其数七千。各各手执琉璃之琴。侍卫左右。时波斯匿王语善爱言。此皆是我作乐诸神。汝今可共角试琴术。时善爱王。即便自取一弦之琴。而弹鼓之。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弹鼓合节甚可听闻。能令众人欢娱舞戏。昏迷放逸不能自持。尔时如来复取般遮尸弃琉璃之琴。弹鼓一弦。能令出于数千万种。其声婉妙清彻可爱。闻者舞笑。欢娱爱乐。喜不自胜。时善爱王闻是声已。叹未曾有。自鄙惭愧。先所弹琴。所出音声。即便引伏。长跪叉手。请为大师。更谘琴法。尔时如来见善爱王。除去我慢。心已调伏。还服本形。诸比丘僧。默然而坐。心惊毛竖。寻于佛前。深生信敬。长跪合掌。求入道次。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时波斯匿见善爱王。心已调伏。复得道果。心怀欢喜。长跪请佛及比丘僧佛即然可。敕诸群臣。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污秽不净。建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众名华。安置床榻。设诸肴膳。供养佛僧。时诸比丘见是供养。怪未曾有。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今者乃有如是音乐。供养如来。终不远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正觉。将诸比丘。远行教化。至梵摩王国。在一树下。结跏趺坐。入火光三昧。照于天地。时彼国王。将诸群臣数千万众。出城游戏。作倡伎乐。歌舞戏笑。遥见彼佛及比丘僧。在于树下。结跏趺坐。光明赫弈。照于天地。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将诸伎女。往到佛所。前礼佛足。作乐供养。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大慈怜愍。来入宫中。受我供养。佛即然可。设诸肴膳。供养讫已。佛即为王种种说法。发菩提心。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梵摩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有是音乐而供养我。终不远离。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八)如愿临当刑戮求佛出家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愚人。名曰如愿。好喜杀生偷盗邪淫。为人纠告。王敕收捕。系缚送市。顺行唱令。送至杀处。规欲刑戮。值见世尊。作礼归躬。具说罪状。今当就死。命在不久。唯愿世尊。大慈怜愍。为我白王。听使出家。死不复恨。尔时如来即便然可。告阿难曰。汝可往语波斯匿王。云吾今日。从王乞索此一罪人。用为出家。是时阿难。受佛教敕。寻即往到。语波斯匿王。今日世尊。从王乞索此一罪人。用为出家。王闻佛语。敕放罪人。送与世尊。度令出家。精勤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如愿。临死得脱。出家未久。复获道果。叹未曾有。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出言信用。救彼罪人。得济身命。不审世尊。其事云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帝幢。将诸比丘。游诸聚落。教化众生。于其路次。值一仙人。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晖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请命就座。设诸肴膳。供养佛已。因发愿言使我来世出言信用。佛即答言。使汝所求必得如愿。如我今者无有异也。时彼仙人闻佛语已。即于佛前发于无上菩提之心。即为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仙人者。则我身是。以我过去敬顺佛故。今者出言无不信受。救彼罪人得免身命及获道果。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九)频婆娑罗王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频婆娑罗王。将十二亿那由他人。往诣佛所。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大慈怜愍。将诸比丘。受我终身四事供养。佛不许可。复白佛言。若不受我终身供养。当受十二年。佛亦不许。复白佛言。若不受我十二年。当受十二月。佛亦不许。复白佛言。若不受十二月。当受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敕诸臣民。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污秽不净。建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诸妙花。安置床榻。卧具被褥。备办肴膳。将诸群臣。各各执盖。盖佛众僧。入王舍城。足蹈门阃。地大震动。城中宝藏。自然踊出。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癖者得伸。贫者得宝。空中伎乐。不鼓自鸣。象马众鸟。相和悲鸣。虚空之中。雨众妙华。至于王宫。设诸肴膳百味饮食。供养佛僧经于三月。受王供已。佛即为王种种说法。心怀喜悦。即以加尸育衣。施佛及僧。退坐一面。时诸比丘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乃获如斯上妙供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差摩。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宝胜国。王名伽翅。闻佛来至。心怀欢喜。将诸群臣。出城奉迎。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慈哀怜愍。受我供养。佛即然可。设诸肴膳。供养佛已。渴仰闻法。佛即为王种种说法。心怀欢喜。即于佛前。发于无上菩提之心。佛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利安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伽翅王者。则我身是。彼时诸臣者。今诸比丘是。由于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帝释变迦兰陀竹林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瞿沙。财宝无量。不可称计。然彼长者信邪倒见。奉事外道。不信佛法。时大目连观是长者。极生邪见。畏坠三涂不可拔济。生怜愍心。即作方便。告帝释言。汝今可变迦兰陀竹林令作七宝。诸天宫殿等无有异。悬诸幡盖及诸宝铃。诸天妙华以散其地。天须陀食。自然备有供养佛僧。伊罗钵龙。执持幡盖。盖佛顶上。又诸龙王。各各执持种种幡盖。盖诸比丘。舍尸夫人将诸婇女。各各执扇。在佛左右。执扇扇佛。般遮尸弃干闼婆众作天伎乐。以娱乐佛。时彼长者见其如是。叹未曾有。即于佛所。深生信敬。往诣佛所。唯愿世尊。慈哀怜愍。受我供养佛默然许。还至家中。设供饮食。遣使白佛。餐具已办。唯圣知时。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将诸比丘往至其家。受其供已。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时诸比丘。见此神变如斯供养。怪未曾有。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乃获斯报。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满愿。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梵摩王国。闻佛来至。将诸群臣。出城奉迎。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受我供养。佛即然可。敕诸群臣。施设种种百味饮食。供养讫已。佛即为王种种说法。发菩提心。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梵摩王者。则我身是。皆由彼时供养佛僧。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