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下畅销书《吃动物》,引导无数人开始吃素,其中就有娜塔莉·波特曼!

繁体


对素食的朋友们来说,影响深远的书籍有哪些?我想Eating animals(《吃动物)一定列入其中。

而我们今天,想带大家走进这本书的作者乔纳森·萨弗兰·福尔的素食世界。他是为何选择素食?为何会动笔写Eating animals这本书?他对环境又如何看待?

或许从他的人生与想法中,我们又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儿子的出生让他思考吃肉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终他写下了Eating animals

福尔1977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高知分子,从小他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或许是知识教育的不缺席,也或许是小时候的化学课堂中的意外受伤让他的心思变得敏感,福尔从小就与他人有些不一样。

10岁左右的时候,他就有些许不愿意吃肉,会自己断断续续地素食。原因很简单,吃肉会让他感觉到不舒服。


等到了大学期间,他热爱哲学,也热爱思考,也更热爱用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情感。毕业后,更是成为了一名作家。在很长一段的时间内,福尔依旧是喜欢吃素的。但理由却有些了变化,他觉得素食很不一样,是一件有些酷的事情。

是啊,想一想,当时美国的饮食环境是什么样的?人人都爱汉堡可乐炸鸡,每个人都在追求同样的东西。素食,与这一切格格不入,却是那么的特殊与清新。


直到福尔的孩子出生,福尔真正正视起来吃肉的话题。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让初为人父的他有些惊喜,也有些手足无措。他开始思考起来,所有人都热爱着这些并不健康的食品,难道我也要让孩子从小接触这些食品吗?吃着这些不健康的食物长大吗?

他审视整个环境,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吃肉?为什么对于伴侣动物大家饱含同情心却忍心吃下养殖动物?他查阅各种资料,非法潜入农场,目睹了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承受的痛苦。

他意识到,我们碗中的肉不仅仅是食物而已,背后承载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他的想法,思考,探就,最终汇集成了Eating Animals,出版后,传递给了更多人。更多人与他一同思考,探究我们的饮食,更多人开始了解到了畜牧业背后的真相。这其中,不乏一些名人。

比如,娜塔莉·波特曼原本会吃蛋奶的波特曼,怀孕期间,正是看了这本书后,才转变成了一名彻底的Vegan。2018年,由Eating Animals改编的同名纪录片上映,上映两天票房就达到了1000万美元。



直到今天,Eating Animals依旧对无数人产生着影响,而福尔的脚步也一直从未停止过。

疫情期间,福尔撰写一篇了文章发表在了《纽约时报》。他在文章中表示新冠病毒的流行让我们有机会思考生活中看起来必不可少的事物,比如食用动物。

“在继续吃肉的同时,我们很难预防流行病。人们对海鲜市场的关注度很高,但是却忽略了工厂化农场,特别是家禽农场,是流行病的更重要的繁殖地。”

吃肉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给我们未来子孙许多压力

Eating animals之后,他开始更加地关注畜牧业、关注吃肉背后对于环境的影响

“吃肉不是犯罪,但是这在某方面像极了入店行窃的行为。我们可能并不了解,肉类行业正在从我们和地球上窃取着什么。”

“有人必须为地球的环境治理付出承重代价,但并不是我们本人,也不是他们(肉类行业),而是我们的孙子……”


当许许多多人一方面在想为自己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物质条件的时候,却忽略了作为成人的自己,对于环境的破坏添了多少火难道我们要给未来的子孙,留下一片残破的土地与混乱不堪的环境吗?

也因此,福尔非常认可瑞典女孩Greta Thunberg的行动主义,在他心里,他那一代人就是给孩子们施加了许多不该他们承受的压力。


他关注植物基产品,在他看来植物汉堡对环境起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美国来说,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都在快餐店吃肉,像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 这类植物汉堡入驻广大快餐店,能够减少许多人吃肉的几率。

“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放弃之前的快餐,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星球上。

而他去年出版的新书《我们是天气:拯救地球从早餐开始》,更是从日常饮食方面给大家提出了如何保护地球的建议。


这一次,福尔没有去谈及动物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直截了指出了吃肉对于环境的破坏。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牲畜造成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5%。

在书中,他表示如果能够在早餐和午餐中避免食用动物铲平的话,每人每年节省1.3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面对他人说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早餐放弃培根和鸡蛋时,福尔表示,那就不必勉强自己,不用按照他书里所说的那样,可以另外两顿饭里减少一些动物性产品。因为福尔知道,比起什么都不做,哪怕是先做出一点点改变都是好的。


个人的力量
汇聚起来足以发生质变

有采访曾经问福尔,个人的选择真的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所作为吗?我想,这同样是许多人都存在的疑问。

福尔却十分确定,可以。

福尔举了极其有说服力的例子。在最近的一两年中,以汉堡王、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许许多多快餐连锁店都在销售植物基产品。他们大部分是被道德束缚了吗?是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责任感吗?

不,是消费者的力量。是因为有无数的人开始为了健康也好,为了环境也好,为了动物也好,逐渐选择植物基产品。让这些企业看到商机,哪怕是为了利益,他们做出的改变也足以产生巨大的影响。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个例,人和人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越来越的个人选择了同一样东西的时候,就是会引起变革。

当福尔只是为了耍酷吃素之时,或许没有想到后来的他会对无数素食者产生影响。而我们如果不作出一些改变,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对环境做出多大的转变呢?

不如就像福尔所说的,从一日减少早餐和午餐中的动物性产品开始吧!


—End—
壹素界原创出品
欢迎随手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文&编者 | 游客与木
图片 | 百度、谷歌
支持原创,关注壹素界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