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探微连载41授记富楼那-法明佛

繁体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希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着。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听到佛的这一席真实语,一位名叫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阿罗汉非常欢喜。他来到佛前,头面礼足,然后住于一边,并瞻仰佛颜,目不暂舍,心中作念道:「世尊真是世间的稀有之宝,顺随世间不同种性的众生,以各种方便帮助他们离于贪着。其实这些我们都是知道的,但是不能说出来。只有佛才知道我们真正的心性和志愿。」

他们真正的心性和志愿当然就是佛道,后面会继续解释。

这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是世尊座下声闻十大弟子中的说法第一。他的全名,音译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弗多罗。「富楼那」是他的本名,「弥多罗尼」是他母亲的姓,「弗多罗」是「子」的意思。因为印度为孩子命名,有把母亲姓氏放在名字里的习惯,所以这个名字包含的信息是:一个人名叫富楼那,是弥多罗尼氏的孩子。类似的命名习惯在一些地区仍然延用着。比如本拉登,他的全名是「乌萨玛穆罕默德阿瓦德拉登」,意思是:拉登之子、阿瓦德之子、穆罕默德之子乌萨玛。也就是说,乌萨玛才是他的名字,全名的其它部分是祖宗三代的名:父亲叫穆罕默德,祖父叫阿瓦德,曾祖父叫拉登。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精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这时,佛告诉众比丘:「你们看这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我常常称赞他说法第一,也总赞叹他护持传宣佛法、教化利喜四众、具足阐释法义、饶益广大同修的种种功德。除了佛,没有人能穷尽他微妙的辩才。你们不要认为他只是帮我释迦牟尼弘传佛法。实际上,过去九十亿诸佛座下,护持佛法、说法第一的也是他。他通达诸佛所说的甚深空法,得四无碍智,能够善说法义,具足菩萨神通之力。富楼那常修梵行,那些佛世的人们都以为他是声闻人。他以这种身相,饶益了无量百千众生,还劝化了无量阿僧祇人发菩提心。这位富楼那,为了净佛国土,久远以来就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佛曾在《佛藏经》中讲了一段因缘:久远劫以前有一尊大庄严佛,这尊佛灭度后,绝大部分证果的弟子们在三个月内也都相继灭度。结果,世间几乎没有人承续正法,很多人不知道佛法的真意,僧团也分裂成五部。五部中,有四部宣说邪法,只有一部演说清净正法,主法的比丘名叫「普事」。虽然他说的是正法,但势力微弱,常常受人轻贱。讲到这里,佛告诉众人:当时的普事比丘,就是现在的富楼那尊者,他在九十亿诸佛的佛世中,常作法师,为众生清净说法,护持正教。《法华经》这里说的,和《佛藏经》几乎完全一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富楼那尊者是菩萨示现为声闻的身相,如果他是真正的声闻人,肯定早就取证无余涅槃了。

「所说空法」,这个「空法」,最正确的解释是第八识——第八识的自住境界中,无有一法可得,所以般若系经典往往称之为「空」。佛在《阿含经》里,也常用「我」来指代第八识这个生死轮回中不变易的主体。阿罗汉舍报后,这个「我」就改名为「涅槃」。《大般涅槃经》说涅槃有四德:「常、乐、我、净」,其中就有「我」这一德。「四无碍智」,又称为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包括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和乐说无碍四方面,指菩萨演说正法时的智慧和慈悲。「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富楼那尊者只是示现成声闻相,其实是一位真正的大菩萨。

「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精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授记富楼那法明佛

佛继续告诉大众:「富楼那尊者在过去与现在护持佛法、说法第一,未来也继续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然后就为富楼那授记,「无量阿僧祇劫后,他会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佛号法明如来。」

「说法人中亦复第一」。前面说富楼那的说法第一,是声闻人中的说法第一。而这里没有附加限定条件,表示算上菩萨众,他也是说法第一,这也是过去佛的一个证据。过去佛来宣说佛法,难道会是第二吗?一定统统都是第一。他就算示现声闻相,演说声闻法,也可以在说法中暗藏玄机,运用佛智而行种种微妙示现和教化。这其中的方便,还没成佛的菩萨是比不上的。

法明如来佛世的种种情形你可以自己看,这里就讲几个重点。一是他的佛国土极为广大,「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一般的佛国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里竟然是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作为一尊佛的国土,真是不得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富楼那绝对不是一般人,很明显是过去佛。因为,绝对没有一尊佛在第一次成佛时就能成就这么大的佛国土,这需要非常大的功德、福德,不是仅仅三个阿僧祇劫就能成就的。这个佛国土的广大殊胜,或许可以跟文殊师利菩萨将来成就的佛国土相媲美。文殊师利菩萨说:将来他以清净天眼观察,如果所见范围内的佛全都是由他教化而成正觉的,他才会成佛。这个条件的达成也非常难,因为文殊菩萨天眼所及的范围一定大得惊人。相应的,他所成就的佛国土肯定也特别殊胜奇异。

这个国土没有女人,众生都是化生,没有淫欲。这种情况不像是欲界,比较像色界。一般来说,欲界众生的血肉之身不是化生,天界有情的身体是比较微细的物质,才可化生而成。「以禅悦为食」也是色界天天人的状态。这里的众生都是庄严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不只佛有,转轮圣王也有。可能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这里的众生的三十二相跟佛陀的也不完全一样。这个佛国土的很多情况都超过了我们的现量和比量,就不多作猜测了。总之,富楼那尊者成就的佛国土相当殊胜奇特。下面是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

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

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自说是声闻,去佛道甚远,

度脱无量众,皆悉得成就,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

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

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

若我具足说,种种现化事,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

这里佛更明确地讲:很多菩萨会示现成声闻、缘觉的身相,渐次度化相应根器的众生。前面的〈化城喻品〉讲了佛是在用「化城」的方式引导声闻人修习佛道,这里就说诸菩萨化现成二乘人来协助佛,让这些声闻、缘觉人「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佛更进一步讲,不仅化现成声闻相,菩萨还会现成贪、嗔、痴三毒未断的凡夫相,甚至邪见充满的邪师相。

「邪见」这个词,依上下文有不同层级的定义。比如有的大乘经说,只要取相分别就是邪见,这是很深的层级。一般来说,没有证得三乘佛法中任何一果的人,因为有不符合事实的世界观,一定是有邪见的,这就包括三毒未断的凡夫。那么,这里说的「又现邪见相」,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指比一般凡夫更糟糕的人。邪师的一句话,有时能断掉一大群众生的慧命。所以这里我们解释成邪师,供大家参考。

「若我具足说,种种现化事,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菩萨现出的相,有善也有恶,如果佛一一道出,很多众生会心怀疑惑,难以安住。

今此富楼那,于昔千亿佛,勤修所行道,宣护诸佛法。

为求无上慧,而于诸佛所,现居弟子上,多闻有智慧。

所说无所畏,能令众欢喜,未曾有疲惓,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具四无碍智,知诸根利钝,常说清净法。

演畅如是义,教诸千亿众,令住大乘法,而自净佛土。

未来亦供养,无量无数佛,护助宣正法,亦自净佛土。

常以诸方便,说法无所畏,度不可计众,成就一切智。

供养诸如来,护持法宝藏,其后得成佛,号名曰法明。

其国名善净,七宝所合成,劫名为宝明。菩萨众甚多,

其数无量亿,皆度大神通,威德力具足,充满其国土。

声闻亦无数,三明八解脱,得四无碍智,以是等为僧。

其国诸众生,淫欲皆已断,纯一变化生,具相庄严身。

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无有诸女人,亦无诸恶道。

富楼那比丘,功德悉成满,当得斯净土,贤圣众甚多。

如是无量事,我今但略说。」

这里的内容和经文差不多,就不解释了。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