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化众生记得别把自己「染污」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现在应该去利益众生。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别人。什么是;把握自己呢? 在发利他心、做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不能染污自己,不能失去道心。..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现在应该去利益众生。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别人。什么是;把握自己呢? 在发利他心、做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不能染污自己,不能失去道心。..
每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我都很欣赏那些已经取得了很高积分而选择继续答题的选手,钦佩他们的勇气。而有一个选手却是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当时那个选手只剩下最后..
哲人与石匠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第一个不平等因。第一性的东西在推动,造出一切万物的,大梵天也好,什么也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个非因即因。一切哲学里边,把时间或者是空间或者是精神或者是物..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石禅师和一个青年男子偶遇,于是二人结伴同行。..
在做事中修行昨天晚上,小组共修的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其中,在第一讲关于“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讲解中,导师提到,在佛教的修行里,有一个法门叫做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跟我们世间上的人所理解的不一样..
宽运法师:佛陀不愿意回答的十四个问题宽运法师佛教,就是让我们取智、取善、取涅槃,因为佛教有十四种无记的方法,怕我们在这里面拘泥,不能抽离。当时,有一位叫鬘童子的人,也是有着十四个问题,来请教佛陀。这些..
在山的那边:弟子规生活训练营侧记(文:转载)(一) 周末,我们一些学生家长,驱车来到位于城市郊区的弟子规儿童生活训练营。这里四面环山,在绿树蓝天的环绕下,中间有一汪清泉,岸边有一个小树林,陈设着石桌石凳,..
仁清法师:怎样修行才能灵验?问:怎样修行才能灵验?答:灵验就是相应。怎样才能相应?我们可以这样说,诸多条件都如法,方方面面都如法,我们才能够相应。这个灵验程度大小,取决于如法的程度,相应的程度。这个相应..
圣开法师:什么叫慈悲 什么叫慈悲 一般人都知道,孔孟谈「仁义」,耶稣讲「博爱」,佛教行「慈悲」,其意义是:宽惠正直,爱人无私为仁义;神爱世人为博爱;如果说,慈爱与同情,加之以怜悯,为慈悲的话,尚不能完全..
周泳杉老师:有余力 则学文“有余力,则学文”,指的是什么?经典。有老师还要有什么?教材,还要有教具,学文。为什么叫余力学文?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不是孝悌、谨信做完了之后,有空再来读书,不是这个意思。这..
地藏经略谈(四)佛、佛教、佛教的世界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
周鹏:老将对冠军渴望更强烈 再赢一场需平常心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CBA总决赛昨晚继续进行,广东队在客场128-118再次击败新疆队,总比分3-0领先,距离队史第九座CBA冠军奖杯只有一步之遥。广东男篮队长周鹏赛后表示,..
现在我们天天做课、打坐、念佛,在别人看来这也是一种累,一种苦。实际上你真会做课,真会打坐,真会念佛了,一点点也不苦,这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关键是心,倘若调整不好自己的心,你永远会累、会痛苦,想逃避是..
崆峒五老武功虽然很差,但是人品却比空闻、空智强?倚天一书中,对崆峒五老的描写,可谓贬多赞少。先是老三唐文亮欲乘殷天正筋疲力尽占现成便宜被折断手脚丢尽脸面,再是老二宗维侠为治伤大庭广众在六大派及敌人面前..
巢湖紫薇洞 王乔洞内佛心禅语从合肥到紫薇洞一日游,巢湖火车站坐四路到北门转盘转一路就可以到紫薇洞。紫薇洞的特色是可以坐小船走一段,但因为是国庆节,就排了好久的队。王乔洞又名王乔石窟,是江淮之间唯一的石..
圣一长老:《地藏经》之读经能获哪些利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最无私最真诚的诺言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
宽运法师:出世与入世类别出世与入世类别佛教讲“出世”。许多人会有所误解,以为“出世”,就是厌世,就是离世,就是抛弃了世间。当然,不是这样。大乘菩萨决不离世。大乘菩萨是为了广度众生,大悲大愿,他要来到人..
在念诵楞严经的时候,师兄不仅仅是要坚持的读诵就完事了,也是要知道读楞严经需要注意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楞严经修行的更加的好,所以师兄下面就能够跟我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1.持诵时必须发出声音,但无须大声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