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
导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当时以佛的境界写的四句偈,不是凡人的境界。现在我们的身心被客尘污染得一塌糊涂,需要运用佛法,让我们的菩提树茁壮成长,让我们的明镜台不断拭净,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现出本具圆满的如来藏。
虽然每个人都具备佛性,却因为客尘污染,不得明心见性。什么叫客尘污染呢?就像天空本来很晴朗,太阳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但因为云、雾、霾、尘的作用,往往会将太阳遮住,让我们无法看见。这正如没有成佛之前的凡人之心。
禅宗六祖慧能有一个四句偈非常有名:“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是佛的境界,不是凡人的境界,六祖当时已经证悟空性。
就好比一个从梦里醒过来的人,告诉我们:“梦就是梦,你做恶梦也是梦,你做美梦也是梦。只要醒过来,梦皆不存在,又谈何做梦呢?”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偏偏只喜欢大师们觉悟后的境界,通常忘记自己这棵菩提树要悉心照料,自己的明镜台上有客尘污染,需要不断地努力擦拭。
现在我们的身心被客尘污染得一塌糊涂,不要说用明镜照自己的脸,连镜子是不是镜子都搞不清了,这个镜子就叫做如来藏。
我们的身体是本具佛性的坛城,可这个身体的坛城,这棵菩提树已被污染了,充满了已成熟和即将成熟的业力。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等等人世间的苦难,我们一直都在感受着,因为无明覆盖,人们个个“苦此不疲”。
我们的这棵菩提树要茁壮成长,需要经常修剪残枝,我们这个明镜台,也要不断清洁,净化我们的身体、语言和思维。
小乘佛教依靠严守戒律、约束自己来清净修行,如结夏安居这样的苦行。大乘佛教用《三十五佛忏悔文》,拜八十八佛、三昧水忏等方法忏悔。
密法金刚乘里,通过修金刚萨埵法门忏悔罪业,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又被称为忏悔之王。所有的佛,都有自己的愿力,金刚萨埵佛曾发愿:将来所有的众生想要清净自己罪业的时候,我来帮助他们。
自古以来,很多高僧大德都说过:“罪业没有任何功德,可以忏悔是它唯一的功德。”每个凡夫俗子都会犯错,所以要懂得忏悔,懂得将污垢洗干净。
我们自身出汗会脏,灰尘、环境等污染也会弄脏身体,所以我们每天刷牙洗脸,怕身体脏了,别人觉得我们臭,为了面子一天到晚去努力洗身体,可内心又脏又臭为什么不去洗干净呢?洗心才能革面,我们非常幸运可以用佛法天天洗心。
如果有人请你喝茶,茶壶是用黄金打造的,外表非常干净,但里面的水是污染的,你愿意喝吗?就算茶壶外表脏兮兮的,如果里面干净,且是山泉水非常纯净清甜,你一定会高兴地把它喝下去。
最好是茶壶里外都清洁得干干净净,里面的水也洁净清甜,我们的心应该这样跟身体配合,让我们自身的菩提树茁壮成长,让我们的明镜台不断清净,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现出本具圆满的如来藏。
少白公子、齐白石传人书画社
少白公子、齐白石传人书画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
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嗔心!《菩萨戒》里面说:一个菩萨贪吃、贪睡、很喜欢买很多衣服,这些都乱不了,因为这些只是减损他的功德,增长一点过失,并没有伤到根本。但是..
国学十二道有禅宗之道,禅宗以心为主,学佛修行如何做到清净心呢
国学十二道有禅宗之道,禅宗以心为主,学佛修行如何做到清净心呢佛教修行有三善,那么其中何为究竟善,何为无记心呢?中国的历史文学范围比较广,这些年主张的国学被国人广泛传播,这也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国学分类比..
因果报应法则里暗藏的五大玄机!
因果报应法则里暗藏的五大玄机!一、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导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当时以佛的境界写的四句偈,不是凡人的境界。现在我们的身心被客尘污染得一塌糊涂,需要运用佛法,让我们的菩..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最好的供养是什么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324)最好的供养是什么上师教言集:佛法就在于一个 善 ——慈悲,不伤害任何众生,这是第一要素;然后尽力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就是正法,这是我们无须怀疑的。很多人认为,学习佛法要做很..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经常不断用菩提心到生活中去训练自己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328)经常不断用菩提心到生活中去训练自己上师教言集: 那为什么要具足发心殊胜,为什么要生起这个菩提心和慈悲心呢?因为一切众生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或者我们看不见,体会不到的地狱、饿鬼、..
大空经的观法
有一次,佛陀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这天早晨,佛陀入城乞食后,顺道去加罗差摩精舍。当时,尊者阿难正与许多比丘在精舍内缝补衣服,看到佛陀到来,连忙出来迎接,并且禀告佛陀,他们正在..
喝茶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
喝茶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禅茶动作 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
什么是“娑婆世界”?
什么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不同的解释:狭义的说,就是指我们所在的这个苦难的世界。 佛经里说的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皆为利往。人活在这..
嘎玛仁波切:不要让你的爱扭曲成伤害
嘎玛仁波切:不要让你的爱扭曲成伤害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内心的分别识中,对外在有二元对立的分别,认知的好与坏会导致自己快乐或不快乐,于是自然会喜欢能为自己带来好情绪的作为。就个人而言,关爱自己是正常的。..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