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述旨卷第五

繁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广陵后学 孟应麟 校定

△见结知解第十七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言此根尘识三。譬如交芦。互相依倚。其体全空。既无自性。则随缘转变。故于知见立知识之心。则结而为无明之本。知见无知识之妄。则解而入涅槃真净之门。既曰真净。岂容立知。总示妄结。依根尘识起。但妄识不立。则妄结自解。

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宣义说偈第十八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言真性之中。有为之法皆空。则根尘本空。而缘生之法。皆如幻矣。缘生之法如幻。则起灭之法亦无起灭之法。既无可见。妄识元无。故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乱起乱灭。实无自性。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妄法既无。真亦不立。若言妄显真。真还同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以真同妄。是以真为非真也。真尚非之为非。云何见中复存所见乎。当知俱无实体。若交芦然。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略(至)发明更解脱。

结解二句牒。同是六根。更非他物。汝观下牒。根尘无体。但因妄结。迷晦下颂知见立知四句。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六解则根拔。一亡则湛圆。选得圆根。则入圣流成正觉矣。

陀罗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阿陀罗此云执持。谓执持种子。发起现行。即第八梨耶初起之相。故曰微细。含藏种子为习气。积生识浪为瀑流。湛由是分。结由是起。此识依真如合生灭。杂乎真妄之间。故曰真非真。若以为真。恐迷妄习而自认。以为非真。恐迷自性而外求。故权小教中。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至)幻法云何立。

一切诸法。惟心所现。而于中取着。妄成根结。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由妄取故。有幻非幻。若不妄取。非幻亦无。非幻尚无。幻法何有。幻法不立。则根尘顿净。圆通现前矣。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至)一路涅槃门。

此之法门。于净不着。于染不污。名妙莲华。根境结惑。拟之即销。故名金刚王宝觉。即为无为。忘情绝解。名如幻三昧。依此进修。一弹指间。可超无学。而入圆位。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十方如来迥出生死。速证寂常。莫不由斯。故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薄伽梵佛尊号。

△绾巾示结第十九

【解01】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巾体本同。因结有异。譬汝六根。同一妙明。真性因逐妄随缘。遂成六结。隔阂不通。无复成一。若能随根。脱粘内伏。六既融一。一亦斯亡。然欲解此结。左右偏掣。终不能解。左右偏掣。喻二边皆不能破无明根本。如凡夫外道。以断常为二边。二乘菩提以空有为二边。虽云断伏。犹存中结。故解结者。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于结心者。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观于中。道是谓结心。

△选择圆通第二十

随汝心中。选择六根。一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幻销亡。不真何待。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至)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我说佛法。从因缘生。所谓因缘非取世间。六度等事。和合粗相也。如来发明世出世法。世谓六凡。出世法谓四圣。知其本因。从所缘出。知此十界。皆由于心。随无明之染缘。则生九界。随教行之净缘。则出佛界。是故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者。了烦恼结。皆由着我。于我无障。离烦恼障。是得人空也。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者。了所知结。皆由着法。于法无着。离所知障。是得法空也。名法解脱。人法双忘。是名俱空。而俱空亦泯。心无所起。是从正受。得无生忍。吴兴曰。人空是见惑。法空是思惑。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即前心犹未达六解一亡义也。言本悟若此。而未能彻悟。则与未闻何异。故愿如来成就。最后开示。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至)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十八界即是六根开合。七大统摄。于此前文。使汝生死轮转。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以后二十五菩萨。各举所证。

【解01】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此阿陈等以声尘悟入者。四谛谓苦寂灭道。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此以色尘悟入者。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此以香尘悟入者。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此以味尘悟入者。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此以触尘悟入者。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至)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此以法尘悟入者。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至)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此以眼根悟入者。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至)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此以鼻根悟入者。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至)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此以舌根悟入者。

【解02】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至)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此以身根悟入者。知此深痛不数句。知即觉也。言虽以觉觉痛。而我清净觉心。一味纯觉。无有觉痛之痛觉。如是则痛痛之觉。皆缘妄起直。须遗去幻身。纯守本觉。以故摄念未久。身心忽空。缘此以证无学。

【解03】须菩提即从座起(至)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此以意根悟入者。诸相入非。谓诸相皆入于非相非相实相也。

舍利弗即从座起(至)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此以眼识悟入者。眼识明利故。一见即通。识清净故。种种通利。心无际故。见觉圆明。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至)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此以耳识悟入者。心闻发明。内证也。分别自在。外用也。

【解04】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至)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此以鼻识悟入者。前数息依根。所以摄心。此观息依识。所以驻心。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六交见火烧。息能为异烟紫焰。皆烦浊所发。净观发明。则烦浊斯销。故内明外虚。而烟销成白。及乎漏尽。无复烦恼。内莹发光。故出入息。悉为光明。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消灭诸漏斯为第一。

此以舌识悟入者。富那说法第一。辨才无碍。因以除魔灭漏。皆舌识之力也。何谓转轮。佛以身口意三轮。应物无滞音声。即口轮也。

优波离即从座起(至)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此以身识悟入者。性业谓杀盗淫。事根于性者。遮业谓支末愆失。因过遮止者。波离律中得度。皆以身识。钦承三千八万。毫无差失。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至)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此以意识悟入者。因缘深义。谓非世间和合粗相。乃发明世出世法。故因之发心。得大通达神通如意也。旋湛者。从意识而入妙湛。故久成清莹通力圆明清净自在也。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至)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以火大悟入者。多淫之人。本由暖触。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盛。成猛火聚。遍观四大。皆是触尘之境。百体四肢。地也。诸冷暖气。即水火风也。三昧既著。故曰神光内凝。以多欲人火大遍盛。故化欲火。而成智火。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此以地大悟入者。身界二尘。乃至刀兵。皆是地大所造之色。即为因缘所生之法。与尘无差。空也。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自性不触。谓知其虚妄发尘。故毫无染触。尘销智圆。乃成无上知觉。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至)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此以水大悟入者。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至)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此以风大悟入者。传一妙心者。知风力无依。万动皆妄。而能独证本觉无动也。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至)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此以空大悟入者。于同发明。谓于圆洞心。内莹发光。而交彻融摄也。以珠表色。以镜表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故放宝光。灌十方等。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至)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此以识大悟入者。圆成实三性也。一遍计所执性。横执众生寿者我及我故。乃至情非情异。有实体性故。周遍计度也。二依他记性。计有因缘。世间和合。建立名相。执此假相。定从种出。虽无我执。自然种性。假色心等为种。生五蕴等法也。圆成实性。即无漏智体。真空法界也。识以圆明。入圆成实者。由妙圆识心。证入实智。不复迷识逐境种种计著也。

【解01】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至)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此以根大悟入者。念属意根。意根若净。诸根自摄。故无选择。念佛得忍者。谓以净念蠲。浊想正受灭邪受。邪浊既遣。心境空寂。一切不生。名无生忍。如此则自性佛土净故。可摄行人归也。观经曰。夫念佛者。不得一弹指间念世五欲。是谓系念。脱能如此一无间杂。则无量性光自然发明。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也。

命由己做 境由心生的道理

佛给我们说,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能懂吗?你要是真的懂得了,你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然就没有。怎么会没有?因为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是自己,哪里还有自私自利,还会为这个身体..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

陈大惠:奔三,奔四,奔五人士必读,看后非常受益

陈大惠:奔三,奔四,奔五人士必读,看后非常受益1.把时间分给靠谱的人和事。2.把周围的人过滤一遍,缩小朋友圈。3.善于与人沟通,适度采纳别人意见。4.与跟生命有关的人耗着,少与生命无关的事耗。5.多想什么是自己真..

大悲咒原文带注音

大悲咒的功德利益很大,而且大悲咒也是修行路上的重要法门,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这部咒了。只是在修大悲咒时,大家要认真读诵咒语中的每个字,因此,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按照大悲咒原文带注音的版本去读诵,这样能..

拼音版楞严咒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拼音版楞严咒。楞严咒全文带拼音,适合初学..

钻石故事

10年前我16岁,情窦初开。在一个女同学家里,她哥哥的一个叫阿豪的朋友令我怦然心动……不知怎的,我和这个大排档的厨师便拍起拖来。不久,父亲就发现了我们的恋情。强烈的逆反心理却使我置父亲的打骂如耳边风。他终..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三十一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三十一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三十一卷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一如是已辩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辩。颂曰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

大悲咒原版30分

对于大悲咒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部字数不多,但智慧深厚的咒语,它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有不少人在修这部咒。在修大悲咒时,为方便有些人选择听的方式。由于听大悲咒的遍数和时间没限制,所以很多人听大悲咒原版30分..

陕西这处寺庙供奉着一尊“肉身佛像”,其肉身百年不腐,专家解答

陕西这处寺庙供奉着一尊“肉身佛像”,其肉身百年不腐,专家解答陕西作为历史古都,虽然不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众多的寺庙也说明佛教在此有着较好的发展并拥有众多佛教信徒,但近年个别无良的景区为了吸引游客的眼球,..

阿弥陀佛救了我平凡的母亲

阿弥陀佛救了我平凡的母亲 我是五戒弟子,不会打妄语的。我的母亲,是位朴实的传统女性。她为人厚道,所以认识她的人,没有不说她好的。母亲心地单纯,又文化不高。所以她没看过任何经文,但我每次看净空法师,海涛..

独自修行

独自修行昔日,佛陀在罗阅只国的灵鹫山中,为天人、国王及大臣宣说微妙法意。众人中,有一位比丘的个性非常刚强勇猛,佛陀观察其因缘后,便派他至有鬼神的山谷中修行。佛陀教导他於树下打坐,修数息观,藉着观察气息..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佛法,就会出现抢头香等愚昧的迷信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佛法,就会出现抢头香等愚昧的迷信日常,我们要发菩提心去听闻佛法,为了利益天下所有一切苦难众生脱离轮回,早日成佛,我来听闻佛法。如果没有听闻佛法,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思考佛法。如果不知..

宋慧通《净土圣贤录》

慧通,关中人。少止长安太后寺。蔬食持咒,诵增一阿含经。从凉州慧绍禅师,咨受禅业。法门观行,多所游刃。常祈心安养。一日微疾,于禅定中,见一人来,形甚端严,语通云,良时至矣。须臾,见无量寿佛,光明赫然。定起,具告同学..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利益众生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利益众生问:怎么才能利益众生? 答:度化众生就要弘扬佛法。佛法有两个:教法和证法。教法就是经律论三藏。你精通三藏,你能讲解三藏,让众生明白三藏的的内容,让众生明理,这也是弘法,这是一..

念佛给老父亲带来的七大变化

念佛给老父亲带来的七大变化文/念善我父亲今年80岁,年迈体衰,往年劳累成疾,患有多种疾病。1、血糖高,打针吃药,平时都在10-11个单位以上。2、痰多,不分昼夜总是有痰,吃各种药,没有明显变化,每天清理痰液所..

阿罗汉入涅槃后,与他相关的因缘相续怎么说?

大千: 经中:“正如火苗被大风吹灭,已经消失,无以命名,牟尼摆脱了名和身,已经消失,无以命名……这样的人消失后,形量不存在,人们谈论他的依据不存在;当一切现象消失时,一切谈论方式也消失。”这都是指的有..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