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朝宰辅叶向高家的祖德

繁体

大明三朝宰辅叶向高家的祖德

明朝人叶广彬,字大宜,号月窗。年轻时很聪明,每天能背诵上万句诗文。因为父母年老需要照顾的缘故,他不愿参加科举,就放弃了学业,在家经营农田等杂事。但读背诗文,依然如故。诸家经学、史学以及阴阳算术,没有不通晓的,人们都说他博学多识。

叶广彬相貌有些淳朴,外表看上去,仿佛没有什么能耐;他面对别人时,格外恭顺。有时看到有人在骂人,就急忙跑进帷帐之内,提醒家人赶紧关好大门,不要向外窥视。等那个骂人的人走开了,他才开门出来。一家大小都笑他胆小,他却安心自得。

叶广彬的父亲叶仕俨,曾在福建做生意,清邑县有个姓谢的后生,向他借过一百两银子,按利息算,应当加倍偿还,但是姓谢的死了。叶广彬的父亲,可怜姓谢的留下的孤儿,就不要了那笔银子,算是送给他家了。

后来叶广彬的父亲去世了,他的弟弟前往讨债,拿到了应该偿还的全部银两。他分给叶广彬一半,叶广彬说:“父亲免掉它,难道儿子还要收下吗?为了获利而违背父亲的遗愿,这样做太不应该了。”叶广彬始终没要这笔银子。

叶广彬特别孝顺父母,他从小到老侍奉双亲未曾懈怠。父母去世后,建“永望楼”、“终慕轩”来追慕双亲,寄托自己的哀思。叶广彬的妻子去世时,他还很年轻,却终身没有再娶。

有一个姓郑的人,借叶广彬的银子没有偿还,叶广彬却继续借给他儿子银两,也没有还。后来,叶广彬前往讨要,姓郑的不还钱,还骂了他。叶广彬心里,多少有些气愤,准备诉讼打官司。可他很快转念一想:他们家穷,所以才借钱。我这边急着讨要,他们就要卖田卖房,这是在给他们带来灾祸呀!

于是他将借据还给郑家,不要这笔钱了。姓郑的和他妻子跪下来给他叩头说:“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您。听说您还没有孙子,乡里有个九天一炁真人祠,特别灵验。我们夫妻,今后每月初一、十五,去神庙为您祈祷,以此来报答您吧!”一年以后,叶家真的就生了个白胖小子,这就是后来的台山先生叶向高。

乙巳年农业大歉收,叶广彬在福安,贩卖粮食。开客栈的人眼红,想占有他的银子,就将叶广彬的卧室锁上,招来三个矿工,命这三人杀掉叶广彬。这天天刚黑,忽然县尉来到客栈,从当晚到天明,警备森严。叶广彬熟睡了一夜,根本不知道。

第二天清晨,邻居有人悄悄告诉叶广彬说:“您知道昨晚的危险吗?他们请来三个矿工吃饭,磨刀霍霍,杀气腾腾,那是想杀害您啊!”叶广彬笑着说:“这就是命啊。”

叶广彬居家俭朴,督促仆人耕田,自己独力牧牛,一直到老都如此。有一次被牛顶撞倒地不起,他的儿子叶奎说:“父亲您为何不爱惜自己,做这样的琐事呢?”叶广彬说:“百里奚喂牛而牛很肥壮,这看起来是小事。但你要试着让仆人去喂牛,牛就不会吃饱,牛饿着肚子怎能耕田,这样就会误了农事,怎么能不谨慎呢。”

叶广彬晚年会友,谈诗论文。他写了一首诗:“八十年来识更真,深知言行切修身。谨言慎行无些过,细数吾乡有几人?”叶广彬在八十二岁时,无疾而终。--源自《涌幢小品》

叶广彬之子桂山先生叶朝荣,曾任广西养利州知州,为政惠民,善举无数。这里不再赘述。叶朝荣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贤相叶向高。

几代人积善所成,才造就了后代的兴旺和昌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试问权贵及土豪,世上可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用一句话来概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不用您掌握的权力和财富造福百姓,而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等待您及子女的,会是幸福吗?

你还梦见么?

台州通玄林野通奇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四川合州人。通奇禅师生而澄净,不喜肉食,少时投金钟寺,从其叔父道然禅师出家,十七岁落发受戒。通奇禅师性乐禅寂,厌于读诵,十九岁即离四川,游方参学,遍历讲肆。..

可以默念地藏经吗

可以默念地藏经,因为念诵地藏经的方式有很多种,默念就是其中一种,虽然默念不用出声,只要我们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念诵地藏经,其实出声和不出声又有什么关系,同时默念地藏经也可以帮助我们平复情绪。那么默念地..

毁淫书得功名显耀

毁淫书得功名显耀谢履端,清朝云南人。为人端正好学,从小即有孝友的善名。少年读书时,凡看到有诲人淫佚的书籍,恐怕它流传人间,使人读了迷失心志,而做出损人败德的事。所以常不吝惜金钱,用高价全部把它买回来烧毁。因..

流水长者的儿子

流水长者的儿子流水长者子是世尊的前生,世尊成道后,那些鱼转生的十千天子前来闻法,佛陀为他们授菩提记。长者子小时候就知道救护动物,而如今的小孩,在有意无意中杀死很多动物,真应该羞愧,应象长者子那样救护众..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

尘世中哪里可以修行?心即道场、心即禅堂这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一位少妇照例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摘鲜花到寺院供佛,碰巧遇到一位禅师从法堂出来。禅师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

普门品要念多少遍会有感应

普门品一共两千多字,是妙法莲华经的一品,千百年来,念普门品获得功德的佛弟子或者普通人数不胜数,有很多普通人每天都在念诵普门品,拜观世音菩萨,所以得观音菩萨感应的人很多。念普门品想要获得感应,就要知道怎..

嘎玛仁波切:人类比动物强在哪儿?

嘎玛仁波切:人类比动物强在哪儿?如今我们有很多前世的福报成熟了,拥有了暇满人身,但如果这辈子没有信仰,其实就跟动物差不多。我们以为自己很高贵,有崇高的思想,可你怎么知道动物没有理解力和领悟力呢?看看那..

降服生命的迷惑和烦恼

降服生命的迷惑和烦恼走在觉醒的路上,降服生命的迷惑和烦恼一晃参加三级修学已经四个多月了,现在的我烦恼少了,每天都很开心快乐,按时学习按时做定课,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也努力工作,过得都很充实。想想..

四位夫人

有一个富翁娶了四位夫人,四位夫人一个比一个娇美艳丽。大富翁最爱恋年轻貌美的四夫人,钻石珍饰、绫罗绸缎,应有尽有,都买给四夫人。富翁对婀娜娉婷的三夫人也倍加疼爱,交际应酬,出双入对,都带着三夫人。二夫人..

境界越高的人话越少

境界越高的人话越少我们人生所有的种种苦难和不能克制的欲望,都是因为没有守戒造成的。大家想想看,家庭的破裂是不是因为没有守戒?如果懂得守戒,懂得克制,懂得相互原谅,就是把自己的戒律牢牢地放在心中,你就不..

宋大善寺行童《净土圣贤录》

大善寺行童,常随师善辉,持诵佛名。一夕,梦妇人持数珠示之。童曰,欲得一串,恨无钱买耳。妇人曰,我当与汝,汝可开口,即以数珠投口中。童寤,以告师。辉曰,此是大势至菩萨,授汝念佛三昧也。过数日,童见二大士,持华座与之..

少白公子、齐白石传人书画社

少白公子、齐白石传人书画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

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嗔心!《菩萨戒》里面说:一个菩萨贪吃、贪睡、很喜欢买很多衣服,这些都乱不了,因为这些只是减损他的功德,增长一点过失,并没有伤到根本。但是..

国学十二道有禅宗之道,禅宗以心为主,学佛修行如何做到清净心呢

国学十二道有禅宗之道,禅宗以心为主,学佛修行如何做到清净心呢佛教修行有三善,那么其中何为究竟善,何为无记心呢?中国的历史文学范围比较广,这些年主张的国学被国人广泛传播,这也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国学分类比..

因果报应法则里暗藏的五大玄机!

因果报应法则里暗藏的五大玄机!一、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导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当时以佛的境界写的四句偈,不是凡人的境界。现在我们的身心被客尘污染得一塌糊涂,需要运用佛法,让我们的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