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繁体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的外面写的是;止语,希望大家不要散心讲话,在禅堂里没有必要讲话就不用讲,确实有要讲的话,就轻声低语。

行香时要跟着前面一个人,前后相隔一步半,为什么呢?隔远了掉大了,隔近了容易踩到前面师父的鞋子。跟圈子要看着前面一个师父衣服的中缝,不要看地上,头靠衣领,一个一个跟好。

出堂时不能突然从一圈子一下冲到门口,就跟开车一样还要打个方向灯,出家人注重四大威仪,不能这么莽撞。进来也是一样,要先跟三圈子,看到里面没人再跟二圈子,一圈子。不能一进来就直接插一圈子里,这些事情说起来是小事,表面上看是规矩,但实际上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规矩问题呢?有人从你面前过你还硬生生的闯过去,就像一个开车的到斑马线看到行人不让,你觉得这是规矩问题吗?

有人还不知道不能穿堂,大家想想这是不是规矩问题呢?表面上看都是规矩问题,实际上这是个敬畏心的问题。你把中间放的这个佛像,当作佛菩萨供养没有?如果把它当做是佛,你怎么会在他面前穿去穿来呢?如果尊重在堂的各位师父,你怎么会从他面前就这么硬生生地闯过去呢?

行香的规则其实很简单,如果大家能够对自己、对佛法、对堂里的其他师父有敬畏心、有慈悲心,自然不会横穿到圈子前面,不会穿堂而过,进出堂的时候,自然也会脚步放轻。

为什么呢?因为你敬畏自己的生命。把对自己生命的敬畏用在行香,用在出堂、过堂,自然这些规则不用教就会了。如果你敬畏旁边的师父,敬畏堂里的师父,你上下座的时候,动作就会很轻。如果没有敬畏心,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你的行为就会很粗,走路的声音就会很大。

腿子痛的是谁?

禅堂里讲的是参话头,腿子痛的时候你参了没有?这个痛是哪里来的呀?上座之前明明不痛,为什么上座之后就痛了呢?开静之后下来跑香,腿子又不痛了,这个痛与不痛,生生灭灭,它是怎么来的?又往何处去了呢?

所以禅堂里到处都是话头,你往道上会,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禅机,否则处处看到的都是烦恼,大家把想如何腿子不痛的功夫拿出来,把眼睁大了仔仔细细看看这个痛在哪里,你看清楚了,看明白了,你在禅堂里面就得受用,要只是想腿子不痛,其实很简单,出堂腿子就不痛了,哪还用坐在这里想腿子怎么不痛?

腿子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用功的时候,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不能在腿子痛的时候痛下一锥,狠狠地参一参痛的是谁, 这个七就不可能有意义。只有在禅堂里处处自我反省,自我观察,自我观照,不管是吃茶,吃八宝粥还是上下止单,哪怕你是犯了规矩,都能从里面得到受用。如果只是想来这里学一个规矩,哪怕你坐得如如不动,也是枉然。

所以学规矩是第二,更重要的是学会照顾自己的话头,用心来看自己的得与失,看自己的烦恼,这样这个七一定会有收获。这种种烦恼大家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原因,你把烦恼看清楚了,功夫上来了,跟参;念佛是谁是一样的。你要是往根上来追究,你的烦恼不是因为禅堂引起的,也不是规矩引起的,是自己心愿不够。

当腿疼的时候,你不愿意再坐的时候,挨了香板埋怨监香师父的时候,犯了规矩遭到班首师父呵斥的时候,你是一种什么心态?如果发的是大愿,自然会往道上会,如果发的是小愿,自然会生烦恼。

当年二祖慧可大师在香山寺静坐八年,然后到少林寺参达摩祖师。在山洞外面,雪齐腰深,依然要请法,这么艰苦,达摩祖师还说他;小智小德,轻心慢心,我们的腿子疼跟他比起来相去甚远,跟他八年静坐,坐破好多蒲团比起来相去甚远。

慧可大师都是小智小德,那我们用的是什么心呢?所以大家要精进努力,好好参一参这个腿疼的到底是谁?

不能以练腿为目的

上座以后很多人都喜欢靠壁,为什么要靠壁呢?说白了就是腿不行,自己要装一下面子。这个禅七时间比较短,偶尔靠一下,好像挺好,觉得自己坐得还挺舒服。但长久如此,轻则生病,重则损寿。因为一个是墙上的湿气,一个是身体的血液循环受阻,都会让身体受到很大影响。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求升反堕。

有的人打坐低头勾腰驼背,是要挨香板的。墙上贴的八种香板,是对大家的提携,是为了纠正大家静坐中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些坏毛病纠正过来,最后直接受损失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如果腿子实在受不了,就轻轻换下腿,或者散盘。禅堂是明心见性的地方,不是为了练腿。不管是平时,还是禅堂里,大家不能以练腿为目的。我们静坐的目的,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练腿。你散盘也好,双盘也好,功夫不到,死的时候谁都烧不出舍利子。

起七的时候,和尚说;个个学无为,你练腿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你学禅定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禅宗不能以练腿和其他有为法为目的。这些有为法只是一个助缘,是帮助我们的,如果你耽于此,就只能在化城,不能到涅槃城。

以前我们也见过很多师父,一上来就练腿,睡觉也盘腿,很快两年腿就双盘,直接就可以上座。上座后干嘛呢?上去就睡觉。这样的话,双盘练好了有什么用,无非就是换个姿势睡觉。

佛法的入门之处

功夫用不用得上,跟我们在堂里能不能适应规矩,是一个原则。如果你对佛法有至诚心,妄念就少,就容易上路。当你在静坐中功夫用得好的时候,身体会微热,有轻飘飘的感觉,心里也会觉得安详。

自然有一天境界来找你,自然有一天上一个念头过去了,下一个念头没有来,中间有一段是空白。这空白是没有妄念,是有觉性的,周围的一切清清楚楚。这时候你会知道,没有妄想是怎么回事,你自然就会知道佛法的入门之处。佛法不是靠理论、不是靠禅定来传承。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从唯识角度来说,空就是第六意识的静态。我们平时打妄想,用的都是第六意识的动态,过一小会儿这个空就没有了,又开始打妄想了。

那你就继续用功,原来你是念佛的继续念佛,参话头的继续参话头,持咒的继续持咒,修天台注意呼吸的也继续。这个空会来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久。

为什么这个空会走呢?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它是第六意识的静态。第六意识是生灭法,它是审而不恒。这个位置是佛法入门标志性的地方,也不是很神秘的东西。

很多人静坐一年半载,从什么都不知道的初学,都能到达这个位置,这时候才知道,佛法为什么总是说无相,总是说空?你会明白佛法是真实不虚的,不是靠文学形式感动人, 或是泡几壶茶很惬意,也不是封建迷信。这是个境界,不是嘴上说的,不是哲学思想,如果你把它当成学问,就是世间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把佛法的方向搞清楚,就不会出错。佛法说的是一个无为法,是无相。在修行中碰到的东西,是无相的,学佛以成佛为目标,才能保持对有为法的警惕。

净土宗念佛会有佛菩萨的幻相,会有人和你讲话。你在用功时见到的佛菩萨,一定是你见过的佛菩萨,你讲中文,他不会和你讲英文。为什么呢?你听到、看到的,都是你经历过的,是你最爱的东西。所以这些东西你不修行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修行的时候,你最爱的、最恨的都会出现。

这时候你怎么对付他们呢?《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追求的是佛法,追求的是无为法,把这个原则记好,就不会出错。你追求神通,追求怪力乱神,看到的就是怪力乱神,那你就落于有相了。这些不能长久,如果长久的话,危害就更大了。

你看佛教或是外道里,有很多会神通的人,我慢心非常重。佛法去除的是贪嗔痴慢疑,为什么修行后,贪嗔痴慢疑比谁都重?这说明是执着了有为法。所以大家在修行中,要把路看清楚。路走对了,就可以成佛;走错了,就是魔道、外道。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我们要求佛道,不要去追求有相的东西。这样才能平平稳稳,才能在修行的途中不犯错误。所以说《金刚经》就像我们修行途中的一把降魔宝剑,在修行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看看《金刚经》,那你对这些幻听、幻视、小灵大不灵的东西自然不会生起执着。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供养。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到时候,天人把供养送来,天天送供养,人天对他都赞叹。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

边念佛边杀生,果报很严重!

我们作为人类,如果对其它众生的生命不屑一顾、随意践踏,这样非常恶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

鸟巢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

平常之心不平常

平常之心不平常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从容地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经受人生挫折的考验,轻装前行,你才会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自我。平常心..

楞严咒咒心念诵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楞严咒咒心念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心。最好..

陈大惠: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陈大惠:你能帮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帮你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

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

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最近感悟:我们这世界,太近或太远的距离,都是灾难。佛国净土,太近或太远的距离,都是圆满自在。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清醒的智者知道:阻碍人与人之间等所有关系的真凶从来都是杀、盗、淫、..

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

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有些时候,买了就买了,不要去比价;吃了就吃了,不要去后悔,爱了就爱了,不要去猜疑;散了就散了,不要去诋毁。笑着面对生活,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来者珍惜,去者放手..

大悲咒快念诵21篇

念诵大悲咒是没有遍数限制的,是没有语速限制的,所以大家把大悲咒快念诵21篇也是可以的。 当大家把大悲咒念诵21遍后能加深自己对大悲咒的印象,也能让自己更好的去了解这部咒文。此外,把大悲咒念诵21遍好处也是很..

平静才是真正的解脱

你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你是否试..

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