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菩提道与菩萨道
如孝法师:菩提道与菩萨道菩萨道、菩提道既紧密联系,又有因果关系。
文/如孝法师
菩提是“觉”的意思,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提道就是有关觉悟的学问,以及觉悟应该走什么样的方法与道路;菩萨道就是如何觉有情的方法,这是它的道路。我们把菩提道和菩萨道列为修学的两大对境。菩提道是内在的,菩萨道是外在的,菩提道是内在的智慧,菩萨道是外在的应用,也就是外在的慈悲展现。也可以简单地运用智慧和慈悲来定义:菩提道是提升智慧的学问;菩萨道是提升慈悲的学问。从这里也可以区别开来,不过它们在某些方面是重叠的。
为什么要立这两条道?这是根据《华严经》的一个宗旨而来的。《华严经》讲的是一个追求觉悟的人,他走在道上,上求佛道是他的目标,下化众生是他的资粮。我们汉传佛教的传统──大乘佛法,侧重于慈悲,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分享——与大众分享。佛法是很深奥的,也是很人性化的。虽然我们还没有成佛,但是大家在一块儿也能互通有无。它基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不仅仅成佛以后佛性会展现,而是在每一个当下,每个人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只是我们没有自觉而已。你虽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优点,但是别人会看到。所以说这是大乘的道,是大家一块儿走的道,是分享的道,是互相策励、互相学习的道。
在当今时代,特别是在我们的这个当下,大乘的道,从我们的传统和社会来讲,已经很少有人去关注它。这几十年,我们是失落的几代人。在精神方面、在继承方面,收获真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到了贫乏的阶段。虽然过去的社会,交流不是很频繁,交通等各个方面的条件不是很具备,但是由于圣贤的努力,传统文化已经遍布于每一个偏僻的角落。人们虽然没有去聚会,但每个家庭在它的宗族里面,都有着传统文明的抚慰。我曾经观察过农村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比如宗法制度——祠堂,大家平时是分开过日子,但是在重大的事情上都互相帮扶。每一个宗族里面都会出几个烦恼特别重的人,他可能会做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大家虽然不喜欢他,但是也接纳他作为这个宗族的一员。
但是我们会看到这几十年的社会转型非常剧烈,在城市生活当中,已经没有这些痕迹了,邻居门对门几十年都互不来往。这说明什么呢?人已经失去了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条件。这样子关起门来就没事吗?实际上关起门来可能问题还很大,我们不是看到前一阵南京有一个把门关起来,母亲饿死两个亲生子女的事件吗?虽然她的家庭亲属都是很健全的,都是很关注他们的,这也无济于事。
所以说关门是很可怕的事情,人内心的那扇门关上,就没有菩萨道。菩萨道是一切感情的基础,是一切人情得以舒展,生命得以滋养的根本。人应该和人相处,人和人相处应该秉着什么样的道?菩萨道。所以说菩萨道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而菩提道是可以关起门来的,菩提道是自己内心的境界——精神境界。只要你内心很轻松、很阳光,而且每天不断主动地给自己的精神洗澡,就会越来越健康,甚至能够到什么程度?生老病死种种的考验,只要你有足够的心力和方法,会很轻松地度过。这两个道都非常不可思议,有区别也有联系,为便于修学,也可以说它们分别是福报和智慧。
菩萨道、菩提道既紧密联系,又有因果关系。你发现生命的境界有多宽,你的菩萨道一定有多彻底。如果你光有菩萨道,没有菩提道,你这个人一定是理想化的。反之,光有菩提道没有菩萨道,你会变成一个小乘的行者,你会很畏惧生死,虽然很真实,但是你不会与人去分享。不能仅仅说你把你的功德回向给他人就可以了,而是要真实地去做。所以菩萨道是要靠做的,不是靠说的,不是靠坐下来的,而菩提道是可以坐下来内省的。
我们发心为利他,是出于慈悲的本怀。但你获得的回馈是大自然对你的赞叹,这样你生命的根就会越来越旺盛。你的福报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美好的名声,包括种种不可思议的生命的提升。这时候你就不会是孤独的,你就不会寻求有局限性的、以自我执着、以贪嗔痴为目标的情感,你的情感也会得到净化。
古代的圣贤也讲以天下为己任,大自然或者法界对于他们的怀念是永不消失的电波,抚慰着我们后来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标。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一、方便..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四十一、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作者:任天真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同修师兄大家好!末学的妹妹刚怀孕不久时,梦见她的孩子对她说,读经功德很大。已经很久没读经的她在梦醒后,立刻起床读经,..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初三上午) 认识信仰生命要得到改良,就要有信仰。因为我们过来没有信仰,生命才有障碍,生活才非常烦恼。大家来到这里,有些同修是为了治病而来,这就是不懂得佛法的微妙。如果是为了信仰而来,..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摘自:圆瑛法师著《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引经作证。‘华严经..
圆通寺和冰淇淋——林清玄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可以从一个故事来看到分别心的相状,从前寺院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认假成真后,罗网罩大空。人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我执引起的。我执,就是认为自己是永恒存在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与“他人”的区别,并且把“我”对世界的解读,当做世界的真相。我执结,..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