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空法师:妄想是虚幻不实的,不可执着!
圣空法师:妄想是虚幻不实的,不可执着!
开示:圣空法师
妄想,就像骗子。这人是骗子的话,他说的再好再坏,大家说,值得去分别执著吗?值得去考虑吗?不值得!
既然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还再去分别是真是假,谁对谁错干嘛呢?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的,谁对谁错关我什么事呀?所以,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善与恶是什么东西呀?善与恶无非在假的当中。在假的当中去分出来善与恶,又有何意义呢?善也是假的,恶也是假的,虚幻不实的。
就像我刚才说的,一个骗子,他说有利益、没有利益,我想大家都不会去相信他,他讲啥都不重要了,是不是?所以,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至于它是什么,并不重要了。
为什么六祖敢说这句话:“我不讲禅定解脱,只讲见性成佛”。禅定解脱,还是世间有求有为的,人家六祖一语道破:我只讲见性!见性,禅定就有了,解脱也有了,也成佛了,是不是?你搞禅定,搞出来的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四空天还要堕落,有出就有进。就像我们在这个房间,进来就得出去,所以不行啊!
六祖太厉害了,人家没有文化,却一听便悟!能讲这样的话,不可思议!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呀,和这相吻合吗?相吻合!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这话。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
在佛教中 不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的意思是什么?1、不执著和放下是一个意思,正因为执著所以放不下,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也正因为放不下所以很执著,舍不得。2、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什么都放下了,不仅仅是外面..
回归,归向何处
回归,归向何处今天,再读《生命的回归》,导师开篇便提到人们最切身也最关注的的问题是人生,即生活、生死和生命。我突然感觉过去一直生活在混沌、疑惑、迷茫中,对生命真相从没认真考虑过。读了这些文字我才意识到..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佛者,释迦牟尼也。庙宇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中国特有的,建庙是为了祭祖、供神、敬神,而神仙是中国..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
吃点亏、受点苦、笨点、傻点也是福一句实在话1、珍惜生命、好好活着。二句真心话1、不要让外物奴役了你的心灵。2、不要让金钱代替了亲情。三句良心话1、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2、好好地培养子女,因..
广钦老和尚独宿超度三个日本鬼的故事
广钦老和尚独宿超度三个日本鬼的故事 摘自冯冯《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广钦抵台时,已55岁,初在基隆的极乐寺、灵泉寺等处挂单。中秋节后,到台北新店,在碧潭吊桥对岸的空军公墓附近,得一废置的日式空屋住下来。翌年..
寻找信仰,找到心的依托
寻找信仰,找到心的依托我是从小到大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长大之后总觉的自身缺乏一点东西,等到二十几岁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心灵的空虚。目前的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道德低下,之前给..
陈义孝: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到说之不尽大利益
陈义孝: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得到说之不尽大利益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问:怎样才是对上师善知识具有恭敬之心?达真堪布答:说几句花言巧语,表面上磕几个头,简单做一下供养,这不叫恭敬。真正的恭敬就是依教奉行,没有二话可说。上师善知识..
闻到烟味会对自己的修行不利吗
问:在一本书中看到:修行人不仅不能抽烟,即使闻到烟味,对自己的修行也很不利,所有的功德都没了。是这样吗?达真堪布答:也有这个说法,但还是要看自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说明你和他就是这样不好的缘分。若..
那些被我们扔掉高效减肥食物
那些被我们扔掉高效减肥食物导读:那些口味不好的蔬果皮、籽或叶子,你会怎么处理它们呢?扔掉?事实上,这些被扔掉的“无用食材”,无一不隐藏着瘦身玄机。下面,我们就教你如何用废弃蔬果皮、籽或叶子,让你一月稳..
嘎玛仁波切:有问题的是人不是鸦片
嘎玛仁波切:有问题的是人不是鸦片随着我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表面上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可是所作所为,却让自己越来越寂寞、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快乐。很多人会说,这都是因为生活物质条件丰富了..
嘎玛仁波切:好的人际关系,一般都从施舍开始
嘎玛仁波切:好的人际关系,一般都从施舍开始一个人真正的快乐与贵重,全部来自无私奉献,来自于善意的分享。富豪权贵,如果能懂得分享,在众人心目中就是真正的贵人,会越来越贵重。如果你是个自私的老板,从不分享..
读楞严经的好处
楞严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多多诵持肯定会功德无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心一定要诚。下面讲述一下读楞严经的好处:一、楞严经是正法的代表,有人诵持楞严经,就是正法驻世。楞严先灭,佛法才亡。因此,诵持楞严经的..
陈彩琼:怎么样有求必应呢?
陈彩琼:怎么样有求必应呢?我们大家都希望心想事成,有没有?怎么样心想事成?就是要有求必应,这是大家都最喜欢的。没有,就要去求;求,就希望它能够应验。可是,有求必应,这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大家要了解,有的人..
陈大惠:培养定力,要从嘴巴开始
陈大惠:培养定力,要从嘴巴开始现代人在轮回里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定力。尤其是我们的嘴巴,毫无定力可言。好朋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倾诉,当她做了一些不如你意的小事,你就可能把她的丑事..
广钦老和尚: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广钦老和尚: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