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的睒子

繁體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侍親至孝、篤信佛法、奉行十善的修行人,名叫--睒。他有一副菩薩的心腸,悲愍著癡暗愚迷的芸芸眾生。

睒因修十善的功德感得人天的福報;他居住的地方宛如人間仙境,山中有清澈見底的流泉,水質甘甜,泉中湧出朵朵莊嚴的蓮花。房屋四周的果樹不但長得豐美茂盛,果子的味道格外地清美甘甜。想要吃果子,還未摘食,口中自然產生甘露味。因為他的仁德普照,飛禽走獸都受到感化,一一地來依附著他生活。仁慈孝順的睒,將父母迎接到這裏一起修行。看著雙眼失明又漸漸年邁的父母受到老、病的煎熬,心中的酸楚不禁油然而生。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雙親,令他們無憂無慮地安享晚年。睒精進持守十善,用心修道,使其身心俱寂、心垢盡滅,對於行善奉道的志向更是堅固不移。他高尚的品德及孝行,上至護法龍天,下至舉國人民,眾所皆知。

有一天,迦夷國王到山中打獵,在泉邊發現麋鹿的蹤跡,拿起弓、放上已塗上毒的箭,朝著麋鹿的方向射出去,不一會兒,溪邊傳來的卻是一個人痛苦哀嚎的聲音,原來毒箭誤中了睒的胸膛!

箭毒在睒的體內流竄,令他非常地痛苦難過,他環顧四周,悲泣地大聲說著:「是誰射殺我?這一箭等於殺了三個人。家中還有兩位眼盲又年邁的父母等著我回去照顧。他們不能一天沒有我,否則性命也將不保。」

睒悲傷地抗議著:「人們因為喜愛象牙、犀牛角及翠鳥美麗的羽毛而射殺他們,我的身上沒有這些珍貴的東西,為什麼會遭遇到這樣的浩劫?」

迦夷國王尋聲下馬,問道:「你住在這深山嗎?」

睒回答:「是的。我除去了世俗的種種欲染,帶著雙親到此深山修道。」

國王聽到睒的陳述,淚流而下,哽咽地說道:「我為滿足個人的欲望,殘害生靈又殺害侍親至孝的修道人,我實在不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君主。」迦夷國王與隨行的大臣都為錯殺睒而感到傷慟不已。然而,哀傷難過都於事無補了。

此時迦夷國王對睒說:「無論花多少代價,我一定會補償你。請相信我,並告訴我你父母居住的地方,我想過去探望他們,並向他們懺悔我所犯的過失。」

睒回答說:「沿著這條小路往前走,不遠處就會看到一間茅草屋,我的父母就住在那裏。請國王幫我告訴他們,睒跟他們永別了,要他們好好保重身體,不要憂傷地掛記著我。」睒對無法承歡膝下感到傷心欲絕,就此倒地不起。

國王及隨行的士兵,聽了睒的這一番話感到無限地傷悲。一行人依著睒指示的路徑找到了他們居住的地方。

兩位老人家聽到外面草木窸窣、人跡雜踏的聲音。以為有山伲钡貑枺骸竿饷媸钦l啊?」

國王回答:「我是迦夷國王。」

老人家說:「聽說國王為人很慈善,今日能到寒舍,我們感到非常地榮幸。請裡面坐,這裡有草席,請先稍作休息,吃點水果。我的兒子外出打水,很快就會回來。」

迦夷國王看到睒慈祥的雙親,哽咽地對他們說:「看到你們父慈子孝,我的心中有無以言喻的悲傷,因為睒被我射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雙親甚感震驚:「睒對萬物常懷仁愛之心,行事細心,唯恐傷害到無辜的生靈,常悲愍著眾生。他到底犯了什麼罪?國王要殺害他。」

國王回答:「睒至孝的行儀,品德確實高尚,是一個賢德之人。我因為獵殺麋鹿,不小心誤殺了他。」

「兒子已死,往後我們將無依恃,我們的生命也將隨他而去。懇請國王慈悲, 帶我們到他遇難的地方,看看他的屍首,我們將同他一起死去,共化為灰土。」

迦夷國王聽到老人家說這段悲切的言辭,不禁又悲從中來。國王親自帶著兩老走到睒的屍體前,父親將睒的頭放在自己的膝上,母親撫摸著孩子胸前的傷口,仰天吶喊:

「天神、地神、樹神、水神啊!我的兒子睒一生篤信佛法、奉行十善、侍親至孝、尊重賢達、對生靈萬物常懷慈愍,他的慈心普被著眾生。」又說:「若他行善至孝至盏氖论斏线_天聽的話,請拔出他身上的箭,身上劇毒亦得消除。如果他所做所為都不是奉行十善、守志奉道,那我們便一同化為塵土。」

兩老懇切的心意,感動了帝釋天王、四大天王、護法龍天。帝釋天王親自來到人間,告訴兩老:「你的兒子確實是個孝子,我將令其復活。」言畢,以天神的藥送入睒的口中,不久,睒逐漸地甦醒。大眾無不悲欣交集。

國王看睒修行的功德感動天神的護助,有感而發,便率領群臣、全國百姓共行十善,並學習睒的孝行,從此國泰民安、富足康樂。

昔時的睒孝子即是佛陀的前生,國王是阿難的前生,睒的父母即為佛陀今生之父母,而帝釋天即是彌勒菩薩的前生。

打赏 点赞
评论问答

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四位菩萨,甚至,中国人还​为其建造了四个道场

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四位菩萨,甚至,中国人还为其建造了四个道场菩萨这个词是“菩提萨埵”的简略说法,被称作菩萨的人基本都是该宗教中地位很高的大能,一般来讲,他们的地位仅仅低于佛陀。这个词是由梵文翻译而来,..

命运之神的金笔

命运之神的金笔 传说命运之神手中握有一支金笔,有一个人诞生他便会在纸上写下他的名字。此后的日子,每当那个人脸上露出一次笑容,他便会在纸上画上一个圈。命运之神还有一支银笔。随着人类渐渐长大,他的脸上也会..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众生,上齐诸佛,委屈二字,竟不能免。所以者何?释迦世尊乞食既毕,敷座说法,百万大众,巍巍端坐,静肃庄严。忽一僧尼捧腹而至,对佛面立..

除去心头火

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十分厌倦战争,也厌倦了世间的你争我斗。于是,他特地来找一位有名的禅师,要求出家为僧。将军对禅师诚恳地说:禅师!我现在已经看破红尘了。请禅师收留我出家为僧,让我做您的弟子吧。禅师回答..

对佛法生起兴趣与学习的愿望,是积累了福报的结果

对佛法生起兴趣与学习的愿望,是积累了福报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在今生能遇到佛法,这不是偶然的。如果能对佛法生起兴趣与学习的愿望,一定是在过去世积累了福报的结果。佛经说:仅仅听闻一尊佛或一位菩萨的名号,都能..

团结的动物集体

羚羊、老鼠、乌鸦和乌龟,它们生活在一起,团结亲密,是一个小集体。它们选择了一个极为隐蔽、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但不论怎么样,总摆脱不了人类的种种追捕和搜寻。一次,羚羊独自游玩时遇到了一..

仁清法师:咒语的发音不同,以什么为标准?

仁清法师:咒语的发音不同,以什么为标准?问:有很多版本字的音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念南无阿(a)弥陀佛,有的念南无阿(o)弥陀佛,那自己持这个咒语的时候,以什么为标准呢?原来持的这个咒语已经习惯了,现在看的那个..

嘎玛仁波切:来自濒临绝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恩,这种福报极其殊胜

嘎玛仁波切:来自濒临绝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恩,这种福报极其殊胜藏地人常说:“一个人最大的福报,来自于别人的祝福,尤其是来自濒临绝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恩,这种福报极其殊胜。”有能力帮助别人是很快乐,很有福报..

在佛门中超荐祖先,要做几次?如何才知道有没有效果?

在佛门中超荐祖先,要做几次?如何才知道有没有效果?要做几次没准。实在讲,过世的祖先究竟到那一道,我们不知道。如果他到人道来,他现在可能已经是小孩,或者已经是年轻人。如果到天道,天的寿命很长。饿鬼道的寿..

四大菩萨和四大天王的象征意义

地藏菩萨:孝敬、宝藏地藏菩萨:地是心地,藏是宝藏。人们心地里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怎样开发出来呢?依靠孝敬,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是开采心地宝藏的唯一方法。因此,地藏菩萨表孝敬,地藏菩..

嘎玛仁波切:溺爱孩子,就像慢性毒药,让孩子一直中毒

嘎玛仁波切:溺爱孩子,就像慢性毒药,让孩子一直中毒在我们小的时候是讲究长幼有序的,谁是大人、谁是小孩,注重孝与悌,道德伦理定得很清楚。而现在的小孩生下来就比全家人都大,好像整个家里,只有他才是最大的。..

嘎玛仁波切:灌顶不是往头上撒水,真正具备灌顶的条件,对弟子而言难度很大

嘎玛仁波切:灌顶不是往头上撒水,真正具备灌顶的条件,对弟子而言难度很大灌顶,源于古印度的传位仪式,当太子要继承王位之时,需取四大海之水汇于宝瓶之内,浇洗太子的头顶,在此仪式后,太子便正式成为国王,从此..

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原标题: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何处遥相见下面我们学习第三品《决疑品》。 《决疑品》是六祖的答疑,就是回答大家的疑问。韦刺史对佛法非常信奉,对六祖也非常信仰,所以他有疑..

雨香天经咒注

雨香天经咒注雨香天经咒注 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故杨子曰:“言,心声也。画,心画也。”人心本同。而气质则有南朔东西、刚柔弱强之异。气质各从其水土,发而有声,则有喉舌唇齿抗坠重轻之异。微独生同斯世,随..

智者与菩萨

智者与菩萨有一天,菩萨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问题,菩萨走到智者面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一下吗?智者先说道:我越是研究,就越觉得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

楞严经述旨卷第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陈应征 校定△真性常住第三承上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遂言遗失颠倒之由。盖见精明元。乃我真性。湛然常住。本无遗失。由颠倒见。故似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