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事迹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困被亲生父母卖给养父母,养母信佛,所以从小跟着养母吃素念佛。
刚刚成年,养父母就相继去世了,父母尸骨未寒身边那些亲戚们开始算计他家里那点田产,他就觉得世事无常深感无趣,生了出尘之心,干脆把田产分给那些亲戚,自己出家了。
出家以后寺院里的苦活累活每天都是任劳任怨的干,他说自己没有读书,不认识字,不会讲经说法,只能吃人不吃的,做人不做的,才能培福报恩。
闭关
四十二岁的时候,征得师父的同意,上山闭关苦修。那时候的闭关不像现在条件好的丛林道场,有个关房给你住着,还有专人护持,他就是背了十几斤粮食和简单的衣物,上山找个隐蔽的山洞住下来,十几年潜心修行不下山。
老和尚怎么修行呢?打坐念佛。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老虎护法、猴子献果,这些都是与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道交。
当时老和尚在泉州清源山一个山洞里修行,有一天来了一只老虎,看到洞里有人,这只老虎还算客气,把尾巴伸进来扫了几扫,又在洞外叫了几声,意思这是我的地盘,警告他快点离开。大家知道这山中之王一声吼,肯定是地动山摇百兽噤声,一般人吓都吓死了。
可是广钦老和尚一点不害怕,只是和它说:老虎你不要生气,你把这个地方让给我修行,我以后成就了,一定来度你。然后给它念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念完以后,这只老虎果然就乖乖离开了。
关键是离开了并没有到别处去,还把它的一家子好几只老虎召集起来,每天蹲在山洞门口嬉戏玩耍,给老和尚护法。
那么当时老和尚不光有老虎护法,还有猴子给他供养果子,因为老和尚在深山修行,常常没有东西吃,山里的猴子们就摘取树上的果子送到山洞口供养他。
因为老和尚十多年在山中修行,只有水果或者野薯之类的果腹,慢慢的就只以水果为食,即使后来下山弘法度众也一直如此,身心清净之极,所以又被信众称为水果师。
老和尚常常入定,有一次入定被上山打柴的樵夫发现,试探多次发现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脉搏,认定他死了,跑到山下承天寺给他的师公转尘老和尚报告,转尘老和尚也拿捏不好,赶快给弘一法师写了一封信,让法师速来鉴定广钦和尚的生死。
弘一法师当时正在福建弘法,就写信阻止他们千万不可以贸然荼毗,等他来了再说。后来弘一法师来到承天寺,上山到广钦和尚入定的地方一观察,知道是入定,在他耳边三弹指,老和尚这才出定了。
这一次入定了多长时间呢?四个月之久。弘一大师赞叹说,像这样甚深的禅定功夫,古来大德都是稀有难得。
念佛
老和尚后来常居台湾弘法度众,一生唯劝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十五岁的时候,预知时至,跟弟子说他要走了,把后事安顿好之后,回到台湾高雄的妙通寺,每天日以继夜的念佛。
他的弟子后来写文章回忆说,老和尚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大众轮班跟他大声念,尚且声嘶胸痛,气力难支,何况他九十五岁的高龄?弟子们心疼的说我们念,您听就好,老和尚一瞪眼说:各人念各人的,个人生死个人了。
最后的表演
老和尚往生前六天,还给弟子们表了一个极其意味深长的法,什么法呢?一辈子教人专念阿弥陀佛的老和尚,忽然命令弟子们为他诵《大藏经》,弟子们着急说《大藏经》浩如烟海,到底诵哪一部呢?老和尚说会诵什么诵什么,统统给我诵。
弟子们就《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等一部连一部的诵,在这种生死紧要关头,他们心焦神虑,发现连最短的《心经》都诵不顺口,见此情景老和尚却微微一笑,在大众诵经声中继续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一句的大声念,一点不受干扰。
我们常说净土法门是总持法门,一句阿弥陀佛含摄三藏十二部,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总持一切法,这个信心到底具不具足?老和尚一辈子身教言传地教人明了这个甚深法义,最后又在往生之际生动的为我们表演出来,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总诵了《大藏经》,给予我们无限深远的启示。
2024-03-17 13:52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
心直口快里真的有慈悲吗?
心直口快里真的有慈悲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通常被用来当成表达的工具之一。谚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古亦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由此可知言语的重要。而在佛教里亦将爱语列为..
读楞严经的禁忌
楞严经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经文,它也是正法的代表,能够帮助我们破除那些不好的事情,也是能够使自己可以坚定心中所念,让自己能够不会被外界的所干扰,从而能够使自己有着好的状态,让自己能够一直修行下去。楞严经中..
观世音普门品读诵方法
正是因为普门品有着莫大的功德与能力我们在念诵普门品的时候才要认真的念诵,才要仔细地学习。我们念诵普门品可以向观音菩萨学习,做一个心系天下苍生的人。在我们的现在社会中,现在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虽然是非常..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