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感应往生咒?
佛教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你不要因此害怕或分心。另外念完一定要回向,这个很重要!经书最后都有,照着念就行。
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亦用于超度亡人。焚香跪拜佛像,合掌念诵此咒,日夜各二十一遍,能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诚心念此咒,阿弥陀佛常在头上保佑,怨家不能伤害,可享安乐之福。
不以自己的所知限量,容易得到这种不二加持,不共的加持。加持力可以给我们产生一些超越思维的善巧。有种鱼,它们有它们的生活、意识、习惯,有它们思维的量,感知的量;人类也有自己感知的量;这些圣者也有自己感知的量;菩萨有感知的量;诸佛如来也有它们感知的量。我们看鱼,就在水缸里这么大一点,知道它的量,它们吃什么,游动啊,生存状态,成长状态阿,我们一目了然;我们人群在天人眼里也是一目了然的,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躁没有一个魔女的福报大,那我们就变得很可怜了。
但是我们在这个很可怜的状态下呢,往往还自以为是,这就是众生轮回自以为是的苦。佛就说一些誓愿,没有翻译过来,我们一般把他们当作真言来读,让我们通过真言切入不可思议的境界,来走出我们自我的局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不翻译的理由,在一个不翻译的理由是他这个一语中都有无量义:好比说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六字洪名,这六个字要翻译过来,就可以把他延续成三藏十二部,可以延续成无量无边的经典,可以延续出无量无边的世界,用无尽刹劫这六个字都可以表述出来,就象他说总持么。
倘如一意,一语无量意。一意总有无量的这种妙用,所以说我们一般把他翻译出来的一意,就是用一意的词来把他表达出来总是有一言难尽之说。哦,对,就是很难用一句话把他表达出来。所以这在总持教研中就是多难翻译。就像般若这个词一样,翻译总怕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词,说智慧吧,世间人聪明智慧他认为也是智慧,那这个智慧呢和世间智慧很难相应的表达他的作用所以说就不翻,称为般若智,世间智。所以就区分与世间那就不翻。这个般若能坏世间一切烦恼执着,不为一切世间烦恼执着所蒙蔽毁坏。那么你怎样翻译呢你很难翻译。所以说这不翻译。那么我们要讲这个真言呢,就是说还是想通过这个东西切入这种无无量意这样一个机会可能就会提示一些。
因为把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总持就是无量意。好比说对娟飞蚺动对恶道众生对人天对修罗声闻缘觉菩萨或者说诸佛乃至,他都是由加持意义的,这样的一个语言称为真言、陀罗尼。对,上可以供养这些佛菩萨贤圣,下可以济三途之苦,中可以养我们的法生慧命。所以说这个可以称为是这个概念,就说我们称念这一个真言呢,能上使十方诸佛的功德滋盛于这个世间,就是上供十圣类下济诸众生,中呢使我们的道业成熟,滋养法生慧命成熟道德。对,这个就是总持,总持的意义。所以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个总持。
所谓的总持就是我们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时,虽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在念阿弥陀佛这一句的时候就能供养十方诸佛。能使诸佛在诸佛的法位上呢放大光明,光明滋盛。就是我们念这一句佛呢都能来供养。因为供养礼故能另一切诸佛的光明更加滋盛。那十方众声都来念呢那佛光就会遍照无碍。实际十方诸佛的光也是遍照无碍的,但是我们没有对应的点就很难反出来光,就是我们很难相应,就是我们看到月光照照照照。哎,有个水珠我们看到,水珠上有光线折射出来。对,我们看到一盆水有个光线也看到什么,它又反光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象个反光的作用效应是一样的。
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命终之后,任运往生。龙树菩萨愿生安养(西方极乐世界),梦感此咒。耶舍三藏诵此咒,天平等锈法师从耶舍三藏口受此咒。其人云:经本外国不来,受持咒法,日夜六时,各诵三七遍,晨夜藻漱嚼扬枝然香火,于形象前跪,合掌诵三七遍,日日恒尔,即灭四重、五逆、十恶、谤方等罪悉得除灭。现在不为一切诸邪鬼神之所恼乱,命终之后,任运往生阿弥陀国,何况昼夜受持诵读,功德不可思议!
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若满二十万遍。即菩提芽生。三十万遍。非久面见阿弥陀佛。晋时远法师诵此咒。有神人。从西持白银台来云。法师寿终。当乘此往生阿弥陀佛国。众人闻空中如奏音乐。异香数日不歇。
不难看出往生咒的最大效用是:佛光普照,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持此咒须身口意悉皆清净,虔诚持念,即能消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并常有阿弥陀佛,在其头顶以护行人,现世享安乐,临终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意的杀生行为,在所难免。当我们发现过失时,应立即忏悔,并以慈悲心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摆脱恶道痛苦,并以修行功德回向于它。如果以真诚心这样做,的确能弥补一些过失。但也不要因此大意,觉得反正能弥补,杀些无妨,甚至以此作为杀生的挡箭牌。如果那样,念往生咒之类,就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了,不会起到多少效果。
众生为什么会流浪生死,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呢?就是因为业障重。这些业障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因为有贪嗔痴等烦恼,造了杀盗淫妄种种的恶业,这些恶业的种子慢慢滋长,形成了众生受苦的原因,循环不息,没有了期。我们想把这些业障的烦恼根本拔起,不受轮回的痛苦,就要虔诚地持诵往生咒。往生咒能帮助我们拔掉一切业障的根本,使烦恼不再生起来,在世时自然幸福快乐,将来必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2024-03-17 13:52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原标题: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何处遥相见下面我们学习第三品《决疑品》。 《决疑品》是六祖的答疑,就是回答大家的疑问。韦刺史对佛法非常信奉,对六祖也非常信仰,所以他有疑..
雨香天经咒注
雨香天经咒注雨香天经咒注 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故杨子曰:“言,心声也。画,心画也。”人心本同。而气质则有南朔东西、刚柔弱强之异。气质各从其水土,发而有声,则有喉舌唇齿抗坠重轻之异。微独生同斯世,随..
智者与菩萨
智者与菩萨有一天,菩萨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问题,菩萨走到智者面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一下吗?智者先说道:我越是研究,就越觉得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
楞严经述旨卷第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陈应征 校定△真性常住第三承上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遂言遗失颠倒之由。盖见精明元。乃我真性。湛然常住。本无遗失。由颠倒见。故似遗..
楞严经述旨卷第五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孟应麟 校定△见结知解第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言此根尘识三。譬如交芦。互相依倚。其体全空。既无..
陈大惠:抱怨是一种毒药
陈大惠:抱怨是一种毒药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
观音心经对人有什么作用
观音心经对人的作用是很多的,对我们的生活和修行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在修学观音心经的时候内心就会变得很平静安宁,自己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渐渐理解经文中的道理,看待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加透彻,这些..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们爱住院?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们爱住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来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叫什么呢?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灾祸这么多,去世的这么早,年轻的,三岁五岁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爱住院,那么爱..
大悲咒心咒注音
在念大悲咒时,大家除了要正确念诵大悲咒全文外,也要记得念诵大悲咒心咒,它不但属于大悲咒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念的时候,如果大家对这个心咒不熟悉,那可以看着大悲咒心咒注音去念,这样念诵时就会..
观音心经可以默念吗
观音心经当然是可以默念,因为有时候时间不允许或者是地点不允许自己念出声音来的,所以就只能默念,但是默念的时候有一点是不太好的,很容易分心,因为在默念的时候,你可以能会不由自由的去想一些其它的事情,所以..
陈大惠: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
陈大惠: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等人这一生,总是在等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有钱了可是后来等来等去等没了缘分等没了青春等到最后等没了健康等没了机会等没了..
对“芳香”的领悟
有一个年轻人,很希望能够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渐渐地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因此,他感到很自卑。 他去拜访了一位成功的长者。他希望从长者那里获得一..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供养。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到时候,天人把供养送来,天天送供养,人天对他都赞叹。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
边念佛边杀生,果报很严重!
我们作为人类,如果对其它众生的生命不屑一顾、随意践踏,这样非常恶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
鸟巢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
平常之心不平常
平常之心不平常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从容地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经受人生挫折的考验,轻装前行,你才会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自我。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