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进本的佛教入门知识

繁体

最进本的佛教入门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佛法是美丽高深的、佛弟子的身份是圣洁的,了解释教基础知识,揭开释教文化神秘的面纱。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称号,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来宾。后来释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和尚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寓居。这就是释教和尚寓居修行之场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释教和尚也单独用院作为寓居场所的称号,但院的规划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释教落发的女众(比丘尼)寓居的场所。

二、和尚、僧、尼

和尚,是从梵文而来,原义是“师”。本是一个敬称,具有必定资历,能为人师的才干称和尚,但后来风俗上被作为一般落发男众的专用称号。

僧,是僧伽的简称,本义是指落发释教徒三人以上的团体,后来风俗把落发的个人也称为僧。不管男女,都可以称为僧,不能把僧和尼对举,作为释教落发人男女的区别。

尼,是从沙弥尼、比丘尼的字尾而来,是对落发女众的简称。正确的称号是落发的男子受十戒的(其一般年纪在20岁以下)称沙弥,受俱足戒的称比丘;落发的女子受十戒的(一般年纪也在20岁以下)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三、罗汉、菩萨、佛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释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到达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区域梵宇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

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槃,住世济人。西元二世纪师子国(今与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子孙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覆地把榜首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过错,但是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撒播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duo)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醒悟,萨埵意译为有心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释教以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方针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到达成佛的地步。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说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区域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释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醒悟)、觉行圆满。

四、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释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释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看护,故此得名。我国汉族区域寺院,常常在山门两边塑上他们的像。其间,身为白色,手指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赤色,手环绕地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边增长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也是释教传说中的护法神。在我国汉族区域梵宇中,常被塑在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其形象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刚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神,自称:“”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槃,教弟子看护赡部(南瞻部洲)遗法。”

五、释教的节日

释教有许多节,我国汉族区域释教的重要节日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诞节,亦称浴佛节。在这一天,寺院里要举办‘浴佛法会’,僧众们以香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佛像,并用各种名香浸水泡洗释迦牟尼诞生像,作为对释迦牟尼佛诞生的纪念。

二是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另称中元节,民间风俗称为鬼节。‘孟兰盆’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救倒悬’。佛经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便求佛救度。释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后来,在这一天寺院里都举办多种佛事活动,以超荐历代祖先。除上述两个节日外,在二月八日释迦牟尼落发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涅槃日,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中也要举办纪念活动。

别的,与诸佛、菩萨有关的日子,寺院里,也常举办一些纪念活动,比较重要的如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生日,九华山地藏道场举办盛大地藏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的诞生、成道、落发的纪念日,普陀山观音圣地举办重大庆祝活动。

【释教节日表】

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落发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二月十五日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日

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日

龙树菩萨圣诞七月二十四日

药师佛圣诞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继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六合全部神仙赞赏护佑,积德行善无量,必定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榜首积德行善,成就难以想象积德行善。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搀杂,乘佛大愿力决议往生净土。

在此悔过我所犯的全部恶念恶口恶行,悔过我所犯的全部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全部积德行善,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悔过,若有积德行善,普皆回向,愿全部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2024-03-17 13:52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

心花绽放超然喜怒你会因为什么而微笑呢?——母亲的温暖?朋友的关怀?抑或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有一种笑,不依赖任何条件,超然喜怒,自带光芒,如灵山会上那“拈花一笑”。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感..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

心经书法作品欣赏周京隆贵州岑巩人,现居北京,现从事专业书法培训,学生及各界励志等教育工作,长期为各种社会团体作励志演讲培训,毕业於贵州大学,书香门第,在祖輩的影响下自幼开始接触毛笔书法,主攻楷行草、篆..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

佛在经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把攀缘五欲六尘的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我们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在五欲里起了贪心,阿弥陀佛,赶快换过来;逆缘里..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大集经》这首四句偈,意思是赞美忍的好处、忍的价值。忍不是懦弱退缩,忍也不是没有能力计较,因此只能选择忍耐。相反地,忍是一种力量,忍是一种担当。比方..

弥陀捶背幸免车祸

三十三、弥陀捶背幸免车祸湖南浏阳李秋明居士,五十四岁,今年七月皈依,专修念佛,方始半年。十二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李居士在路边等车时,背后突然一大货车倒车过来,自己一无所知,被撞倒匍匐在地。回头一看,惊..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

弥勒尊佛入世是什么?弥勒尊佛入世介绍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

心直口快里真的有慈悲吗?

心直口快里真的有慈悲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通常被用来当成表达的工具之一。谚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古亦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由此可知言语的重要。而在佛教里亦将爱语列为..

读楞严经的禁忌

楞严经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经文,它也是正法的代表,能够帮助我们破除那些不好的事情,也是能够使自己可以坚定心中所念,让自己能够不会被外界的所干扰,从而能够使自己有着好的状态,让自己能够一直修行下去。楞严经中..

观世音普门品读诵方法

正是因为普门品有着莫大的功德与能力我们在念诵普门品的时候才要认真的念诵,才要仔细地学习。我们念诵普门品可以向观音菩萨学习,做一个心系天下苍生的人。在我们的现在社会中,现在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虽然是非常..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