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经讲话叙
佛说观无量寿经讲话叙
默如
有情识的人类,就有思惟:有思惟,就有颐乐和企求。企求什么呢?企求生命的延长,不要死;企求生活的美满,舒适而安逸;企求最後找到理想中最适当的归宿,生天到佛国。试问:这三种企图,能如愿的实现吗?
要想办到这三件事,只有佛法是从,如能崇尚佛法,是会使其逐步实现的。佛法里最简要的方法是令人念佛,观无量寿佛。并且有一部观无量寿佛经。对这部经,多读,多学,多修,多行,就能有益於身心,达到一般人所企图的以上的三个圆满目的。
现在学佛的人,有个最好的因缘来了。台中慈明寺圣印法师,博学多能,富於佛学,精於宏法,写作很多,智慧很高。於余暇时,广览穷究,顷已完成观无量寿佛经讲稿,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实是启廸智慧华呆,增长法门无量功德。於以上三个企图的解决,有大裨益。
所谓观无量寿佛,能够解决这三个企求者,我说给你听:
第一,要想生命延长,要想不死。延长和不死,是有着程度上的距离的。但是,延长和不死,却也可能沟通的无量寿佛,顾名思义,就可知道他是寿命延长而又是不死的。原因:无量寿,寿命既是无量,那末,生命当然便是延长的了。郎因寿命到达了不可限量的无量寿,没有尽命的时限,这不是显然的而不死吗?无量寿佛如此,可不是人类的一些人,都是如此。话虽这样说:要知道:这部经,叫做观无量佛经。妙哉,在这一观字上,如能於无量寿佛作观想,也就会得同於无量寿佛,可以延寿,可以不死。
第二,要想得满足的生活,人间当有缺韬,十八九事不如意。不过,人们还是富於理想的,宗教家的天国观,陶渊明桃花源记,礼记上的大同篇,都觉得是可期而不可求的。无量寿佛的国土,美妙的境界,并非理想,而是现有的实事。无量寿经说得广博,一般熟读的小本弥陀经中所说,可见一班。其佛国土,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栏循。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昼夜六时,天乐盈空。风树水鸟,念佛法僧,演说七觉八道。声闻菩萨,充满国中,主伴随从,天人安乐,这是何等的美满璟境,可说是非常满足的生活。有人以为这不是人间事,不错。毕竟是实有,那末,不是人间,也是人间了。
第三,要求最後找到最适当的归宿。上文说的无量寿佛国,那么好,国土清净,庄严微妙,道念真善,品级高尚,物质生活,胜过天堂,精神生活,宁静安和,这不是人生的最美好的归宿吗!十六观经,对於无量寿佛国的一切的一切,都有详尽的描写和鲛说。十六种观,大致是说物质美好的国土、水、日、树鸟花木,一切布置的庄严,再说到观音、势至、无量诸天、声闲的慈悲威力的精神的庄严。并说到十方世界,尤是我们娑婆世界有无限数的有情,都往生到那里去,而找到各自最後的美满归宿。无量寿佛,委实是个大慈大悲者,特在那无量寿佛国裹,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设置了九品的莲台,以便安择我们往生的人,好有安住。在十六观中,最後有往生观?叫我们修这种往生观,这就是指示我们的往生的方法,由修观行而得往生。那末,我们该依法观行求取往生,不要辜负无量寿佛的慈悲愿力。这莲台要分戍九晶是何故呢?佛心是平等一味的,无分别,无作意的,毕竟空无相无愿的,还分什末等级呢?世界的众生千差万别,为的普应群机,随其根性差别,自然而示现其九晶的不同。就由如此施设晶级的区分,更增加了不可计算的往生人类,更显得无量寿佛的心包太虚,量周法界。
今日世界的文化,直飞猛进,人类凭空,居然登上了月球,可以对於以上的三个企求,依然未能把握得任,如此看来,这三个企图,毕竟不能实现吗?以佛法谈佛法,而佛法并不抹杀事实,所谓世间极成真实。大乘佛法亦主张於五明中求,科学也有功於佛学的。要实现以上三个企图,以佛法的观点,还是着重在一观字上,观有观想、观察、观念的三类此佛学观念,观郎是念,念者,即是心之所之,心念之所任处,普通的观念,是指印象而言。观想,观和想,融成一体,佛法修禅定三昧,都不离观想的。观察,是瑜伽七作意之一,修世间解脱,和出世解脱,都需借重於观察作意的。如能切实的运用这个观字,以一观而融贯观想,观念和观察以去观无量寿佛的依正二报,及其庄严,则其所要求达到的三个企圆,必能突破。
这一观字,为何而有如此胜大的功用?要知道:世间的事,都是由想像中得来的。如果浮生若梦,不去克勤克俭,从想像中去求发展,求进步,可以有收获吗?今日科学发明昌盛,登陆月球,不是徒然从空掉来,这便是想的成果。佛法的成就,也还是不离观想的。比如,要做一个好人,就要向好人处着想。孟子说:子服羌之服,诵咒之言,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是杰而已矣。学佛何尝不如此,修净土亦复如此。比方:第一,要延长寿命。无量寿佛,寿命是无量的。那末,就要对无量寿佛起观想,观他的相好庄严,观他的寿命无量,深刻的观,作意切实观。做到了不观还现有无量寿佛在眼前,这便是事观上的成就。观他佛,还要反观自佛,看自己与无量寿佛有何不同?是否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尤其是:无量寿佛,往昔发了四十八颐化度众生,我今日曾发愿,发了那几种颐呢?无量寿佛,慈悲善舍皆具足,我具足不具足呢?要互相对照作比,这便是净土宗所说的理观。如能事理兼并,融会通观,学尧何愁不成尧?学佛又何不成佛。
此上理论,满布净土三经。圣印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稿中多所发挥,言之綦详。幸参照!
民国七十五年,古七月廿日,台北法云寺。
原载《海潮音》67期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一、方便..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四十一、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作者:任天真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同修师兄大家好!末学的妹妹刚怀孕不久时,梦见她的孩子对她说,读经功德很大。已经很久没读经的她在梦醒后,立刻起床读经,..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初三上午) 认识信仰生命要得到改良,就要有信仰。因为我们过来没有信仰,生命才有障碍,生活才非常烦恼。大家来到这里,有些同修是为了治病而来,这就是不懂得佛法的微妙。如果是为了信仰而来,..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摘自:圆瑛法师著《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引经作证。‘华严经..
圆通寺和冰淇淋——林清玄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可以从一个故事来看到分别心的相状,从前寺院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认假成真后,罗网罩大空。人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我执引起的。我执,就是认为自己是永恒存在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与“他人”的区别,并且把“我”对世界的解读,当做世界的真相。我执结,..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