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镜经
佛说法镜经 卷上
佛说法镜经序
吴三藏沙门康僧会撰
夫心者,众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异名。祸福分流,以身为车,以家为国,周旋十方,禀无倦息。家欲难足,由海吞流;火之获新,六邪之残,已甚于蒺【卄/梨】田之贼鱼矣。女人佞等三魅,其善为而信置,斯家之为祸也。尊邪岁,贱清真,连丛琐,谤圣贤,兴狱讼,丧九亲,家之所由矣。是以上士,耻其秽浊其广,为之慑慑如也,默思遁迈,由明哲之避无道矣。鬄发毁容,法服弥为,靖处庙堂,练情攘岁,怀道宣德,开导聋瞽。或有隐处山泽,枕石漱流,专心涤垢,神与道俱,志寂齐平,无名明化周也。群生贤圣竞于清净,称斯道曰大明,故曰法镜。
骑都尉安玄,临淮严浮调,斯二贤者,年在束龀,弘志圣业,钩深致远,穷神达幽,愍世蒙惑,不睹大雅,竭思释传。斯经景摸,都尉口陈,严调笔受,言既稽古,义文微妙。然时于戈未戢,志士莫敢或遑,天道陵迟,内学者寡。会睹其景化,可以缘涂炭之尤崄。然义拥而不达,因闲竭愚,为之法义。丧师历载,莫由重质,心愤口悱,亭笔怆如,追远慕圣,涕泗并流。今记识阙疑,俟后明哲,庶有畅成,以显三宝矣。
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闻物国胜氏之树给孤独聚园,与大众除馑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开士,慈氏、敬首、始弃、窥音、开士之上首者也。彼时若干百众,围累侧塞,众祐而为说经。
尔时,闻物城中有理家名甚,与五百众,从闻物城中出,往到胜树给孤独聚园,诣众祐所,到以首礼众祐足,便就座而坐。及理家有字爱遇,有字乃遇,有字善授,有字大威,有字给孤独聚,有字龙威,有字谛思,斯一切五百众等,共往诣佛所,到以首礼众祐足,皆于众祐前就座而坐。其诸理家,一切以发求大道,皆与其众共造德本,有决于无上正真道,惟给孤独聚不耳!
于是甚理家以见大众理家集会坐定,避坐而起,整衣服,稽首长跪,叉手白言:已欲有所问!要者众祐岂有闲暇,数演己所问?
众祐报甚理家言:如来常为理家有闲暇,敷演所问。理家汝便问,恣汝所求索于如来应仪正真道,吾当相为敷演所问趣得汝意。
甚理家问佛言:于是要者,众祐,若族姓男女发意求无上正真道,好喜大道,发行大道,欲致大道,欲下大道,欲知大道,请命一切众生,安慰众生,救护众生,其誓曰:未度者吾当度之,未脱者吾当脱之,不安隐者当慰安之,未灭度者吾当灭度之。为受一切众生重任,欲救护众生故,而自誓发斯弘大之誓,知生死若干多恶恶意如不倦,生死无数劫意而不邂。彼要者,众祐,或有开士去家为道,以致道品之法,或有居家者。善哉!要者,众祐,愍伤众生亦加惠此大道者,以兴隆三宝,亦使一切敏典籍久在故。如来愿说开士居家者学德之法,何谓要者?众祐,开士居家,而承用如来教诲者,以不亏亦不损,其本所愿,所谓无上正真道也,亦现世有无罪之行,后世往殊胜之道。亦被要者,众祐,开士去家为道者,捐弃憎受,除鬄须发,被服法衣,在家有信,离家为道,示其教诲,法式、正式、德式具现之。要者,众祐,开士去家为道者,及居家者,修之云何?
于是,众祐叹甚理家曰:善哉!善哉!理家,今汝乃知,问如来居家、去家开士之所施行。是以理家,且听我所说,勉进善思念之,开士居家为道者,修学德善之行。甚理家受教而听。
众祐言:于是理家,开士居家为道者,当以自归于佛,自归于法,自归于众。彼以自归之德本,变为无上正真道。理家,自归于佛法众者,云何我当以成就佛身,三十二大士之相以自严饰?亦以其诸德本而致三十二大士之相,以致彼诸德本便而精进行之。开士居家者,自归于佛,为如是也。自归于法者云何?谓为恭敬法,求法欲法,乐法之乐,法隆法依,法护法慎,如法住,随法术,为法典,为法力,为求法财,为法静治,为造法事,我亦当天上世间分布是法。开士居家者,自归于法为如是也。自归于众者云何?若开士居家,或见沟港、或见频来、或见不还、或见应仪,或见凡人求弟子道者,为恭敬彼,承事供养,师之尊之,以礼待之。若以承事彼正法正术者,而以得是志,亦我当得无上正真道,以讲授经,成就弟子之德,而为恭敬彼,不亦而羡彼。开士居家者,自归于众,为如是也。
又复理家,开士以修治四法为自归于佛。何谓四?一曰道意者终而不离,二曰所受者终而不犯,三曰大悲哀者终而不断,四曰异道者终而不为也。是为四法,开士居家者,自归于佛为如是也。又复理家,修治四法为自归于法。何谓四?一曰诸法言之士,以承事追随之;二曰所闻法以恭敬之;三曰已闻法本末思惟之;四曰如其所闻法,随其能为人分别说之。是为四法,开士居家者,自归于法为如是也。又复理家,修治四法为自归于众。何谓四?一曰末下要生弟子之道,而意以喜一切敏;二曰亦以为积聚物以法积聚而化之;三曰以有依恃有决之众,而不依恃弟子之众;四曰求索弟子之德,不以其德度而度也。是为四法,开士居家者,自归于众为如是也。
又复理家,在家修道,以见如来则行思念佛,是为自归于佛;已闻法则已思念法,是为自归于法;若已见如来圣众,犹思念其道意者,是为自归于众。又复理家,在家修道,发求遭遇佛而以布施,为自归于佛;若以拥护正法而已布施,是为自归于法;若已其布施,为致无上正真道,为自归于僧。又复理家,在家修道者,若修贤夫之行,行不以凡夫之行,彼是贤夫之行也。而以法求财,不以非法,以正不以邪,亦而为正命,不以娆固人以法致之。财多行非常想,以受其宝,是以恒隆施而供养父母、知识、臣下、毗弟、亲属为以敬之。奴客侍者,瞻视调均,亦以教化。斯殊法亦以受重任,是谓众生重任也,精进而不懈。不受之重任,而以不受之。谓是弟子各佛智之事,成就众生而不倦,不慕身之乐,为致众生乐,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以倾动,以殊趣世间法,富有财不喜悦。又于三道无利、无称、无誉声、无赏,所行为熟虑,受正为喜悦,邪受见知。要意而有正行称誉之两,以除解已,得其所誓,以忧人事,不自忽其事。有恩在人,讫终不望其报。作恩施若干,知恩知反。复为造行恩德,贫者为施财,诸恐畏者为安隐之,忧戚者宽解其忧,无力者忍默之,诸豪强者损憍慢,以弃殊过慢尤慢,以恭敬尊长,承事多闻者,能问明知者,所现以直不虚饰,众人而有方便,行德而可求哉!为多闻不厌无足,正修勤力,固与圣人相遭,追随圣人而尊敬之,多闻者为事之,知者为问之,所以现直。不师秘众经,如其所闻,为现之所闻,而晓其义。一切欲之嬉乐,为计非常,不慕惜身,以自观其寿如朝露之渧,计财产所有如幻云也,家属人客计为怨,妻子男女计为无择之地狱,以其所有者计为一切苦,田地舍宅万物所业者,常以计为疵也。所求致之德为不败坏想,家居者为危想,知识臣下毗弟亲属者为地狱主者想,终日夜者为之同想,以不实之身为以受实想,以不实之寿为受实寿,以不实之财为受实之想。彼若以礼节众事敬事人者,是以不实之身,为受实也。若昔众德之本而不毁,又复增殊者,是以不实之命,以为受实也。是若以制悭,而布恩施德者,是以不实之财,为以受实也。是为开士居家修道者,为贤夫之行,为事如是而无罪也,为如来言说,为法说也。亦不毁而不损其本誓,是谓无上正真之道也!乃现世有无罪之行,后世亦堕殊胜之道也。
又复理家,开士居家修道者,当以自奉持戒事,谓是奉持五戒事也。是以为不好杀生,不加刀杖蠕动之类,不以娆固人。是以不好盗窃人物,自有财而知足,他人财不以思;至于几微草岁之属,不与终而不取。是以为不好欲之邪行,自有妻而知足,他妇女不喜眼视也,意常以自患已,思念欲都为苦;如使生欲念,自于其妻,则以观恶露,以恐怖之念,劳为欲之事,以无畏不苦,以慕恋不常,净乐想达志,乃如是我当以自修;若以思想欲,我以不为之,何况数数有!是以为不当好妄言,以谛言诚言,以不伪诈性,以不败心如有诚,如其所见闻而说之;慎护经法,不用躯命,故以不妄言。是以不当好饮酒,以不醉不迷惑不急疾,以无罚而顺化,强志以正知。如使复兴布施意可,所有一切吾当与人,求食与食,求饮与饮,求车与车,求衣与衣,是以与人酒以建志,如是布施度无极。为是时若有人所索,则而为与,时我能以酒施,令从彼化志,如以自知为行不迷惑。所以然者何?夫开士者,为众生周满其所愿,布施度无极,一已如是。开士居家者以酒施人,而为不获罪。是以理家,开士以其所修学之德本,变为无上正真道。若以善修,慎护斯五戒矣!又当有殊者,不当以相谗众人,纷诤者而以和协之,以为不粗言,以柔软之言,恒先与人言,亦不以绮语,为义说,为法说,为时说,为如事说,亦不有痴网,而以安隐加施众生,意为不败乱,恒以忍辱力而自严,以为用正见去离邪见,犹为稽首诸佛众祐,不为他天神也。
又复理家,居家修道者,或在墟聚郡县国邑下,当于彼拥护经法。拥护经者为之奈何?夫不信者以信教化之,悭贪者以施教化之,恶戒者以戒教化之,乱意者以忍事教化之,懈怠者以精进教化之,失志者以思惟教化之,邪知以智事教化之,贫财者以富之,诸病者以药施之,孤独者以为家属,无归者以为归,无依者以为依。为彼一切国邑坏者,拥护经法为若此。理家,或彼开士,至一、至二、至三、至于百,教诲人民,皆使修众德之法。彼开士便以悲哀加于众生,以强其一切繁誓之,誓其辞曰:至于斯难化之人民未得成就者,吾终不取无上正真道。所以者何?今我以为斯故,以誓自誓也。吾不为质直者,不以不佞谄者,不以不为诈者,不以守者,不以诫有德者。诸此人故以誓而自誓也,但为欲使斯人以闻经法者以经化。余用此故,以誓而自誓也:我当恒以强其精进行所,我方便为不唐苦也。若人有见者,莫不以好信。若理家,至于开士所在家居,止其不嗟一切之人民堕殊异之恶道者,彼为开士之咎。理家,譬如乡亭鄹邑郡县国下,至于有良医者,假使彼若有一人不以其寿命而终者,众人皆为咎彼医。如是,理家,至于开士所居,止不嗟一切之人皆堕殊异之恶道者,如来应仪正真觉者,为咎彼开士也。理家,是故居家开士为自誓如此也:设使我所往国邑下痴者相事,如不使一人有堕恶道者也。
又复理家,居家修道者,当晓家之恶。在于家者,为害一切众善之本,以家犹无出要,以害清净之法,是故谓为家也。居家者,谓为居于一切众劳,为居众恶之念,为居众恶之行,不化不自守,愚凡人者为共居,与不谛人集会,是故谓为家也。家者为是名也,已在于彼,莫不作不轨之事者,以在于彼则不恭敬,自于父母息心逝心尊长众圣者,是故谓为家也。县官牢狱考掠搒笞骂詈数勉至于死焉皆为由彼,是故谓为家也。以在于彼为入恶道,以在彼为堕诸欲,为堕嗔恚,为在诸畏,为在愚痴,是谓为家也。以不慎护彼戒事,远离为定事,以不修慧之事,不得度之事,以不生度知见之事,是故谓为家也。以在于彼,即有父母爱、兄弟爱、姊妹爱、妇爱、子爱、舍宅爱、财产爱、儿客爱、所有爱、不厌财求之爱,是故谓为家也。斯居家者难满哉!譬若大海众流归之,斯居家者不知厌哉!譬若火以得薪,斯居家者,多念无住息哉!譬若风以为无住止,犹为沉没哉!若美饮食为糅毒,所有一切苦哉!譬若仇怨,为似知识,误人之行哉!非圣经之所施行,为造变争哉!更相因缘恒不和,为多疵哉!以行善恶之行,因缘之所在,恒为人所嫌疑,非人有哉!以为所有颠倒故,犹不善哉!虽善有权诈,犹见其性行,似如倡体哉!以速转变故,似若幻师哉!初至者人为聚会其行为不诚,似若梦哉!一切成败终始故,似若朝露哉!以速离故,似若蜜渧哉!以为少味故,似若蒺【卄/梨】网哉!色声香味细滑以为所害故,似若针孔虫哉!以非善念为食故,譬若违命者哉!为转相欺故,恒怀恐怖哉!为意以乱故,为多共哉!以县官盗贼怨家弊恶王者为害也,斯居家者,少味乐哉!以为多恶失。理家,开士居家者,为晓家之恶若此。
又复理家,居家修道者,以布施为宝施:若已施为我有,若在家非我有;若已施是为宝,若在家是为非宝;若已施为富财,若在家为无财;若已施为劳解,其在家为劳增;若已施为不我,若在家已为我;若已施为不有,若在家以为有;若以施为无尽,若在家为非常;若已施不复护,若在家为斯护;若已施为贤夫行,若在家为凡夫之意;若已施为依度道,若在家为依邪部;若已施为佛所称,若在家为愚人所称。理家,开士居家修道者,以布施为宝若此。是以见人来有所求索者,为生三想。何谓三?善友想,依度道想,勉生富财想,为生是三想。为复造三想。何谓三?尊如来教诫想,降伏邪想,以不望福德想。所以者何?若此开士,若诸来有所索者,贪淫、嗔恚、愚痴则以为薄。薄者为之奈何?若所有物,一切不惜,而以布施,斯为贪淫薄;若于彼来求物者,以慈哀加之,斯为嗔恚薄;若以布施变为此一切敏,谓为愚痴薄。
又复理家,已见来求物者,不久为成六度无极之行。又成彼者云何?若有来人从人索物,能不爱惜者,是为布施度无极。若意在道而布施者,是为以戒度无极。若不恚怒之,是为忍度无极。假令犹自思念,何用为食,自强其意,不释其行,是为精进度无极。若欲施若已施,而不郁毒无有悔者,是为思惟度无极。若已施不望其福德者,是为以慧度无极。理家,开士以布施为成六度无极行若此。
又复理家,居在家者,是以为去离顺随忿乱以亲别离法。若以得产,得财米谷,得男女,不以为喜悦。若一切败亡,不以下意为愁戚。已观如是万物如幻,为不住止想也。斯幻之行,以致是。是以父母妻子奴婢儿客,是非我之有。我亦不是有,亦我是不有,我不应是有,以不我是有。今我为彼故,而为作罪恶,但现世是有,非是为后世;是昔之有,非是我当护。又夫我之有,彼我当以护。何谓我之有?谓是布施教化,恬淡自守道之根原,亦藏隐之德本,是为我有也,至于我所住,是则为追我。彼亦不用躯命,不为男女妻子故,为造恶行也。是以居在家,自有妇者,当造三想。何谓三?非常想,不久想,别离想,是三想当为造想。当复造三想。何谓三?若在喜乐为求后世在苦,若在饮食为求在殃罪,若在乐者为求在苦,当为造是三想。当复造三想。何谓三?重累想,费耗想,俗所有想,当为造是三想。当复造三想。何谓三?为入地狱想,入畜生想,入神鬼想,当为造是三想。当复造三想。何谓三?魑魅想,臼注想,色像想,为造是三想。当复造三想。何谓三?不我想,无主想,假借喻想,当为造是三想。理家思念,若此众事想,开士居家者,当自观身其妻若此也。是以不当爱其子,设使无生子爱不加于天下人,是以当以三数谏,自谏其意。何等为三?等意者为道,不以邪意也;正行者为道,不以邪行;不多行者为道,多行者非矣,是以三数谏。自数谏其意,自造其子怨仇想,是我怨仇非我友。所以者何?我以由彼违失慈哀佛之教诫,使我甚益生彼爱,人自磋切其意。如爱在其子,以爱加众生;若其自爱身,以慈哀加众生。是以当观其本末,斯所从来异,我所从来亦异,众生先世亦曾为我子,吾亦曾为众生子,是生死之愆,无可适莫者。所以者何?所往来道,辄有离行,转复为仇怨。我今当自修,都使我无友,亦我无怨仇。所以然者何?以造有知识,为复欲多作以造有怨仇,都以欲为恶。一切众生彼非我,汝意不可以可,不可之意可,以悉通众经。所以者何?正行者得正道,邪行者得邪道,今我不有邪行,于众生有正意行,乃可得一切敏故。
净土法门:五蕴自己生,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
净土法门:五蕴自己生,自己灭,不执着就没有了《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一生当中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断烦恼、消业障。入门,你看看须陀洹,看看初信位的菩萨,等于说佛的小学一年级,他修什么?他断见思烦恼。先断见烦恼。见烦恼五大类,第一个身见,放下身..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