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三归五戒十善义对于在家弟子有何含义?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通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贫民。总由烦恼恶业,感斯存亡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人间,为其说法,令受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业既净,然后能够遵修道品,令其背尘合觉,转凡成圣。断贪嗔痴烦恼之底子,成戒定慧菩提之大路,故为说四谛、十二缘由、三十七助道品比及无量法门。又欲令速出存亡,顿成佛道,故为说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使其不费多力,即生成办。噫!世尊之恩,可谓极矣!虽爸爸妈妈缺乏譬,六合缺乏喻矣。不慧受恩实深,报恩无由,今汝等谬听人言,不远数千里来,欲以我为师。然我自揣无德,再四推辞,汝等犹不答应。今不得已,将如来出生说法度生之意,略与汝等言之,并将三归五戒十善与净土法门,略释其义,使汝等有所取法,有所恪守。其四谛甚至三十七助道品等,非汝等智力所知,故略而不书。汝等若能依教奉行,便是以佛为师,况且不慧;若不依教奉行,则尚负不慧之恩,况且佛恩。三归者(归亦作皈,皈字从白从反,取其反染成净之义。)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般来,即便趋向,是归投义。上般安坐,是依托义。存亡为海,三宝为船,众生为依,即登对岸。既归依佛,以佛为师甚至命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以法为师,从今天起,甚至命终,不得归依归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经及修行各种法门,典籍即经文也。)既归依僧,以僧为师,从于今天,至命终时,不得皈依外道徒众。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盗窃;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喝酒。不杀生者,好生恶死,物我同然;我既爱生,物岂愿死?由是思之,生可杀乎?全部众生,轮回六道。随善恶业,升降超沉,我与彼等,于多劫中,互为爸爸妈妈,,互为后代,当思拯拔,何忍杀乎?全部众生,皆不佛性,于未来世,皆当成佛,我若堕落,尚望拔济。又既造杀业,必堕恶道,酬偿宿债,展转互杀,无有了期。由是思之,何敢杀乎?然杀生之由,起于食肉。若知如上所说缘由,自不敢食肉矣。又愚人谓肉为美,不知本是精血所成,内盛屎尿,外杂粪秽,腥臭臭秽,美从何来?常作不净观,食之当发呕矣。又生谓人及禽兽,蛆虫鱼虾,蚊虻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行谓大者不行杀,小者可杀也。佛经广说戒杀放生功德利益,俗人不能得读,当观安士先生《万善先资》,可知其梗概矣。不盗窃者,便是见得思义,不与不取也。此事知羞耻者,便能不犯。然细论之,非大圣大贤,皆所不免。何也?以公济私,损人益己,以势取财,用策略物,忌人富有,愿人贫贱,阳取为善之名,遇诸善事,心不仔细,如设义学,不择严师,误人子弟;施医药,不辨真假,误人性命;凡见急难,漠不速救,缓慢浮游,或致误事;但取塞责完事;糜费别人钱财,于自心中,不关紧要,如斯之类,皆名盗窃。以汝等身居善堂,故摘其利害而略言之。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关风化,下关祭祀,配偶行淫,非其所禁,但当相敬如宾,为承宗祀,不能够为高兴。徇欲忘身,虽是己妻,贪乐亦犯,但其罪细微。若非己妻,苟合交通,即名邪淫,其罪极重。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惹事,报终命尽,先堕地狱饿鬼,后生畜生道中,千万亿劫,不能出离。全部众生,从淫欲生,所以此戒难持易犯,纵是贤达,或时失足,况且愚人。若立志修持,须先明利害及对治办法。则如见毒蛇,如遇怨贼,恐畏怖慎,欲心自息矣。对治办法广载佛经,俗人无缘观览,当看安士先生《欲海回狂》,能够知其梗概矣。(利谓不犯之利,害谓犯之祸患。)不妄语者,一诺千金,不虚妄发也。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断惑,谓为断惑;自未得道,谓为得道,名大妄语,其罪极重,命终以后,决议直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今之修行而不知佛法教理者举目皆是,当痛戒之,切要切要!以上四事,不管出家在家,受戒不受戒,犯之皆有罪行,以体性是恶故也。然不受戒人,一层罪行;受戒之人,两层罪行,于作恶事罪上,又加一犯戒罪故,若持而不犯,功德无量无边。切须勉之。不喝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倒置昏狂,妄作非为,故佛制而断之。凡修行者,皆不许饮,并及葱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种荤菜,气味臭秽,体不清洁,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许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饮之食之,皆无罪行;受戒饮食,一层罪行,便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五荤菜西域有五,此方但四)。十善者一、不杀生;二、不盗窃;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十、不邪见。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议无疑,一点点不错也。杀盗淫妄,已于五戒中说。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妄,导人邪念等。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对错,斗构两头号。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爸爸妈妈,名大恶口,将来当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悭贪者,自个之财,不愿施人,名之为悭;别人之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嗔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恨;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负人物等。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开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圣言,毁佛经教等。然此十善,总该全部,若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恐汝比及不能体恤,今略举一二:当孝顺爸爸妈妈,无违无逆,勉强宛转,劝令入道,断荤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脱存亡。爸爸妈妈若信,善莫大焉。如决不依从,亦勿细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爸爸妈妈忏悔罪行,斯可矣。于兄弟则尽友,于配偶则尽敬,于后代则极力教训,使其为良为善,切勿恣意娇惯,致成匪类。于邻里乡党,当友善忍让,为说善恶因果,使其改过迁善。于兄弟则尽信,于仆使当慈祥,于公务则鞠躬尽瘁,同于私事。凡见亲识,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当以本求利,不能够借贷诈骗于人。若以此风,化其一乡一吧,便能消祸乱于未萌,致惩罚于无用。可谓在野尽忠,居家为政矣
2024-03-17 13:53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原标题: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何处遥相见下面我们学习第三品《决疑品》。 《决疑品》是六祖的答疑,就是回答大家的疑问。韦刺史对佛法非常信奉,对六祖也非常信仰,所以他有疑..
雨香天经咒注
雨香天经咒注雨香天经咒注 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故杨子曰:“言,心声也。画,心画也。”人心本同。而气质则有南朔东西、刚柔弱强之异。气质各从其水土,发而有声,则有喉舌唇齿抗坠重轻之异。微独生同斯世,随..
智者与菩萨
智者与菩萨有一天,菩萨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问题,菩萨走到智者面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一下吗?智者先说道:我越是研究,就越觉得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
楞严经述旨卷第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陈应征 校定△真性常住第三承上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遂言遗失颠倒之由。盖见精明元。乃我真性。湛然常住。本无遗失。由颠倒见。故似遗..
楞严经述旨卷第五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孟应麟 校定△见结知解第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言此根尘识三。譬如交芦。互相依倚。其体全空。既无..
陈大惠:抱怨是一种毒药
陈大惠:抱怨是一种毒药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
观音心经对人有什么作用
观音心经对人的作用是很多的,对我们的生活和修行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在修学观音心经的时候内心就会变得很平静安宁,自己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渐渐理解经文中的道理,看待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加透彻,这些..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们爱住院?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们爱住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来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叫什么呢?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灾祸这么多,去世的这么早,年轻的,三岁五岁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爱住院,那么爱..
大悲咒心咒注音
在念大悲咒时,大家除了要正确念诵大悲咒全文外,也要记得念诵大悲咒心咒,它不但属于大悲咒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念的时候,如果大家对这个心咒不熟悉,那可以看着大悲咒心咒注音去念,这样念诵时就会..
观音心经可以默念吗
观音心经当然是可以默念,因为有时候时间不允许或者是地点不允许自己念出声音来的,所以就只能默念,但是默念的时候有一点是不太好的,很容易分心,因为在默念的时候,你可以能会不由自由的去想一些其它的事情,所以..
陈大惠: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
陈大惠: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等人这一生,总是在等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有钱了可是后来等来等去等没了缘分等没了青春等到最后等没了健康等没了机会等没了..
对“芳香”的领悟
有一个年轻人,很希望能够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渐渐地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因此,他感到很自卑。 他去拜访了一位成功的长者。他希望从长者那里获得一..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供养。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到时候,天人把供养送来,天天送供养,人天对他都赞叹。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
边念佛边杀生,果报很严重!
我们作为人类,如果对其它众生的生命不屑一顾、随意践踏,这样非常恶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
鸟巢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
平常之心不平常
平常之心不平常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从容地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经受人生挫折的考验,轻装前行,你才会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自我。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