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每天应该读多少部经?怎么正确读经?
1.专诵一经: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现已诵得很习气的不勉强,为何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由于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了就悟了。那你诵那么多经的含义是啥呢!事实上仍是要大彻大悟啊!所以诵一经能开悟,诵那么多经也能开悟,可是诵一经对比简略契入,诵多经很难契入,除非这一经现已灵通了。我从前遇过一位老和尚,此人诵金刚经差不多十七、八年。当我再遇到他的时分,已没有诵金刚经,而是诵妙法莲华经,我就问他白叟家为何不再诵金刚经,他告诉我说:金刚经我现已懂了!〈诸位,人家是真懂哦!〉所以我要选一本妙法莲华经来诵。诸位,假设你有这么的气势也能够试试?自个懂不明白,应当很明白。所以最佳专诵一本经,如心经或金刚经等,自个决议。当你要诵经的时分,你先断定要诵哪一部经,假设连哪一部经都不能断定,就代表你内涵不安稳,你的愿望许多。你一向在贪佛法、贪一切的积德行善,传闻念哪部经、哪个咒、哪尊佛菩萨,有很大的积德行善力,你就通通都诵。诸位,礼敬一佛即是礼敬诸佛,专诵一本经即是三藏十二部经都让你诵完了,所以不要落入那种不正确的知见里,心要专才能定。简略比方给你听,如今一个靶心,你是射箭的选手,你只能够专注射那个靶心,直到你弹无虚发,你才有资历讲:我可不能够射远一点。再射,我可不能够再远一点。要到这么的程度,你才有资历讲,不要十公尺都射不到,就说我可不能够射五十公尺,不能讲这句话。连一本经你都不了解,那你要诵了三、四本经,不要这么,乃至有的人朝晨诵一种,下午诵一种,晚上再诵另一种;或初一诵一种,十五又诵另一种,然后诵到很忙很累,所以各位要专诵一本经。2.一日几遍:你一天读几遍,这个很主要,以金刚经感应录的比如,没有人一天只诵一次的,起码天天10遍的,最多的一天60遍。一天60遍要多久时刻呢?假设已背诵起来的人,一遍诵十分钟,起码天天就要5小时以上啊!哪一自个心能够安稳5小时以上的,那这自个不简略。但我的意思不是叫你要读诵许屡次,而是你自个要为自个做一个定课;定课是我天天一定要做的,我有剩余的时刻再学别的或诵别的,就像心有余力,则于学文。定课跟散课不相同的,先规划对于自个需求规划表格,即是○○人的定课,依照自个想要如何的修,来做这么的功课,然后自个做这么的演练,所以一日诵几遍,以金刚经来说,规劝各位一天起码诵3遍约1小时。别的内容较多的,如地藏经、六祖坛经,则一遍就能够。3.经文娴熟:假设念好久,经文还不娴熟,事实上是你念起来没有味道,举个比如,假设请你们唱一首歌,如〈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歌词还记住吗?若不记住,就拿歌词给你看,请你唱。若你照着唱,事实上豪情仍是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表现出来,由于不熟,就无法将豪情百分之百的表露无遗。相同的,若你诵经诵到如行云流水,天然就会有法喜;诵经诵到俄然之间不见经,不见身,也不见人,那是个啥景象,自个去体会。也即是说这经文你要适当的娴熟,读起经来身心才会投入。4.字当念对:是不是每个字都念对,是不是每个字都没有漏掉,仍是多念一个字,为何念经文最终都要再念补阙真言,为何要再念补阙真言,诸位你有把握每次念都念对,都没有念漏掉吗?咱们察觉到,简直每次念都有这么的问题存在,所以要选诵经这法门的人,你的诵经就要每个字都要念对。先看到字,一字一字的念,天然不会念错。5.速度宜稳:咱们常常会念顺,但速度不稳,咱们对比熟的当地常会快速的念过,这么不对,要稳每个字都要稳,都要跟榜首个字相同的稳,往往咱们熟悉的文章或语句,一会儿就念曩昔了,这是习气,不能这么习气作祟,要有定力,所以在念的傍边悉数要稳,但稳的时分又常常有个当地会断掉,段与段之间会断掉,会中止一下。诵经要段与段之间速度要相同,字与字之间速度要相同,不能断,格外念到断句很明显的时分常常会断掉。6.气要顺利:最艰难的,气要顺利适当不简略,所谓气要顺利即是念这本经自始至终,都不断掉。举个比如:你听邓丽君歌唱,她在换气你听得出来吗?听不出来嘛!不过咱们通常歌唱换气时,是听的出来,假设咱们一同诵经时,咱们在换气咱们就不诵,对不对!会停一两句没诵。我的意思是,换气要换到天然而不断掉任何一句。所以稍有不顺,就会断句。每次念一向断气,那这本经念起来就会不顺利,假设念起来很顺利的话,那会身心都很舒畅,就像打坐要数息,数息傍边要自身要去调息,息调的好,坐起来很舒畅,息调欠好,坐起来适当的累。因而诵经要有窍门:注意力摆在丹田不要出力(不是小声)用丹田的力量,不要念的很僵硬,要念的柔软,会愈念愈安稳。7.口中甘露:在打坐时舌顶上颚,为何要舌顶上颚,优点为:(1)不会口干舌噪,(2)不会上火。同理,不会诵经的人,很用力念的人,诵一部经下来没声音了,格外是大部经一次诵下来好几个钟头的,一念下来都失声,并且边念边喝水。好像爬山的人,真实会爬山的人很少喝水,相同的道理,会诵经的人、会打坐的人,也是如此。举个比如:如今要打坐四小时,心想没好好的喝一下水,等下渴死了,真实会打坐的人,一坐下去,就会发生唾液,那唾液一向出来,就一向吞下去,一出来就吞下去,这么就好了,所以懂这个办法口中甘露唾液天然会生起。8.心生恭顺:做任何事情绪是最主要的,这个情绪会决议你方才诵经有没有含义。咱们诵经完,一定会回向念:愿以此积德行善,庄重佛净土。是用你清净的心,去庄重佛净土;假设你没有恭顺的心,你底子就不清净,不但不尊敬自个,也不尊敬三宝,所以诵经要心生恭顺。9.心生法喜:你有没有诵经诵到法喜充溢?仍是偶然有,偶然没有呢?举个比如:如今有一个神枪手,他应当弹无虚发,假设百发中,一发没中,则不能称他为神枪手。假设你能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溢,就好像那位神枪手般。但咱们有时心境好,诵起来就法喜充溢;心境欠好时,诵起来就不法喜。所以你诵经时,要常常法喜充溢,假设你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溢,这表明你已进入情况。10.不起妄念:诵经不起妄念,谁能不起妄念?除非是个开悟的人,所以简直诵经都会起妄念,但你不必惧怕妄念起,持续诵你的经,乃至你还会边诵时,边想到诵完要做啥事情!咱们的心实在太不可思议,所以不起妄念是咱们想要的成果,可是咱们如今还会起妄念是很天然的表象,不要让它困惑你,不要让它发生挫折感。由于这是正常的进程!发生一个想法让自个发生挫折感,这是最差劲的想法,不论是做工作,不论是做人,不论是学习,只需内心升起说:学那么久没效,那这个概念足以打败你。爱迪生为了创造电灯,他做了1600屡次耐热资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试验,才制造出榜首个灯泡,换上咱们老早没耐性,所以知道起妄念就好,只需心存恭顺,持续诵经,天然会降伏其心的。11.天然背诵:咱们常常看到不明白字的阿婆,跟着师父念经,到最终整部经都背起来。常听人说白叟痴呆症,反而年轻人犯痴呆症,背都背不起来,阿婆为何能够背起来呢?研讨的成果:当一自个懂文字,随时要看都能够,可是对彻底不明白文字的阿婆来说,当她在与他人读经时,她会格外的专注,反而咱们懂字的不专注。所以一个懂字及一个不明白字的人一同背大悲咒,大多数反而认识字的对比慢背起来,即是这个道理。12.心开悟解:咱们说修行,要修戒、定、慧,诵经时戒、定、慧三个一起俱足,三个悉数都有,所以会开悟。为何?由于诵经时不会去犯戒,所以是能持戒;专注诵经,即是有定;经诵久了,其义自现,天然就有慧。我听一个老和尚说:他金刚经不是看注解而懂的,是诵金刚经十几年,有一天正午诵完金刚经后,天然就懂了。诸位,这对常识份子来说最不能承受,为何?常识分子即是用认识心,要去了解佛法,举个比如来说:曩昔学生时代,有的书或语句看不明白,直到出社会后,再看曩昔看不明白的书或语句,竟然意思都懂了。相同的道理,既然会懂,诵经文诵过好几百遍,好几千遍,有一天那个有些你俄然会懂的。诸位,会懂的意思,是你不能抛弃,才有时机懂;假设你抛弃,是没有时机懂的。
2024-03-17 13:53少白公子、齐白石传人书画社
少白公子、齐白石传人书画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
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嗔心!《菩萨戒》里面说:一个菩萨贪吃、贪睡、很喜欢买很多衣服,这些都乱不了,因为这些只是减损他的功德,增长一点过失,并没有伤到根本。但是..
国学十二道有禅宗之道,禅宗以心为主,学佛修行如何做到清净心呢
国学十二道有禅宗之道,禅宗以心为主,学佛修行如何做到清净心呢佛教修行有三善,那么其中何为究竟善,何为无记心呢?中国的历史文学范围比较广,这些年主张的国学被国人广泛传播,这也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国学分类比..
因果报应法则里暗藏的五大玄机!
因果报应法则里暗藏的五大玄机!一、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
嘎玛仁波切:菩提树和明镜台导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当时以佛的境界写的四句偈,不是凡人的境界。现在我们的身心被客尘污染得一塌糊涂,需要运用佛法,让我们的菩..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最好的供养是什么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324)最好的供养是什么上师教言集:佛法就在于一个 善 ——慈悲,不伤害任何众生,这是第一要素;然后尽力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就是正法,这是我们无须怀疑的。很多人认为,学习佛法要做很..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经常不断用菩提心到生活中去训练自己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328)经常不断用菩提心到生活中去训练自己上师教言集: 那为什么要具足发心殊胜,为什么要生起这个菩提心和慈悲心呢?因为一切众生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或者我们看不见,体会不到的地狱、饿鬼、..
大空经的观法
有一次,佛陀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这天早晨,佛陀入城乞食后,顺道去加罗差摩精舍。当时,尊者阿难正与许多比丘在精舍内缝补衣服,看到佛陀到来,连忙出来迎接,并且禀告佛陀,他们正在..
喝茶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
喝茶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禅茶动作 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
什么是“娑婆世界”?
什么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不同的解释:狭义的说,就是指我们所在的这个苦难的世界。 佛经里说的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皆为利往。人活在这..
嘎玛仁波切:不要让你的爱扭曲成伤害
嘎玛仁波切:不要让你的爱扭曲成伤害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内心的分别识中,对外在有二元对立的分别,认知的好与坏会导致自己快乐或不快乐,于是自然会喜欢能为自己带来好情绪的作为。就个人而言,关爱自己是正常的。..
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在1930年的一个初秋的早上,一个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个子年轻人从东京某公园的长凳上爬了起..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当老虎来了:不急,请容我穿上跑鞋 这是个冷幽默,一个让人对人性失望的无奈的悲哀故事。 两个朋友携手一起去旅行,游历了山川,穿越了河流,奔驰在草原。 最后,他们到了一片森林。森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天,似乎..
彩虹总在风雨后
彩虹总在风雨后在修行的道路上,时而感觉好,时而感觉不好;时而有好的征相,时而也会出现不好的征相。好比长途客车行驶的路途一样,有时候要过桥,有时候要翻山,有时候要钻洞,有时候会走平地,都很正常!若是遇到钻..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
心咒、佛语、真谛的区别本人所写的法语中有这两句话,“心咒,不一定是佛语;佛语,不一定是真谛”。很多人看后不解,纷纷表示质疑:“难道心咒都不是佛传来的吗?佛语不是真谛还有什么真谛呢?在这里我就把心咒、佛语..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
得理还要让人三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不排斥、不强硬地对待。社会本来就是,有正的,也有负面的。这才是常态。所以佛法讲为什么不去算命,问卦,因为你一问,好的你就去做,坏的你就要躲掉。但其实你是躲不掉的,因为..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