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性的见解是学修密宗的基础
清净或不清净的显现都是从自性中产生的,但是不清净的显现不是本具的,它是自性的一个作用、幻化。清净的显现才是本具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密宗的境界。因为我们讲体和相(第二转法轮的内容)是一体的,这些迷乱的显现(相)如何与本性无二无别、浑然一体呢?若是如此承许,成佛的时候,可能也仍然有这些迷乱的显现。
佛的境界里没有迷乱的显现,都是清净的显现,清净的“相”才是与“本体”无二无别的。《定解宝灯论》主要讲的是第二转法轮的内容,但是很多境界都与密宗一致,所以它是显密圆融的论典。还有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讲的也是如来藏。
按藏传佛教的教理,显密的区别在于,显宗没有展开、重点宣讲第三转法轮的内容,而密宗则不然。密宗是从光明这个“点”入手的,而不是从“体”上入手的。虽然密宗也会提及空性,但不会讲太多“体“方面的内容。比如讲三等持,第一个“真如等持”讲的就是空性。但是它的重点不在于“体”,因为“体”在显宗里已经抉择得相当究竟了。如中观,尤其是应成派,已经把万法抉择为大空性了,从本体的角度讲这是最了义的,无能出其右者。但密宗的重点不在“体”上,而是在“相”上。一般显宗第二转法轮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讲一切相(显现)都是虚妄、迷乱、假立的,都是不究竟、不清净的。
密宗以显宗的境界为基础入手,我们的世界里所看到的不清净的东西——诸如人、房屋、山河大地等等,密宗称为世俗谛,但这是颠倒的世俗谛,它并不正确,因此需要断掉。颠倒世俗谛并不存在,是一种虚妄不实的迷乱现象,如同梦境。但即便如幻如梦仍存在相,而且是清净相,一切本来清净。
《喜金刚二观察续》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众生本来都是清净的佛。佛是不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金光闪闪的?不一定;那是不是像阿弥陀佛那样红光闪闪的?也未必。
“佛”即清净之意,都是清净的,成佛并非外表发生改变,当你的心清净时,看到的就是清净的显现。比如你看某个人、某个众生时,如果对方能让你生欢喜心——无漏的欢喜而非有漏的欢喜,即不可言喻的欢喜,能激发你内在的觉性,他就是佛。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只是相似的、假的欢喜,一会儿就消失无余。因为有烦恼,有漏的欢喜会伴随着痛苦。若是看到自己平时最讨厌的人,突然生起了不可言喻的欢喜,激发出自己的觉性,那此人就是佛,无他。
——摘自《双身佛的寓意》
2024-03-17 13:53
外遇如虎,已婚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
外遇如虎,已婚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作为一个已婚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吴爽的笑声是快乐的,言语质朴,情感真挚。时隔一年,讲述起自己曾经遭遇的情感误区,吴爽不断地检讨自己,并为最终的醒悟庆..
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
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问: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杨天元)答:戒是佛之遗教,佛灭以戒为师。戒是止恶向善之根本,是解脱之正门,是正知正见之南针,是三无..
化永法师:上香愿《莲华般若屋》
化永法师:上香愿《莲华般若屋》化永法师:上香愿《莲华般若屋》暮鼓:阿弥陀佛是舵手,观音势至已扬帆,船票一句阿弥陀,信愿即是购票款,只要上得此宝筏,横出三界脱苦海,就怕有人不生信,磋砣枉受此人身。一一朋..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
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的解释
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的解释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
念佛为什么不能消业?原因在这
念佛为什么不能消业?原因在这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人人想佛,除佛之外他什么也不想,所以那是佛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想什么?贪瞋痴慢疑。个人消灾难;贪瞋痴慢疑,把这个放下,灾难就没有了。..
嘎玛仁波切:倘若我们有所修证,那看见他人的过错应是慈悲为怀,愿对方早日离苦得乐才是
嘎玛仁波切:倘若我们有所修证,那看见他人的过错应是慈悲为怀,愿对方早日离苦得乐才是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在得到佛陀指定的禅观题目后,本想好好用功努力禅修,不过修道未完成,却生起病来,成了病夫。刚开始,他身上..
善导大师:相续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最胜人,观音势至常随影护念
善导大师:相续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最胜人,观音势至常随影护念一明专念弥陀佛名。二明指讚能念之人。叁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华為喻。梵言分陀利此云好华。亦名妙好华。..
善导大师: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善导大师: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沦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
阿弥陀佛的名号蕴含着这些深意
阿弥陀佛的名号蕴含着这些深意佛的寿命及其人民平等平等,佛的寿命是无量寿,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寿,没有时间,因此阿弥陀佛叫的名字就是无量寿、无量光,光明为体。不止佛如是,他的国土的人民都如是。所以发愿生极乐..
四大高僧谈福报
四大高僧谈福报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一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
和珅: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
和珅: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大红人。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升为御前侍卫。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平步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20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这很大程度上是..
在家居士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还能得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要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要作什么样的修行福业,以何者为种子,方得往生彼国。此外凡夫世俗之人都有夫妻子女,不知如果没有断除淫欲,能够得生彼国极乐世界吗?答:如果想要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
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受到影响
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负面情绪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安宁,有些是短暂的,有些更持久,而这种更持久的破坏往往也来自于我们自己对负面情绪的看法。比如说,当我们身陷危险中,恐惧可能让我们更加..
当生 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当生 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问: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度度他,往生净土,这是真的吗?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学七觉分..
心魔
心魔一天,我上班后查阅电邮。在众多的新邮件中,一个刺眼的发送者的名字窜入眼帘。我顿时一阵激动,呼吸也开始微微发紧。这个发送者虽然不至是我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正好是日前在上司面前和我大吵过的同事。我犹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