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繁体

   从体的角度讲,万法不生不灭——即刹那生灭,亦即没有生没有灭,因此就不生不灭,这是超越的境界。
  我们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识,因为诸根都是有限的。即使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只能达到三维空间,科学还讲四维、五维以及更高的空间,这些已经超越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佛讲这些是告诉我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及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世界。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太自私、自负,只为一己之利。果真如此,很多烦恼自然烟消云散。因为,如果我们太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识”等感官或观点,对立即由此而生。每个人的感官不尽相同,就产生了对立与冲突,继而争斗等会接踵而至。所以,没有对立或矛盾,也不要制造这些,因为没有对立就不会产生矛盾。
  禅宗所阐述的境界与密宗相同,但解脱之法不同。智慧、德能与相好,即佛的诸如十力、四无畏等种种功德,本来就具足。观五种圆满是将本来清净的观为清净,而不是将非清净的观为清净,否则不符合实际,是种颠倒的观点。真相是将清净的观为清净,现在即使看不到、感受不到清净,但是也要相信这个真理,要观清净。
  有人会疑惑:我为什么感觉不到、看不到清净的显现呢?这都是自己的问题,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外境才不清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或世界,同样是人,有些欢天喜地,有些苦不堪言,快乐与否其实与外在因素关系不大。“因为没钱、没房又没车而痛苦……”这个理由并不成立。因为深山里的老修行们,往往一无所有,连顿像样的饭菜都吃不到,吃的是草,喝的是凉水,但是他们都很快乐,very,veryhappy。
  如果从物质条件的角度讲,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密勒日巴每天都得哭;恰恰相反,密勒日巴又唱又跳,唱的都是觉歌,跳的都是觉舞,全是自性流露。其实物质的享受不叫享受,是转瞬即逝的刺激,内心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
  我们会找很多不快乐的理由,但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物资富足也不是快乐的理由。快乐也没什么理由,放下之后在哪儿都快乐,怎样都快乐;否则,在哪儿都不快乐,怎样都不快乐,都不尽相同。我们也许有很多不清净的,但是我们自己的心本来就是清净的,即将清净的观清净。
  简而言之,无论众生在天堂还是在地狱,自性没有改变过,种种功德仍然具足。从本体、自性的角度讲都一样,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佛没有区别。我们经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思是心态放下了你就是佛。 ——摘自《双身佛的寓意》
2024-03-17 13:53

外遇如虎,已婚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

外遇如虎,已婚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作为一个已婚女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吴爽的笑声是快乐的,言语质朴,情感真挚。时隔一年,讲述起自己曾经遭遇的情感误区,吴爽不断地检讨自己,并为最终的醒悟庆..

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

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问: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杨天元)答:戒是佛之遗教,佛灭以戒为师。戒是止恶向善之根本,是解脱之正门,是正知正见之南针,是三无..

化永法师:上香愿《莲华般若屋》

化永法师:上香愿《莲华般若屋》化永法师:上香愿《莲华般若屋》暮鼓:阿弥陀佛是舵手,观音势至已扬帆,船票一句阿弥陀,信愿即是购票款,只要上得此宝筏,横出三界脱苦海,就怕有人不生信,磋砣枉受此人身。一一朋..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

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的解释

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的解释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

念佛为什么不能消业?原因在这

念佛为什么不能消业?原因在这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人人想佛,除佛之外他什么也不想,所以那是佛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想什么?贪瞋痴慢疑。个人消灾难;贪瞋痴慢疑,把这个放下,灾难就没有了。..

嘎玛仁波切:倘若我们有所修证,那看见他人的过错应是慈悲为怀,愿对方早日离苦得乐才是

嘎玛仁波切:倘若我们有所修证,那看见他人的过错应是慈悲为怀,愿对方早日离苦得乐才是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在得到佛陀指定的禅观题目后,本想好好用功努力禅修,不过修道未完成,却生起病来,成了病夫。刚开始,他身上..

善导大师:相续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最胜人,观音势至常随影护念

善导大师:相续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最胜人,观音势至常随影护念一明专念弥陀佛名。二明指讚能念之人。叁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华為喻。梵言分陀利此云好华。亦名妙好华。..

善导大师: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善导大师: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沦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

阿弥陀佛的名号蕴含着这些深意

阿弥陀佛的名号蕴含着这些深意佛的寿命及其人民平等平等,佛的寿命是无量寿,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寿,没有时间,因此阿弥陀佛叫的名字就是无量寿、无量光,光明为体。不止佛如是,他的国土的人民都如是。所以发愿生极乐..

四大高僧谈福报

四大高僧谈福报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一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

和珅: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

和珅: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大红人。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升为御前侍卫。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平步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20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这很大程度上是..

在家居士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还能得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要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要作什么样的修行福业,以何者为种子,方得往生彼国。此外凡夫世俗之人都有夫妻子女,不知如果没有断除淫欲,能够得生彼国极乐世界吗?答:如果想要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

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受到影响

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负面情绪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安宁,有些是短暂的,有些更持久,而这种更持久的破坏往往也来自于我们自己对负面情绪的看法。比如说,当我们身陷危险中,恐惧可能让我们更加..

当生 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当生 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问: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度度他,往生净土,这是真的吗?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学七觉分..

心魔

心魔一天,我上班后查阅电邮。在众多的新邮件中,一个刺眼的发送者的名字窜入眼帘。我顿时一阵激动,呼吸也开始微微发紧。这个发送者虽然不至是我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正好是日前在上司面前和我大吵过的同事。我犹豫..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