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
佛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法华》凡三译:一、西晋武帝太康七年丙午,(公元二八六年。一说惠帝永熙元年庚戌──二九○年──一说永康元年庚申──三○○年)月支(Kusona)三藏竺法护(Dharmarhsa姓竺名昙摩罗察)译,名《正法华经》,都十卷二十七品。二、东晋安帝隆安六年壬寅,(元兴元年──公元四○二年。──一说义熙二年丙午──四○六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名《妙法莲华经》,都七卷二十八品。三、隋文帝仁寿元年辛酉,(公元六○一年)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Jnanagupta译志德),与达摩笈多(Dharmagupta译法蜜)共译,名《添品妙法莲华经》,都七卷二十七品。考验三译,译意大同,护本译文稍异,多本几全用什本之文:详夫护译既有所遗,什多亦难免其漏。而证所阙者,《普门品》偈也。什所阙者,《药草喻品》后之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记品》之初入海取宝喻,《法师品》(护本名《药王如来品》)之初轮王千子法供养事。多所阙者,《五百弟子授记品》及《法师品》之初。什本移《嘱累》在《药王》之前,《陀罗尼》置《普门》之后,《提婆达多》另具一品。护本《陀罗尼品》与什本同,《提婆达多》通入《塔品》,《嘱累》安在最后。多本《陀罗尼》置《神力》之后。《提婆》及《嘱累》均依护译。有谓《提婆达多品》及《普门》之后偈,什译本无,今所有者,为崛多添增者。是否属实,智者详之可耳。今所译者,即三译中第二罗什法师所译,为最盛行之本。此经题共五字:前四字为别题,与诸经迥异故,后一经字为通题,诸经各各用故。妙法莲华,梵语为萨达摩奔荼利迦(Saddhanampundarika);萨者,正妙之义;达摩,法也;奔荼利迦,白莲华也。妙法者,谓此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中道了义故。略有四义:所谓巧妙、胜妙、微妙、绝妙。言巧妙者。谓此经巧开方便之门,巧灭执三之见,巧示真实之相,巧生己一之惠故。言胜妙者,谓此经能宣一切佛法,能示一切自在神力,能显一切秘密之藏,能说一切甚深之事故。言微妙者,谓此经所说一乘之果,无妙德而不圆,无杂染而不净,无义理而不穷,无世间而不度故。言绝妙者,谓此经所说一乘法相,广大甚深,离言绝虑故。天竺莲华,应有四种:一、媪钵罗(Utpala青),二、拘某陀(Kunuda黄),三、钵特摩(Padma赤),四、奔荼利(白)。今所指者,即第四种,盖白为众色之本,一乘为余乘之宗,故取喻之。亦具四义:一、奔荼利迦,鲜白分明,花开实显;喻于此经了了分明,开权显实之巧妙也。二、莲花凡有三名,未敷之时名屈摩罗(Kumula),敷而将落名迦摩罗(Kamala),处中盛开名奔荼利迦(Pundarika);喻于此经大机正法之时,宣示显说之胜妙也。三、此花非直出离坭水,亦乃圆之香洁,众美具足;喻于此经所说佛乘,出烦恼浊,离生死海,众德圆满之微妙也。四、此花非直荷广藕深,亦乃不著水渧,不染尘垢;喻于此经所说一乘法门广大,道理甚深,离言绝虑之绝妙也。法喻双标,故云妙法莲华。经者,梵语素怛罗(Sutra),修多罗等,译曰契经,契为契机契理之称,经为历久不变之辞。或翻为线,贯穿等义;谓线有贯摄缝缀之功,世尊灭后,弟子将如来一代时教,依文义之次第,以美妙之文句,书写于贝叶(Pattra)之上,以线缀辑成章,是名为经。基法师云:「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王,法乃德模千乘,摄则集斯妙理,贯又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次释品题【观世音菩萨菩门品】梵语阿那婆娄吉抵输(Aryavalokitesvara),新称阿縳卢枳底湿伐逻(Avalokitesvaru),译曰观世音,观自在等。观者,能所圆融,照穷正性,世音,是所观之境。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又观者,是能观之智,所谓一心三观也;世音,为所观之境,所谓一境三谛也。世音即十法界依正所出种种之音声,此音本即妙真如性,以循业发现,故有种种差别。众生迷于本闻,循声起妄,流转分别,故于十法界依正音声,不能偏圆一真法界,三谛妙理。菩萨善证耳根圆通,故观一切音声,皆妙三谛,故曰观世音。言观自在者,谓达观自在,随机赴感,悲智双运,事理无碍故。《法华玄赞》云:「观者察义,俯救悲慧;世者,可破坏义,体即生死有情世间;音即音声,有情语业;世间有情起音声以归念,菩萨以大悲慧,俯观随救,名观世音:正义应云观自在,诸三业归依,必六通垂化,无暇危苦,飞轮摧拔,作不请友,为病应医,摄利难思,名观自在。」《楞严经》云:「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Sarnadha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惭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已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偏十方界。」《悲华经》云:「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随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证,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无上正等正觉)。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苦,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于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Asamklya-kalpa无数时)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大悲心陀罗尼经》云:「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Amita)佛国。」菩萨是梵语之简称,具云菩提萨埵(Bodhisattva),或云摩诃菩提质地萨埵(Mahabodhicittasattva),译曰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或译为大觉心有情,觉有情等。菩提者,道义,觉道是求;萨埵者,众生义,众生是化。又菩提者,觉义,智所求果;萨埵者,有情义,悲所度生。质帝,心义。摩诃,大义,谓依宏誓愿,求大菩提,勇猛精进,妙慧成就,绍隆佛种。自虽已了,犹带缘情,具悲智力,俯救秽方,机感相应,化度无量,故曰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智度论》云:「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成众生。或名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山。如偈说: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中,佛法最第一,是人欲取是法,故为贤圣所赞叹。」平等遍满,名之为普,出入所由,目之为门。菩萨悲悯众生,善权方便,施设无量法门,示现种种之形,济拔无量众生,故曰普门。《嘉祥疏》云:「门是法门,如《华严》云:观音住大慈法门。又能通道,令物悟入,故称为门。普义有三:一、他心普,谓不虑而知,照穷法界;二、神通普,谓不动而应,十方现前;三、说法普,无言可陈,而声教弥八极也。」《华严经入法界品》云:「观自在菩萨告善财(Sudhana)言:『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将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品者,梵语跋渠(Varga),义类相同,聚在一段,故名为品。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
学佛以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就三个字很多人知道,学佛能让自己增加智慧,让自己的心,更加的清净。但是,到底怎样学,才对呢。有人觉得学佛就是要皈依,觉得佛教中讲三皈五戒,很复杂。有人说,其实学佛就是将佛当做..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付诸实现 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的,并付诸实现呢?答: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非常重要。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生命目的,所以用头脑去思考和寻找。你可能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对,也不..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
宏圆法师:瞻礼的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心瞻礼尊容,这就是修功德。我们一定要知道瞻礼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不可思议的。在过去空王如来涅槃后,有四位比丘学佛,学着学着佛因为..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宏圆法师: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如何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呢?就是我们做一切的事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金刚般若的这种智慧,当即名字以离名字,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如果我们还取法相,还取..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是清明节,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问:“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达真堪布: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每一个众生,无论是人还是非人,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都一样,都想解脱,都想成佛,只是不会或不敢用“解脱”、“成佛”这些词而已,他们认为这是迷信。一说要解脱、要成佛,..
孩子,这是甜的
好甜!好苦!好甜呀!我说好苦才对!邻家哥哥结婚,分礼糖。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刚到手的糖果跑一边享受这难得的喜悦。可是吃着吃着就吵了起来,一个说糖果是甜的,另一个穿得破旧、年纪稍小点的却说这是苦的,谁..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文:宏海法师今天这一讲,我们想,主要把我们做一个大的视野整合,就是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学诚法师: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文/学诚法师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
宗萨仁波切:为什么爱得越深,痛苦就越强烈每次演讲,我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爱得愈深,痛苦就愈强烈?”这是很普遍的问题,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着各个年龄层的人。当然,这里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把握住【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是蕅益大师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绝对不是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包括菩萨,菩萨、声闻、缘觉没有法子理解净..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
达真堪布:爱恨过后,只有大爱...安忍不是只在表面上“忍吧、忍吧……”你一忍再忍,总有一天会露馅的。这都是表面上的忍,实际上心已经动了,因为心里已经有怨恨了。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深信这些道理。佛讲的这些道理..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
达真堪布:生死自在待阎罗我们已经有幸得到了暇满人身,丰衣足食,比较健康,也没有什么疾病,顺缘样样具备,这个时候应该好好地利用此良机精进修行。我们往昔造过很多恶业,业力缠身,这些恶业早晚都会现前的。业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这就是在“作佛”【解】六、净土诸经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