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楞严经》讲这几种人的业障太重,死后会堕落地狱
佛说:《楞严经》讲这几种人的业障太重,死后会堕落地狱
这九情一想,下洞火轮:“洞”,就是穿,洞穿了。要是九情一想的,死后向下坠落,把这个火轮又穿过去了。穿过到什么地方呢?
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这儿不单是水和火,还有风;这风一吹,这火就又更加猛烈,烧得更厉害。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那个轻者,就生到有间地狱;重者,就生到无间地狱——有这两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要是“纯情”,就是情重,没有想了,“即沉”哪!沉到什么地方去了?到阿鼻地狱里去了。若沉心中:假设他这个纯情,要是在心里边有谤大乘:他在心里头单单用这种情来用事,就是他毁谤大乘经典,说大乘佛法都是假的。他完全用他自己这种情来揣测,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黑为白,以白为黑,就是横不讲道理。你说:“这是白的!”他说:“这是黑的嘛!”他一定要和你说一个相反的道理。你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情!”他说:“那怕什么呢?”就好像我方才听果章说,在某一个party(宴会),有个人就说:“啊,什么事情都没有关系嘛!”那就是在心里有这一种情感,以这种情来用事,所以他说:“什么都没有关系,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吃肉喝酒,这一过去就没有了嘛!佛就坐在你心里的嘛!你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以就这么邪知邪见,讲这邪知邪见哪!毁佛禁戒:说:“不要受戒!你受戒干什么?还要弄一个戒来管着你。若不受戒,多自由呢!何必要受戒?”其实,你不受戒是自由;很容易就堕地狱了,这真是自由!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持着你,有那个戒相、戒法、戒体,你受过了,不是那么容易就堕地狱的;就是堕地狱,也很快就出来的。你要是听你自由不受戒,那么堕到地狱里,什么时候再出来,那是没有人担保的;要是受过戒,就是很长的时间,也会缩成很短。就好像你犯了很大一个法,你给詹逊总统或者做个护卫,或者做一个茶房,你犯罪被警察捉去了。詹逊那儿给写几个字,说:“你把他放出来吧!”他就被放出来了,很快的。若没有呢?就很久也放不出来的,不知拖延多长!这是一个样的道理。那么有戒来保护着你,你该受很长罪的时间,就可以缩为很短;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是不要受戒好。你还是受戒好!我告诉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佛位了;所以不要毁佛禁戒!不要谤毁佛的戒律!诳妄说法:不要说法说得诳妄,拨无因果,“啊,无因无果,人就是佛嘛!不必修行。吃肉喝酒,随便你怎么样子都可以成佛的,佛是最容易成的!”不错,佛最容易成的,但是你要去毛病!你若周身有毛病,可没有有毛病的佛。佛都是清净无染的,没有说污浊邋遢、一身的罪业就去成佛了,没有说喝酒也可以成佛、吃肉也可以成佛的;没有的!要是有这样子,当初佛就不必说这个戒律了。所以,我很恭喜果章,恭喜什么呢?他现在喝三瓶啤酒就头痛了,这是一个善根的发现,你自己都应该生高兴,你的善根发现了!虚贪信施:就是单单贪图人的供养,贪图你信仰我,你就布施我、供养我!不要贪这个。一有贪心,说:“喔,我收多多的皈依弟子,一个人给我一块钱,十个人就十块钱,我将来无形中就会发财了!”不要贪这个!所以我什么时候都不和你们讲钱的。我今天在这“不贪”之中,再多讲一讲。人家收皈依弟子,都要先讲明白了:“你皈依我,五十块钱或者六十块钱,或者多少钱一个。”我这儿收这么多皈依弟子,有的供养师父,有的完全没有,对师父一个cent(一分钱)也没有供养过。我也没说:“啊,这个皈依弟子真是不好啊!对师父一点表现都没有!”我都不知道哪个供养、哪个没供养!所以不要“虚贪信施”,滥膺恭敬:自己本来无道无德的,就欢喜人家恭敬。五逆十重:“五逆”,前边讲过,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十重”,就是菩萨戒那十种重戒。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有犯十种重戒或者五逆罪,这犯五逆十恶的这种重罪,就在这个地狱满了之后,还要生到十方无间地狱去,到那个阿鼻地狱去。你说这个多长的时间?再辗转哪,这个地狱没有了,满了,又迁徙到那个无间地狱去;那个无间地狱坏了,又迁徙到另一个无间地狱去,来回迁。就这个集中营搬到那个集中营去,那个集中营又搬到那个集中营去;这个地狱,也就像这个道理一样的,没有完的时候!所以提婆达多——就是以前我讲,和佛来斗法的那个人,也是生陷地狱,也是就这么带着肉体就堕地狱了,到现在还在地狱里受苦呢!由释迦牟尼佛那时候到现在,这不过一眨眼的时候,都不是很久的,还在地狱里受苦呢!循造恶业,虽则自招:在前边,说毁谤大乘的法师和谤佛、谤法、谤僧这一类的人,犯了五逆十重,要生到十方阿鼻地狱。顺着他所造的这个恶业,他堕地狱,虽然是他自己招出来的——去造业受果报。众同分中,兼有元地:可是在这个众同分的里边,他在什么地方造的业,受什么果报,也有一定的地方。 2024-03-17 13:54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原标题:隆谦法师|坛经开示:实无功德 何处遥相见下面我们学习第三品《决疑品》。 《决疑品》是六祖的答疑,就是回答大家的疑问。韦刺史对佛法非常信奉,对六祖也非常信仰,所以他有疑..
雨香天经咒注
雨香天经咒注雨香天经咒注 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故杨子曰:“言,心声也。画,心画也。”人心本同。而气质则有南朔东西、刚柔弱强之异。气质各从其水土,发而有声,则有喉舌唇齿抗坠重轻之异。微独生同斯世,随..
智者与菩萨
智者与菩萨有一天,菩萨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问题,菩萨走到智者面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一下吗?智者先说道:我越是研究,就越觉得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
楞严经述旨卷第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陈应征 校定△真性常住第三承上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遂言遗失颠倒之由。盖见精明元。乃我真性。湛然常住。本无遗失。由颠倒见。故似遗..
楞严经述旨卷第五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孟应麟 校定△见结知解第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言此根尘识三。譬如交芦。互相依倚。其体全空。既无..
陈大惠:抱怨是一种毒药
陈大惠:抱怨是一种毒药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
观音心经对人有什么作用
观音心经对人的作用是很多的,对我们的生活和修行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在修学观音心经的时候内心就会变得很平静安宁,自己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渐渐理解经文中的道理,看待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加透彻,这些..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们爱住院?
陈大惠:为什么今天年轻人夭折的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们爱住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来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叫什么呢?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灾祸这么多,去世的这么早,年轻的,三岁五岁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爱住院,那么爱..
大悲咒心咒注音
在念大悲咒时,大家除了要正确念诵大悲咒全文外,也要记得念诵大悲咒心咒,它不但属于大悲咒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念的时候,如果大家对这个心咒不熟悉,那可以看着大悲咒心咒注音去念,这样念诵时就会..
观音心经可以默念吗
观音心经当然是可以默念,因为有时候时间不允许或者是地点不允许自己念出声音来的,所以就只能默念,但是默念的时候有一点是不太好的,很容易分心,因为在默念的时候,你可以能会不由自由的去想一些其它的事情,所以..
陈大惠: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
陈大惠: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这一生,多少人输在了这个字上?等人这一生,总是在等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有钱了可是后来等来等去等没了缘分等没了青春等到最后等没了健康等没了机会等没了..
对“芳香”的领悟
有一个年轻人,很希望能够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渐渐地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因此,他感到很自卑。 他去拜访了一位成功的长者。他希望从长者那里获得一..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供养。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到时候,天人把供养送来,天天送供养,人天对他都赞叹。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
边念佛边杀生,果报很严重!
我们作为人类,如果对其它众生的生命不屑一顾、随意践踏,这样非常恶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
鸟巢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
平常之心不平常
平常之心不平常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从容地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日出日落,经受人生挫折的考验,轻装前行,你才会活出一个真实快乐的自我。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