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弘一大师的人生终点为何天地迥别?
屈原与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两个巨匠,也是千古文人中思想境界超拔的两颗璀璨星辰。孤高激昂的才情,成就了他们的文化艺术地位;深切的爱国爱民情怀和始终坚持正义的精神,铸就了他们非凡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然而,两人的人生终点却天地迥别,令人慨叹!
屈原,一生情系楚国,忧国忧民,几次流放皆不肯背楚而去,面对楚国的衰败,宁可怀石投江来结束自己满腔的哀痛,也不肯同流合污,苟活于世。他一生高洁却遗伤千古!
如果当时佛法已经传到中国,不知道伟大的诗人屈原是否还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和抱负?他是否会多一份了达与超然,勘破世事无常,跳出无谓挣扎?或者化满腔热血为大悲菩提,以一种积极而又不悲不怨的态度投入到对自我与国人的救度中,而不是投入江水,千古流伤呢?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文人,如屈原一样,空有一腔报国志,却郁郁而终者不知凡几。杜甫、李白、李贺、陆游、辛弃疾等等,无论他们在历史上怎样耀眼,怎样流芳千古,都没能跳出文人的捆缚。“学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是他们毕生所求。
他们所有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抱负还是以“求取功名”为人生坐标,一生都耗在仕途的挣扎和宦海的浮沉里。他们所有远大的抱负都在世事的迁变、无常与不遂意中夭折,且自身也在愁似春水的失意烦恼中不能自拔。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道出了多少苍凉!
而少年即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弘一大师却以其对人生的独具洞察力,走出了文人郁郁不志的苍凉,他将忧国忧民的情怀毫无滞碍地贯彻始终。
弘一大师说过:“无论如何,在我看来,佛教为世人提供了一条医治生命无常这一人生根本痛苦的道路,这使我觉得没有比佛法修行更为积极和更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1918年春天的一个清晨,薄雾西湖里,两舟相向。弘一法师出家前的妻子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弘一大师说出一句浓缩的心语:“真正的爱,就是慈悲。”。在大师的灵魂深处从来都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曾经的挚爱,而是——国民安乐,普渡众生。
弘一大师出家前,与那些爱国文人一样,报效祖国,为民效力。他选择了执笔为教的事业。然而残酷的现实,让大师发现自己同历史上太多的文人一样,陷入了无力改变现状,无力改变社会腐败的痛苦中。所幸的是,大师没有像多数文人一样颓废自弃不能自拔。孤高的灵魂在动荡的暗世里依然没有放弃求索,直至际遇佛法因缘,毅然决然出家。出家后的大师不似那种深山索居的出世高人,而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始终贯彻自己爱国的抱负和予众于乐,拔众之苦的行持中。
1937年,日本飞机疯狂轰炸厦门,大师即于墙壁写下“殉教”二字。不畏生死,始终坚持开堂讲课,还亲手书写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中堂,并号召僧众:“我们佛教徒属国民一分子,爱国之心不当后人……”在大师的影响下,佛教徒成立了战时救护队,救治伤病员,掩埋死难者,大还把寺院变成收容所,安置灾民,并尽己所能供给灾民。
大师毕生修持,严谨自律,以身垂范,心地明净,终于在无私利他,救拔众生的过程中圆成了正果,于临终前三天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大字。圆寂后,法体烧取舍利子一千八百多颗,舍利块六百颗,大师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回望弘一大师的一生,我们无法否认是佛法造就了一个文人的典范,成就了一个不朽的传奇。相比弘一大师的圆满,笔者更加哀痛屈原的遭遇。同处乱世,同样才情,同样孤高,同样爱国爱民,结局却迥别殊异!哀屈原之未遇佛法,不识世事无常,万法皆因缘之真谛,不识人身难得,面对世事沧桑而逃避轻生!
这就是两位文化巨匠之人生终点迥异的根本原因所在。
佛法揭示了宇宙人生与万事万物的真理。愿佛光普照,屈原的悲剧不再发生;愿所有文人都能远离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与沉沦,像弘一大师一样,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佛法武装自己,自救救他。
——End——
撰稿:篱菊半开
编辑:上福地
2024-03-17 13:54庄子试妻
有一天,庄子在山上遇到一名女子,蹲在新坟前,拚命摇扇,好像要把坟上湿漉漉的土煽干。庄子不解她的用意,便开口问她。她表示,坟中葬的是他丈夫,丈夫临终遗言,要等坟上土干后,她才可以改嫁。她等不及了,于是猛..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 给同事的妇女节祝福语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将你的三八节祝福送给与众不同的她。还在为找不到好的祝福短信而发愁吗?小编特献上妇女节祝福短信祝福语大全。祝美女们妇女节快乐!1. 我们的节日,我们..
开启自性的芬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本该是阳光灿烂、艳丽缤纷……,可是令人痛惜的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
康藏佛土德格县 善地春雪美翻天初春的甘孜州,美得不可方物,国道317上的康北明珠德格县更是银装素裹,苍莽遍野。春雪,如期而至,春雪下的大,化得快!早早开始登山,赶在融化之前纪录下这美轮美奂的佛国春雪图。德..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
在做法事超度婴灵时妈妈有感觉吗-说说自己的心中感受再说婴灵。这一年间,曾为许多缘主来超度婴灵孩子,只是到了今年,二次寻师傅帮助超度新造成的婴灵孩子。这样的事情出了三五例,师傅我有些难过,此前孩子超度尚..
地藏经略谈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
地藏经略谈(四十四)十斋日转读地藏经的大利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如来赞叹品第六【南阎浮提众..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
巴楚仁波切:用福德来赚钱的绝密!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
开启“不在意”的功能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有位老人的话耐人寻味:“一件..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在这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是哪八种呢?”一者,善于观察适当的时节因缘而行布施。二..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在佛陀时代,当时的僧团是不炊爨的,僧众都是到城里去托钵化缘。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们到城中托钵,来到一梵志家门口。屋里忙着煮饭的妇人,忽然觉得..
度化众生记得别把自己「染污」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现在应该去利益众生。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帮助别人。什么是;把握自己呢? 在发利他心、做利益众生事情的时候,不能染污自己,不能失去道心。..
可以错,但不要错过
每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我都很欣赏那些已经取得了很高积分而选择继续答题的选手,钦佩他们的勇气。而有一个选手却是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当时那个选手只剩下最后..
哲人与石匠
哲人与石匠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第一个不平等因。第一性的东西在推动,造出一切万物的,大梵天也好,什么也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个非因即因。一切哲学里边,把时间或者是空间或者是精神或者是物..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
宽运法师:凡事先问自己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石禅师和一个青年男子偶遇,于是二人结伴同行。..
在做事中修行
在做事中修行昨天晚上,小组共修的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其中,在第一讲关于“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讲解中,导师提到,在佛教的修行里,有一个法门叫做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跟我们世间上的人所理解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