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大将的降魔壮志
竹林紫苑
不论是历朝历代还是现代,志气通常是一个人最大的内在美,志气有高下,高的是为国为民甘愿牺牲自己,小的则是俗话讲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不论大小亲疏,都有各自的志气,最常见的莫过于正在奋斗的年轻人,莫不是胸怀大志。
这种志气也适用于佛教的修行者身上,即佛教修行讲究离欲,对于暂时无法舍身出家的人佛陀亦订制在家修行,用方便手段令平等齐达觉地,然而无论在家出家,其实都很难,原因是自己当初所发起的“凌云壮志”会随着事物的变迁而淡薄。
何谓事物的变迁,即如今教内诸多大德都会引用冠以种种名相之词的“世事无常之态”。
最耳熟能详的当属阿难尊者与摩登伽女,这是宿缘所感,虽说阿难尊者是由于中了先梵天咒,但其实也是他的道心不定,故而佛陀才会说楞严咒让文殊菩萨去救阿难尊者,并且七处征心,让阿难尊者心得开悟道心坚固。
这是教内几乎公认的经典典故之一,即没有人会再说阿难尊者的错处,反而会感谢他的宿缘引导出楞严经,但是同来教内的后辈弟子就没有如此幸运,几乎世人对于他们始终是带着有色眼镜定义。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句话用来形容佛教并不为过,即佛教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去继承弘扬,当中的出类拔萃者后世莫不尊称其为祖师大德。
如同翻译过很多佛经,以言辞优美着称的鸠摩罗什法师,他当时的名声已经散步到中原地区,而当时的历史正在经历最为黑暗的朝代,五胡乱华造就十六国并立,鸠摩罗什法师原本就是贵族后裔,好不容易发心修行,弘扬佛法。
可随着他的名声广布,前秦君主苻坚派遣吕光灭了西域抢夺鸠摩罗什法师,吕光原本对鸠摩罗什法师无感,对他进行百般凌辱,更是命人以酒强行灌醉鸠罗摩什,将他和龟兹国公主一起关进小黑屋,鸠摩罗什法师就如此破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戒。
对于一个虔诚的修行者,破戒无异于是人生最大的污点,如同古代的囚犯在脸上刺字,虽然懊恼,痛苦,可好在鸠摩罗什法师并未意志消沉,而是忍辱偷生,最终在十余年后后秦新君姚兴以国师之礼迎接鸠摩罗什,于草堂寺讲经说法并且翻译出大量佛经。
可以说后世流传的鸠摩罗什法师娶妻亦是帝王想要令他留后,法师此刻已证得不以身体为身体的境地,方顺此恶缘,更能以吞针不伤惊退欲效法者的邪心,鸠摩罗什法师以出家身所遭遇的一切,即为世事无常态之一。
现代社会中,世事无常态更加明显,即不论在家出家,纵有胜因缘能够发起修行之心,可所遇对境实难跨越,如海涛法师说过如果哪天你回家看到自己的老公(老婆)在和别人上床,假的,眼睛业障重,这句话经常被其它宗教用来诟病,认为佛教修行在自欺欺人。
实则这句话说的并没有毛病,有毛病的是看待的人,佛教里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你当下拥有的一切,妻子,钱财在你一气不来就不在是你的,而现代社会讲究法制,如果你的老公(老婆)有人了,被你撞到,你不淡定处置亦会麻烦不断,家丑不可外扬是其一,打人也要受法制,能有其他人也说明和你感情不是最初,你越是激动那就越是一团糟。
如果是修行佛法的人,已经深达诸法实相的尚影响不大,未达诸法实相地步者就会心恨难平,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纵然是佛菩萨此刻现身,亦难以唤其回头。
在密教中的大元帅明王,也被称为鬼神大将,很多人下意识都知道此尊是降魔第一护法,可魔从何处降伏却是很多人都不知晓的核心秘密。
大元帅明王的本地原本是空王佛座下的在家居士,他生活富饶,家庭和谐,有一天见到世人受苦的太多,故而告别妻子在六十年里救人饥渴,有一天路过荒野遇到强盗,强盗杀害他,他并未升起任何的嗔怒冤仇之心,而是自念本无罪过而受无辜横死,当做大力勇猛之神,降伏一切恶人鬼神。
其实大元帅明王的因地之缘就已经揭露了这个秘密,即他原本就是深信佛法的修行弟子,勤行六十年并无一丝一毫的过失,但世事的变迁无常却令他无辜横死,他并未如同一般世人一样的被这个世事给拘束,而是借助此世事从自己推及于人,本来是横死恶事反而成就了他。
而大元帅明王所谓的降魔,就是护念自心的清明于世事无常态中坚定不变,心魔不生则外魔不起,纵有前来诱导的外魔亦会被大元帅明王的大力勇猛给惊退,而大元帅明王更是深具救苦救难,六道现身,济度所求,扶危抗厄等等无量利益功德,令众生修行的凌云壮志并不虚过。
大元帅明王随心密护真言
嗡,阿噜尼,阿噜尼,密dei库类,吽,阿踏哇库呀,斯哇哈。
人在修行的时候多会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在叹服祖师大德并以其为标准的时候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祖师大德的考验和磨难,如虚云法师曾经乘船睡通铺却被少妇勾引,虚云法师能够立即坚守本心并念诵楞严咒,若是一般人早已心志动摇并诱发出诸多障碍。
大元帅明王是隐居人师父密修的本尊,这一尊拥有无量无边的利益功德,这一条随心密护真言就是隐居人师父所传,并无诸如其它本尊一般的复杂仪轨,只要能把真言执持即得大元帅明王随身不离,此条真言通一切用,即不论是有缺财,鬼神障,病苦,还是为了度亡亦或者想要抽身脱离复杂的因缘缠绕,皆可忆持此真言,并多多诵持“拿摩阿吒薄俱鬼神大将”名号,必定受益无穷。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堕胎对于女人来说是道永恒的伤,梦魇般一生如影随形讲述人:绿莹31岁精算师第一次堕胎年龄:22岁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没有一天没想到过他,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他叫做我的孩子,他只是一个没成的胚胎..
奇怪的友谊
奇怪的友谊真真在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是失忆症,于是不知怎么的,就和一直叫珞珠的老虎交上了朋友。他们两个亲密无间,如果真真被老狼追击,珞珠就立刻窜了出来,老狼便不敢来袭了。每当珞珠受了伤,真真便用自己的..
随缘之义
随缘之义 杨云唐 识与智的最主要差别在—识是有「自我」的成分,而智是脱却了「自我」的色彩。意识,它所取的都是有利自己、保护自己、顺于自己的;所以它能自己养胖自己。也因此,意识活在自己世界里,一直在自我堆..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
圆 梦 王宽心
圆 梦 王宽心我曾有过一个梦。此梦已圆多年,然而却羞于启齿,原因是,别人为了圆梦,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我圆梦,未有点滴付出,却坐享其成。此因此果,作下陈情。我是学俄语的,对地铁的了解,早在上世纪中叶。当..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俗话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能否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几乎决定了人生最后..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问: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答:以末法时代,我们凡夫众生要修学,很多人在弘扬佛法,到底谁讲的才对呢?很简单,依法不依人。无论出家在家大德,他所讲的,引经据论,我们就听从;不..
堕胎活见鬼
堕胎活见鬼 小饼的大姐是北京人,他有个女性朋友,婚前曾经堕过胎,无神论者,毫不在意也毫不愧疚,婚后生了个大胖儿子,红红火火。 儿子几岁的时候,突然开始天天哭,用稚嫩的声音惶恐的哭喊:窗外有人!窗外有人!..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妙江法师我们向往正法住世,这也是一种动力。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就是这个动力,就是正法住世的能量。诸位都是能量,我们出家人也是能量。三宝就代表明灯,大家能..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原文]智首菩萨说念佛《华严经》云:“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做。” 智首菩萨说念佛在《华严经》中,智首菩萨劝人念佛的偈子中说:“作为法王子,在平时..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可知学佛为吾人极平常极必要之事。而决非不近人情者也。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外有所谓佛理佛法..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