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龙王略考
秽迹金刚像臂缠八龙以为庄严,考略一下佛教中的龙。
佛教中的龙族:
名相:
龙梵语叫做nagarajah那伽罗惹,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形态与中国土生的“龙”略有区别,似是摩竭鱼(鲸鱼)与中国龙的混合物。《智度论》曰:‘那伽,秦言龙。’《梵语杂名》曰:‘龙,梵名曩誐。’《善见论》十七曰:‘龙者长身无足。’
身份、能力:
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龙王乃一切权势之王、掌握一切财富、倘能发心供养令彼欢悦,则众生现世可速获财富,福慧增长并得大威权势、事业顺利、财源广进等大福胜报。“天龙八部”是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天,梵语deva,包括三界的诸天。《慈云之天竺别集》上曰:‘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为洪流。’辅行四曰:‘龙得小水以降大雨。’五不思议之中有龙之不思议。《海龙王经》四:大海龙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免其难。龙王为龙中威德特胜者,系对其眷属而称为“王”。龙王在佛教中多以护法神的身分供奉和护持佛舍利、佛经等佛的“法宝”。《孔雀王经》,《大云经》等多说诸龙王之护持佛法。
护持教法:
相传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即曾有名为迦罗和郁加罗的两位龙王兄弟,一个在左边洒温水,一个在右边洒冷泉,为佛祖沐浴净身。在《过去现在因果经》里,浴佛的龙王成了难陀和优难陀,他们“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迦等“天龙八部”也在空中作天伎乐,歌唱赞颂,烧香散花,抛撒天衣、缨络,“缤纷乱坠,不可称数”。
经典出处:
有关龙王的佛经很多,这里随便列举几部。西晋竺法护译有《海龙王经》,谓佛在灵鹫山说法时,海龙王率众来听法,生欢喜心,礼请佛至海底龙宫。佛坐狮子座上,宣说妙法,化导龙众。《大集经》记载说:“尔时梵释天王、龙王、夜叉等,合掌向佛作是言……悉共守护。”《大云轮请雨经》等经还载有称赞天龙八部威德的“天龙八部赞”;《善见论》卷十七记载:“龙者,长身无足”;慈云《天竺别集》卷上说:“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滴水,散六虚以为洪流”;《海龙王·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说:“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花,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花,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海龙王经·请佛品》载,佛接受海龙王的邀请,入龙宫宣说大法。又《龙树传》载,龙树比丘曾随大龙菩萨入海,在龙宫中发七宝华函,获得《华严经》。《孔雀王经》、《大云经》、《僧护经》等佛经均载有龙王护持佛法的故事。
龙女成佛
娑竭罗龙王之女,八岁,诣灵鹫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有速得佛者否?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中略)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中略)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于现前,头面礼敬。(中略)尔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谓汝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中略)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此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龙王数目、名义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举出七龙王。谓诸龙王能兴云布雨,令众生之烦恼消灭。
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是提到八大龙王,分别是:持地龙王、欢喜近喜龙王、马骡龙王、目支邻陀龙王、意猛龙王、持国龙王、大黑龙王、翳罗叶龙王,所以称之为天龙八部,一百卷的《瑜珈师地论》的第二卷内,就对这八大龙王有所祥述。
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花经》里,龙王有八位。他们是:难陀龙王(Nanda)、跋难陀龙王(Upananda)、娑加罗龙王(Sagara)、和修吉龙王(Vasanki)、德叉迦龙王(Taks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p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钵罗龙王(Utpalaka)。
唐代翻译的《华严经》中,龙王增至十位,名称也不同于上述八位。他们是:一毗楼博叉龙王,二娑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幛龙王,六德义迦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净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恼龙王。
《佛说灌顶召五方龙王摄疫毒咒上品经 卷第九》载有161龙:
“佛告阿难汝当谛听谛受。东方青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阿修诃。七七四十九龙王。典领东方小龙伴侣七十万亿。山精杂魅毒病厄难。皆当说其名字护病者身。能使小龙摄毒不害病者。使身中诸毒自然消灭。病愈热除平复如本佛图那龙王三物都路龙王娑揽摩龙王三物弗路龙王因台罗龙王婆伽楼龙王摩伽娄龙王难陀那龙王优钵难陀龙王修陀利舍龙王婆修只龙王德叉迦龙王阿娄卢龙王婆娄卢龙王伽娄卢龙王沙梁瞿龙王思利曼陀龙王思利健陀龙王思利婆栗陀奴龙王思梨[台-台+(犮-乂+又)]陀龙王阿婆卢龙王思婆卢龙王修婆睺龙王须弥睺龙王修弥弗多罗龙王旃陀罗弗多罗龙王那栗陀奴龙王伽栗阇奴龙王苾阇陀奴龙王思普陀奴龙王婆梨沙奴龙王毘摩娄龙王阿梨伽思梨沙龙王婆伽梨思龙王竭波思梨沙龙王伽婆思梨沙龙王无勒思利龙王害坻思梨沙龙王竭陀罗婆梨俱龙王阇那栗陀龙王质多斯龙王质多勒叉龙王那某旨龙王阿罗婆娄龙王某旨邻陀龙王阿勒伽浮龙王思利龙王思梨只吉龙王揽菩卢龙王
佛告阿难南方赤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那头化提。五七三十五龙王。典领南方五十万亿诸山精魅鬼。二十万亿弊小龙辈。吐毒气者害于人民。令其摄毒莫复害于人民。有得毒病者。皆当呼此龙王名字令诸万姓休息安宁病消热除。龙王施命平复如本只利弥龙王阿那俱龙王阿难陀娄龙王害多盖朱龙王慢陀俱龙王冰伽娄龙王伊罗[台-台+(犮-乂+又)]陀罗龙王伤瞿龙王阿婆罗娄龙王阿多俱龙王优婆伽多俱龙王波罗提浮龙王那罗耶[少/兔]龙王达婆娄龙王毘无龙王阿勒叉龙王思罗婆睺龙王强伽那龙王思度龙王薄刍龙王思陀龙王茫伽娄龙王毘大都龙王修波罗坻度龙王毘罗婆奴龙王陀罗难陀龙王[台-台+(犮-乂+又)]陀罗龙王尼弥陀娄龙王修[台-台+(犮-乂+又)]陀罗龙王修梵陀罗龙王波罗旃陀罗龙王慢陀奴龙王摩根陀罗龙王陀婆伽罗龙王徒菩北多俱龙王
佛告阿难西方白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诃楼萨叉提。三七二十一龙王。典领西方九十万亿诸小龙辈。及山精魅鬼二十万亿。有疾急者唤是龙王名字之时。是诸小龙各摄毒恶。不害万民长得欢乐。众病除愈平复如本徒菩鲁嘻多俱龙王摩那利龙王斯为多俱龙王阿勒多龙王败兜多罗龙王[台-台+(犮-乂+又)]陀罗波兜龙王肫头毘龙王安婆罗坻陀罗龙王半陀修都龙王提梨坻赖兜龙王毘娄勒俱龙王毘娄博叉龙王毘舍罗摩龙王奢伽某伽龙王旃陀婆那龙王瞿陀无那龙王半阇娄龙王半阇周娄龙王波罗独都龙王便头龙王优婆便头龙王
佛告阿难北方黑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那业提娄。四七二十八龙王。典领北方百亿诸小龙辈。及山精魅鬼十三万亿。毒病疾厄恐怖之日。唤是龙王名字之时。诸小龙辈各摄毒气。不复害人万民安乐。病苦消除众善补处。平复如本龙王力也波利俱龙王只遮尼俱龙王伽阇那俱龙王深林婆俱龙王某栗那瞿昙龙王某罗摩奴须龙王慰多罗摩[少/兔]娄龙王阿摩[少/兔]娄龙王佉伽娄那龙王曼陀罗俱龙王慰多祺龙王阿罗婆罗龙王摩罗摩[少/兔]龙王毘住龙王伊他婆娄龙王摩那思龙王只罗哆俱龙王伽毘卢龙王思婆娄龙王慰婆娄龙王恒伽惧龙王[台-台+(犮-乂+又)]陀摩[少/兔]龙王木叉俱龙王婆罗木叉龙王俱佛提龙王甘婆罗思和娄龙王伊罗弥丘龙王难陀优婆难陀喻龙王
佛告阿难中央黄龙神王。其上首者名曰阇罗波提。四七二十八龙王。典领中央诸小龙辈六十万亿。及山精杂魅鬼十二万亿。若诸人民悲忧衰恼。变怪众灾水火之厄诸怪屡生。亦当应写上龙王名字。各随所主。厌除万怪令其消灭。呼是龙王名字之时。是诸小龙山精杂魅。即便隐毒不复害人。万民欢乐国土安宁。雨泽以时民无荒乱。人王喜悦称善无量阿周都龙王波利伽留龙王修某丘阿陀含龙王健陀阿娄龙王僧伽娄龙王提梨弥阿娄龙王周修诃龙王那头伽提那龙王诃数萨伽提龙王那仆提娄龙王那速提龙王萨迦陀那龙王优耨萨龙王禅然萨龙王阿宿提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萨迦陀那伽龙王优耨达龙王禅然萨龙王阿宿罗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周龙王阿那婆达龙王摩那斯龙王难陀龙王[台-台+(犮-乂+又)]难陀龙王
佛告阿难是为请召龙王名字如是。我敕诸方大龙王等。及山精魅鬼摄诸小龙。五色之气云雾毒害侵陵万民。我以敕竟。龙王受教魅鬼亦然。便摄小龙使不行毒害于人也。”
计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十龙王、八十一龙王、一百六十一龙王、 一百八十五龙王之说。
3.八大龙王
上面已提到《法华经》中的八位龙王名号难陀龙王(Nanda)、跋难陀龙王(Upananda)、娑加罗龙王(Sagara)、和修吉龙王(Vasanki)、德叉迦龙王(Taks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p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钵罗龙王(Utpalaka),多数(约5位)与唐密经典中所见龙王名相同,有些是译法上的差异标音字使用不同。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 卷第四》
龙王名称
方位
身色样貌
1
阿难多大龙王
东方
色如黑水有七头。二手合掌执持莲华。胡跪而坐瞻仰菩萨。恒与怛里部诣龙女同住。此八大龙王皆戴宝冠。及有摩尼光明破一切黑暗。种种庄严。复各有蛇头吐水降雨。
2
[口*缚]酥枳龙王
南方
深黄色
3
德叉迦龙王
西方
白色;
4
迦里俱咤迦龙王
北方
赤色
5
商佉波罗龙王
东南方
6
大钵纳摩龙王
西南方
7
钵纳摩龙王
西北方
8
俱隶迦龙王
东北方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卷第五》
“八叶莲花上有八大龙王。所谓阿难多龙王。酤哩哥龙王。[口*缚]酥枳龙王。怛叉哥龙王。摩贺钵讷摩龙王。羯哩酤咤哥龙王。商珂播罗龙王。钵讷摩龙王。”
(同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 卷第四》)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难那龙王、俱梨迦龙王、得叉迦龙王、摩贺鉢讷摩龙王、羯哩俱吒迦龙王、 [口*缚]苏枳龙王、螺鉢讷摩龙王。
(同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 卷第四》)
《孔雀王呪经》
“东方青帝大神龙王各领八万四千鬼持于东方
南方赤帝大神龙王各领八万四千鬼持于南方
西方白帝大神龙王各领八万四千鬼持于西方
北方黑帝大神龙王各领八万四千鬼持于北方
中央黄帝大神龙王各领八万四千鬼持于中方
……
东方大神龙王金刚密迹士普贤菩萨药王药上救脱菩萨入
南方大神龙王金刚密迹士普贤菩萨药王药上救脱菩萨入
西方大神龙王金刚密迹士普贤菩萨药王药上救脱菩萨入
北方大神龙王金刚密迹士普贤菩萨药王药上救脱菩萨入
中央大神龙王金刚密迹士普贤菩萨药王药上救脱菩萨入
东方大神龙王名诃头诃于佛大会时自言我当护是汝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呪
南方大神龙王名诃楼勒叉提于佛大会时自言我当护是汝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呪
西方大神龙王名那头华于佛大会时自言我当护是汝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呪
北方大神龙王名诃梨勒叉提于佛大会时自言我当护是汝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呪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大龙王之名字所谓难陀龙王、拔难陀龙王、娑竭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
(同于《法华经》)
4.八大龙王为十大明王身庄严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载:
“尔时世尊大毘卢遮那金刚如来。说此十大忿怒明王。各有三面面各三目。目大赤色作忿怒顾视相。以黑色难那龙王及俱梨迦龙王系于发髻。以金色得叉迦龙王为耳环。如赤金色摩贺鉢讷摩龙王为手钏。以白色羯哩俱吒迦龙王为络腋。如红莲花色[口*缚]苏枳龙王为系腰。白色如螺鉢讷摩龙王为足上铃铎。如是八大龙王以为装严。如是十大明王皆作大恶相。以虎皮为衣髑髅为冠。发髻竖立作赤黄色。顶戴阿閦如来。各有日轮圆光及座。正面笑容。右面微现忿怒相。左面大恶相。利牙咬唇颦眉立如舞势。”(同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四》,但身色略有不同)
龙王名称
身色
庄严之部位
1
难那龙王
黑
发髻
2
俱梨迦龙王
黑
发髻
3
得叉迦龙王
金色
耳环
4
摩贺鉢讷摩龙王
赤金色
手钏
5
羯哩俱吒迦龙王
白色
络腋
6
[口*缚]苏枳龙王
如红莲花色
系腰
7
螺鉢讷摩龙王
白色
足上铃铎
8
注:因原经文中前面只有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无能胜大忿怒明王、你罗难拏大忿怒明王、大力忿怒明王4位于行文说明身相时明文书写有八大龙王严身,余为经尾提到皆以八大龙王为饰。而原经虽云八大龙王,书写时只有7大,盖因明王多有六臂者,又双手或双足所缠之龙王不同等因。
因秽迹金刚即是十大明王之一,故由此可推知秽迹金刚八臂所缠金龙即此唐密经典中常见之八大龙王。
龙王具有很强大的神力,龙力是五不思议力之一,素来列于佛教之护法行列,并在天龙八部中排在很优胜的位置。虽然佛经中释尊亦曾与毒龙(火龙)相处,但想来龙中亦具十法界,其佛道如龙女者,龙王多充当护法之职,其余之龙族、火龙亦不乏畜生道等恶趣。无疑,因为十大明王代表佛之大勇力,具备了降服具力龙王之道力,故以臂缠八龙而表龙王护持之金刚的无上身份及道力。
宋代画家张胜温作《法界源流图》,画了其中的六位(缺摩那斯龙王和优钵罗龙王)。这六位龙王都是人间王者的形状,穿袍蹬靴,携侍带眷,衬以天云海水。
东密现存的龙王造像也多是人的形状。
5.藏密中的龙王略说
5.1概介
在释尊面前发誓保护佛法有功之八位护法,都是佛菩萨之化生,介绍如下:
(1)广财龙王(2)莲花龙王(3)力游龙王(4)安止龙王(5)大莲龙王(6)守螺龙王(7)具神龙王(8)无边龙王
另作:
捏嘎龙王。衮嘎倭龙王。宗那仁千龙王。太也龙王。童炯龙王。挪给龙王。虐今龙王等八大龙王。一切龙王及其眷属非常敏感,且喜绝对洁净。
5.2供养龙族之对象
(1)菩萨化身之八大龙王
供养他们,众生得福报。福报越大的人,越多的地方,龙族越喜欢接近你,帮助你。
(2)一般龙族
分有相无相两种,如蛇,60%之牲畜,饿鬼中之龙族;地,水,火,风,空中之无相龙族……
此类龙族散居在地、水、火、风,空五大中,众生行事时很轻易伤害他们。
5.3法门:
(1).烟供
(2).水供
(3).药供 (龙生病,将药投入水中烧、水中流为他们治病)
(4).供养龙王宝瓶
八大龙王宝瓶
【宝瓶内装圣物】
能摄招法界地、水、火、风四大咒轮、息灾、增益、怀爱、降伏四大咒轮、能摄招福德、禄位、寿元、喜乐之18种珍贵上等中药材、能调治身中诸疾的108种药材香末、圣地的药材香木、六良方、五榖、五药、五甘露、金、银、铜、铁、珊瑚、水晶、珍珠、琥珀、密腊、琉璃、青金石、绿松石、玉、红宝石、五谷、五香、五色布与历代大成就者舍利、法药、甘露.......诸多共与不共圣物,悉数装脏于宝瓶中。
而此龙王宝瓶装脏完成后再由经仁波切僧众多日修法加持,具有无边功德妙用。
甘露龙药
龙药的取得需要相当的清静,并且由出家僧众依照仪轨调配、修法制作而成。
敏珠林寺制作,工序繁复,耗费时间。(系根据敏珠林历代法王、米旁仁波切、藏医学家钦绕诺布的秘方而配制。配料有天眼珠、五宝、白檀香、紫檀香、三果、肉蔻等十多种天然药物配制而成。并由僧团按仪轨修法加持。)可用于龙王宝瓶、祭龙食子、祭龙香、祈雨等龙王仪轨均可使用。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
堕胎是道永恒的伤堕胎对于女人来说是道永恒的伤,梦魇般一生如影随形讲述人:绿莹31岁精算师第一次堕胎年龄:22岁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没有一天没想到过他,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他叫做我的孩子,他只是一个没成的胚胎..
奇怪的友谊
奇怪的友谊真真在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是失忆症,于是不知怎么的,就和一直叫珞珠的老虎交上了朋友。他们两个亲密无间,如果真真被老狼追击,珞珠就立刻窜了出来,老狼便不敢来袭了。每当珞珠受了伤,真真便用自己的..
随缘之义
随缘之义 杨云唐 识与智的最主要差别在—识是有「自我」的成分,而智是脱却了「自我」的色彩。意识,它所取的都是有利自己、保护自己、顺于自己的;所以它能自己养胖自己。也因此,意识活在自己世界里,一直在自我堆..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
圆 梦 王宽心
圆 梦 王宽心我曾有过一个梦。此梦已圆多年,然而却羞于启齿,原因是,别人为了圆梦,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我圆梦,未有点滴付出,却坐享其成。此因此果,作下陈情。我是学俄语的,对地铁的了解,早在上世纪中叶。当..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姻缘靠天定?算命先生都说孤独终老的姑娘,靠这个办法竟然找到如意郎君收获幸福美满 俗话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能否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几乎决定了人生最后..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
信愿法师: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问:念佛修行如何择法择师?答:以末法时代,我们凡夫众生要修学,很多人在弘扬佛法,到底谁讲的才对呢?很简单,依法不依人。无论出家在家大德,他所讲的,引经据论,我们就听从;不..
堕胎活见鬼
堕胎活见鬼 小饼的大姐是北京人,他有个女性朋友,婚前曾经堕过胎,无神论者,毫不在意也毫不愧疚,婚后生了个大胖儿子,红红火火。 儿子几岁的时候,突然开始天天哭,用稚嫩的声音惶恐的哭喊:窗外有人!窗外有人!..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
妙江法师: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都是正法住世的能量妙江法师我们向往正法住世,这也是一种动力。每一个四众弟子的发心就是这个动力,就是正法住世的能量。诸位都是能量,我们出家人也是能量。三宝就代表明灯,大家能..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四[原文]智首菩萨说念佛《华严经》云:“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做。” 智首菩萨说念佛在《华严经》中,智首菩萨劝人念佛的偈子中说:“作为法王子,在平时..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
太虚大师:为何要修学佛教可知学佛为吾人极平常极必要之事。而决非不近人情者也。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外有所谓佛理佛法..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