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3 21.P0291 冰揭罗天童子经 (1卷)〖唐 不空译〗
大正藏 No. 1263 冰揭罗天童子经
唐 不空译
1卷
冰揭罗天童子经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若有行者持此明者。或能乞食或专吃乳粥或能自食。当于像前持诵满三十万遍。然后作火法。取玉柔作一千八片。一诵一掷火中烧。每日三时满四日。证云云所求皆遂。
又取玉柔和安悉香作丸。从黑月八日起首终十四日。日别三时时别诵一千八遍。以前丸掷火中。其童子或昼或夜。必来现身而为伴侣满一切愿。任意使令无不谐克。
又法取安悉香作丸。于七日中每日三时。时别一千八遍。一诵一掷一丸火中。必获邑主无事不果。
其行者欲行此法时。先应诵七十万遍。
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长六指作童子形状。左手把果右手垂作满愿掌向外。置道场中。作种种饮食乳粥香花供养。取赤色花。每花一诵一掷童子身上。满十万遍其童子必来现身。即得满一切愿。日施千人上妙衣食无所阙乏。
又法每日三时。时别取苏合香作一千八丸。于火中满七日已。其童子现身指授伏藏。若能日日受持获大利益示其宝藏。及修罗窟穴亦然。指授必满其愿得大财宝。
若人被拘絷时。当诵此明即得解脱。
又法欲令一切人见即欢喜。称彼人名诵满十万遍即皆欢喜。
又法取无忧木。于高山顶上烧之。和安悉香作一千八丸掷火中。即得安稳成就欲令见即见寿命千岁。
陀罗尼真言曰。
又一本云。
其根本契者。二手虚心合掌。若召请时以禅智三度来去。若发遣时外拨三度。
请火天明契 真言曰。
发遣明曰。
其契相者。右手屈大指于掌中。头指屈如钩。以柱大指背当下节。余并舒之。召请时但以头指三招。若发遣时外拨三度即是。
护身契明曰。
其契者以右手作拳。竖大指触身五处即未然护。
冰揭罗天童子经
保延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于仲川之写了一校了
承安四年(甲午)十二月二十日以三本交合传受玄证本也
-1881 45.P0667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1卷)〖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
大正藏 No. 1881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1卷金师子章序夫龙象之蹴踏于乾坤。开奥藏兮说妙法。虮蚁之趹[跳-兆+同]于土块。传深法兮转法轮。杜顺智俨祖师既滂大法于碧落。香象清凉贤德早话明[王*果]于黄..
-1880 45.P0663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1卷)〖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
大正藏 No. 1880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1卷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晋水沙门净源述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
-1879b45.P0659 华严关脉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1879b 华严关脉义记1卷华严关脉义记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第一展转无尽者。复有二门。一为多。二类结来本。初者展最清净法界。为理智两门。即分菩提涅槃之异也。又理开体用。智分因果。即题中大方广佛华..
-1879a45.P0656 华严经关脉义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9a 华严经关脉义记唐 法藏撰1卷花严经关脉义记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
-1878 45.P0650 华严发菩提心章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8 华严发菩提心章唐 法藏述1卷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句颇缺脱。今以梅尾南都诸本随义参订改正。笔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异系之鳌头。法界义镜曰。香象大师菩提心章载法界..
-1877 45.P0641 华严游心法界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7 华严游心法界记唐 法藏撰1卷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序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而性亦非一也。盖世间之性贤与不肖也。贤无事。而不肖凿也。出世之性三衍。定性局。不定通。而进者性如。尽者性藏已。若夫..
-1876 45.P0637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6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 法藏述1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睹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药兴..
-1875 45.P0627 华严经义海百门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
-1874 45.P0613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4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 法藏述2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
-1873 45.P0598 华严经问答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3 华严经问答唐 法藏撰2卷华严经问答上卷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
-1872 45.P0597 华严策林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2 华严策林唐 法藏述1卷华严策林右唐贤首国师述夫华严宗旨。其义不一。究其了说。总明因果二门。因即普贤行愿。果即舍那业用。此诸界为体。缘起为用。体用全收。圆通一际。语其所以。不出缘起。以义回..
-1871 45.P0589 华严经旨归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1 华严经旨归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旨归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
-1870 45.P0536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4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70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唐 智俨集4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初会十门料简一经意 天王赞佛说偈初首显教分齐义 卢舍那品一乘三乘义章 胜音菩萨偈首立转法轮章 观五海..
-1869 45.P0519 华严五十要问答 (2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69 华严五十要问答唐 智俨集2卷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五十要问答二册者。华严第二祖云华尊者。撮略杂华之要义。往复征责以解其肯綮者五十余条。实可称义学之龟鉴者也。抑俨公者受称性之说于帝心大师。其制..
-1868 45.P0514 华严一乘十玄门 (1卷)〖隋 杜顺说.唐 智俨撰〗
大正藏 No. 1868 华严一乘十玄门隋 杜顺说.唐 智俨撰1卷华严一乘十玄门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
-1867 45.P0509 华严五教止观 (1卷)〖隋 杜顺说〗
大正藏 No. 1867 华严五教止观隋 杜顺说1卷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夫五教止观也者。华严初祖帝心尊者所造。且一乘十玄门也者。第二祖至相大师所撰也。偕释于大不思议经。而始起五教。乃立十玄。是显于无阂重重因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