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 21.P0171 佛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经 (1卷)〖宋 法天译〗

繁体

大正藏 No. 1233 佛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经

宋 法天译

1卷

佛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阿难陀等。我今宣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为彼人天作利乐故。若有吠多拏及步多等。于此大明王起根本业作诸障难。乃至药叉罗刹娑。起暴恶业欲破此明王者无能破坏。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贺娑你(引二)尾贺娑你(引三)护鲁祖鲁鲁(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若有聪慧之人。于此明王心不疑虑尊重受持者。彼人于啰惹门或在师子中。在道路时或非道路。心常忆念。乃至魔王处及遇彼冤家。以此明王常自拥护无诸恐怖。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度弭(引二)度度弭(引三)度么(引)嚩谛(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若有女人。专注受持。复能书写戴于顶上者。彼人所有财物。恒常丰盈无有耗散。一切眷属皆得安乐。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惹嚩惹嚩(二)惹嚩你(引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若有女人身怀其孕。久久不生受诸苦恼。受持此明皆得易生。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迦舍迦舍(二)尾迦舍(三)摩贺(引)迦舍(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若或有人于军阵中互相杀时。此无能胜而为拥护咸得安住。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吒吒跓(摘故反二)致跓(准上切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若或有人于迷醉时。或睡梦中乃至行住之时。彼步多众无能娆乱恒得安乐。又复有人以殷重心恒常受持讽诵宣说此无能胜。于昼夜中而为拥护。一心听闻。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贺啰(二)贺啰啰(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我今宣说彼恶魔罗恃其力势。现种种色相而来相持。菩萨见已止住其军。同彼兄弟而说此言。我千俱胝劫为求菩提。舍自身命及以男女。乃至财宝而无吝惜。发大誓愿修此精进难行苦行。为有情故起利他行。慈心悲愍觊得圆满。彼恶魔罗见此事已。来为我障。菩萨是时忆念此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以彼明力令彼魔罗及大军众。悉皆退散。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伊底弭底(二)底罗弭罗(三)弭底弭隶(引)你(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于是明王现女人相。来菩萨前合掌顶上。而说颂曰。


  大智慧宣说  如大光普照

  而我于今日  降伏魔罗军

  如汝过去求  无上正等觉

  乃得大无畏  魔罗军降伏

我今以彼明力。破坏魔罗及大军众并诸眷属。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迦嚩置(引二)迦嚩吒(三)谟隶(引四)曩俱罗(五)俱贺罗(六)么(引)隶(引)你(七)娑嚩(二合引)贺(引八)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如来正等觉  令一切世间

  得无上果者  毒药不能害

  器杖不能伤  火亦不能烧

  至于眠睡中  常不见恶梦

  若为王系缚  及在贼手中

  或山崖巇险  乃至于江河

  一切恐怖难  悉皆得解脱

  众罪及苦恼  解脱而安隐

  明力及慧力  而为大威德

  凡所作事业  能速得成就

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素[口*(隸-木+士)](引二)素素[口*(隸-木+士)](引三)嚩啰(四)嚩嚩啰(五)摩曩婆嚩(引六)娑摩啰(引七)护隶(引八)娑嚩(二合引)贺(引九)摩隶(引十)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一)

佛言我先求菩提时。作六牙白象时。为彼猎师而作遮护。斯若真实愿诸有情。一切苦恼皆得除尽。我于过去之世为海中龟时。身备割截心无嗔恨。斯若真实愿诸有情。所有疾病皆悉除灭。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呬隶弭隶你(二)度噜(二合)鑁跛能(去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佛言我过去世求菩提时。施于有情种种安乐。我昔为雉被猎师所获所要施与。起慈心观不生嗔恨。即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一)鼻哩(二)度度度你(三)摩贺(引)曩谛(引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五)度度度你(引六)呬致弭致(七)鼻致哩(八)娑嚩(二合引)贺(引九)

佛言我为忍辱仙人时。修忍辱波罗蜜多观。心不烦恼。观察一切有情由如赤子。我身出血而变成乳。我为求菩提一切施时。彼婆罗门来于我前。而乞其头以头施之乃以发索系缚于树。我于是时起慈悲心不生嗔恨。观婆罗门由如赤子。乃至妻妾皆悉施与我不求五欲乐不求王自在不求天富贵。真实为彼降伏魔罗及以眷属。乃至调伏一切冤家得最上位。为破彼故说大明大力。而能出生过去行菩提行。为降伏魔罗我今复说即说咒曰。

怛你也(二合)他(去声引一)企企[寧*頁](二)尾么那[寧*頁](三)尾度度度宁(上四)么贺(引)曩底(丁曳反)啰拏(二合)嚩底(五)么贺(引)嚩(引)啰他(二合)嚩底(六)醯醯醯(七)弭弭礼(八)始始抳(九)始抳始抳(十)悉哩抳(十一)弭哩抳(十二)么贺(引)弭哩抳(十三)礼礼[寧*頁](十四)弭里抳(十五)抳娑嚩(二合)罗跛(二合)嚩(引)你[寧*頁](十六)底底[寧*頁](十七)蜜底哩抳(十八)萨(转舌)嚩迦(引)么(引)啰他(二合)娑(引上)达[寧*頁](十九)设咄噜(二合)达哩洒(二合)抳(二十)设嚩达[口*(隸-木+士)](二十一)么贺(引)达[口*(隸-木+士)](二十二)你(泥翳反)跛多(二合)达[口*(隸-木+士)](二十三)乞刍(二合)噜(引上)跛谜(二十四)娑贺娑啰(二合)驮(引)[口*(隸-木+士)](二十五)尾么礼(二十六)乌仡啰(二合)底(丁曳反)乞瑟腻(三合二十七)么贺哆闭(二十八)设咄噜(二合)[哧*皮](引)佩孕迦(引)哩(二十九)布尔(仁除反)哆(上)底哩(二合)数路(去引)计数(三十)你(泥逸反)底焰(二合)路(去引)计数尾戍噜(二合)哆(上引三十一)悉驮(引)佐底哩(二合)数(三十三)路(去引)计瑟嚩(二合)[寧*頁](泥逸反)尔哆(上三十四)没啰(二合)憾么(二合)难拏数(二合)跛谜(三十五)悉弟设讫底(二合三十六)塞建(二合)驮写也(二合)尾戍噜(二合)帝(三十七)

我为汝说。彼大明力威德精进。天与阿苏罗两阵相持时。天忆念此无能胜彼自降伏。汝天精进与一切阿苏罗。相持汝天寿命千年。伺其方便彼无能得。若无能胜真实力。成就往于梵天。如是恒常作种种事业而无能胜彼梵天威德。而供养故诸佛所说。即说咒曰。

尾舍(引)礼(一)尾补礼(二)底(丁曳反)乞瑟腻(三合)苏底(准上切)乞瑟腻(三合三)阿仡[寧*頁](二合)娑(上引)你哩(二合)势(四)阿谟(引去)契阿钵啰(二合)底贺帝(五)谜佉嚩(引)喻娑么(引)怛么(二合)计(六)么贺(引)钵啰(二合)陛(七)尾你喻(二合)[寧*頁]陛(八)尾你喻(二合)哆(上)啰(九)[寧*頁]陛乞洒(二合)抳(十)阿仡[寧*頁](二合)钵啰(二合)陛(十一)钵啰(二合)入嚩(二合)栗帝(十二)嚩(引)喻[革*(卄/(ㄇ@人)/戊)](无钵反)怛参(二合去)钵啰(二合)么啰那(二合)宁(上十三)入嚩(二合)栗哆(上十四)入嚩(二合)栗哆嚩(引)喻[革*(卄/(ㄇ@人)/戊)](准上切)怛参(二合去十五)钵啰(二合)么啰那(二合)宁(上十六)入嚩(二合)栗哆(上引)仡[寧*頁](二合十七)尾瑟拏(二合十八)尾嚩啰嚩[口*(隸-木+士)](十九)阿曩礼阿谟(引去)契(二十)龋[口*(隸-木+士)]婆讫怛(二合)哆哩乞始(二合二十一)毕佐蘖瑳么(引)曩(引)野(二十二)吠半底部(上)哆(上)噜挽(无汉反)底(二十三)祢嚩(引)素啰(二十四)药乞叉(二合)啰(引)乞叉(二合)娑(二十五)毕舍(引)佐(引)么贺(引)疙哩(二十六)娑(引)誐啰(引)抳(二十七)钵啰嚩(二合)哆(上)拶阑(上)底(二十八)剑半底(二十九)乞刍(二合)盘(上)底(三十)秫噜(二合)怛嚩(二合引)[寧*頁]那(上引)能(上三十一)么贺(引)末[口*楞](上三十二)设讫帝(二合三十三)啰设讫帝(二合)啰乞始(二合)抳(三十四)阿你也(二合)部(上)哆(上)喃(去引三十五)么那部(上)哆(上)喃(去引三十六)怛啰(二合引)娑怛啰(二合)娑哆(二合)喃(上引三十八)设啰[哧*皮]祢尾娑(引)攞佐(引)哩抳(四十)贺哩冰(上)誐攞(引)乞始(二合四十一)啰讫哆(二合)乞始(二合四十二)啰讫哆(二合)[(廿/申)*蔑](无钵反)娑怛啰(三合四十三)驮(引去)哩抳(四十四)么贺(引)孽啰(二合)[口*枲](四十五)嚩啰祢(泥翳反)跛哆(二合四十六)帝孺设讫底(二合)塞建(二合)驮(四十七)嚩路野谜(四十八)尾曩(引)尸迦(引)谜(四十九)婆嚩设咄噜(二合)[哧*皮]娑嚩(二合引)贺(引五十)贺哩贺哩(五十一)冰誐攞(引)乞始(二合五十二)野娑尾你喻(二合)哆(上)野(五十三)钵啰(二合)尾你喻(二合)婆曳(五十四)度么么(引)里宁(上)曳(五十五)吠湿嚩(二合引)曩啰达啰(引)曳(五十六)阿尔(仁际反)哆野布哩(五十七)祢嚩那(引上)曩嚩僧(去)孽啰(二合)贺[哧*皮]野(五十八)唧致唧致(五十九)哩致[寧*頁]致(六十)枳里底里唧[寧*頁](六十一)醯醯醯醯醯醯醯醯(六十二)度噜尾度噜(六十三)唧哩[寧*頁]致计(六十四)娑啰尾娑(上)啰(六十五)跛啰嚩攞(六十六)惹惹惹惹(六十七)部染(仁昝反)钵啰(二合)娑(引)哩野(二合)左(上)娑嚩(二合引)贺(引六十八)

佛言我于后夜时日初出时。为于世间作最上修行圆满。成佛事业获得菩提。降伏魔军转于法轮。复有千俱胝净居天众来。于我前发甚深意。以柔软音请转法轮。

佛告舍利子言。谛听舍利子。此无能胜明王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舍利子昔过去之世。天与阿苏罗两相斗战。是时天众退散阿苏罗得胜。尔时帝释天主。即以此无能胜陀罗尼。书于金叶安旗帜头。复与相战。时天众得胜。阿苏罗军寻即退散。即说咒曰。

怛(上)你也(二合)他(去引一)没素谜(二)嚩素迦啰帝(三)曩(引)虞(上)那哩佐(四)迦播哩抳(五)娑嚩(二合引)贺(引六)

佛告舍利子。我不见有诸天及魔罗等。乃至人间沙门婆罗门。并阿苏罗一切鬼魅。阿跛萨么啰乾闼婆。药叉啰乞叉蘖路荼紧那罗。尾那夜迦布旦曩供盘拏。羯吒布多曩食生者等。于此无能胜大明王无敢违犯。如是大明王陀罗尼。若不见不闻者。乃是过去见在业所障故。

尔时世尊说是陀罗尼一切成就已。时阿难陀舍利子天人阿苏罗等。一心受持欢喜奉行。

佛说无能胜大明王陀罗尼经

-1882 45.P0671 三圣圆融观门 (1卷)〖唐 澄观述〗

大正藏 No. 1882 三圣圆融观门唐 澄观述1卷三圣圆融观门沙门澄观述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按指发挥。触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圣表法之二义。遂著三圣圆融观。一毛之智观难以度成。粗依教理。略示纲要。惟冀..

-1881 45.P0667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1卷)〖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

大正藏 No. 1881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1卷金师子章序夫龙象之蹴踏于乾坤。开奥藏兮说妙法。虮蚁之趹[跳-兆+同]于土块。传深法兮转法轮。杜顺智俨祖师既滂大法于碧落。香象清凉贤德早话明[王*果]于黄..

-1880 45.P0663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1卷)〖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

大正藏 No. 1880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1卷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晋水沙门净源述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

-1879b45.P0659 华严关脉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1879b 华严关脉义记1卷华严关脉义记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第一展转无尽者。复有二门。一为多。二类结来本。初者展最清净法界。为理智两门。即分菩提涅槃之异也。又理开体用。智分因果。即题中大方广佛华..

-1879a45.P0656 华严经关脉义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9a 华严经关脉义记唐 法藏撰1卷花严经关脉义记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

-1878 45.P0650 华严发菩提心章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8 华严发菩提心章唐 法藏述1卷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句颇缺脱。今以梅尾南都诸本随义参订改正。笔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异系之鳌头。法界义镜曰。香象大师菩提心章载法界..

-1877 45.P0641 华严游心法界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7 华严游心法界记唐 法藏撰1卷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序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而性亦非一也。盖世间之性贤与不肖也。贤无事。而不肖凿也。出世之性三衍。定性局。不定通。而进者性如。尽者性藏已。若夫..

-1876 45.P0637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6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 法藏述1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睹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药兴..

-1875 45.P0627 华严经义海百门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

-1874 45.P0613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4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 法藏述2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

-1873 45.P0598 华严经问答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3 华严经问答唐 法藏撰2卷华严经问答上卷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

-1872 45.P0597 华严策林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2 华严策林唐 法藏述1卷华严策林右唐贤首国师述夫华严宗旨。其义不一。究其了说。总明因果二门。因即普贤行愿。果即舍那业用。此诸界为体。缘起为用。体用全收。圆通一际。语其所以。不出缘起。以义回..

-1871 45.P0589 华严经旨归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1 华严经旨归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旨归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夫以。主教圆通尽虚空于尘刹。帝珠方广揽法界于毫端。无碍镕融卢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贤眼之玄鉴。浩汗微言实叵寻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

-1870 45.P0536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4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70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唐 智俨集4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初会十门料简一经意 天王赞佛说偈初首显教分齐义 卢舍那品一乘三乘义章 胜音菩萨偈首立转法轮章 观五海..

-1869 45.P0519 华严五十要问答 (2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69 华严五十要问答唐 智俨集2卷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五十要问答二册者。华严第二祖云华尊者。撮略杂华之要义。往复征责以解其肯綮者五十余条。实可称义学之龟鉴者也。抑俨公者受称性之说于帝心大师。其制..

-1868 45.P0514 华严一乘十玄门 (1卷)〖隋 杜顺说.唐 智俨撰〗

大正藏 No. 1868 华严一乘十玄门隋 杜顺说.唐 智俨撰1卷华严一乘十玄门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