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20.P0470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1卷)〖宋 法贤译〗

繁体

大正藏 No. 1104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宋 法贤译

1卷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香醉山五髻乾闼婆王宫。彼有种种鼓乐弦歌出微妙音。

尔时世尊处大殿中。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复有诸大圣众皆来集会。所谓有学无学诸声闻众。并无量无边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复有无量无边成就持明持金刚者。金刚手及忿怒王持明王百千等众。复有具种种持明宝髻佛顶轮王等众。复有宿曜并母鬼母鬼主。及诸释梵大自在天那罗延天庆自在天大黑天神童子天夜摩天水天风天四天王天并五通仙人等。俱来在会作广大供养。围绕承事合掌恭敬。

尔时世尊处于众会。譬如须弥显于大海。是时五髻乾闼婆王。与七十二百千乾闼婆女。作种种妓乐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愿闻利益之事。唯愿世尊为我宣说。彼圣多罗菩萨。即是诸佛如来之慈心。是大明王降魔最胜。是大持明是大轮王。广显甚深具大势力。唯愿世尊悲慜于我及天人阿修罗等。常得利益获安乐故。宣说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尔时世尊受五髻乾闼婆王请已。赞言善哉善哉乾闼婆王。汝能问于如来如是之义。令诸天人一切众会。得大利益获安乐故。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次第宣说。时彼乾闼婆王闻佛语已受教而听。

尔时世尊为彼乾闼婆王及一切众会。先说圣多罗菩萨陀罗尼曰。

那莫三满多那哩始(二合)毗药(二合一)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帝(引)毗逾(二合引二)阿啰曷(二合)讷毗药(三合三)三藐三没提(引)毗药(二合四)那谟(引)婆誐嚩带曳(二合引五)阿哩也(二合)多啰曳(引六)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七)怛他多部(引)多酤(引)致(八)波哩戍提没提(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九)萨哩嚩(二合)达哩摩(二合)多(引十)誐誐那阿末罗尾戍驮(引)达哩摩(二合)帝(引十一)摩贺(引)那野波哩嚩(引)哩莎贺(引十二)

尔时世尊说此陀罗尼已。复为乾闼婆王及一切众会。宣说多罗菩萨一百八名。而说颂曰。


  是多罗菩萨  本从阿字生

  或生诸行相  不生亦不灭

  是相如虚空  虚空性生故

  随应现本相  相一多无碍

  色相现无边  善寂体纯一

  常现幻化相  密语真实语

  摄大真实理  真实行常行

  施于无所畏  寂静常除恚

  离诸怖畏苦  善破烦恼笼

  能解三有缚  苦海悉永离

  成就法能为  自他俱成就

  唯施最上法  总持自在王

  亦从总持生  施总持大义

  相应大自在  心意具相应

  不即相应相  相应相不离

  定意常不动  有动皆寂然

  常处莲华座  亦从莲华生

  目净如青莲  常为众生目

  清净最殊妙  慈眼视众生

  佛慧眼无漏  具纯一大悲

  常发大悲心  常行大悲行

  亦从大悲生  常具大悲心

  难伏垂悲愍  以悲普遍降

  所有苦恼者  除苦令欢喜

  法施甘露味  济苦获安乐

  苦海意清凉  是名自在母

  普世为照耀  妙容炽盛光

  众宝珠髻冠  清净光圆满

  摩尼真珠饰  发髻色绀青

  螺文相右旋  庄严无为体

  不善者令善  一切愿皆圆

  无喻庄严身  善意亦善逝

  寂静常安乐  大力如意通

  六念具六通  得诸波罗蜜

  善说四谛法  开迷大辩才

  幻化苦海中  现行幻化相

  持剑破烦恼  弓箭与三叉

  钵致仗及枪  都摩啰烁帝

  没誐啰金刚  种种诸器仗

  观视所持箭  悉施无所畏

  手掷金刚杵  现作无碍通

  能伏外敌军  表刹现幢相

  具大智慧力  善破勇猛军

  诸闇烦恼销  魔冤贼悉破

  如日销昏冥  是为上最胜

  善度轮回海  最上大吉祥

  实际住唯真  名闻称普遍

  常施爱敬愿  自胜复胜他

  欢喜施常行  微妙最善寂

  是即如来智  普仰如意珍

  戒相具足持  以戒行正道

  梵音甚微妙  三世最上音

  微妙一响声  如虚空大藏

  善生诸世间  无诤依怙者

  三乘为依怙  依行行三乘

  解脱三乘教  诸佛依三乘

  五面亦五眼  依五智性生

  正觉成菩提  即是大正道

  一切种种相  殊妙清净身

  皆随应现生  照世如宿曜

  自能达彼岸  亦善渡他人

  随意化百千  巧摄诸善义

  百千福具足  纯一化世间

  善舍一切财  种种幻化相

  世间大自在  吉祥诸天尊

  持妙青色莲  具戒施诸愿

  乐善常寂静  大静慧焰光

  诸恶障永除  是一切魔主

  度难与安乐  无等平等心

  斗诤悉永除  善离怖畏死

  部多主宰母  示作夜叉王

  现身为大龙  具百头千目

  百舌大恶相  真实无畏心

  胜种具百千  地天善持世

  常乐无畏语  疾疫毒永除

  殊妙大光明  无垢常清净

  一切世间母  持法利世间

  最胜灌顶王  所作皆已办

  具十波罗蜜  十地位常居

  藏显十法乘  十大真实理

  住十金刚句  表刹十法成

  十智除闇冥  观世自在眼

  具大妙色相  等虚空无边

  或现五通仙  具戒自在相

  离欲身应供  寂静道常安

  正觉所赞扬  是多罗菩萨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告乾闼婆王及一切众会。此是多罗菩萨一百八名。我已为汝宣说。汝等应当至心。受持此多罗菩萨一百八名及陀罗尼。过去未来诸佛已说当说。为一切众生利益悲慜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于清旦时或为自他。诵此多罗菩萨一百八名并陀罗尼。乃至默念。或用匹帛为[巾*(穴/登)]。或于净壁依法。以最上妙色画菩萨像。或用檀香木作菩萨形。以清净心随意成办。然后于菩萨像前设种种供养。一日三时合掌作礼。依法至心而作观想。诵此一百八名及陀罗尼。此多罗菩萨具大势力。最上吉祥求销诸罪。善破魔军于初中善。而能施彼成就之法。若复有人发至诚心。持念一遍七遍乃至二十七遍当念诵时不阙文句。是人一切富贵吉祥之事及成就法。随愿获得永无障碍。得诸贤圣隐其本身常作拥护。又复得天龙夜叉释梵护世那罗延天大自在天。并母鬼主大黑天神频那夜迦庆自在天等。乃至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一切忿怒王大威德明王等咸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具于诸佛菩萨之行。当生苏珂嚩帝佛刹。是时五髻乾闼婆王。欢喜踊跃心生信重。即从座起自解己身。无价璎珞金银真珠摩尼珍宝种种严身之具。供养于佛合掌恭敬。瞻仰世尊而说赞曰。


  善哉世尊  甚奇善逝  常以悲心

  救护一切  而能为我  及于众会

  说此最上  真实之义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彼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并持明者。大忿怒主一切明王。诸天人众及五髻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

-1649 32.P0472 三弥底部论 (3卷)〖失译〗

大正藏 No. 1649 三弥底部论失译3卷三弥底部论卷上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归命一切智。我从此语。如是是人临欲死时。成无记心。其以何业往生。答曰。有业记心惑业往恶道。无惑记心白业往善道。体性记心以是故随行。以无记..

-1648 32.P0399 解脱道论 (12卷)〖梁 僧伽婆罗译〗

大正藏 No. 1648 解脱道论优波底沙造梁 僧伽婆罗译12卷解脱道论卷第一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因缘品第一礼世尊应供正遍知。戒定智慧无上解脱随觉此法有称瞿昙若人脱众难已得离诸著。成就于胜..

-1647 32.P0375 四谛论 (4卷)〖陈 真谛译〗

大正藏 No. 1647 四谛论婆薮跋摩造陈 真谛译4卷四谛论卷第一婆薮跋摩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思择品第一般若遍诸法大悲摄众生无相说正道顶礼人天尊大圣栴延论言略义深广大德佛陀蜜广说言及义有次第庄严广略义相称名理互相..

-1646 32.P0239 成实论 (16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 No. 1646 成实论诃梨跋摩造姚秦 鸠摩罗什译16卷成实论卷第一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发聚中佛宝论初具足品第一前礼所应礼自然正智者一切智应供大师利世间亦礼真净法及圣弟子众今欲解佛语饶益于世间论应..

-1645 32.P0226 彰所知论 (2卷)〖元 沙罗巴译〗

大正藏 No. 1645 彰所知论发合思巴造元 沙罗巴译2卷彰所知论序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复撰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悯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师。洞彻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

-1644 32.P0173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10卷)〖陈 真谛译〗

大正藏 No. 1644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陈 真谛译10卷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卷第一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地动品第一如佛婆伽婆。及阿罗汉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世尊住舍卫大城。毗舍佉优婆夷鹿子母精舍。莲花重阁。与大比丘众。一..

-1643 32.P0172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1卷)〖宋 日称译〗

大正藏 No. 1643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马鸣菩萨集宋 日称译1卷尼乾子问无我义经马鸣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尔时尼乾子等。心怀异见发起疑惑。寻求往诣解大乘者所。到已作..

-1642 32.P0169 金刚针论 (1卷)〖宋 法天译〗

大正藏 No. 1642 金刚针论法称菩萨造宋 法天译1卷金刚针论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婆罗门言。众典之内。四围陀正。又于此中念为其正。又此念中能所诠正。又于此中能诠为正..

-1641 32.P0158 随相论(解十六谛义) (1卷)〖陈 真谛译〗

大正藏 No. 1641 随相论德慧法师造陈 真谛译1卷随相论一卷德慧法师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论中解十六谛十六谛总问。为物有十六。为名有十六耶。答毗(防夷反)颇(判何反)沙(翻为广解)师解。为物有十六故。立十六名。实有其..

-1640 32.P0156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 (2卷)〖后魏 菩提流支译〗

大正藏 No. 1640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提波菩萨造后魏 菩提流支译1卷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提波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何者外道所谓涅槃。答曰。外道所说涅槃有二十种。是诸外..

-1639 32.P0155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1卷)〖后魏 菩提流支译〗

大正藏 No. 1639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提波菩萨造后魏 菩提流支译1卷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提波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外道所立四宗法非佛法者何者是。答曰。谓一异俱不俱。问..

-1638 32.P0150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2卷)〖宋 施护译〗

大正藏 No. 1638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善寂菩萨造宋 施护译2卷集诸法宝最上义论卷上善寂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一切佛。归命诸法藏。顶礼一切智。广大甚深理。我今造论名曰宝..

-1637 32.P0145 集大乘相论 (2卷)〖宋 施护译〗

大正藏 No. 1637 集大乘相论觉吉祥智菩萨造宋 施护译2卷集大乘相论卷上觉吉祥智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妙吉祥菩萨摩诃萨。我今略释诸大乘相。从菩提心出生大悲相应。所谓..

-1636 32.P0075 大乘集菩萨学论 (25卷)〖宋 法护等译〗

大正藏 No. 1636 大乘集菩萨学论法称菩萨造宋 法护等译25卷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一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一我闻地狱大险怖无穷猛苦镇烧..

-1635 32.P0049 大乘宝要义论 (10卷)〖宋 法护等译〗

大正藏 No. 1635 大乘宝要义论宋 法护等译10卷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一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归命十方无边际所住一切世界中过未现在诸如来菩萨声闻缘觉等智者当知。人身难得。于..

-1634 32.P0036 入大乘论 (2卷)〖北凉 道泰等译〗

大正藏 No. 1634 入大乘论坚意菩萨造北凉 道泰等译2卷入大乘论卷上(本无阙第一品名目)坚意菩萨造北凉三藏法师道泰等译今欲解入大乘义。问曰。何故说入大乘义。答曰。我为众生欲遮苦因故。汝今当知。或复有人近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