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2 19.P0364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 (1卷)〖唐 不空译〗
大正藏 No. 0972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
唐 不空译
1卷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夫念诵陀罗尼法。先于三昧耶曼荼罗。见圣众得灌顶知本尊。从师受得三昧耶。即于山间闲处或于净室。画本尊尊胜陀罗尼像。安于东壁。上持诵者以面对之。其念诵处掘地深一肘半。地中若有瓦砾骨灰毛发及诸秽物等。并须除之。若无还取本土。填满筑令平正。土若有余其地吉祥。以瞿摩夷和好土。泥地面令平正。又取瞿摩夷和水。诵无能胜陀罗尼二十一遍。加持瞿摩夷。其无能胜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入)驮(引)喃(引一)唵(引二)虎鲁虎鲁(三)战拏理(四)摩蹬拟(五丁以反)娑嚩(二合引)贺(引)
加持已。后从东北隅起首右旋涂之。次取蜀葵叶或莲子叶。揩拭令其光净。于上取白粉和水。以绳分九位拼之。石上磨白檀香用涂九位。其九位者。中央安毗卢遮那佛位。右边安观自在菩萨位。观自在后。安慈氏菩萨位。毗卢遮那佛位后。安虚空藏菩萨位。此菩萨左边。安普贤菩萨位。毗卢遮那佛位左边。安金刚手菩萨位。金刚手菩萨位下。安文殊师利菩萨位。毗卢遮那佛前。安除盖障菩萨位。除盖障菩萨位右边。安地藏菩萨位。是名九位。并用白檀香涂之。以为迎请贤圣之位。耳上安帐盖四面悬幡。道场四边。晨朝奉献乳糜。斋时献酪饭并甜腻食。及以诸浆兼诸果子。四门安四香炉。四隅安四净瓶。盛香水插花或青叶树枝。以为供养。四角燃四盏酥灯。道场前于念诵者座前。安置阏伽香水两碗。所盛供养。取金银熟铜瓷器或新瓦器或螺杯或新净叶。余并不堪。欲盛食时先净洗器。覆之以香烟熏内。既盛食已又须香烟熏之。以无能胜陀罗尼加持水洒之。则于坛中右旋布列。然后于坛前安卑脚床子。去地半寸。或茅草荐或藉以净物。念诵者坐之。念诵人应净澡浴。澡浴法如苏悉地中说。或以法澡浴。观法实相以为澡浴。或以在家出家护持本律仪戒无所毁犯。以为澡浴。或每日三时佛前礼佛发露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以为澡浴。或以清净真言加持七遍。以为清净。澡浴正诵之时观一切法本性清净我亦得清净。如是作意即诵澡浴真言曰。
唵(引)娑嚩(二合)婆(引)嚩秫驮(引)萨嚩达摩(入)娑嚩(二)婆(引)嚩戍(引)度憾
每日入道场念诵。定其时节。或二时谓早朝黄昏。或三时加午时。或四时依瑜伽加中夜。若于本教尊胜陀罗尼经。每于白月十五日。除灭业障增福延命。要期诵一千遍。证出世三摩地得不忘陀罗尼。其日一日一夜不食为上。或食三白食。所谓乳酪粳米饭。或粥为中。或如常斋食为下。身著净衣服。心应虔诚净信。心不犹豫。若欲持诵。至道场先双膝著地。礼毗卢遮那佛及八大菩萨。发露忏悔发五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福智无边誓愿集。三法门无边誓愿学。四如来无边誓愿事。五无上菩提誓愿成。结加趺坐以香涂手结三昧耶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喃(一)阿三冥(二)底哩(二合)三冥(三)三昧曳娑嚩(二合引)贺(引)
其印。二手合掌竖二大指印。于五处。额右肩左肩心喉。各诵真言一遍加持顶上散。由三昧耶印真言威神力故。能净如来地地波罗蜜圆满。能成就世间出世间悉地。
次结法界生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引)南(一)达啰么(二合)驮(引)赌(二)娑嚩(二合)娑嚩(二合)句憾
结印相。二手大指安于掌中。各作拳。竖二头指侧并合。安于顶上。从顶向下徐徐下散。诵真言三遍。即观自身等同法界。离诸色相犹如虚空。
次结金刚萨埵法轮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嚩日啰(二合)喃(引)唵(引)嚩日啰(二合引)怛摩(二合)句(引)憾
结印相。二手背相叉。以左大指安右手掌中。与右手大指相拄即诵真言三遍。获得自身如金刚萨埵。
次结金刚甲胄印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嚩日啰(二合)喃(引)唵(引)嚩日啰(二合)迦嚩者吽
其印相。二手虚心合掌。二头指各安于中指背。二大指并合。于中指中节上成印。同前五处各诵真言一遍。由此加持自身成被金刚甲胄。一切天魔无能亲近。
次结不动尊印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嚩日啰(二合)喃(一)战拏摩贺嚧沙拏(二句)萨叵(二合)吒耶(三)吽怛啰(二合)吒憾(引)[牟*含](引)
结印二手各以大指。捻小指及无名指甲上。各竖中指头指并之。左手为鞘右手为刀。以刀入鞘状右刀印左旋转辟除道场中诸魔作障者。右旋转八方结上下方隅界。然后想道场中须弥山。于山顶上想七宝楼阁。于楼阁中。毗卢遮那佛与八十俱胝十地满足菩萨摩诃萨。以为眷属而自围绕。四门四隅各四菩萨及八供养。以内外供养。观想奉献。了了分明。
次结奉请圣众如来钩印诵真言曰。
曩莫(上)三(去)满驮没驮南(引一)恶(二引)萨嚩怛啰(二合)钵啰(二合)底呵谛怛他(引)蘖当矩舍(三)冒地者啰哩耶(二合)跛哩布(引)啰迦(四)娑嚩(二合引)贺(引)
结相二手内相叉作举。申右手头指。屈如钩形。诵三遍由印真言威神力故。诸佛如来及以圣众。不违本誓皆悉集会。
次结奉献座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喃(引)恶(引急呼)
契相二手虚心合掌。二小指二大指相合。余六指开舒微屈如莲华敷。诵三遍。由此印及真言威力。流出一切微妙宝座。犹如云海。奉献如来一切圣众。
次奉献阏伽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南(一)誐誐曩三摩三摩娑嚩(二合)贺(引)
即以两手捧器当额。胡跪诵三遍。奉献阏伽沐浴圣众。
次结奉献涂香印诵真言曰。
曩莫(上)三(去)曼多没驮南(引一)微输(上)驮巘(引)度(上)纳婆嚩(引)耶娑嚩(二合引)贺
契相右手竖掌向外。以左手握右手腕。诵三遍由此印真言威力故。流出一切涂香云海。供养一切如来及诸圣众。
次结奉献花鬘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南(引)摩贺(引)昧怛哩夜(三合)毗庾(二合)那蘖帝娑嚩(二合)贺
契相二手。内相叉仰掌。头指相拄诵三遍。由此印及真言威力。流出一切花鬘云海。供养一切如来圣众。
次结奉献烧香印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引)南(一)达么驮(引)怛嚩(二合引)拏鼻音蘖帝(引)娑嚩(二合)贺
契相二手仰掌。以小指中指无名指屈竖相背。诵三遍。由此印真言威力。流出一切烧香云海。供养一切如来及诸圣众。
次结奉献饮食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南(引)阿啰啰迦啰沫邻捺泥摩贺(引)沫履娑嚩(二合)贺
契相虚心密令开掌如器。诵三遍。由此印真言威力。流出无边饮食云海。供养一切如来及诸圣众。
次结奉献灯明印诵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引)南(引)怛他(引)[卄/(阿-可+辛)/木]怛紫娑叵(二合)罗宁(二)嚩婆(去)娑娜(三)誐誐猱娜哩野(二合)娑嚩(二合)贺
契相右手作拳竖中指。以大指捻中指中节。诵三遍。由此印真言威力。流出一切灯明云海。供养一切如来及诸圣众。又复如来大乘经所说。当观想幢盖幡网璎珞衣服缯彩等物诸供养云海充遍法界诚实言伽他而赞曰。
以我功德力 如来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 普供养而住
次结虚空藏明妃印真言曰。
曩莫三曼多没驮(引)南(引)萨嚩他欠乌娜蘖(二合)帝娑叵啰呬(引)[牟*含]誐誐剑娑嚩(二合引)贺(引)
其契相二手相叉合掌右押左。诵七遍。次想自身于心中有圆明月轮。了了分明。于月轮上想。
欠字。白色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思欠字实相义。所谓一切法等同虚空。离诸色相离诸障碍。则于真实理中。观自身作金刚波罗蜜佛母菩萨像。左手持莲花。其莲花上有五股金刚杵。右手作仰掌。垂手为施愿势。具头冠璎珞。面貌慈愍拔济一切众生势。作是观已。二手外相叉作拳。竖二中指。以此金刚波罗蜜印。加持印于四处。谓印心额喉顶。印已便散手诵金刚波罗蜜真言曰。
唵萨怛嚩(二合)嚩日哩(二合)吽
当印四处时。各诵一遍。即用前印安于额上诵三遍。以为灌顶灌顶已。其印手分两边。以金刚拳继顶后。诵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引)鼻诜遮
诵三遍。即结被甲印。二手各作金刚拳。各竖头指当心相缠。如继甲胄。即于背后亦复如是。次脐次两膝。却绕腰后渐当心。次两肩亦如是继。次继顶下项后额前。却于脑后以两金刚拳。继渐垂手两边徐徐下。如垂带势。即以两手掌相拍三声。诵被甲真言曰。
唵(引)砧(诛唵反)
又拍掌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睹史耶(二合)縠
自想己身成本尊已。二手合掌屈二头指甲相背。以二大指压二头指头。如弹指势。即诵尊胜陀罗尼曰。
曩慕(引)婆誐嚩帝(一)怛[口*束*頁](二合)路(引)枳也(二合二)钵啰(二合)底(丁以反三)尾始瑟吒(二合引)也(四)勃驮(引)耶(五)婆誐嚩帝(六)怛你也(二合)他(引七)唵(八)尾戍(引)驮也(九)三么三满多嚩婆娑(十)萨颇(二合)啰拏(十一)孽底(丁异反)誐贺曩(十二)萨啰(二合)婆(引)嚩秫(输律反下并同)第(十三)阿鼻诜左[牟*含](十四引)素誐多嚩啰嚩左曩(十五)蜜[口*栗](二合)多(引)鼻晒罽(十六入)阿(引)贺啰阿(引上)贺啰(十七)阿(引入)欲散驮(引)啰抳(十八)戌(引)驮也戍驮也(十九)誐誐曩尾秫提(二十)邬瑟抳(三合)沙(二十)尾惹也尾秫提(二十二)娑贺娑啰(二合二十三)啰湿弭(二合)散祖(引)祢帝(二十四)萨嚩怛他(引)孽多(引二十五)地瑟侘(引二合)曩(引)地瑟耻(二合)多(二十六)亩捺[口*(隸-木+士)](二合二十七)嚩日啰(二合)迦(引)耶(土二十八)僧(去)贺怛那秫第(二十九)萨嚩(引)嚩啰拏尾秫第(三十)钵啰(二合)底你靺多也(三十一)阿(引)欲秫第(三十二)三么耶(引)地瑟耻(二合)帝(三十三)么抳么抳(三十四)怛闼多(引)步多俱胝(三十五)跛哩秫第(三十六)尾娑怖(二合)吒(三十七)勃地秫第(三十八)惹也惹也(三十九)尾惹也尾惹也(四十)娑么(二合)啰娑么(二合)啰(四十一)萨嚩勃驮(引)地瑟耻(二合)多秫第(四十二)嚩日[口*(隸-木+士)](二合)嚩日啰(二合)孽鞞(四十三)嚩日囕(二合)婆嚩睹(四十四)么么(四十五某甲)萨嚩萨怛嚩(二合引四十六)难(上引)左迦(上引)也尾秫第(四十七)萨嚩孽底(四十八)跛哩秫第(四十九)萨嚩怛他(引)孽多(五十)三摩(引)湿嚩(二合引)娑(引)地瑟耻(二合)帝(五十一)勃[亭*夜]勃[亭*夜](五十二)冒(引)驮也冒(引)驮也(五十三)三满多跛哩秫第(五十四)萨嚩怛他(引)孽多(引五十五)地瑟姹(二合引)曩(引五十六)地瑟耻(二合)多(五十七)摩贺(引)亩捺[口*(隸-木+士)](二合五十八)娑嚩(二合引)贺(引五十九)
所诵之声。不高不下不缓不急。一心缘观毗卢遮那佛。了了分明。诵七遍已印顶上散。取菩提子念珠安于掌中。诵加持念珠真言曰。
唵尾嚧遮那么罗娑嚩(二合引)贺(引)
诵七遍已。安顶上以左手。当心。承珠。右手移珠。每与娑嚩(二合)贺齐声移一珠。念诵至一百八遍。乃至一千遍。却取珠蟠于掌中。合掌安于顶上。而发所求清净妙愿。愿一切众生皆悉获得。复结本尊印。诵七遍或三遍。复结金刚波罗蜜印。又复结五种供养印。并诵五种真言而供养之。具如上说。即结不动尊印诵一遍。以印左转即成解界。执阏伽器奉献供养。即结前三昧耶印。当顶上奉送。诵三昧耶真言一遍。不解此印便诵金刚解脱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谟(引)讫叉(二合)穆
奉送诸佛圣众。如前礼拜发露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已。出道场。后即于静处。转读大乘经。观第一义谛。以此妙福回向所求。助成悉地。若作息灾法。面向北其坛圆。观圣众白色。道场中所供养物皆白。身著白衣面向北坐。烧沉水香若作增长法。面向东坐。本尊及供养并自身衣服悉皆黄色。烧白坛香若作降伏法。面向南坐。本尊及供养并衣服并青色或黑色。烧安息香。若作敬爱法。面向西坐。观本尊赤色。及饮食衣服皆赤。烧酥合香。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一卷
-1887a45.P0711 A华严一乘法界图 (1卷)〖新罗 义湘撰〗
大正藏 No. 1887A 华严一乘法界图新罗 义湘撰1卷华严一乘法界图夫大圣善教无方。应机随病非一。迷者迹。不知失体。勤而归宗末日。故依理据教。略制槃诗。冀以执名之徒。还归无名真源。读诗之法。宜从中法为始。繁回..
-1886 45.P0707 原人论 (1卷)〖唐 宗密述〗
大正藏 No. 1886 原人论唐 宗密述1卷原人论序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我禀得人身而不自知所从来。..
-1885 45.P0692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2卷)〖宋 本嵩述.琮湛注〗
大正藏 No. 1885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宋 本嵩述.琮湛注2卷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徐吕取韵切忌道著归德法云洒扫比丘琮湛撰并集解窃以。观门深旨厥号溥融。满分幽宗摽乎法界。玄寂不动。尘尘而净国纯真。灵鉴随缘。..
-1884 45.P0683 注华严法界观门 (1卷)〖唐 宗密注〗
大正藏 No. 1884 注华严法界观门唐 宗密注1卷注华严法界观门序唐绵州刺史裴休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之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
-1883 45.P0672 华严法界玄镜 (2卷)〖唐 澄观述〗
大正藏 No. 1883 华严法界玄镜唐 澄观述2卷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余覃思大经薄修此观。罗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堕业于深经。少赞演兹玄要。精诚之者时一发扬。数子恳求叩余一阐。咸言注想访友寻源..
-1882 45.P0671 三圣圆融观门 (1卷)〖唐 澄观述〗
大正藏 No. 1882 三圣圆融观门唐 澄观述1卷三圣圆融观门沙门澄观述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按指发挥。触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圣表法之二义。遂著三圣圆融观。一毛之智观难以度成。粗依教理。略示纲要。惟冀..
-1881 45.P0667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1卷)〖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
大正藏 No. 1881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1卷金师子章序夫龙象之蹴踏于乾坤。开奥藏兮说妙法。虮蚁之趹[跳-兆+同]于土块。传深法兮转法轮。杜顺智俨祖师既滂大法于碧落。香象清凉贤德早话明[王*果]于黄..
-1880 45.P0663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1卷)〖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
大正藏 No. 1880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1卷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晋水沙门净源述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
-1879b45.P0659 华严关脉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1879b 华严关脉义记1卷华严关脉义记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第一展转无尽者。复有二门。一为多。二类结来本。初者展最清净法界。为理智两门。即分菩提涅槃之异也。又理开体用。智分因果。即题中大方广佛华..
-1879a45.P0656 华严经关脉义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9a 华严经关脉义记唐 法藏撰1卷花严经关脉义记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
-1878 45.P0650 华严发菩提心章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8 华严发菩提心章唐 法藏述1卷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句颇缺脱。今以梅尾南都诸本随义参订改正。笔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异系之鳌头。法界义镜曰。香象大师菩提心章载法界..
-1877 45.P0641 华严游心法界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7 华严游心法界记唐 法藏撰1卷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序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而性亦非一也。盖世间之性贤与不肖也。贤无事。而不肖凿也。出世之性三衍。定性局。不定通。而进者性如。尽者性藏已。若夫..
-1876 45.P0637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6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 法藏述1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睹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药兴..
-1875 45.P0627 华严经义海百门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
-1874 45.P0613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4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 法藏述2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
-1873 45.P0598 华严经问答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3 华严经问答唐 法藏撰2卷华严经问答上卷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