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17.P0452 佛说六道伽陀经 (1卷)〖宋 法天译〗

繁体

大正藏 No. 0725 佛说六道伽陀经

宋 法天译

1卷

佛说六道伽陀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无有主宰者

  三界天中尊  愿起于悲智

  广为世间说  我今闻彼说

  如依于轮回  观察业果报

  佛说恶道因  贪嗔痴为本

  若人行杀害  彼业随缠缚

  决定堕等活  五百岁方出

  彼彼等活者  重重受生死

  是故说等活  父母及亲姻

  眷属善知识  欺慢若憎嫌

  堕落于黑绳  炽焰粗涩绳

  缠缚有情体  如锯解树木

  是故名黑绳  若堕于炎热

  猛火竞来烧  焰焰相接续

  令彼罪业人  奔聚都一处

  烧燃苦恼深  是故说炎热

  修习非法行  恼乱于大众

  说彼无有尽  堕彼极炎热

  入此恶道已  炽极火烧煮

  热苦受长时  是名极炎热

  猪羊狼兔等  及余诸物命

  如是行杀害  而堕于众合

  堕彼恶趣已  众山合身碎

  痛苦不可当  故得名众合

  若起身口意  而发诸烦恼

  欺诳于有情  堕落于号叫

  入彼恶道已  暴恶火烧身

  叫苦声不绝  是故名号叫

  圣贤净行师  所有财宝等

  若贪若偷盗  而堕大号叫

  若诸偷盗业  感大火烧身

  叫唤出大声  是名大号叫

  作大功德人  及与父母等

  毁谤而返恩  决定堕无间

  持罚骨髓碎  受苦纯无间

  身命报等尔  是故名无间

  互相爱憎嫉  并及相杀害

  感彼恶趣身  手生锋刃甲

  如是铁爪甲  甲长十六指

  暴恶炽焱身  抓护相损害

  故名锋刃甲  愚痴邪淫者

  登彼铁叉树  大身铁牙鬼

  丑恶身炎炽  逼恼恒无尽

  复有铁乌鸟  獯狐诸恶兽

  食啖彼有情  复生剑叶林

  割截于罪人  叫唤出恶声

  痛苦不可忍  谄诳妄言者

  吞食热铁丸  而复饮洋铜

  重重无暂住  轻慢若欺他

  铁牙恶兽等  来食身上肉

  受苦俱胝岁  爱行非法行

  堕入洋铜河  大炽洋铜汁

  烧煮或浮沉  又复自愚迷

  劝作非法行  往彼铁轮狱

  而被铁火轮  碾拶身无数

  或以铁磨磨  或上刀山等

  若人说邪道  破正法为非

  满道排锋刃  令彼往来行

  业力令身大  驱逐聚一处

  四面山石合  如指甲拶虱

  若坏修习行  远离正等因

  僻执心意邪  定入由增狱

  暴恶蛆虫类  恒居粪秽中

  罪者游履时  食啖于双足

  种植压油等  蠕动多伤杀

  重重卧铁槽  热铁棒捶打

  若起极嗔怒  造彼诸恶罪

  死堕焰魔刹  具受一切苦

  破结善种子  身口意俱罪

  智者勿作罪  地狱相如是

地狱品颂竟。


  牛驴猿猴等  鸠鸽鹅鸭身

  行恚与贪淫  获报斯如是

  豺狼猛虎犳  蝮蝎及毒蛇

  嗔忿我慢深  获报斯如是

  乌鹊雕鹫等  蜈蚣路多虫

  罴熊猫牛马  龙鱼孽路荼

  如是傍生等  增益恶三业

  坠堕焰魔界  获报斯如是

傍生品颂竟。


  障他布施福  偷盗于饮食

  堕在布怛那  饥虚为饿鬼

  愚痴悭鄙人  我慢乏礼乐

  求食又无惭  死为大瘿鬼

  自不行檀度  劝他作悭贪

  而堕饿鬼中  腹大咽如针

  悭贪深厚者  护财如眼睛

  贫病与佛僧  不能施少分

  亦复不自用  父母莫能得

  死堕饿鬼身  浆饮永不遇

  若盗他财物  施已心生悔

  亦堕饿鬼身  常食于脓唾

  口出恶言语  谤毁于贤善

  堕彼饿鬼中  口生于火炬

  悭贪与诤讼  恶意窥他财

  堕彼饿鬼中  微获祭祀食

  或入聚落处  见彼遗弃食

  呕吐涎唾等  而恒为美馔

  自行悭障碍  离间他行施

  为鬼恭槃荼  恶形生脓血

  伤杀群生类  自食与他食

  堕鬼罗刹娑  爱食鬘香粖

  虽然施饮食  少分怀嗔恚

  堕鬼健闼婆  作乐诸天爱

  若爱于两舌  斗乱行嗔恚

  堕鬼毕舍佐  头面而丑恶

  虽爱行檀施  而恒苦恼人

  堕彼恶趣中  为彼母驮鬼

  自行猛利杀  教他猛利杀

  堕彼药叉身  亦复恶猛利

  父母师长等  所欲多违背

  堕彼药叉宫  勇健行暴恶

  悭贪嗔果报  饿鬼药叉等

  苦乐随自因  诸恶不须作

饿鬼品颂竟。


  天及修罗人  福寿有差等

  乐求生天者  坚持八斋戒

  快乐寿命长  远离疾病苦

  于禁若破犯  少分乐生天

  而堕于修罗  部多为眷属

  虽不盗他财  纤毫不行施

  吝惜广悭贪  而为守财鬼

  不盗亦不施  不悭亦不贪

  决定得人身  衣食多辛苦

  不盗不贪嗔  守分而安住

  美味施圣贤  彼得生人世

  寿命具色力  吉祥而无病

  恒时行施食  净信具惭愧

  得富贵端严  广饶资畜等

  若施田宅等  及造僧伽蓝

  令彼心欢喜  于自彼身中

  一切随所欲  若施于鞋履

  供养佛僧等  游行得安乐

  常获车骑乘  若于旷野中

  施水作泉井  而复作阴凉

  令彼无疲渴  当获于妙花

  吉祥广严饰  柔软身圆满

  若于传法人  舍施童子等

  后复得为人  聪明多智慧

  若施于药饵  当离一切病

  若施于灯明  眼目长清净

  若施于音乐  口生美妙音

  若施卧具等  当感身安乐

  若施傍类食  长寿多色力

  若放女出家  眷属获增长

  若以田地施  得花果流泉

  若怖于轮回  亲觐于贤圣

  所须随供养  精进常恭敬

  善破于烦恼  当得安乐果

  悲愍不悭吝  辍己而施他

  定感富饶果  衣食自丰足

  如彼四时中  随时行布施

  崇重具仪式  当获一切福

  偷盗他财物  自己作所须

  违背于真空  烦恼不舍离

  不作有相心  依如行布施

  如是布施果  无为大安乐

  如人离淫欲  童男等不生

  远出至他方  无思无挂碍

  若人著淫欲  心行无返复

  狂乱自耽著  永堕于三涂

  嫌弃于女人  修戒薄痴爱

  复至命终时  犹如破毒气

  若行正等因  不舍于梵行

  精进得吉祥  天人恒供养

  坚固不迷乱  无饮酒妄言

  出语常真实  获名闻安乐

  种种造饮食  供养和合众

  当感善眷属  同生不动国

  互相作承事  欢喜意无违

  观察谛理空  不欺不颠倒

  苦恼永已尽  安乐而解脱

  若好於戏论  歌舞著顽愚

  我慢恃端严  欺夌于贫贱

  当受背伛身  喑哑形痤陋

  疾病镇缠缚  语言而不逊

  罪苦转弥深  无因得安乐

  寂静心恬澹  一切善出生

  报应果不虚  速成离苦道

人趣品颂竟。


  谄诳行毁禁  毒害斗诤深

  广纵于无明  必堕修罗趣

修罗品颂竟。


  弃名利欢乐  远离于亲眷

  持禁中下品  生彼四王天

  父母亲族等  种种作供养

  远诤奉律仪  获生忉利天

  慈喜无伤杀  和颜离爱憎

  纯善守尸罗  得生夜摩界

  多闻持法教  修慧求解脱

  积德具威仪  获生于睹史

  若人自出家  布施坚持戒

  令彼大安乐  得生变化天

  上根有情类  持戒亦最上

  功德超越前  生他化自在

  持戒生天上  禅定亦如是

  智慧若薰修  牵引复生慧

  善恶业果报  我说无虚谬

  由善得安乐  作恶获苦恼

  老病死轮转  果报自如是

  审观此三种  勿爱须弃舍

  求福远离罪  了绝于色声

  通达真实义  必至大解脱

佛说六道伽陀经

-1887a45.P0711 A华严一乘法界图 (1卷)〖新罗 义湘撰〗

大正藏 No. 1887A 华严一乘法界图新罗 义湘撰1卷华严一乘法界图夫大圣善教无方。应机随病非一。迷者迹。不知失体。勤而归宗末日。故依理据教。略制槃诗。冀以执名之徒。还归无名真源。读诗之法。宜从中法为始。繁回..

-1886 45.P0707 原人论 (1卷)〖唐 宗密述〗

大正藏 No. 1886 原人论唐 宗密述1卷原人论序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我禀得人身而不自知所从来。..

-1885 45.P0692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2卷)〖宋 本嵩述.琮湛注〗

大正藏 No. 1885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宋 本嵩述.琮湛注2卷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徐吕取韵切忌道著归德法云洒扫比丘琮湛撰并集解窃以。观门深旨厥号溥融。满分幽宗摽乎法界。玄寂不动。尘尘而净国纯真。灵鉴随缘。..

-1884 45.P0683 注华严法界观门 (1卷)〖唐 宗密注〗

大正藏 No. 1884 注华严法界观门唐 宗密注1卷注华严法界观门序唐绵州刺史裴休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之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

-1883 45.P0672 华严法界玄镜 (2卷)〖唐 澄观述〗

大正藏 No. 1883 华严法界玄镜唐 澄观述2卷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余覃思大经薄修此观。罗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堕业于深经。少赞演兹玄要。精诚之者时一发扬。数子恳求叩余一阐。咸言注想访友寻源..

-1882 45.P0671 三圣圆融观门 (1卷)〖唐 澄观述〗

大正藏 No. 1882 三圣圆融观门唐 澄观述1卷三圣圆融观门沙门澄观述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按指发挥。触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圣表法之二义。遂著三圣圆融观。一毛之智观难以度成。粗依教理。略示纲要。惟冀..

-1881 45.P0667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1卷)〖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

大正藏 No. 1881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1卷金师子章序夫龙象之蹴踏于乾坤。开奥藏兮说妙法。虮蚁之趹[跳-兆+同]于土块。传深法兮转法轮。杜顺智俨祖师既滂大法于碧落。香象清凉贤德早话明[王*果]于黄..

-1880 45.P0663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1卷)〖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

大正藏 No. 1880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唐 法藏撰.宋 净源述1卷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晋水沙门净源述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

-1879b45.P0659 华严关脉义记 (1卷)〖〗

大正藏 No. 1879b 华严关脉义记1卷华严关脉义记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第一展转无尽者。复有二门。一为多。二类结来本。初者展最清净法界。为理智两门。即分菩提涅槃之异也。又理开体用。智分因果。即题中大方广佛华..

-1879a45.P0656 华严经关脉义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9a 华严经关脉义记唐 法藏撰1卷花严经关脉义记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

-1878 45.P0650 华严发菩提心章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8 华严发菩提心章唐 法藏述1卷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句颇缺脱。今以梅尾南都诸本随义参订改正。笔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异系之鳌头。法界义镜曰。香象大师菩提心章载法界..

-1877 45.P0641 华严游心法界记 (1卷)〖唐 法藏撰〗

大正藏 No. 1877 华严游心法界记唐 法藏撰1卷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序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而性亦非一也。盖世间之性贤与不肖也。贤无事。而不肖凿也。出世之性三衍。定性局。不定通。而进者性如。尽者性藏已。若夫..

-1876 45.P0637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6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 法藏述1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睹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药兴..

-1875 45.P0627 华严经义海百门 (1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5 华严经义海百门唐 法藏述1卷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夫缘起难思。谅遍通于一切。法界叵测。诚显现于十方。莫不性海冲融应人机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间以通三。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

-1874 45.P0613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4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 法藏述2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三宝章 流转章三宝章三宝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

-1873 45.P0598 华严经问答 (2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73 华严经问答唐 法藏撰2卷华严经问答上卷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