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2a03.P0455 佛说鹿母经 (1卷)〖西晋 竺法护译〗

繁体

大正藏 No. 0182a 鹿母经

西晋 竺法护译

1卷

佛说鹿母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美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鹿母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措堕猎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喜适前欲杀。鹿乃叩头求哀自陈。向生二子尚小无知。始视蒙蒙未晓东西。乞假须臾暂还视之。将示水草使得生活。旋来就死不违信誓。是时猎者闻鹿所语。惊怪甚奇。即答鹿曰。一切世人尚无至诚。况汝鹿身。从死得去。岂当还期。终不放汝。鹿复报言。听则子存留则子亡。母子俱死不得生别。分死全子灭三痛剧。即便说偈。以报猎者。


  我身为畜兽  游处于林薮

  贱生贪躯命  不能故送死

  今来入君弶  分当就刀机

  不惜腥臊身  但怜二子耳

猎者于是闻鹿所语。甚奇甚异。意犹有贪。复答鹿曰。夫巧伪无实奸诈难信。虚华万端狡猾非一。爱身重死少能效命。人之无良犹难为期。而况禽兽去岂复还。固不放汝不须多方。鹿复垂泪以偈报言。


  虽身为贱畜  不识人义方

  奈何受慈恩  一去复不还

  宁就分裂痛  无为虚伪存

  哀伤二子穷  乞假须臾间

  世若有恶人  斗乱比丘僧

  破塔坏佛寺  及杀阿罗汉

  反逆害父母  兄弟及妻子

  设我不还来  罪大过于是

尔时猎者重闻鹿言。心益悚然。乃却叹曰。惟我处世得生为人。愚惑痴冥背恩薄义。残害众生杀猎为业。欺伪苟得贪求无耻。不知非常识别三尊。鹿之所言有殊于人。信誓邈邈情现尽中。便前解弶放之令去。于是鹿母至其子所。低头鸣吟舐子身体。一悲一喜。而说偈言。


  一切恩爱会  皆由因缘合

  合会有别离  无常难得久

  今我为尔母  恒恐不自保

  生世多畏惧  命危于晨露

于是鹿母。将其二子示好水草。垂泪交流。即说偈言。


  吾朝行不遇  误堕猎者手

  即当应屠割  碎身化糜朽

  念汝求哀来  今当还就死

  怜汝小早孤  努力自活己

鹿母说已。便舍而去。二子呜啼悲泣恋慕。从后追寻顿地复起。母顾命曰。尔还勿来。无得母子并命俱死。吾没甘心伤汝未识。世间无常皆有别离。我自薄命尔生薄祐。何为悲怜徒益忧患。但当建行毕罪。于是母复为子。说此偈言。


  吾前生贪爱  今来为畜身

  生世皆有死  无脱不终患

  制意一离贪  然后乃大安

  宁就诚信死  终不欺殆生

子犹悲号恋慕相寻。至于弶(巨谅)所东西求索。乃见猎者卧于树下。鹿母住前。说偈觉言。


  前所可放鹿  今来还就死

  恩爱愚贱畜  得见辞二子

  将行示水草  为说非常苦

  万没无遗恨  念恩不敢负

猎者于是忽觉惊起。鹿复长跪向猎者。重说偈言。


  君前见放去  德重过天地

  贱畜被慈育  赴信还就死

  感仁恩难忘  不敢违命旨

  虽怀千返报  犹不毕恩纪

猎者见鹿笃信死义。志节丹诚慈行发中。效应征验舍生赴誓。母子悲恋相寻而至。慈感愍伤。稽首谢曰。


  为天是神祇  信义妙乃尔

  恐惧情悚然  岂敢迦逆害

  宁自杀所亲  碎身及妻子

  何忍害灵神  起想如毛发

猎者即便放鹿使去。母子悲喜鸣声呦偈呦。谢猎者。


  贱畜生处世  当应充厨宰

  即时分烹煮  宽惠辞二子

  天仁重爱物  复蒙放舍原

  德祐积无量  非口所能陈

尔时猎者具以闻王。国人咸知普感慈信。鹿之仁行有喻于义。莫不肃叹。为止杀猎。于是鹿还鸣群啸侣。以游以集各宁其所。

佛语阿难。昔吾所更勤苦如是。尔时鹿者我身是。二子者罗云及罗汉朱利母是。其国王者舍利弗是。时射猎者汝身是。我之所入兴隆道化。种善无厌分德不住。虽在禽兽不忘菩萨。权行如应导利一切。普使众生度济获安。逮是功德疾成至佛真人。至诚忠信不可不作。

佛说鹿母经

-1926 46.P0697 法华经安乐行义 (1卷)〖陈 慧思说〗

大正藏 No. 1926 法华经安乐行义陈 慧思说1卷法华经安乐行义陈南岳思大禅师说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

-1925 46.P0664 法界次第初门 (6卷)〖隋 智顗撰〗

大正藏 No. 1925 法界次第初门隋 智顗撰3卷法界次第初门总序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辄依经附论。撰法界次第初门三百科。裁为七卷。流传新学。略为三意。一为读经寻论随见法门。脱有迷于名数者。二为未解圣教所制..

-1924 46.P0641 大乘止观法门 (4卷)〖陈 慧思说〗

大正藏 No. 1924 大乘止观法门陈 慧思说4卷南岳大乘止观序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

-1923 46.P0627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2卷)〖陈 慧思撰〗

大正藏 No. 1923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陈 慧思撰2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陈南岳思大禅师撰如万行中说。从初发心至成佛道。一身一心一智慧。欲为教化众生故。万行名字差别异。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

-1922 46.P0621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1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922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隋 智顗说1卷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辩法相第一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

-1921 46.P0587 观心论疏 (5卷)〖隋 灌顶撰〗

大正藏 No. 1921 观心论疏隋 灌顶撰5卷观心论疏卷第一隋天台沙门灌顶撰然论有序正流通。从初问佛经无量下去。至四月一岁有三纸半。论文并是序分。从问观自生心云何四不说下去。至寂然无言说有三十六行偈。是正说。从..

-1920 46.P0584 观心论亦名煎乳论 (1卷)〖隋 智顗述〗

大正藏 No. 1920 观心论隋 智顗述1卷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斯论。..

-1919 46.P0581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1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919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隋 智顗说1卷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师言安般守意。当知色心相因而息。犹然火缘薪以烟。睹烟清浊则览燥湿之形。察息耎粗用镜真邪之候。守之者庶使望云造浦候岸。制篙识其机道船获..

-1918 46.P0555 四念处 (4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918 四念处隋 智顗说4卷四念处卷第一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一切诸法皆不可思议。不可思想图度。不可言语商略。何以故。言语道断故不可议。心行处灭故不可思。大经云。生生不可说。生不..

-1917 46.P0549 六妙法门 (1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917 六妙法门隋 智顗说1卷六妙法门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

-1916 46.P0475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12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916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隋 智顗说10卷禅波罗蜜序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师于瓦官寺说也。大庄严寺。法慎私记。章安顶禅师。治定为十卷。开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明门。四诠次。五..

-1915 46.P0462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卷)〖隋 智顗述〗

大正藏 No. 1915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隋 智顗述1卷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

-1914 46.P0459 止观大意 (1卷)〖唐 湛然述〗

大正藏 No. 1914 止观大意唐 湛然述1卷止观大意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大意略报纲要。略述教观门户大概。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复因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

-1913 46.P0447 止观义例 (2卷)〖唐 湛然述〗

大正藏 No. 1913 止观义例唐 湛然述2卷止观义例卷上天台沙门湛然述第一所传部别例 第二所依正教例 第三依正消释例 第四大章总别例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六解行相资例 第七喻疑显正例(有题云破迷者请改)第一所传部别例者..

-1912 46.P0141 止观辅行传弘决 (40卷)〖唐 湛然述〗

大正藏 No. 1912 止观辅行传弘决唐 湛然述10卷止观辅行传弘决序宗虚无者名教之道废。遗文字者述作之义乖。古先梵皇乘时利见。圣贤道契德音莫违。尚假言诠寄诸结集。况时淹像季学鲜知几。领会之宾十无一二。至有穷年..

-1911 46.P0001 摩诃止观 (20卷)〖隋 智顗说〗

大正藏 No. 1911 摩诃止观隋 智顗说10卷摩诃止观卷第一(上)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止观明静。前代未闻。智者。大隋开皇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于荆州玉泉寺。一夏敷扬二时慈霔。虽乐说不穷才至见境。法轮停转后分..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