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东居士:口诀玄义解

繁體

陈士东居士:口诀玄义解

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

口诀之法要自古及今一直就是传承不绝的,且为各宗派或诸行业中共存共有的。佛教中亦存在有口诀,如密宗之噶当派中就分有三个支流,其中一支即为口诀派也。然千百年来,口诀之法要一直是流入于神秘之中,有人或以为一得诀即可即身飞升,有人或以为口诀亦不过是一句至理明言也,并无关乎大要。本文依据诸种甚深经教之理,并以自己多年学修之心得而写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理解。

首先要阐明,口诀并不是只有密法中才有的,如武术家之修身要领,医学家之宝贵秘方,工艺家之制造秘术等等皆是,例如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都是“密”,也都是传的口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授赵云三个锦囊,嘱咐其按时开启,必有妙用,此“锦囊妙计”就是口诀,不过这个是兵家妙计之口诀。不仅兵家有锦囊妙计,就是世俗之木匠,亦有经验累积以传授给徒弟;名门画家也有下笔之要点,可用于指授给学生,此等皆可谓口诀也。世俗之口诀就是“窍门”,就是四两拔千斤之妙用。世俗之口诀就是大方便、大智慧,它可以出奇制胜,化腐朽为神奇。世俗之口诀就是口传心授,所谓“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也就是除了师父和徒弟,两个口和两人共四个耳朵外,不对第三个口讲说,不使第六个耳朵听闻。

佛教当然也有口诀,但佛教之口诀就与世俗之口诀有所不同,如世俗之口诀是用于世俗,而佛教之口诀,则是用于出世!就如我国之禅宗,《六祖坛经》中载,五祖弘忍大师以手敲慧能头三下,便自离去,慧能深明祖意,当日便以夜三更悄悄地来到祖室,五祖便以袈裟围窗,而授六祖以佛法要义,此即是传口诀教授。其实,口诀并不玄奥,可能只是很简短之一些话而已,而这些简短之话语中,即已富含大量前人大智之经验,是先贤千百次失败所换来的宝贵经验,你得到了就不会再重蹈覆辙,就会使你少走许多的弯路。因此,后来惠明问六祖,上来有密语密义否(指口诀)?六祖云:“密在汝边”。密语就是口诀,口诀者,假“口”而传,所传也只是简短数语,故称之为“诀”。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又云“千金不换”。其实,禅宗每一公案皆是口诀,如“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看脚下”等等,一句话悟了,顿见本性,若然不悟,就需假以万卷经来启你劣智。密法高唱所传是诸佛心要,当然是更要存在口诀了,同理之,过去密法也有几种不传,如非机不传等等。金刚持本尊传付金刚萨埵大士时即为口耳传承,因其时无文字记载,而所传又皆是授以至密心要,故世人称其为口诀。密法灌顶有初级宝瓶灌顶、二级秘密灌顶、第三智慧灌顶,而第四级灌顶即是名词灌顶(也就是口诀灌顶)。

口诀究竟是什么呢?口诀就是快速达成目的之经验,这个经验传给了你,就是至高无上的口诀,这个口诀可以使你少走弯路,直了成佛!口诀就是经验,上师经验丰富,俗话说“我走过的桥比你吃过的盐还要多”;师父见多识广,俗话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一切教理宣扬,必假于口;诀者,言说之决定也,即宣说教法中之心要。口诀之形式,就是密宗,就是密中秘。因为写在纸上,易于泄露,而藏在心里,应机时便说之以口,听之以耳,就无泄密之过。若传予非机之人,定会遭护法惩处,此密戒有之,故有云“密无师承,不得乱学;若无灌顶,是为盗法”。如密法大灌顶得密要之际,必定要发一种誓词,如“严持密戒,不传非机,如若妄传,定遇灾祸。”有人言,既然佛法以普度众生为宗旨,理应无密,又何必秘藏之?其实,口诀是不能公开传的,古云“泄露天机”也,必要遭天谴(也就是违背了自然之规律)。如口诀一经公开,则其“神力”就渐渐消退,如酒瓶常常开启其盖,则瓶中酒味就会淡去无疑!故密法中云“大街上的人都在谈论密法之时,就是密法衰败之际。”如禅宗公案现大多已公开了,但你闻之见之后开悟了吗?那么,这个口诀究竟有何用处?我下面就依禅法讲说一下,如六祖慧能最初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而开悟,此即于偶然中得诀,诀即诀窍,一经点拔而便开窍也。因他人于路上诵之,诀从口出,故是口诀。但此时因他加行不具,只能发一个出离心而已,未得无上成就也,不然就不必再去依于五祖学法矣!故此口诀虽能点开其心智,但却没有甚深之加持力,还是要到五祖处去得诀才行!后来,五祖以袈裟将门窗围住,此即如密宗之布坛城也。如若说此为保密,仅仅一层袈裟之薄布,又岂能隔绝声音之乎!而袈裟为佛传之法衣,为众生之福田,其实这是以此来遣除传法时障碍之魔,并使之具加持力也!经过此一番布置及讲授,慧能得到进一步彻明佛意之口诀,最终成为禅门一代宗师,后来才能获得肉身不坏之金刚境界。所以,我们既要知佛法是有此口诀的,但又要不能妄图自身从不修持,一朝得诀而悟道!

为何佛门有此口诀传承呢?因为佛法以经文传承为普遍形式,显宗即多因袭之,此是因显宗非特重师徒之传授故。然密法首重传承,师传徒,徒再向下传,徒传徒,徒传孙,相继不绝,而师师相传者,唯此口诀耳!是故,密法中不仅有十种辞句传承(经文释义讲授方式),还专有别传口诀传承,此别传口诀,即是指示心性之修法口诀,为密法之心髓。不仅如此,密宗噶当派中还有口诀派,此派即是重在依阿底峡尊者心传之口诀来修持,如其口诀主要为五随念:“念上师为皈依,念自身本尊性,念语言为持诵,念众生为父母,念心性为本空”。修持者依此心要随时摄心,恒住于此五念上。但是只知理这还远远不行,不能只空持此口诀,还要修心要法门“十六明点法”,如此方可证成无上之成就。口诀是修行之要领,没有口诀其修行就会进步很慢,并且易生迂回,而若不将口诀与修持结合起来,也是没有用的。口诀固然十分重要,但只似“画龙点睛”,若时节因缘不到,纵有明师之口诀,亦是无大用处。故须平时用功筑下坚实之基础,才能一朝得到妙诀,便获超凡入圣之功。如若平时不加用功,急时才来求此口诀,那又有何益处?千句口诀亦不能生出一点加持之力也!故应做到教理与口诀并重,修持与口诀并行。所以说,修学者应先深明佛理,而后才知其口诀乃无上妙要,与旁门小术绝不相同。既知诀已,依此将平日之修持一以贯之,则可彻然通矣!

古之圣人多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因多说无益,妙要可能只是几句话。上士闻之勤行之,中士闻之若存若亡,下士闻之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又由于上古之时,笔墨纸砚甚为短缺,如若欲写成洋洋万言之著作,恐怕也是万分困难。是故,师尊凡是有玄妙之发现,一些切实之行持要领,以及为人处世之格言佳句,尽皆是师以口讲,弟以耳听。以此仍犹恐语句太多,不便记取,遂乃将最最紧要之处,以最最精炼之言句传出,故成口诀。《周易参同契》上言,“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此种精炼之句乃千古诸师锤炼所得,万分宝贵,如《抱朴子》指出:“不得名师口诀,不可轻作。”然口诀与口诀又有不同,有的为世俗之哲理,有的为出世之明言,不可认为一切口诀皆可成佛也!什么叫应机、非机耶?即是待修持到一定时候,师父一点就会产生变化(即点化),如窗纸一捅即破。但如凿山洞,尚还远隔万重山,点一下能管什么用呢!因此,轻易就传的口诀,一切大众都已会了的口诀,就已不再是口诀了,因为它已失去了口诀的真正意义!是故云“金子般的法,应用金子求”,此为求法之资粮,也是自身学法之福报!人云:“我无黄金,如何学法?”那么,金子般的真心也是应有的吧,有此纯洁之心亦可得诀矣!

打赏 点赞 (1)
评论问答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成刚法师: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一切惑业、灾难、苦轮都由贪心而得建立。就这个贪心是我们八万..

把佛法的道理熏印在心上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知道这个妄想纷飞没什么用了,赶紧安住当下就对了。其实人放不下,念头一直上来就放不下这个念头嘛。为什么放不下?看不破。这个看不破里面有一个道理是什么?不明理。你说他不懂,他又可以..

刘氏阴德

刘氏阴德刘士可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刘宝树先生的高祖父。封翁乐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扬,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诚实可靠的家仆,去到每个偏僻的巷子里,探访哪户人家有急迫解决..

抄经的火化仪轨

抄经的火化仪轨抄经的火化仪轨 ★问:如何处理抄写好的经文?答:抄好的经文可以自行火化后埋入土中或放水流。也可以自己保存收集,当写到一定程度时,装裱成册流传给后代,也是深具意义的事。★问:可否把抄写完的..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

把弱点当作你的根据地我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我不擅交际?好吧,我就少去交际的场合吧,正好把时间节省下来多读点书。我太敏感?好吧,我就捕捉住心灵里的各种细微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吧,于是..

和谐与觉悟

“和谐”是事物的一种无冲突的平衡发展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内心具有的一种宁静、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内心,培育我们的心灵,淬炼我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境界。..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有理由嘛。我..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作者简介台北市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生/一九八八年七月于美国纽约庄严寺莅染。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台大外文研究所肄业/美国德州克里斯汀大学英研所研究员..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

打开心门,让佛法住进你的心里平时我们拜佛的时候,有的人一见佛像,就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和敬重之心,非常虔诚地礼拜。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一看到佛像便想:哦,这是黄金做的呀!哇,这是珠宝呀!哇,这是珊..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世尊向比丘们开示:扫地的人有五种情况不得功德,是哪五种呢?扫地时不知道判断当时是逆风、还是顺风,不懂得将地上的污秽垃圾集中,也不将其清除,因此,所..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

善恶果报:强拆寺院的惨烈现世报,灾祸不断殃及家人我们村(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有个寺院,名叫香峰寺,改寺庙之前是土地庙,碑文记载最早是汉刘邦年间建造,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左右。后经历代皇朝修缮,总共修了七十..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

和大福报的人接触后发现命运的真相我有个朋友,身体相当瘦弱,看起来很没精神。周围不少人觉得是他吃得不够好的原因,都劝他改善下伙食,还有长辈建议他多去买几只土鸡补补身体。其实据我所知,这个朋友脾胃一直都比..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

呷绒多吉上师:次第学修才能清净恶业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9)有的人怕面对这个社会,想逃避,所以就想,“我要修行”,如如不动地坐在那里,既不忏悔罪业,也不修菩提心。可以说,你只是暂时在这里安住了一会儿,就..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修福也能造恶,这里面有讲究! 吃饭能不能修福?吃饭会不会造恶?也能造恶,你杀鸡杀鸭,吃鱼吃肉,是不是造恶?吃了一顿饭,损自己福报,还造下罪业。如果你欠别人钱怎么办?还钱。那欠命怎么办?还命。你有..

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晚上听梵音楞严咒驱鬼吗。听 "楞严咒”恐怕..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善恶果存乎一念间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