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仙叹的富人

繁體

叫仙叹的富人

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只有多做好事、积点功德,才是真正有好处的。于是他马上发出告示说:如果有人缺乏资财,请速来取,数量不限。

告示贴出去几个月了,由于当时政通人和、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足,谁也不需要他的钱。

仙叹又想:看来大家并不需要钱,可是谁也免不了会闹头疼脑热的,还是买药给百姓治病为上策。仙叹便四处采购,弄来各种名贵药材,每天在市上免费供应病人。

仙叹的善心得到大家的称赞,没有多久时间,名声传遍远近四方。东南西北各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接受治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仙叹的财产渐渐地用尽了,但他仍然四处为病人采药、找药。有一天,他在离家一百多里采药的路上,见到几辆牛车,车上都是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他忍不住问道:你们要到哪儿去呀?

车上的人答道:我们要去仙叹那里,请他救命。仙叹立即同他们回去,找到国王,向他借了五百两黄金,买了许多药给这些人治病。

经过仙叹的精心护理、医治,病人的病慢慢都好了。可是,仙叹却欠下大量的债,过着窘迫的日子。

当时,常有一些商人为了赚钱,结伴下海去捞海底珍宝。仙叹想碰碰运气,就跟着一伙商人出海寻宝去了。众人辛辛苦苦地努力了许久,得到不少宝物,于是兴高采烈地返乡。一路上交通极为不便,又因天气干旱少水,每个人经过长途跋涉,都干渴难忍。

仙叹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口水井,就快步奔过去,开怀畅饮起来。

那些商人早已注意到,仙叹采集的海中宝物里,有一颗灿烂夺目的大白珍珠,是世上稀有的宝贝,他们心里又羡慕又嫉妒,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众人一看,仙叹在井边弯腰喝水是个天赐良机,便弃拥上前,将仙叹推到井底。

由于仙叹做了那么多好事,他的善行感动了神仙,天神在这危险的时刻,在井底接住了他,使他安然无恙,连皮都没有擦破。

那些商人回国后,去见国王。

国王问道:你们都回来了,那仙叹到哪儿去了?商人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对国王说:大王!我们也不知道。自从离开国境之后,他就与我们大家分手了,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国王不相信,又问:说实话,是不是你们把他害死了?商人们赶忙否认地叫道:不!不!绝没有这样的事!

仙叹被天神托住后,发现井壁上有个洞,正好能容他钻过去。他顺着洞走,不一会儿就见到亮光,从另一个洞口走出了水井。又经过七天的跋涉,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

国王见到他,问道:商人们都满载而归,你下海采宝,怎么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仙叹含糊地说:我没有发现任何宝物,只得空手而归。

国王听了他的话,起了疑心,沉思着:这当中必有缘故。随即着人把那些商人都找了来,命令道:你们必须从实招来,才有活路,否则只有一死。

商人们吓坏了,便老老实实地招了供。

国王听说他们在归途上谋害仙叹,十分生气,便下令把他们统统关进监牢,要将他们定罪。

仙叹闻讯后,焦虑万分,急驰王宫,叩头请罪。

国王说:你没有罪!他们的罪已定,是不可改变的。

仙叹再三请求道:国王陛下,请无论如何原谅他们的愚昧无知吧!

国王经仙叹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赦免了商人们的罪过,命令他们归还从仙叹那里夺走的宝物。

商人们感激涕流,都拣自己最好的宝物送给仙叹。仙叹只取其中的一半。

商人们一看,又恳求道:承蒙您的善心,我们才保全了性命!您救了我们大家,这些小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

仙叹只好收下那些宝物,将这些钱还清了国王的债,又施舍给老百姓。

邻国闻说,皆交口称赞,无不佩服仙叹的崇高道德。

打赏 点赞 (2)
评论问答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

千万不要堕胎,堕胎的女性往往多病!世间的女子医院、各大医院,电视荧屏充斥着无痛人流、快速人流等等琳琅满目的广告,诱导男男女女们认为堕胎是一件越来越轻松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的事情。很多人不相信佛法、大法师..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

常说的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得到真佛的慈悲加持?佛教的历史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这里面有很多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我们能力大的人,他们都在信佛、学佛。如果信佛、学佛没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还有人会延续下去吗?当一..

善,有一千张面孔!

善,有一千张面孔!一在香港上班的时候,最常见到的现象就是一个个打扮精致的女人从ifc购物中心出来,穿过天桥走去四季酒店。就是那短短的一段路上有很多乞丐。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没有下肢,一寸寸..

味道:法海一滴

味道:法海一滴法海一滴作者:味道末法时期,多有邪师借行菩萨道之名而染著五欲六尘,引许许多多的学法众生现世行于非法,身后入无间狱。这是佛在楞严经中的预言,从表象上看,有不少有名的师父也要你行善积德,习诸..

嘎玛仁波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嘎玛仁波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很多人都有精神上的隐患,只是自己没感觉。如果你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没有安全感,有时很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睡不好,吃不好,爱胡思乱想,这些都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开始。从前..

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

为什么很多人都读不懂佛经?问:现在人看经典,有语言障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好不好?晓:不好!你若实在没事儿做,我建议你吃过饭后搬个小板凳去坐到树下看蚂蚁搬家,就这也比把经典译成白话文有益。问:那么,看不..

唐僧和悟空都成佛了,他们的结局是最好的吗?

唐僧和悟空都成佛了,他们的结局是最好的吗?唐僧师徒五人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除了取到经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封圣,唐僧和孙悟空都成佛了,八戒是净坛使者,而沙僧是金身罗汉,小白龙是八部天龙菩萨,那么对于他们..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8.见无左右五峰常观禅师问一僧曰:「汝还见牛麽?」(缘起现象界,师欲了知该僧对见性之见地。)僧曰:「见!」(是牛当然见过,奈师所指者为见性事,以牛来..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

呷绒多吉:什么是正法?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93)什么是正法?对众生发菩提心,改变自己内在的烦恼习气。闻思修佛法也是为了这两个,只要走在这条道路上就是在修行正法。菩提心很重要,如果像对待世间职业一般去行善..

千两黄金的福报

千两黄金的福报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十岁的年寿,他一生会有一千两黄金的福报,不应该这么年轻就饿死。阎王心想:“会不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念给去世的人吗

心经是可以念诵给去世的人的,在念诵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有一个自己的方法的,这样我们在那时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念诵。而且我们一心一意的去念诵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任何的杂念的。我们可以..

念药师经有禁忌吗

其实我们修行的药师经并没太多的禁忌去紧固我们修行药师经,因为学佛就是学习自在,有太多的条框的话反而让我们感觉到经文枯燥,只要我们修行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态放正,那么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药师经的含义的。印光大师..

普门品念诵及回向的方法是什么

回向是我们修行路上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回向并不只是将我们的功德回向出去,更是把我们的善念、善心传递出去,回向不会让我们的功德减少,反而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功德。《普门品》是非常好的经文,念诵《普门品》也是..

楞严经重要偈句

其实在楞严经的每一卷中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偈语,我们可以把这些当成是重点,然后背诵下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卷的重要偈语吧: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

达真堪布:念观音心咒有时候观想佛菩萨有时候观想众生如法吗问:念观音心咒的时候,有时候观想的是佛菩萨,有时候观想的是众生,这如法吗?达真堪布答: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按传承、按仪轨、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不要再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