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开示:色空不二的道理能帮我们破除分别和执着

繁体

宏圆法师开示:色空不二的道理能帮我们破除分别和执着

下面我们谈谈,为什么说色不异空,又接着说空不异色,然后又进一步的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这几句经文,不仅内容不同,而且所度的对象也不同,义理精微,所以句句深入,层次逐渐的提高。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都着相、着有,把一切的这种境相都认为是实有,继而贪得无厌。所以,说色不异空,让大家明白,不要执着任何的色相。纵然你枉费心机,使尽计谋,可是一切都是空,反而自己造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太不值了,佛说可怜悯者,冤枉受报。

空不异色是对二乘说的,因为二乘人执空,认为色之外有空,空之外有色,因而废色守空。他们认为,凡夫因为执着色相,为物所使,困扰、受苦、造业受报,所以生死不了,要想了生死,就必须远离色相肉体,所以断除我执,破有守空。殊不知,虽然了了分段生死,不入六道轮回,但是因为执着空,法见未除,还有变易生死未了,也是不得自在。所以,说空不异色,使他们明白空和色没有两样,都是自性的显现。所以说,不要执空废有,从而破除法执,圆证菩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中的不异二字,虽说没有差异、没有两样的意思,但是总好像还有两样东西存在,不是一体,总有这么一点隔碍,不是一体,所以后面紧接着说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破菩萨存有色空二见而说的。菩萨虽然知道色和空没有两样,但是没有两样,毕竟还是针对两种东西比较而言,就像刚才说的总有这么一点隔碍,两种东西的比较,强迫性。为破菩萨执有二见之过,进一步的明确地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是两个体,而是一,完全的一致,色空就是一,是不二。尽管现了千差万别的相,但是相就是性,性就是相,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我们要认清真理,不要把相和性、色和空误认为是大体两种相同的东西,而去追逐贪求,以致误入歧途。凡夫都去追逐色,都去追求物质,追求相上的东西,而小乘圣人他们去求空,都是误入歧途。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个色空不二的道理,也就会明白佛法讲的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而是妙有真空。一定要有妙有的,这个有,也不是真有,是妙有,我们凡夫认为是真有,而二乘人他们就守空,其实是妙有真空。空不能坏有,有也不能坏空。所以我们明白一切的色相,都是有生有灭,没有自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去贪求贪取,也不会患得患失。一切色相又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一切的色相都是我们的自性。见相就是见性,我们透过一切的色相而见我们的自性。见性就是见相,由性而起妙用,不分别,不执着,不去追求。但是,不取不舍、任运自如、光明自在、圆证菩提。

既然色蕴虚幻不实、当体即空,同时也是妙有真空的性的显现,那么其他的四蕴也不例外,相法如此,那心法同样也不例外。所以下面接着就说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这是心法,虽然是心法,但是色法和心法没有两样,同样是虚幻不实的,同样是我们的清净本性、我们的真心所显现的,色蕴破了,受想行识四蕴也就随之而破了。《圆觉经》中说:“幻身灭故,下面谈到心,幻身灭了,幻身灭故,幻心也灭,幻心灭故,幻尘也灭,幻尘灭故,幻灭也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圆觉经》是破幻显真,《心经》是即幻是真,虽然经的宗旨不同,但是义理相同,都是讲心法和色法一样空有不二的。我们现前一念妄想生起之处,当下以智观察照见妄想没有自体,这就是真空。那么我们这个妄想怎么来的呢?也是我们清净本性的作用,也是我们清净本性所显现的。我们是即凡心而见佛心,转识成智,即凡心而见佛心,立刻把它照破。如果想要从妄心之外去寻求真如,你想从妄心以外去找,那上哪找去?从色法以外去找佛性,离开波你想去求水去,那哪有一处可求?怎么能够求得到呢?由此可知,心理的现象和物质的现象是一样,空有不二。我们把这句经文详细地说,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我们这个受,身体的感受,这个受是从哪里来的呢?也是我们的大圆满的觉性所显现到的,所反馈的。就像水起了风,起了波浪一样,但是它的当下不二,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和色法当下不二。因为二、三这些分别执着是我们凡夫都无明,我们的无明,没有觉破,觉破了你就知道当下不二,不假方便,一定要明白。别人当骂我们的时候,我们知道当下不二,我清净本性的作用,就是这样。我们一定要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也同样,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就是这样,受想行识,五蕴皆空。五蕴我们再把它说明白,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当下不二。

空有不二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破除人生当中不正确的见解,破除我们的分别和执着。世间人不了解有的实质,对这个有,对这种现象、心法,生起了错误的认识和执着,导致了我们人生种种的烦恼和痛苦。五蕴即是空,就是让我们看破有的实质是虚幻、是无常、是无自性、是空。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正确的认识到有的实质了,那谁还会拼命地去造业?谁还会拼命地去贪求?还会因为贪求、造业受种种的痛苦吗?没有了,就是因为我们无明嘛,认有为真,疯狂的去执取,就不知道它没有一个本体,它是无所得的。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一、方便..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四十一、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作者:任天真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同修师兄大家好!末学的妹妹刚怀孕不久时,梦见她的孩子对她说,读经功德很大。已经很久没读经的她在梦醒后,立刻起床读经,..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初三上午) 认识信仰生命要得到改良,就要有信仰。因为我们过来没有信仰,生命才有障碍,生活才非常烦恼。大家来到这里,有些同修是为了治病而来,这就是不懂得佛法的微妙。如果是为了信仰而来,..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摘自:圆瑛法师著《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引经作证。‘华严经..

圆通寺和冰淇淋——林清玄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可以从一个故事来看到分别心的相状,从前寺院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认假成真后,罗网罩大空。人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我执引起的。我执,就是认为自己是永恒存在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与“他人”的区别,并且把“我”对世界的解读,当做世界的真相。我执结,..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