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学佛的人,这七首偈颂很重要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这七首偈颂很重要
《七佛传法偈》很重要
宣公上人一九九四年
开示于国际译经学院
毗婆尸佛偈
《七佛传法偈》是很重要的,每一首偈颂都是说身心是虚妄的,不要认真。身是四大假合,心也是虚无飘渺,没有什么形象的。所以我们不要认假为真,执着我们的身心;样样都想占便宜,样样不想吃亏,其实这是被身体害得我们生生世世,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可是你若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了,那罪业本空。罪业本来也没有什么,这都是人的执着,所以才起惑、造业、受报;你若没有惑,就不会造业、受报了。惑就是不明白,也就是无明。第一首传法偈是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身从无相中受生”:这个身从什么地方来?它没有一个形象,没有一个实体,是四大和合而成为身的。所以说身从无相中受生,它就生出来了。
“犹如幻出诸形象”:就好像变戏法、变魔术的那个人,本来没有这么个东西,他变化出一个来。那么变化出来的是真的吗?不是,是假的。我们这个身体亦复如是,所以第二句说,犹如就是好像,幻出诸形象,是从虚幻不实这里现出来,变化出这么一个形象,这是说身体不是真的。
既然不是真的,为什么有人骂你,你受不了?打你,你更受不了;赞叹你一句,你就高兴得不得了;诽谤你一句,你就发脾气。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不是被这假的把真的给蒙混住了吗?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怎么有这么多麻烦呢?这个麻烦是你自己找来的。有人骂你,你拿它当唱唱不好吗?唉!他说日本话呢,我不懂。啊!他说西班牙话,我也不懂;说葡萄牙话,我也不懂他唱唱什么。
他骂你,你不会骂人,那么还有什么叫骂呢?他骂就骂了,你拿它当音乐听,不也很好的嘛!啊?不需要发脾气。有人打你,就当作你走路没小心,撞到门框上了,这不可以吗?你撞到门框上,撞得痛了,那你找谁去再打一下?你打那个门框,你手又痛了;你若不打,那根本没有事嘛,痛一阵怕什么呢!
“幻人心识本来无”:幻化的人没有心,没有识,也没有知觉。
“罪福皆空无所住”:罪和福都是空的,什么叫罪?什么叫福?你不应该执着到这个上。你执着我这个身体,又执着我这个心,这简直是大错而特错;你若能不执着,你说这多自由、多好!不为这个枷锁所枷着。
毗婆尸佛的传法偈,就传这个法,教你认识身心本来是虚幻的。
尸弃佛偈
七佛中的第二尊佛,尸弃佛的传法偈是这么说的: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起诸善法本是幻”:你以为你做善事这是真的?善事也是假的,你不要执着这个善事,所以起诸善法本是幻,本来也是虚幻的。
“造诸恶业亦是幻”:造这个恶业也是虚妄幻化的,它都没有实体,没有形相的。
“身如聚沫心如风”:这个身也是假的,它好像海里那个泡沫似的,你看着有,你去一碰它,没有了。心如风,心就像刮一阵风似的。
“幻化无根无实性”,它没有一个根的,找不着根。什么是心的根,什么是身的根?你找不着,没有实在的一个东西,没有实体。
所以由这个传法偈来看,就是要我们人没有身见,没有心见,没有这些个边见,虚无飘渺这些个执着,你说这是不是愚痴呢?
我们人修行,如果能把身体看假了,把心也看得是虚妄了,那么执着就没有了。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就因为看不空,才什么都有了;你若能看得空了,什么相也没有,连自己都没有,怎么又会有个人相,又有众生相,又有寿者相呢?这都是我们人自生分别呢!
毗舍浮佛偈
毗舍浮佛是七佛中的第三位,他的传法偈:
假藉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这首偈颂就是说我们不要把身体认得那么真。这个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的,热力属火大,摇动就是风大,有湿性就是水大,又有坚固性就是地大;这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一个身体。所以说:
“假藉四大以为身”:我们假藉地水火风这个四大来成的一个身体。
“心本无生因境有”:我们这个心本来不生不灭的,可是因为你着到境界上了,也就有这个生灭心了。所以说:
“前境若无心亦无”:前面那个境界若没有了,心也没有了,心是因为境界而有的。
“罪福如幻起亦灭”:所以罪也是虚幻的,福也是虚幻的。罪福如幻就像泡沫,电光石火一样;虽然罪福起了还是灭的,这是毗舍浮佛说的偈颂。
我们学佛的人,对七佛偈颂应该熟读,不要忘了。这每一首偈颂都是叫你不要执着身心;我们一执着身心,就有障碍了。为什么起这个障碍呢?就因为认假为真,认贼作子,认贼作父。那么这样子,所以古人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看看这多厉害!就因为你一念的瞋心起来,这百万的障门都来障着你了;你若不起瞋心呢,百万障门自然都化为乌有了,所以这是各人要特别注意的。
所以一切唯心造,就是在这一点要认识;境界来了,这都是考验,一种修道必然经过的步骤。那么境界来了,我们一考验就考不上,落选了,这就是平时功夫没用好,所以到了紧要的关头就手忙脚乱,无所措手足了。我们修道的人要注意这一点,要认识境界。
(编注:以下四首传法偈,上人未加注解。今刊出偈颂原文,方便读者阅读。)
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南无阿弥陀佛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和美丑之分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
宁愿拖著尾巴
猴子转生为人仍残留尾巴余报(前生可能是马来西亚猴子)达尔文尝试以进化论解释人类的进化,这个理论至今仍是争论不息。然而马来西亚的一名有尾婴孩,却似乎增强了此进化论的可信程度。这名已三个月大的婴孩,居于马..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俯瞰苍生 它是唐代一位皇帝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是易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龙门石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群像。..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XA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对吧?这说明..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
姐姐亲身经历的六字大明咒驱魔的威力作者:reading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虽已经50岁,但和40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很年轻。姐姐平时以念佛和诵《地藏经》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莲..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圣开法师: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有一位婆罗门预多加,到祇树给孤独园,请示佛陀说:「世尊!在家的俗人,应当如何才能得到现世安乐?」佛陀答:「有四种方法,能使在家人,得到现世安乐:一、方便..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
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
四十一、如何使佛教发扬光大?要能够屈己待人,时时改过迁善,不要把“我”看得那么重要,这就是敦品立德。◎一九八二年十月十日开示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不是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
孕妇梦见孩子让她念经,诵5000部普门品感应非常神奇!作者:任天真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各位同修师兄大家好!末学的妹妹刚怀孕不久时,梦见她的孩子对她说,读经功德很大。已经很久没读经的她在梦醒后,立刻起床读经,..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
圣旭法师:认识信仰(初三上午) 认识信仰生命要得到改良,就要有信仰。因为我们过来没有信仰,生命才有障碍,生活才非常烦恼。大家来到这里,有些同修是为了治病而来,这就是不懂得佛法的微妙。如果是为了信仰而来,..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圆瑛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摘自:圆瑛法师著《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此引经作证。‘华严经..
圆通寺和冰淇淋——林清玄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可以从一个故事来看到分别心的相状,从前寺院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内容提要: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五、立妄求因成妄冀果,六、..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雪漠:我执是最大的敌人认假成真后,罗网罩大空。人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我执引起的。我执,就是认为自己是永恒存在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与“他人”的区别,并且把“我”对世界的解读,当做世界的真相。我执结,..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