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58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58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脸上无嗔真供养,心无是非净庄严。你的脸上充满了欢喜喜悦的光彩是真正的供养,你的心中藏满了是非、充满了分别是真正的污垢。
前面是讲阿罗汉,接着就是讲佛法身无所得,前面讲的是菩萨,后面讲的是如来的报身尽庄严;尸弃佛时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开悟,没有证得无生法忍,到燃灯佛时证到无生法忍,燃灯佛才会给他授记将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释迦牟尼佛得无生忍辱仙人,得无生法忍,才能得诸佛之授记。
如来无所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这个是破众生知见,一破四果之见,四果人我空法了不可得,前面讲过妄见不可得,这里讲四果不可得,众生就疑问:佛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燃灯佛所授记,如来有所得不?佛陀知道众生的疑惑,所以直接把众生心给打开,“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无住之心就是法身;其实如来得什么呢?众生不知道如来的法身遍一切处;众生不知道如来法身是尽未来际,是当下这一念,它无得亦无失,无取无舍,没有一个得,无住故。也没有一个失,法界故。当你悟到的时候,原来就在你的身边,根本没有离开过我们,无住之体,当下就是法身。如果有得必定有失,有得有失即是有执住心即是凡夫,如来无所得无所失,无得无失即是当下无住法界本体真如,因为佛是无得无失,四果是无得无失,没有得没有失证明它是一体的,无得失体即是法身;而法身就是自解脱的体,对于阿罗汉叫自解脱,执着于清净法执,后面的叫他解脱。在自解脱体里面,破法执空,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法无所得故,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于法有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果阿罗汉就会想,佛有所得,我为什么就没有得佛呢?于法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心,众生马上会失去大利益。为什么呢?如来证到当下的本体即佛而已,世尊证到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当下,我们的当下跟世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如果世尊得到的与众生所得体有二种区别,证明佛有舍取的心,有取舍之心就有众生不是佛,或者说须菩提与众生之心是不相应的,不是以无为佛性一体来安住的,因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只是世尊现果,阿罗汉菩萨现因而已;此因果、此相、此景应该不相违背啊,因为四果里面是无得体,就是清净体;有得不住故,就像阿罗汉,他以无住体,实无所得故,他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而体无住,亦往来实无往来无住故,不来即不去,它也是不住,实无所得它也是无住;佛陀讲到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无住,他这个无住体与四果无住体是一不是二,证明世尊所证到的正好是四果,四果所体验的其实就是佛。但是这些阿罗汉或者凡夫都有习气,认为世尊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有一个法住啊,他有一个清净要住啊,有个无住之执要持啊;他认为世尊可能是有得吧;乃至于代替凡夫来讲。因为认为有得,就一定会有得失,有成佛就有不成佛,就有来去,就是凡夫心,凡夫心就不能与无住心相应;不能跟无住心相应怎么能与佛心相应呢?
如来无所得之心是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来因无住之心是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和无住是一体的,阿罗汉也有无住心,他认为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它只能是阿罗汉;如果他认为他这个无住体就是如来最究竟处,他将来得的也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呢得而无得,无得而得,就是说没有得的因,没有无住之心,才能得大体之相,得真实之相,也就是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一切净庄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能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没有障碍呢?为什么这些阿罗汉他有障碍呢?有障碍因为有得;没有障碍因为因地无住故。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得成佛,所以产生一种求,我也要得,产生一种好奇向往的心,是这个心障碍着你,须菩提为何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有可攀有可取,虽然他修行达到无住,但这种暗藏的习气还在;所以我们要彻底的把这种习气抛掉,然后跟法相应,对我们凡夫而言,应该怎么样抛掉习气呢?我们彻底的了悟般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誓成佛道当体无住就是。大家想一想,我们一直在想啊哪个庙清净啊,哪个师父好啊,这些都是有住之体,有了住、习气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能相应;跟释迦牟尼佛果地也是不相应的,所以呢我们现在应该无住,跟一切法相应呢,此法亦是彼法,你现在一旦无住的时候,无住体就是你的佛心,一切法界就是你的身,因为佛无住身名为大身故,所以释迦牟尼佛尽虚空遍法界与如来本体无取无舍的心是不二的,因为我们有住,你选择一个住就有一个障碍,有一个法住,就有法的障碍;有一个庙住,就有一个庙的障碍;一个法师的住就有一个法师的障碍,你住在什么地方就障碍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样把这个住去掉?释迦牟尼佛讲金刚经就是讲无住之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你有住心执着,你就麻烦。如果你跟般若不相应的话,你又住了,那就是彻底的凡夫。如果你不闻般若,你动用分别心执空见,那个是叫狂见。只有在般若里面跟佛心相应,无住而住,说无住一切是无住,一切是处就是无住;为什么呢?一切境是我身,一切无住体是我心,彻底的超越我这个单执着的身体,进入如来法身清净无住体。度一切众生而无众生可度,为什么呢?无住之相就是无众生可度,如来之身即众生之本体,无住之心就是成无上佛道啊。十方诸佛心心相念,十方诸佛皆同一心,众生无住之心就是十方诸佛之心,所以阿罗汉的无住之心与佛陀的无住之心是一,不是二。二者差别在于阿罗汉在因地上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为他没有发无个的菩提心故;所以他自利利他的功德没有;他的无住是安住在因地的无住。而佛陀的无住是果地的无住;果地无住,就没有无住之名。阿罗汉还有无住的清净体,还有小相。佛陀无住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有障碍,我现在讲话跟佛陀的无住心都是相应的,阿罗汉是不知道的,他也是无住的,住在他认为的那个清净里面。佛会知道,为什么佛会知道呢?佛陀无住之心跟一切法界相应故,所以我现在的无住体是与佛陀的无住体是不二的,我现在讲话的声音与佛陀的无住之相是相应的,所以我讲话佛陀一定会心无二。为什么阿罗汉不知道呢?因为阿罗汉的因地上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没有发起自利利他的心,没有自利利他,他不能在一切处无住,他只能在一个人我法上清净无住而已,他安住在清净的体。所以我讲话凡夫更不知道了,我在想什么就更不知道了。我们应该怎么住,我们在因地上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不是说我们不发心了,弄错了,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这个心一定要发出来,如果你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就是阿罗汉吗?阿罗汉认为我无住,本来就是佛了吗;不要发了;因为不要发了,他的果就是个阿罗汉而已。他也是因地的无住体所修出来的,所以他的果上面就是个阿罗汉,佛陀在果上面的无住为什么能够尽虚空遍法界遍庄严呢?这里完全是讲果不是讲因啊,完全是讲报身果,阿罗汉果,菩萨果,佛的果,它不是讲因位,前面的一品全是讲因位,破众生的疑惑。这一品全部是讲果,讲果上面他是怎么得这个心。阿罗汉怎么得这个斯陀含呢?他无得之心无住之心才得各个果位的;佛陀也是无住之心无得之心为什么能够尽虚空遍庄严呢?阿罗汉的遍庄严与佛陀的遍庄严有差别吗?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的话还叫遍庄严吗?如果有差别的话佛不就有来去吗?有得失吗?你把阿罗汉都失去了,还叫佛吗?所以佛陀它是当体无有得无有失,无有来无有去的无住之体,是在一切处安立的,佛陀身即是阿罗汉身,佛陀心就是阿罗汉的心;但是果上面不一样。我们的身即是佛身,然而我们现在无住之心都没有建立,我们彻底的住在妄体里面。因为我们的身我们的心本来无住故,我们的闻性本来无住故,所以我们的身也是无住之相,也是虚无之相,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我见生之后产生一个妄见;我见到你,其实你是虚无的。在椤严经里面破解很清楚,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虚无之体,我们不知道此身虚无。那我现在看到你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妄心啊,是我们意识里面出来的,是我意识的妄见,是一体的不二的。但是我们有妄见在,你好啊你坏啊你善啊你恶啊,这个法师好啊哪个法师不好啊,都是一个妄见在作怪,我们抓住妄见不就是在六道轮回生死吗?你想一想哪还叫无住之体吗?如果你抓住这个妄见,你尽未来际修行,舍身舍命都没有用;你把肉一块块的割下来,把你的肉舍到尽虚空遍法界那多,但还是不能成佛,与佛相隔千里万里。但是你一旦悟到这个道理闻到般若,弹指之间就过去了。修行千辛万苦,不如一念闻般若之心啊!闻般若是多么多么的重要。闻般若这一念,和你自搞的一套修行,要相距多远啊!会修行者刹那间,不会修行者,如大千世界托在手上。你通达于般若,你就空掉了,你一空,大千世界也都融在你一念心体。
大家想一想,世间很多的假相,我现在觉得肚子好饿,你相信吗?我从来不吃晚饭反而不饿;可是我刚才在外面吃过晚饭,现在肚子却有好饿的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这个就是假饿,很多东西是假的,你以为是真的,你把这个假的东西抓住不放,只要你过去了就没事了。这个就是假,是欺骗你,如果很多假的东西在我们的意识中老是放不下,我们就不能一刹那时间跟般若相应。如来无所来无所去,什么叫无所来呢?法身故;无所去是什么?报身故;报身跟法身是一体的。此相无所来无所去的一念觉就是化身;法身是众生的自性,报身是众生的身,是佛身。佛身与我相应故,法身与我相应故,法身不取我妄,报身不舍我真,佛陀的化身就在我们心中的一念觉,如果法身把我抛弃了,报身把我舍掉了,那如来就是有取有舍,如来有得失取舍不是真如。
实无所得――得什么?如何现量获得共一身?
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告诉我们,实在是没有一个可得。这里还有一个智慧在里面,大家仔细的思维一下“于法实无所得”是什么?是清净体,“于法实无所得”是当下,“于法实无所得”是无住,其实在暗里是有得,得的时候又是“无住”。实无所得的相反词恰恰是释迦牟尼佛与一切众生共体故,与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是共一个体,共一个心,共一个法界,共一个化身,你觉了就是共一个化身,如果你有所得,
金刚经恰恰与别的法门不一样。我们经常会想,这个法师传我一个法,那个法师传我一个法,那不是法有所得吗?过去开悟的祖师们开悟了,弄一张法倦证明你开悟,开什么悟啊,就是无所得故。如果你有一个有得法的心,什么这个法那个法,只要有法可得,按照金刚经的说法那就是魔在做事。实在是没有法可得。现在人动不动就传一个什么法给您,众生执著于这个法。其实啊传法是传无相之法无住之法,是般若之法,并不是另外的法可得,现在给你讲的般若,就是传无相法,很简单,把这个般若你听懂了,心跟佛心相应了,佛陀在无相中给你一个无相无住法,我传实在是无有法可传,我要有法可传,不是我就有所得吗?我有所法可传就有得失,这个法是无相之法,是自己本来具足的,你一悟到即尽现在过去未来,遍法界,原来当体即是。所以呢,六祖在五祖面前得到的是什么法呢?五祖没有给六祖什么法,六祖拈起就是;你想一想,五祖四祖三祖乃至于初祖达摩大师,乃至于迦叶尊者拈花微笑,包括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全都是无法可得。如果那个法师什么有所得的法传给您,你就是变成魔王的眷属。
供养过程中如何能够三轮体空?我们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呢?
供养佛菩萨僧要三轮体空,对面的法师,供养的你及供养的钱全是无住体,就是佛心。佛心现前,心无住法,无住心,无住物,三轮体空,功德即不可思议。一念之间悟到了无住之体啊,无住之心,你把钱供养三宝的那一刹那,于法报化身都是相应的。如果你供养法师,有法师可得,有钱可住,有这个心可立,能所不能双亡,三轮不能体空,那就是魔的眷属,就算你把身上的肉一块一块的割下来供养,你又有什么利益呢?那一百元钱算什么?把你肉割下来也没有用;不如一念之间拿一个小小的花朵,生起无住之心,供养三宝,认为三宝尽虚空遍法界无住之体,认为这个花是无住之相,才会真供养;我现在拿到这个花我无住,我是无住之心,花是无住之相,佛是无住之体。三轮体空了才能拿花供养三宝;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分别之相,因为无住就是佛心,佛佛相念啊。你无住之心安住了,对方是无住体,你是无住心,心心相印。如果对方不是无住,你是无住的,对方不跟你相应,没有关系的,为什么呢?他不跟你相应,你跟他相应,为什么呢?无住没有我跟你的分别,相应就像大海的水融在一块儿那样,水里起了一个泡泡,但是这个泡泡不跟水相应,水一定是跟泡泡相应的,所以你跟泡泡相应就可以了,泡泡不跟你相应,没有关系。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你用这样的心对待于别人,你是相融的,别人不一定会对你是这样的,像水泡它有烦恼,它有我执,它有分别。但是我们众生往往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差别呢?就是说你对我不好,那我马上就动心,动什么心呢?我供养给你,如果你对我不好的话,我马上就升起反对之心,心里不满;我们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呢?用情做事;用相做事,不能通达于般若,我们现在的众生都是感情化,觉得那个法师好,我应该对那个法师好一点;有这种心存在,就落入情见,而这种情见就像水上的波一样,绵绵密密的,如果你越相续,越快速,烦恼就越重;慢慢的般若就会离开你。
如何修苦而能立证三果?
所以我们把这个阿罗汉,四果罗汉就是我们的果报,看到四果的果报就知道你今天的果报?为什么他是四果呢?四果里面讲:须陀洹果,证心忍;证到你心里面获得一种欢喜,叫入流啊,你听到般若之后,心里面产生一点欢喜,得到一些小小的忍,叫心忍;斯陀含叫法忍,见惑烦恼与思惑烦恼在你闻过般若之后,落于心而在实证中修,经过观察、思维,般若跟法相应,我们有时候闻到般若后,在清净体里面安住一个清净心,自己得到一些法忍,得到一些心忍;认为这个地方就知足了。假如说苦里面,感受人生之苦啊,突然悟到苦空,苦的体就是你这个思维思量的体,苦是空的,你就会证入初果。过去不是有一对夫妻吗,看到一个沙弥,沙弥不会说法,夫妻俩拉到家里去供养,供养后长跪请沙弥说法,沙弥不会说法,急得满头是汗,说了一个字“苦”啊,沙弥就跑掉了,夫妻长拜不敢抬头看沙弥,就不断的在思维这“苦”啊“苦”啊,想起人生之苦,不断的想苦苦苦,突然苦就空掉了,苦空后顿时就证初果。内心生出一种喜悦与欢喜,对法生出了欢喜心,进入法流,抬头一看,沙弥哪里去了?一看到沙弥空掉了,马上证三果。然后他就很感激沙弥,他在法事相上面能够证空,就可以证三果,你在心上面证空,只能证到初果。如果你心地上能够证到空性了,一切人家骂你、说你、讲你,你都能对般若上生出欢喜之心,在内心中实在是没有取舍了,没有取舍的心,你内心中很欢喜,不管你骂我、打我、说我,我内心中都没有念好动了,这种人还只是心忍而已,不是法忍。在法上面不起分别,才叫法忍。所以他一看那个沙弥没有了,猛然自己那个上面空掉了,立即进入法忍证三果啊!但是他还有一项执著,我要感谢那个沙弥;他就到庙里去找那个沙弥;那个沙弥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他就推沙弥的门,推推推,拼命的在推,二面都在内外推来推去,把那个沙弥一急,把自己心量就打开来了,也就证到三果罗汉。从这里可以看出,初果二果三果完全是心地上的法事上的一种忍。这个世界所有的相,在你心中没有得失,都是圆形的,你就没有这种分别了。
所以大家在寺庙里面一定要修无分别心。在家人完全可以证到三果。四果要断思惑烦恼,断思惑就断淫欲啊,没有男女之淫欲心,在家人有情啊,有情就有欲啊,这个欲并不是说你没有丈夫了,就没有欲了,不是这么回事,是你心中无情了,没有世俗的这种自私自利的情了,没有情才叫离欲。这个欲不是随便就可以断掉的,要断思惑烦恼;思惑烦恼断尽了,你才能够断淫欲。但是断了淫欲还有习气啊,有习气还有法执。在三果里面不在来了,不再来是无所不来,仅仅在当下,你们在家人完全可以证到三果。出家梵行相四果世间人很难证到,三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勇猛精进很快就可以证到三果,三果不一定说已经断除欲;他还是有欲的心,到四果才真正的断除男女之体。因为三果思惑没有断尽。证量上面讲,他获得法忍;只是没有获得无生法忍;没有达到无所为,只要你在有所为,你都还是有执著的,达到无所为才是断淫的。所以生死之心没有断淫之前还是有的。证到三果了之后,你就会升到天上,但是不管是天上也好还是天下也好,都还在佛陀无住之体里面。还有这种习气和烦恼,难道佛陀也有习气和烦恼吗?大家记住,只要有差别之相,都为众生之心,众生之心叫妄心,妄心了不可得,佛陀没有众生可度,没有这个妄心之相。怎么可能会有这种相呢?佛陀无相,我们有相,有妄执在那个地方;但是我们妄相执著的这个体是佛,我们虚妄的执著是众生的心。佛陀看众生都是佛,都是妙庄严,都是法报化身;但是众生看佛身,有佛可成,有庄严可得。你说我还是阿罗汉啊,我要成佛;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这中间是个双重关系,你现在是般若之因,释迦牟尼佛是般若之果,释迦牟尼佛过去以无住因得现在之妙果啊;四果里还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无住之因,怎么得无上的妙果呢?他过去是有住之心,有住之因呢?所以他只能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还是有无明。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以佛陀过去的无住之因去修行,那你将来不就是佛果了吗?你干吗要去得人天之果呢?要去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果呢?大魔王还具备八地菩萨的功德呢,它可以把地球给推动,它有这么大的功德,我问你他的功德是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住在哪里呢?就像世界很多的国王啊,大梵天王啊,这些人都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连阿罗汉都住在四果的体的上面,跟大梵天王住在一块。你就是四果也脱不掉这种三界之报,也还没有出六道轮回体啊。你虽然无住,你这个相上面有证,你以为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位就成佛了吗?其实不是。这只是个果而已;要记住得四果只是个果而已。
佛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法可得否?实无法可得。我们要选择因地,选佛陀的因地,还是阿罗汉的因地呢?要选择无所得故,实无所得,不要有住相,在此世界建立一个无住相续。
到哪里会师父?到哪里看月亮?
过去我对我师父有种种的执著,我现在就不会执著了,为什么呢?我师父在哪里呢?在墙壁里?在虚空里?我师父的心跟我是同一故,我师父的身与法界是同一故,我师父在哪里呢?大家想一想,我现在要成佛,我要孝顺我的师父,我不会到庙里去找了,过去我会到东林寺去我师父面前拜上三拜,很感激他老人家度我,但是我现在知道了,我这样做离我师父很远很远,释迦牟尼佛说你无住就在我身边,但是你有住相故就离我很远很远。无住相故,我师父的心在我心里面,我无住就跟我师父心相应了,我的相在法界里面,师父的相就在法界里面,我师父相就在当下,我师父的心还在当下,而无住之心无住之相是我师父,我哪一天不跟我师父住在一块儿呢?无住的心重要呢?还是有住的心重要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看着月亮,你到北京去看月亮还是到天津去看月亮?还是当下看月亮呢?你以为北京是一个月亮,我们九江又是另外一个月亮吗?你弄错了,北京也是这个月亮,南京也是这个月亮,你到美国、朝鲜去还是这个月亮,原来是一不是二,如果你到处去找,那不是找妄的东西吗?你有住之心,就算你证到大力魔王,但是你找的那个体还是错的。所以有妄识就有障碍,有障碍你就是证到神通也没有用,为什么呢?习气能令你安住,阿罗汉就是一种习气;所以安住在那个地方他不能出来。若我们还抓住那个习气不放,不就麻烦了。我们抓住习气不放,是不是我不到师父那边去,就不孝顺呢?我自知自明,我自己知道,何必要让你知道呢?所以现在人呢,到师父面前痛哭流涕,叩头啊,以为你这个叫孝顺,你这是做给别人看的,生怕别人说你不孝。那么说你的师父就在当下,你的心是无住之心,跟师父相应了,无住之相跟佛相相应了,你的师父佛陀无非当下无住心。
如何随手抓得住活佛?你来此世界只是示现而已吗?
什么是活佛?活佛跟佛是相应的,佛是遍法界的,我一手就抓住,活佛的手在哪里?你跑到西藏去寻找活佛,还不如当下去寻找活佛,你说我对活佛不恭敬吗?难道我这样的无住心是对活佛不恭敬吗?我内心有无上的恭敬。如果我不恭敬我对般若不恭敬吗?对般若不恭敬,我还是学佛者吗?所以呢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对般若感兴趣的人,对当下的无相法要无比的尊重,因为法界是我本身心,般若在一切处,这个时候活佛在哪里?遍法界故,当体即是。他说活佛是阿弥陀佛的总持,我看阿弥陀佛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障碍,那你的师父一定是尽虚空遍法界的,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一切的时候,那你的活佛不就在旁边吗?那你对你当下的活佛你都不尊重,你都不尊敬,你非要跑那么远去找,难道你活佛还有情吗?还在乎你去见他吗?如果在乎你去见他,有情的话,还叫活佛吗,所以我们就不知道,真正的活佛跟智慧相应,不在乎这个的,他一定跟你是心心相应啊。你的心相应了,那你跟佛就是一体了。般若打开非常的重要。所以不管是那一宗,禅宗也好,密宗也好,净土宗也好,都是跟般若相应的。我们汉传佛教跟般若相应的那一刹那,真是一切经典皆已解开,真正的全部打开来了。离开当下,都是在头上安头,就在你当下的本体实相真如显现,如果你听懂了,你不是一佛二佛出世,你真正的在无量劫在佛面前已经种了很大的善根,佛经里面有授记的。无量,就是不可思议境界里面你种了很大的善根。就是过去世你已经证果了,你证到无相之果了,证了无生之果了,只是在此世界来示现一下而已,闻到般若皆当信解,闻到就会信解。立即放下我执,然后尽虚空边法界变成你自己这个佛性,得无生法忍,燃灯佛与你授记,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什么佛,就会跟你授记的。所以你这一生中,一转身就会跟你授记的,念南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你授记的。
如何现量获得燃灯佛的授记?
所谓的授记。燃灯佛过去怎么修行呢?燃灯佛过去世是一个贫女,在佛面前对佛生起无上的信心,但是呢她太贫穷了,就剪去自己的头发卖钱买油灯去供养佛,发了大愿愿一切众生得大光大智慧,天魔作怪用大神通把所有的灯给灭了,结果呢那个贫女灯就是灭不掉,用很大的神力都灭不掉,后来有个弟子就来问佛是怎么回事。佛说这个灯不可思议啊,这个灯就是一个贫女发了广大殊胜的愿,愿一切众生能开大光明宝藏,所以这个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灭掉的。当时就给她授记,她将来要做燃灯佛,要点亮众生心中的光明。这个光明就是无住之心,成佛之心。如果你现在会懂了,你这个灯就亮了,也就是燃灯佛跟你授记了。
所以我们于法实无所得,我们要对当下,对我们现在要生信心,不要老是沉迷在自己个人的见解里,要如法修行,以此为实,以此般若为实际修行。我们不以此界生灭妄见为实,我们以什么为实呢?在世间迷失的人来讲,以是非为实,以分别为实,有住为实,以贪嗔痴为实。现在我们要以佛陀讲因果为实,以持戒无住为实,以无住福德法界为实,以无住为实,如果常常以我见为实,以我住为实,以我为根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这个相为实,以这种实来修行,我们完全是违背佛经了,你这样的修行下去还有什么效果吗?所以现在人修行为什么刚刚学佛的时候有劲,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没有劲呢?因为他不知道般若的重要性。不断的跟般若相应,听师父的话才对。但你跟我们一块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跟般若一点都不相应,还希望我跟你玩。倒过来说师父现在贡高我慢了,师父跟以前不一样了,好像名声大了。他说我名声大了,我在东林寺就出名了,我十年来在这个地方的名声算什么,我在东林寺国外很多人都跟我在一块呢,广东那边很多的名人,到处都有客人来见我,比我现在坐在这里天天跟一般的居士打打交道,比现在名声不知道要大多少,我都不觉得骄傲,在这个地方我有什么骄傲呢?过去我就讲,我到沙河来,只是来养德而已啊!我把自己藏在这个地方,养自己的道德啊,跟几个人在一块念念佛啊,打打坐啊,修修行啊,讲讲佛法啊,我没有想把自己弄得张牙舞爪的在外面怎么搞,就在这个地方,能讲法我就讲一讲,没有缘的我不会出去攀缘的,连九江我都不去。有在这一块我就足也;一般因缘不顺的情况下,我都不会去的。所以沙河是我养德的地方,并不是我抛头露面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会到燃灯佛他为什么做燃灯佛,是因为一灯之供养啊,竟然有这么大的果报。证明这个心大!则慧大,量大!则福大!释迦牟尼佛无住心大,所以他就量大,他获得的果报就不可思议。当我们心大的时候量就大了,遍法界跟所有的众生都是相应的,只要你无住,无住就是佛心啊,佛心跟一切众生心相应,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啊。你只要无住,跟所有的众生的无住本心相应,就跟所有的众生相应,就跟遍法界相应。此相此体,凡夫以化身而应之,菩萨以报身而应之,诸佛以究竟无住心应之。你得到无住心的话,你遍法界一切处都是相应的。所以后面会讲到报身的庄严,现在讲的是化身,释迦牟尼佛跟我们凡夫这个化身,像释迦牟尼佛、像阿罗汉都属于是化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众生啊,精进可以见到报身,但是化身体是见不到报身的。虽然是阿罗汉,证到阿罗汉也见不到报身。一切众生发无上菩提心精进可以见到报身,为什么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菩萨,在无住心里面安住着,在一切处安住着,不断地去通达于般若。如果阿罗汉要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没有发啊。这里的阿罗汉是还没有发心的阿罗汉,但是讲般若经时这里的弟子们,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阿罗汉。这里面讲的两个意思,第一个我们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应该如是行;第二个,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赶快这样的发心,赶快这样的行,所以我们要把心静下来。如果你把般若搞懂了,你就有大丈夫之力,你心中会真正的像大丈夫,无牵无挂无执的状态,并且你知道佛在哪里了。
佛在哪里?常福在哪里?如何在一切处安心?
佛在哪里?现在知道吗?常福在哪里?你不需要在这个地方来找我,你找我就是魔,你找我就离佛很远,你在哪个地方找?有的说,师父这样说我听可以,在这边是听师父的,一转身又是听魔王的。我叫你跟般若相应,永远跟般若相应,并不是我说的你就听我的。有的人,这个师父教我这个法,跑到那个师父那里学那个法。我叫你通达于般若之后,闻到的时候在你心中是永恒,你永远住下去。师父在哪里?一手抓着就是,无住之体,此心此相,此法界是师父之相,此无住之心是师父之心,我的师父不就在这里吗?你这样跟我心就绝对的相应。你不要看这无情事,却有情,好像是无情,这里面才是真正的大觉有情。如果你到我这个地方来找,却不通达于智慧,不了解师父在一切处,有情却无情。你这个有情里面才是真正的无情,我们要在无情里面建立有情,不要在有情里面建无情。你有情,跑过来找师父,结果你失去了无情体。要在无情的法界里面找到我是有情的心啊!你要想把师父安住在你心里,你要在一切处要牢牢的安住啊,那是真正的在念师父啊。师父既然是你心中的总持,你要生佛想啊,因为师父是佛的总持啊。想到师父就想到般若,般若跟佛相应啊,你跟佛相应了,你处处不离开佛不离开师父又不离开般若,多好啊,这种修行多么的珍贵啊!是不是?所以要知道,在一切处安住此心,这个叫做直心,直心是道场。在一切处有这种直心的安立,你任何地方都不会偏,不会走火入魔。
我们不需要去崇拜某一个人,你要崇拜,究竟般若之崇拜,就以般若心来崇拜,跟法性相应故。离开般若我就不信,就是说,你跟我讲法可以,离开了般若我就不听,但是呢我跟般若还是相应的。我不听你的偏见邪见魔见,但是呢我在般若里面不舍,为什么呢?此相是佛相,此心是佛心,没有舍没有取,还是无比的尊重,这个里面是一种双重,不能够偏。就是说,对于不正见的东西,妄的东西,我们可以放弃,因为一妄一切妄,所以呢,妄现前的时候,你把它放弃绝不会有过失。讲魔法的人我不听他,他会于会打我骂我害我惩罚我啊?你不要这样想,跟般若相应的人,是一个慈悲之体,他不但害不了你,你反而把他给降伏了,你在他面前做大丈夫,然后开导他,令他降伏,因为你是一个慈悲之体。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心是慈悲的,人永远伤害不了你。任何魔王他伤害不了我们的慈悲心。慈悲心不是落于情,是落于般若,才真正的叫慈悲啊。因为般若体里面,此相是佛相,此心是佛心,佛心我尊重故,无住体啊,你打我骂我我没有住了,真正的般若出来。此相是佛相,因为无住,此相就清静啊,清静的体你还有什么分别呢?无住心生出来的时候,你骂我的体是清静的,我再也听不到你骂我的声音,我听到的永远是般若之体,看到的是慈悲。因为你体会到无住法的珍贵,才显示出你内心的慈悲,慈悲是显于法的珍贵。并不是说我来慈悲你啊,我来关心你啊,不是这样的。是了解般若以后,内心自然慈颜开笑,清静生起,你的清静的法,这个法上圆满;清静的心,心地上的圆满。心与一切众生心相应,都是无住之体,法是无为之法。无为之法,无住之心,它是相应的体,哪有什么众生可度,你跟他是一体的。
你不断的用般若来观照,想他是佛,想任何人都想这是佛,佛皆是一体,你就不会说别人家骂你了。所以呢,通达于般若,抓住般若你开悟了,悟到了,然后不断的悟了以后渐修,要有渐修体。你有渐修,有证,证到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悟修次第里面有一个分证,不断的去证这个体,现量上可以得遍庄严,就是可以见到报身,可以见到法身,可以见到佛的化身,你在一念的时候,就是见到佛的化身。但是呢,报身你见不到,但是你不断的修行就可以见报身,报身其实就在你的当下。就是这个相上面就有报身,绝对体就有报身,你在禅定里面就有报身,就是庄严里面就有报身。所以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自然就利他就有报身的显现,所以我们应该如是实相的修行。如果你坐在火车上、走在路上,都有这种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建立佛想或者有师的传承,有佛陀的总持,在你心中安立了,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在你心中安立了,你安住当下,无住就是戒,大福现前,清静。所以,有福有戒,在你里安住着,有戒护持你有福在护持你,那你的行为就非常正。这个时候你走到哪个地方,以戒福来安住着自己。戒就是无住之心,知道佛在哪里,你心中只要有佛就好办。
如何能够相续受用佛的总持及师父的总持?如何能够自然放弃一切缘?
所以我们常常要念佛。念阿弥陀佛和你心中智慧般若那个佛,要念般若里面开的那个佛才是对的,我们念那个南无阿弥陀佛。你不要嘴巴上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见到什么东西就生烦恼了,无住之心,无为之相,相跟心合一,你这个佛在一切处,相在一切处,到处都可以见到师父在总持,可以见到佛陀在总持,佛陀总持于师父,师父总持于法界,你一直在被总持着,你心中知道师父在哪里了,天天跟佛心相应,然后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念的阿弥陀佛是跟佛心相应的一刹那,到处都是这样的,你不断的这样安住着,心中没有任何取和舍。哪有取呢,哪有得呢,哪有失呢?说得吧,当体即是,它没有一个从外面得;说失吧,它尽现在过去未来,说得吧整个的空间都是。所以得失就是时间跟空间,从来没有一个得没有一个失,没有现在过去未来,当下这一念。这个时候,自然你会放弃一切缘,佛教讲叫观无缘。什么叫观无缘?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一切处无缘,没有妄心了,哪有缘呢?没有缘起了,没有缘生,就没有缘灭,没有生灭,一切处都是平等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佛的法身、报身。
何种渐修是错?你内心中大同是何意?如何达到?
如果你要悟到这个道理,从这个渐修上面,渐修而无修。什么叫渐修呢?其实呢无住就是渐修,有住那个渐修是错的。无住之心叫渐修,渐修而无修,你认为有个修行可修,那就麻烦了。保持你这个心,在任何地方你一直在保持着,不断的保持着这个心,到处都是三昧,到处都是佛心,到处都是庄严之心。你一直这样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这个相的,实无法所得当体就是。什么叫法可得?不是另外有个法可得,当体即是,无住实相就现前了,这个是绝对的体。一切处这样的安住着,没有另外一个法可得。实在没有一个得到一个什么东西,所以叫无住之法,而这样的不断的下去,日夜的思维,思维解脱体。不是思维想啊我要记住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从现在开始,你悟了当下明了了,那个清虚的境界就出来了。你内心非常的清静、庄严,佛就在你身边,有大恩之心。你感受到你内心中在大同,心大同会于诸佛故,法大同会于众生故,就是众生大同、诸佛大同,大同于心啊。佛跟我们的心是大同于一体,众生是大同一体,就是报身跟化身是大同一体,没有一个我相可得,你一直这样得安住着。
何谓般若之心?如何当下无住?
所以在此世界任何地方抓住这个心不放,这就是般若之心。所以呢,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心安住着,不断的相续,不断的相续,你安住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断的增加时间,安住体就是解脱体。并不是说你晚上在睡觉在思维在想在辨别,不是这个意思。是你当下无住。这个床是什么?这就是我师父的法身,我睡在师父的身上,我睡在佛身上。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佛身,就是我师父的总持,就是我们的般若之心。般若、师父和佛三者一定很重要,师父是传承、是总持,佛是般若入法界的体,般若是智慧之心,你的心趋向般若要靠师父来传承,师父传承正好是跟般若相应的这个法,所以此法跟心相应了,就跟师父相应,跟佛相应,跟你心相应,这是一个同体的。所以呢经过师父的传承,入到法性里面去了。师父、佛跟般若是一体的,你这样的感受以后呢,啊,这个床就是这样的,这个吃饭就是这样的,不要动心了。这一切处你一直这样思维,在你动妄念的时候,马上觉察到自己跟般若不相应了;一想善恶好坏,咦,我怎么又跟般若有住了,有住马上放弃,然后又跟无住体相应。就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在一切处。应该把般若落到当下。你吃饭、走路、睡觉,就跟这个相应。你现在走出去,就要这样的,啊,原来我走在师父身上,原来我走在佛的身上,啊原来我走在般若之上。不断的安住,你不断的这样走,这样的行住坐卧,这样的住着,你做事情啊、上殿啊,一直用这样的心,从早晨到晚上,你住一天看看是什么样子的,你住一天你非常清静自在。你也没有离开过师父,你也没有离开过佛,你也没有离开过你的清静,也没有离开过你的庄严,也没有离开过你的解脱啊!你一天到晚想着儿子、孙子,想那么多干嘛呢?那不是想着痛苦的事吗?
一讲就讲了很多,讲得很罗嗦,但是你听懂了不可思议,别的法师讲法叫深入浅出,我这里讲法叫做浅入深出,就是我讲的这个道理很浅,但是会有深的法出来,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你内心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妙意,甚深之意。如果如是行者,把甚深的法、不可言谈的佛法,从你心里面显现出来,你就不可思议!南摩阿弥陀佛!
在家居士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
在家居士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文:转载)有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摘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
嘎玛仁波切:买彩票算DB吗?
嘎玛仁波切:买彩票算DB吗?【问题】阿弥陀佛,嘎玛上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刚看到您的答疑文章,想请问您购买彩票算不算赌博,佛弟子买彩票这样如法吗?有的人一下子买彩票中大奖,是因为过去世布施过一大笔钱吗?感..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康。试想,你的身体四大不调,卧病在床,或者你的心中三毒炽盛,障门大开,起惑造业,能快乐吗?有人说欢笑能补脑,胜于服食药物;每日笑..
嘎玛仁波切:你有安全感吗?
嘎玛仁波切:你有安全感吗?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没有安全感,小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抓住东西和哭闹。这种没有安全感与生俱来,就好像我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去陌生城市之前总是忐忑不安。有时候,人们宁愿相信一条狗、..
嘎玛仁波切:唯有依靠众生,才能救度自己
嘎玛仁波切:唯有依靠众生,才能救度自己所有的因果报应都与众生息息相关。因为对众生造了恶业,才会有所谓的冤亲债主。真正形成冤亲债主的业力,造作者是谁呢?就是我们自己。正因为有众生作为对境,我们才会造作罪..
嘎玛仁波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真诚的果报
嘎玛仁波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真诚的果报安心就不会痛 连载10相信因果报应,定能平安无忧只要对人真诚付出了,哪怕只是很少一点点,别人也会感恩很久。这就是典型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解放前我们家..
嘎玛仁波切:佛陀的加持力有大小之分吗?如何得到100%的加持?
嘎玛仁波切:佛陀的加持力有大小之分吗?如何得到100%的加持?并非在家画幅佛像,或雕塑一尊观音,然后拿着香拜,就算学佛。那是在供佛、敬佛,而不是学佛。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学习佛陀的思想和行为。佛陀的教..
嘎玛仁波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
嘎玛仁波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安心就不会痛 连载10相信因果报应,定能平安无忧只要对人真诚付出了,哪怕只是很少一点点,别人也会感恩很久。这就是典型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果报应。解放前我们家有接近上千..
善根坚固,得不动地—仁山法师
善根坚固,得不动地—仁山法师273善用其心3104:19来自弘愿之音善用其心。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结跏趺坐,就是盘腿而坐,在坐的时候,先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腿上,这称之为吉祥坐,..
因果故事两则:凶财凶出,杀人偿命
因果故事两则:凶财凶出,杀人偿命一、凶财凶出献县有个小吏姓王,善于写文书,设法从中牟取别人的钱财。但是每当他有了一些积蓄,就一定会出现一件意外的事情把这些钱财花费掉。有一个城隍的道童,晚上在屋檐下走,..
哥玛达鸟 ——恶口骂僧 累世受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檀香山上有一只哥玛达鸟临近寿终。如来正等觉具有二种智慧(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遍知一切,每时每刻都在观照着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此时,释迦..
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
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子贡曾经问孔子:“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如何对治瞋恚、怒气?我在一些地方讲学,有的人就说,去买东西,大买特买,让情绪舒缓一点,不然就拼命吃东西,或是打电话找朋友倾诉一下。我跟他们..
和尚头上的圆点有什么作用?为何有6个的有9个的,真相令人意外
和尚头上的圆点有什么作用?为何有6个的有9个的,真相令人意外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很多人由于经历的事情太多,看破红尘事从而选择出家阪依佛门.相信大家电视剧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看见出家人头顶上有小..
品茶,更在乎的是一份耐心
品茶,更在乎的是一份耐心卢梭曾经说过:生活过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那些年岁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茶亦如是。对一杯茶,我们品味得越彻底,就能了解得越透彻。茶器最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一席茶味道的,..
因果故事—杀人现报
因果故事—杀人现报有个人结婚多年未能生子,就娶了小妾。不久,小妾为他生了个儿子,他喜出望外,从此对小妾和儿子更加疼爱,无意间冷落了大太太。大太太积怨已久,一天,终于找到发泄的机会:小妾不在房间,两岁的..
呷绒多吉上师:有了皈依的基础,你修什么法都可以;没有皈依的基础,你表面上做得再完美,也没有用
呷绒多吉上师:有了皈依的基础,你修什么法都可以;没有皈依的基础,你表面上做得再完美,也没有用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435):皈依非常重要。皈依是修行一切佛法的基础,所有戒律的根本。有了皈依的戒律以后,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