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二十卷

繁体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二十卷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二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第二十卷

婆薮盘豆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分别慧品之二

说一切凡夫及圣人。由通义于一切智修诸德已。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此法唯佛世尊一人。于尽智生时已至得得修。非于余人。今当说。何者。十八。偈曰。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释曰。十力四无畏三念处大悲。是名十八。此中解十力有七义。何者为七。一自性。二分别。三独得。四平等。五作事。六次第。七差别。此义应知。此中偈曰。处非处十智。释曰。处非处中智力具十智。偈曰。业力有八智。释曰。于业及果报中智力具八智。除灭智道智。偈曰。定根欲性力。九智遍行道。或十智。释曰。定解脱三摩提三摩跋提智力。转转根智力。种种欲智力。种种性智力。各九智力除灭智。遍行道智力。或十智。或九智。何以故。若执此道共果说名遍行道智力。则具十智。若执不共果。但有九智除灭智。偈曰。世智。于二。释曰。宿住念智力。及死生智力。但是世俗智。偈曰。六十灭。释曰。流尽智力。或六智为性。谓法智类智灭智尽智无生智世俗智。若执唯灭智名流尽智力。其义如此。若执流尽相续中智说名流尽智。力。则具十智。说十智力性已。彼地今当说。偈曰。宿住退生力。于定。释曰。宿住智力。及死生智力。依四定为地。偈曰。所余力。于诸地。释曰。所余八智力。一切地所摄。一切地有十。一谓欲界未至定中间定四色定四无色定。一切十智力。依止剡浮洲界人身起。离佛世尊不出世时。此十种智力。于余人不说名力。但于佛相续说名力。于他有对怨及碍故。不说名力。偈曰。云何。力由此无碍。释曰。唯佛灭一切流及无明习气等皆尽。于一切境界智生无碍是故于佛威力。于余人有碍。何以故。彼欲知此境。于境中智不生故。是故不应受力名。曾闻大德舍利弗弃舍求欲出家人。复次曾闻鹞所怖鸟。大德舍利弗。不能知其受生初及受生终。如此由智无对怨及碍故。佛世尊心力。如境界无有边际。若心力如此。身力云何。偈曰。身那罗延力。释曰。复次有余师说佛世尊身那罗延力。偈曰。或节节。释曰。有余师说。于一一节中具那罗延力。大德说。如佛心力无边际。佛身力亦尔。何以故。若不尔。此身则不堪受无边际智力。何以故。一切佛世尊独觉转轮王。节节中有龙结锁钩骨故。那罗延力其量云何。偈曰。百增。象等七种力。释曰。人道中百香象力敌一白象王力。百白象王力敌一摩诃诺那力。百摩诃诺那力敌一钵娑建提力。百钵娑建提力敌一婆郎伽力。百婆郎伽力敌一遮[少/(兔-、)]罗力。百遮[少/兔]罗力敌一那罗延力。如此百百增。香象白象。摩诃诺那。钵娑建提。婆郎伽。遮[少/兔]罗力。成那罗延力。有余师说。二倍此力名那罗延力。随转增为胜。何以故。佛力无量故。偈曰。此触入为性释曰。此身力应知。触入为自性。是四大胜类所造色。异七种触。余师说如此。偈曰。无畏有四种。释曰。依经文说。无畏有四种。偈曰。前二初十力。后二第二七。释曰。处非处智力。如第一无畏。如经言。我今已成三若三佛陀。广说如经。应知是第一无畏。流尽智力。如第二无畏。如经言。我今诸流已尽。广说如经。应知是第二无畏。属业智力。如第三无畏。如经言。是我所说。于弟子众。与障碍相应法。广说如经。应知是第三无畏。遍行道智力。如第四无畏。如经言。是我所说。于弟子众。为出离生死诸净品道。广说如经。应知是第四无畏。如此四法。应知是四无畏。无畏以无怖为性。云何说。智慧为无畏。由此四法故。诸佛于大集中。无复疑心故。说彼名无畏。此无疑是智慧所成故。于智说无畏非智。此四显何义。显自利利他义。前二是自利。后二是利他。复次此四唯是利益他事。能除说者垢及所说垢故。说四无畏已。念处者。由弟子众差别故有三。如经说此念处。偈曰。三念念慧性。释曰。此三念处念慧为性。是时若弟子众。恭敬心听及修行。不恭敬心听及修行。复有具二。于中佛世尊无爱欲心。无嗔恚心。无杂污心。云何说此三。为佛不共得法。此三显如来习气灭尽。复次若自弟子众。于师教恭敬受行。不恭敬受行。及具二事中。喜忧等事。如于佛一向不生。于他不尔。此三不生。于佛是希有法。余人则无。故立此法为不共得。大悲今当说。偈曰。大悲世俗智。释曰。大悲以世俗智为性。若不尔则不应成缘一切众生为境界。亦不得以三苦为行相。譬如声闻悲。云何名大悲。偈曰。由资粮行相。境平等最上。释曰。一由资粮大。能生长大福德智慧资粮故。二由行相大。以三苦为行相。缘众生起故。三由境界大。通缘三界众生为境故。四由平等大。于一切众生平等起利益事故。五由最上大。无余悲上此故大悲与悲有何差别。偈曰。差别有八种。释曰。一性差别。由无嗔无痴为性故。二行相差别。由一苦三苦为行相故。三境界差别。由缘一界三界为境起故。四地差别。由依四定。第四定为地故。五相续差别由依声闻等相续。佛相续生故。六至得差别。由离欲欲界有顶所得故。七救济差别。由欲救济欲成救济故。八悲差别。由不同同悲故。已说诸佛由十八法不与他共。为与诸佛一向共不。与诸佛有共不共。此云何。偈曰。由资粮法身。及行他利益。一切佛平等。非寿姓量等。释曰。由三因缘。一切诸佛一切平等。一因圆满平等。由昔行福德智慧资粮同圆满故。二果圆满平等。由所得法身同具足成就故。三利益他平等。由对背证转利益他事同究竟故。由此三义诸佛平等。不共者谓差别。由寿命种姓身量等。所成寿命有长短。前世后世生有异故。婆罗门刹帝利种不同故。迦叶波瞿多摩等姓不同故。身量光明有大小故。等言者。法住身坏不坏等故。如此由随时生。故有差别。若聪明人。思惟诸佛三种圆满胜德。于佛世尊所。必能得生最极爱念尊重之心。谓圆满因胜德。圆满果胜德。圆满恩胜德。此中圆满因胜德有四种。一一切福德智慧皆数习行。二长时行。三无间行。四尊重行。圆满果胜德有四种。一智胜德。二断胜德。三威力胜德。四色身胜德。圆满恩胜德有四种。谓永解脱三恶道生死恩德。或安立善道及三乘恩德。智胜德复有四种。一无师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种智。四无功用智。断胜德亦有四种。一一切解脱障灭。二一切定障灭。三一切智障灭。四永时灭。威力胜德亦有四种。一于外尘化生转变愿成合散自在威力。二于寿命舍取安自在威力。三于障及虚空最远最速行。于少令多入自在威力。四种种自性希有法圆德威力。威力胜德复有四种。一难化能化。二答难必能断疑。三立教决定出离。四能制伏恶魔外道等。色身胜德有四种。一大相胜德。二小相胜德。三力胜德。四金刚真实骨身胜德。诸佛胜德若。总说有如此等。若分别此胜德差别。则无有边。此胜德唯有诸佛如来。能具知具说。若诸佛如来。摄持寿命无数阿僧祇劫。说乃可尽。如此诸佛如来。是无边希有功德。智德断德恩德。大宝之池。凡夫众生。由自德贫乏。损害信乐。虽证闻如此等圆满胜德。于佛不起尊重心。于如来正法亦尔。若聪明人闻此功德。起归依心彻于骨髓。于佛正法亦尔。此人由一向净信心。则已制伏不定报恶业聚已。受人天道吉祥乐报。最后趣般涅槃为胜。是故诸佛如来出世。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由能生不空可爱胜疾善后果故。云何得知。佛世尊自说偈以显此义偈曰

宣化上人:你就把你的执着去了,那个佛法就现出来了

宣化上人:你就把你的执着去了,那个佛法就现出来了无得无说分第七◎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何学佛才算有真诚心

如何学佛才算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如果带着虚伪的心来做人做事,就很难维持长久,迟早他人发现,自己就一钱不值,人家就不愿跟你打交道了。所以真诚是做人与学佛最大的德..

守愚念佛过一生跪着往生度世人:刘会龙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跪着往生度世人:刘会龙往生纪实守愚念佛过一生跪着往生度世人——刘会龙往生纪实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心情也分外愉快舒畅。天空洒净,似乎喻意着此次行程有着特殊的意义。师父领着我们一行从江..

宣化上人:你磕这些个糊涂头,就把菩萨笑得嘴都大了

宣化上人:你磕这些个糊涂头,就把菩萨笑得嘴都大了《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舍得一分钱,就得万分那么多的报。其实我们做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该有一个得万报的思想,不应该说:“我布施一文钱,将来我就富贵..

学佛的人,命由我立----宣化上人

学佛的人,命由我立----宣化上人----现在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必须多做功德事。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开示在世界上有很多问题,你认为是好的,可是在这里头也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现在你认为是很快乐,将来可能会受痛苦。..

如何从种种恶缘中解脱

若是有好的因缘和福德,在哪里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然即使换个单位、换个伴侣也一样,不可能从恶缘中解脱,因为这是自己的因果。;欲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问来生事,今生作者是。有的人在家里、在单位遇到了很多..

太桥旦曾堪布:我们的时间有多少用于修行-

太桥旦曾堪布:我们的时间有多少用于修行?轮回中,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现在,与我年纪相仿的,人生已过去大半,剩下的寿命或长或短。回忆以往的经历与作为,造作恶业甚多,真正为佛法付出的却很少。尤其是生活在城..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核心五愿2-1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核心五愿2-1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净界法师 丙二、光明无量愿(十二) 经文 我们先念一遍,大家请合掌,看经文: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

通达哲理

韫光大德问:“太虚能生灵智否?真心缘于善恶否?贪欲人是道否?执是执非人向后心通否?触境生心人有定否?住寂寞人有意否?怀傲物人有我否?执空执有人有智否?寻文取证人、苦心求佛人、离心求佛人、执心是佛人,此皆称道否..

净界法师: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净界法师: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这个地方使得持地比丘内心的世界有点变化。在当时的国家有一个大王,因为种种的喜..

净界法师: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净界法师: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还是一个秽土?我们看辛二这一段就容易清楚。看国土庄严,我们看经文。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

遇到这种事,很多人也许就离婚了!

遇到这种事,很多人也许就离婚了!有一对夫妇,在婚后11年生了一个男孩。夫妻恩爱,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宝贝!男孩两岁的某一天早晨,丈夫出门上班之际,看到桌上有一瓶打开盖子的药水,不过因为赶时间,他只大声告诉妻..

道伟法师:如何念佛才能与佛相应?

道伟法师:如何念佛才能与佛相应?《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如何有效地念佛,有极为亲切地开示:“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

净界法师: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净界法师: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无所有处之无想,缘念非想非非想之法,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成已..

净界法师:知命认命,是改命的前提

净界法师:知命认命,是改命的前提佛教的思想是因缘观,先知命而后认命。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这是错误的。佛教的第一个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结果,再讲过程。就是说,面对我们今生的生命是先求认命,才能够逆来..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比方说:子路,子路这个人是好勇过人,很勇猛的。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个人掉到河里面去,他赶快把他救起来,这个人的家人很感激他,就送子路一只牛。子路这个人很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