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无量劫之前,鹿野苑嘎西梵施国王执政时,举国上下财富圆满。国王、王妃后生一相好庄严太子,名嘎西喜爱。再后来,王妃于战乱时又产下一子,就将其称为争斗生。梵施国王历来以法、非法治理国政,嘎西喜爱见到后就想:国王去世后如我继承王位,我若以法、非法治国,将来必堕地狱中,看来我还是舍弃俗世、出家求道为妙。
太子想到这便来到父王脚下顶礼道:父王,请开许孩儿出家学道。
父亲诧异说道:太子,你到底做何打算?若你欲供养、布施,现有非常难得之王位即将落于你手,你尽可凭之广行上供下施,却为何定要出家求道?
太子回答说:森林中可以树皮、青草为衣;可以树根、水果为食;还可与野兽自在交往,这种生活方为殊胜悦意。凡有是智之人,绝不会为能摧毁来世根本之王位而遭受杀害、束缚、打击等痛苦。
国王又劝解说:太子,你应了知,我唯一至爱就是你!我死之后,尽管不情愿,但我们终将不得不分离;而当我们尚都存活于世时,我怎忍心让你离我而去?
但太子却已打定主意,他对父王说:若父王不开许我出家,孩儿也就只能绝食明志。太子随后便开始绝食,第一日绝食过后,第二、三、四、五、六日,太子始终无有进食粒米滴水。
国王再劝太子道:出家对你而言实在困难、痛苦。试想:独自一人前往寂静地与野兽为伍;生活来源只能依靠众人;所有人间消遣、玩乐在有生之年全部享受不了,这些困难不知你想过没有?若你能继承王位,则可尽享人间一切快乐,同时又能广行布施、积聚福德,这又有何不妥之外?国王如是劝阻太子,但太子一言不发。
国王又命令王妃、大臣等人劝阻太子,这些人就对太子说道:你正当青春年少之时,理应享受种种安乐,为何要自讨苦吃?若你前往寂静地,想必很难久住。太子对此依然一言不发。
国王又令与太子素来友善之大臣儿子、国王侍者儿子及其他童子同样劝阻太子,但太子还是一言不发。这些童子就向国王禀告并安慰他道:大国王,你应明白,若太子继续绝食下去、最终死在这里,那时你该如何是好?对他出家之事,智者均欢喜赞叹。若能适应出家生活,他当然会健康生存,你亦可见到爱子,何苦要让他绝食而死?这样你们父子将永远不得相见;若不适应出家生活,他自会回到父母身边,此乃他唯一出路,那时他岂不又回到王宫?
国王无奈对众童子说道:既然你们都如此认为,那我也只能允许他出家求法。童子们急忙将国王开许之口信传与太子:国王已同意你出家之事。众人随即找来各种营养补身物以求能迅速恢复太子体力,待太子稍稍恢复之后,他便离开鹿野苑前往仙人面前出家。
出家后他以精进修持而远离诸贪欲,并获慈心等持,对每一众生均生起慈悲心。以其慈悲力感召,大小野兽亦对他恭敬爱戴。他以不损害任一众生缘故,而能与所有众生和睦相处,人们都称其为忍言尊者,尊者后有五百仙人眷属。
梵施国王死后,争斗生继承王位,他以如法、非如法方式治理国家。一次,忍言尊者对其上师说:我近日深感自己身体极度缺乏营养,在寂静地恐难以再维持生命,看来我应前往城中。上师殷切叮咛道:无论居住于城市还是寂静地,出家人均要严护根门,你应到鹿野苑附近居住茅棚。得上师开许后,他便牢记在上师前所得教授,依计划前往鹿野苑。
到达之后,他就在父王园林一角落中安住下来。待到春和日暖之时,杜鹃、天鹅、共命鸟等多种飞禽均发出悦耳鸣叫,一片春光无限好景象。争斗生国王与王妃便选在一暖融融春日出宫赏玩,当他们在园中游走观春时,国王因疲倦就先行睡去,素喜赏鲜花、树果之众女眷便开始在园中自行游历,她们自由自在尽享春日大好时光。恰在此时,她们看见行持寂静行止之忍言尊者,众人立刻对其生起信心,纷纷上前顶礼,并在绕转后坐于尊者面前听法,尊者亦开始为众人宣讲佛法。
国王醒来后不见王妃与眷属,即刻就生起嗔恨心,他开始仗剑在园中四处找寻,并最终在尊者前发现自家眷属。而当她们看到国王面露凶色后,全部四散逃开。国王便直接找到尊者厉声说道:你是何人?尊者平静答言:我乃忍言尊者。国王满脸蔑视之色说道:你是否已获得四无色及四禅定诸境界?尊者谦卑回答说:没有。国王于是越发肆无忌惮:既未得到修行诸境界,那理所当然就是凡夫。以凡夫之身于此隐蔽地与女人共居一处,谁会相信你们之间清清白白?你住在这里到底有何企图?
尊者诚实答言:我于此欲修安忍。
听罢此话,国王立刻拔出宝剑、气势汹汹怒吼道:你既说欲修安忍,那我倒要看看你会不会安忍。说完即以利剑砍下尊者两手,同时又厉声问道:你到底是谁?尊者依然平静回答说:我是永不改变、坚定顽强之忍言尊者。气急败坏之国王马上就又砍断尊者双足,并再次厉声喝问:你还知道你是谁吗?尊者还是答以忍言尊者。国王此番已恼羞成怒,他执剑又将尊者鼻子等五官及其余肢节全部砍掉。
忍言尊者还是用平静语气回答说:我躯体即便被切割成芝麻粒许之成千上万块散落于地,我也绝不舍弃安忍行持。为何如此?因行持悲心善法原本就应如母亲待儿一般善待每一众生,怎能轻易放弃安忍?尊者同时又发愿道:国王为女人故,手执宝剑以烦恼心断我肢体,而我愿以修持安忍善根,于摧毁烦恼、获无上菩提时,凭智慧宝剑初再三伤害、终断除他一切烦恼。
此时大地六次震动,忍言尊者五百眷属全部从虚空中飞至他面前。看到他遭受如此惨不忍睹之迫害后,众眷属齐声问道:不知尊者安忍心失坏没有?忍言尊者便趁机向眷属们宣说自己未曾失坏安忍心之经过。
喜欢忍言之天神此刻说道:如此恶劣之国王这般残害忍言,而忍言则一直安忍挺过,我想我们天人应降下兵器雨杀死这国王与其眷属以匡扶正义。忍言得知后却说:我手、脚、鼻均已被他全部砍掉,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愿让他承担罪过,更何况牵连其他无辜众生。尊者就这样劝阻天神勿杀死国王与眷属。
不过鹿野苑天神最后还是降下瘟疫,令老鼠、鹦鹉损害此地众生。天人亦不降下雨水,于是居住于此地之众生大多都相继死亡。国王急忙向看相之人打探,看相者均谓此乃迫害忍言尊者、导致诸天人心怀怨恨所致。国王就向看相者寻问应对良方,他们回答说:若国王能对天神做食子供养,并在诸天人、忍言尊者前厉行忏悔,如此才能对缓解国家疫情有利。国王就开始在城中到处宣布说自己欲行忏悔、供养之事,并将供养天神、布施贫苦人承诺付诸实施,且亲赴忍言尊者脚下顶礼谢罪。
尊者此刻则安慰他说:大国王,敬请放心,我心依然安忍。国王略显怀疑,他问尊者:如何才能令人相信你已无丝毫嗔恨心?尊者回答说:若我所言真实,就请将我身上所流落之鲜血立刻变为乳汁。话音刚落,鲜血即刻变为乳汁。但国王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尊者见状就又说道:尽管你已砍断我四肢,但若我确实未生丝毫嗔恨心,以此谛实力加持,则愿我身体立即恢复如初。言毕,尊者身躯果然恢复如前。
国王与眷属皆用深感稀有之目光凝望尊者,并在尊者脚下恭敬顶礼后才依次离开。自此之后,国王就经常供养承侍尊者。
依止其他上师之恶行外道一千人,对尊者最终成为国王上师生起强烈嫉妒心,他们竟将不净尘土撒在尊者身上。而尊者却如是发愿道:以我修行安忍之功德力,待我成佛时愿能以智慧甘露水将这些人垢染除净,清净他们心相续中贪欲等一切障垢。
当时之忍言尊者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争斗生国王即为后来之陈如尊者;四位大臣则为后来与陈如同为最初五比丘中另外四人;一千恶行外道则为后来之秋渥迦叶等一千比丘。
读地藏经可以停吗
师兄在读诵地藏经的时候是可以停的,但是不建议,因为这样是会影响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我们修行的效果。但是由于地藏经的经文比较多,所以师兄可以分成3部分去念诵,每天念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是..
楞严经谁讲的比较好
《楞严经》是佛学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楞严经的地位和作用。而我们修行楞严经的众生,我们..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
陈兵教授:忆访黄念祖老居士忆访黄念老作者为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黄念祖老居士的大名,我是在1981年从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和熟识的学僧那里听闻:他是北京邮电学院教授,自然科学家,虔诚佛教徒,曾任北京居士林..
大悲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不但是佛学中的经典之一,它在佛学中所占位置也是很高的,而且它所蕴含的道理和智慧也非常深,为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这部咒了。在学大悲咒时,有的人能很快了解大悲咒的意思,而有的人对大悲咒不了解,..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五祖问六祖说:米熟也未?米熟了没熟呢?意思是说,你把米舂好了没有?舂好这个米没有啊?迄是一个意恩。又一个意恩,是说你的功夫,成就了没有?你的用功,有没有上路?头前我问你们,不..
普门品说了什么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
隆莲法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
隆莲法师: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只要好好修——通达无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隆莲法师“观自在菩萨”中的“自在”: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而言的,烦恼就是..
诵金刚经的正确方法
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内心都会有很多烦恼。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读《金刚经》。但是,因为多数人都是没有接触过《金刚经》的,所以就不知道怎么读《金刚经》才好。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怎么读..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解答: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修“证悟空性的智慧”。不管是对世间,还是对出世间所有的法,不管是对众生还是对佛,不管是对净土还是对娑婆世界,..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成刚法师答:仙?畜生啊,你指什么仙呢?(提问者:就是总附在人体上作乱的仙。)这个附在人体的,《楞严经》说,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说的,天魔,魔王、魔民、魔女..
修出魅力来
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沩山禅师如是说。庞蕴居士问马祖禅师:不与万法为伍的是什么人呢?马祖禅师答: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你说。这些偈语或公案,给人感觉,很豪迈,气冲霄汉的。当然,还有给人感觉玄的,甚至..
宋孙氏女《净土圣贤录》
孙氏女,钱塘人。常持佛名,兼习梵咒。已而有疾,请清照律师至。告曰,久病厌世,安得脱离五浊,受诸妙乐乎。师为称说净土因缘。女大喜。其夜,梦师授药一盏,服之,脱然病愈。后三日,语侍人曰,迦叶尊者在此,大好金莲华座,吾..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
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阿秋喇嘛仁波切遗教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圆寂之前,委托我(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转告所有弟子:“我圆寂后,所有弟子要团结和合,远离世间八法,清净持戒,好好地精进..
宋吴琼《净土圣贤录》
吴琼,不详其所出。先为僧,已而返俗,作庖人。当切肉时,口中称佛名不辍。每教村中人诵经修忏,念阿弥陀佛。后眼郭生瘤,大如鸡子,乃惶怖。分遣妻子,造一草庵,昼夜焚修。绍兴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曰,琼来日戌时去也。人皆..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守培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二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四。初阿难问二明性。二匿王陈疑更请。三如来反令自说。四大众闻法得益。今初。..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
死水死火证明入冥管轮回李柏农居士说:有麦君,当香港华民政务司英文书记并教授英文,性情清正,丝毫不苟;政务司英国人,常对人说:中国人能像麦君,国事那里会弄到这样!麦君每月中,要整睡七昼夜,说是当阴间放关的职务,掌管..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