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因果轮回,若此生不惜何言来世

繁体

生命中,总有一些不由自主的远离,在不经意间,沦为回不去的过往。匆匆老去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离人。

人生,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在你最在乎的时候,他不在乎;总是有那么一些事,在你用心维系的时候,它不维系;总是有那么一些东西,在你最珍惜的时候,它不珍惜;亦如总是有那么一处地方,在你最留恋的时候,它不留恋。

所以,当我们心间那些所有的真诚与热忱被善变与凉薄浸透之后,或许怀念,或许伤情,但你依然会选择转身离去,渐行渐远。

其实人生,有很多东西都是过期不候。就像与很多人的交集,既是转身离去,便是后会无期。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永远不会疏远的某些人,某些事。如今,却出乎意料的云淡风轻,视为风烟。也许,这便是历练,便是成长。纵是一颗再柔软的心,我想它也经不起太多的凉薄与虚伪。

如果,在我落寞孤楚的时候,你视若无睹,扮演了我的看客;那么,等到泪已落,伤已过,纵是你再多挽留,我也只能是从此过客。纵是要将一切重来,也是为之晚矣。因为你不曾解读,那颗被凉薄的心,早已漠然!任你如何再复制,它也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至少,也是不复最初的心情。

所以,一切就都变得可有,可无;可去,可留。任凭那些戏子,哪怕故作姿态,继续戏演着种种繁华喧嚣,淡漠的心亦是冷眼旁观,视如不见。原来,很多时候,那些会让人彻底寒凉的失望与伤痛,都是在心间悄然无声就形成的。就是曾经在乎,才致今日漠然。既是往昔岁月,何必无谓回顾?沉默不语,聚散随意,哪怕孤身独行,亦是大步向前……

如果说,花开,是一种落泪的幸福,那么,花落,应该是一种惆怅的感动。既知春去,会有春回,又何必执著于那些虚妄的等待?既知流年逝去,不能往返,又何必抓住记忆中那一小段残缺的影子,而辜负眼下以及以后那大段的美好时光?也许,人与人之间,从一开始,就应该习惯隔着距离相看相守,这样纵然有一天陌路,亦不至于有太多的伤感与落寞。

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纵是上善若水,也要学会傲娇与独立。别让自己活得太累,太辛苦。去爱值得爱的人,去忘不该记的事。每一个昨天,都是过去。然,昨天的太阳,永远也晾不干今天的衣服。所以不论“昨天”给予了生命怎样的记忆或感动,我们需要的永远都是把握眼下,展望未来,而非沉浸于那些过去的是非虚实。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珍惜现在,走过了就不要后悔;学会淡然,远去了就不去重捡。人这一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亦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去珍惜,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感情与精力在那些不必要的人与事上。要学会精简人生,要明白,其实生命中所有的相遇,不过只是过客与过客的交替,你又何须执念成殇?

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总是记住那些不该记住的,而忘记一些不该忘记的。人生总是会有很多无奈,当我们无力改变时,就选择接受或者释然。谁都无法预知明天,但我们却可以把握今天。至于那些错了的、过去的,更是不必耿耿于怀。人生,就是不断解读的过程,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缘起缘落,聚散分离,不过是寻常。又何须你我去伤怀,去叹息?

当我们自己解了世态炎凉的况味之后,也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淡薄与冷漠。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冷漠的,那只是历尽沧桑的一种迫不得已。很多时候,或许唯有冷漠,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有时候,珍惜,是为了更好的拥有;而放下,则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好与不好都走了,幸与不幸都过了。人生的际遇,就像那窗外的雨,淋过,湿过;散了,远了。容不得我们许与不许,便已然不再。于是,人生,便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将美好留于心底,淡淡的就好;将悲伤置于脑后,遗忘了最好。

2024-03-17 13:52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

小心修行的女人,切记!

小心修行的女人,切记!遇到修行的女子要小心,她们如同佛前的青莲一般,幽香而自远......一、没有嫉妒心的女子,神态会恬静,脸如秋月般静美;二、没有嗔恨心的女子,常有柔顺似水的品行,眼神会非常清纯而水灵;三、..

圣开法师:不学蛇行法

圣开法师:不学蛇行法不学蛇行法世人都知道,「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属于圆筒状的爬虫类,尾长无足,体有细鳞,不能直行,以伸缩筋骨,匍匐于地,弯曲而行。头尖成三角,尾较短的乃是毒蛇,著名的有蟒蛇、赤练蛇、蝮..

四比丘论苦因 佛说世间最苦之事

四比丘论苦因 佛说世间最苦之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

降服欲心

降服欲心现代人的欲望重,罪孽也重,弟子过去的行为也是这样。以前干过太多错事,诸如看黄片,色情小说,还唆使别人看黄片,发表一些不恰当的图片。过去的淫心太重,老是在欲望里打转,出离不得。曾有戒淫的想法,但..

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唐朝大理南诏时代

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唐朝大理南诏时代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圆通寺,它始建于唐朝大理南诏时代,..

可以用手机播放地藏经吗

大家是可以用手机播放地藏经的,只要不给其它的人造成影响就可以了,听诵地藏经对大家的来说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只要坚持的听诵,那么就是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功德和利益,甚至是对地藏经的经文也会感悟。大家在听诵地..

可以播地藏经吗

地藏经是可以播放的,这也算是一种修行方式。经常播放地藏经对自身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记忆力,可以让大脑变得灵活,还可以解决烦恼,可以培养定力等等。只是地藏经的播放也不能随意进行,师兄需注意几点,这样在..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福报

希阿荣博堪布:修行与福报佛门当然讲福报。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帮助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修行和世间福报的关系,就像烧柴火做饭的同时会产生炊烟一样,修行是为了解脱不是为福报,而自然会伴..

常常嫌弃,命会越来越薄

常常嫌弃,命会越来越薄我见过一个人,心很高,很会嫌弃,在感情上也如如此。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婚姻不顺利,天天愁眉苦脸。如果女人爱嫌弃,往往命是不好的。嫌弃说明一个人看不起东西,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得不到..

当你觉得自己不富有时,看看这篇文章

当你觉得自己不富有时,看看这篇文章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快乐?”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你..

宋冯珉《净土圣贤录》

冯珉,上虞人。少事游猎,有巨蛇,为乡民患,珉杀之。虑蛇为怨,乃皈心佛法,回向西方。修忏,诵佛名,如是十年。一夕,请净业友数人,同诵阿弥陀经,唱佛号,次诵普贤忏罪往生偈已,即端坐合掌而终。(佛祖统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