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说的“六时吉祥,法喜充满”是什么意思?

繁体

【六时】

(一)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在印度,时间之最小单位称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为一昼夜。

昼夜六时勤行,为印度以来所行,我国东晋庐山慧远作水时计(又称莲华漏),在六时行道。

隋代信行制昼夜六时发愿文,善导作往生礼赞(六时礼赞),主张各六时必须拜佛忏悔。又六时之中,初三时称三时,而有三时念佛、三时坐禅之说。

(二)指一年分为六期。即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等六时。

(三)时解脱阿罗汉于得好衣、好食、好卧具、好处所、好说法、好同学之时(六时),可入定得解脱。

祝愿各位六时吉祥!

心地清净光明、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叫法喜充满。千万不要把你自己的欢喜心当做法喜,那是感情。佛门讲法喜充满,法喜充满是不是欢喜?不是。什么叫法喜?法喜是“清凉自在”。喜怒哀乐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这个时候叫法喜。千万不要把你自己的欢喜心当做法喜,那是感情。你能够把情识统统压住了,这个时候叫法喜。心地清净光明、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叫法喜充满

1、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念佛,自然得法喜,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2、从清净心生出来的喜悦,是真乐,是法喜,是真正的滋养。

3、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

4、学佛,你修学到一个阶段之后,你得到第一个好处就是法喜,就是欢喜,这一欢喜的现象会把懈怠、疲倦给忘掉。

5、我们俗话也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欢喜的事情,精神都来了,疲劳就没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满,你的疲倦就没有了。

6、法喜给诸位说,是很好的养分,最好的营养剂,人心里常常欢喜,我们世法里头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7、你真正得法喜,一天到晚快乐欢喜,人快乐轻松愉快,百病不生。

8、我们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对待身体,让它法喜充满。

9、懂得如何调心、调身,让自己身心轻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满”。

10、生活、工作、饮食起居,随顺自然,才能成就真正的法喜。

11、菩萨充满了爱心,法喜充满。

12、菩萨的心清净,菩萨的心定,他得到的是安乐,这个安乐就是法喜充满。

13、菩萨修学、证果、度化众生,都是无比的快乐,法喜充满。

14、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他心中法喜充满。

15、真正行菩萨道的人,一心一意向善、行善,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他积功累德,乐此不疲,愈做愈快乐,愈做愈欢喜,法喜充满。

16、想在菩提道上保持法喜充满,永不退转,永不畏惧艰难,并且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就要“依教奉行”。

17、真正学道人一定得法喜,法喜充满,你走到任何场合众会之中,人家自然对你羡慕,为什么你这么快乐?学佛就快乐。

18、世间虽然有富贵,富而不乐,贵也不乐!所以古人讲不如贫而乐,这个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19、学佛能消业障,学得如法,你的妄念自然少、烦恼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满。

20、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是你初初证得的,这是享受。

21、法喜不是对外面境界的反应;法喜是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的。

22、法喜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有波浪、不会有起伏,心是清净慈悲平等,这里面有无量的欢喜,它不碍事。

23、心地真正清净,接触佛法就会开悟,就法喜充满。

24、你接触佛法不会开悟,是你心不清净,心地清净没有不开悟的。

25、佛经里有永远悟不尽的道理,有永远悟不尽的境界;天天读经,天天法喜充满。

26、佛法要长期薰修,你才会有进步,没有下三、五年工夫,佛法的好处,你真的得不到;一定要真正下个三、五年工夫,你才会尝到法味!法味尝到之后,法喜充满!

27、真正得到佛法薰修的力量,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法喜充满,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的人真正幸福真正快乐!

28、经文里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去读,才会有所发现,才会法喜充满。

29、用妄想、分别、执着去读经,决定得不到悟处,决定得不到法喜。

30、诸位,实实在在讲,佛经要是真念透了,这世界很美好,你没有烦恼;无论在哪个境界里面,你都很自在,法喜充满。

31、境界就是修行,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清净、平等、慈悲,法喜充满。

32、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这一生当中就能心境一如,法喜充满。

33、修行就是天天改过,天天改习气,天天改毛病,天天法喜充满。

34、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

35、你要是不在佛法里,你就得不到法喜。

36、只要你契入佛法少分,就能法喜充满。

37、听经也好,读经也好,修行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尝到佛法的滋味,尝到法味就法喜充满。

38、“真法喜”是你修学确实有心得,从内心里面生起的喜悦,这是真正的法喜。

39、在修学上,你对于佛法有充分的理解,有正确的认识,你的修学就得法喜。

40、你修佛法法喜充满,你自自然然就会到处劝勉别人,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你是真的明白了,真的透彻了,真得到真实利益,一定会这样做。

41、我们学“觉而不迷”这一桩事,这就叫学佛。

42、要把佛变作我们的心理、变作我们的行为,这样如理如法地念佛,就能法喜充满。

43、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分别、不执着,不打妄想,生活会过得非常自在、非常快乐,法喜充满。

44、到妄念不生,心恢复到清净,跟诸位说,你与佛就起感应道交,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有信心了,你自己就法喜充满。

45、我每天念经,都发现有新的意思,所以我能法喜充满

46.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场殊胜庄严,我们要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而且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我们就能真正离苦得乐,真正法喜充满!

47.我们念佛,句句佛号里头有深信切愿,念的时候就会有法喜。

48.念佛,念到清凉自在,念到法喜充满,这样决定往生。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2024-03-17 13:52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

通血管的古方,利益有缘,多多转载!这个通血管的古方,来自一位患者,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吃了一个月这个古方,一个月以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

嘎玛仁波切:你只是做别人生活中的军师吗?现在人的参与意识都非常的强,而且总喜欢津津乐道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话题和事情的评论。不知道这样的蠢蠢欲动,到底其结果是让我们能成为话题主角呢?还是话题主角能取而代之..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陈兵:佛教的轮回说 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1、佛教轮回说不片面着眼于灵魂或物质,而是从朴素辩证法缘起论出发,把生命活动,众生存在看作身心合集。心识主枢,非断非常的流变过程。它既否认有不变不灭的灵魂,又反..

长颈鹿与鹅卵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

陈大惠:什么样的人会穷一辈子?钱袋鼓鼓,福袋空空楼下住着一家做豆腐的,是租住户。一对夫妻男过六十,女的五十五。一个老婆婆。是男人的妈妈,八十三岁。他们有两个加工门面,一间住房。每天晚上,夫妻俩住在房里..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嘎玛仁波切: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

通过观手就能知道您的健康如何?手腕互击36次。说明:打击心经及心包络经/大陵穴。主治: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痛、胸闷、纾解紧张的情绪。4、第四巧虎口交叉互击36次。说明:穴位是八邪穴。主治:预防及治疗末梢循环..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

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阿賴耶是個什麼樣子?佛問彌勒菩薩,問的,我這裡以前寫的一份資料,「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裡頭問了三樁事情,有幾個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幾個識?識是什麼?受想..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问: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净空法师答:你想做护法神,不容易,护法神他的功德,给诸位说超过弘法的法师。为什么说?弘法的法师再有能力,没有人护持,他就一筹莫展。譬如说我们今天讲..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诵金刚经的功德有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刚经,修行金刚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诵金刚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并没有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诵金刚经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功德。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诵金刚经的功德有有什么吧..

在每一步中修行

在每一步中修行前行准备适逢假期,班级师兄们因缘具足,共赴五台山朝台之路。我对朝台这件事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内心向往着和师兄们的朝圣之旅,并沉浸在殊胜行程的期待中。行程如期来到了,在火车站和师兄们集合前往..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

圣宇法师主讲:无量寿经036《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

原来读诵楞严咒可以改造命运“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

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问:什么是魔怨?什么是魔?答:魔怨是指烦恼,佛在《八大人觉经》里有提到四种烦恼,也就是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魔是折磨,怨是犯害,所以必须要认清楚、要精进,你的精神、时间..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

嘎玛仁波切:如黄金线般的法脉传承导语:佛陀说:“依法不依人”。清净的法脉传承,犹如一条纯净无染的黄金线,没有自创的人,没有自封的人,更没有后来加进去的人,脉络清晰,来源清净。带着慈悲,依教奉行,弘法利..